本發明涉及漁業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暗紋東方鲀商品魚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專利號為201210280597.0,名稱為“暗紋東方鲀三段式養殖工藝”的發明專利,該專利公開了的“三段式”暗紋東方鲀養殖工藝,包括魚苗室內強化培育、魚種室外養殖池培育、幼魚在室內模擬自然越冬這三個階段。其中魚種室外養殖池培育是指魚苗經室內強化培育后,長成30mm以上且室外養殖池水溫穩定在18℃~25℃時,將魚苗轉到養殖池中育肥。因此暗紋東方鲀的室外養殖池培育是中洋集團養殖暗紋東方鲀必不可少的條件。
但室外養殖池與室內的集約化養殖池不同,室內集約化養殖池養殖密度大,水溫可控且可以輕易實現水體排放和不間斷的水循環,而這些方面室外養殖池卻不容易實現,且長時間的高密度養殖也會使殘餌、糞便等聚集影響水質,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形成藍藻。因此想要在傳統室外養殖池進行單一的高密度水產養殖很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適合暗紋東方鲀魚種室外養殖池培育階段的規模化養殖的方法,同時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和生物鏈。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暗紋東方鲀魚種室外養殖池培育階段的規模化養殖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暗紋東方鲀立體生態養殖方法,根據暗紋東方鲀、鰱魚、鳙魚、南美白對蝦的生活習性,采用立體生態模擬的養殖方法,進行室外養殖。鰱魚、鳙魚生活在水體的上部,放養密度為2~3尾/m3,通過覓食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有效控制水體藍藻。南美白對蝦生活在水體的底部,它主要清理殘餌及魚糞便。暗紋東方鲀生活在室外養殖池水體中間區域,養殖過程中,會有少量的南美白對蝦生病后被暗紋東方鲀捕食,這樣就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養殖水系和生物鏈,具體操作包括以下步驟:
(1)室外養殖池消毒水質培養
在第一年冬季的12月份左右排盡室外養殖池積水,將池底進行翻耕曝曬20天~30天后,然后全池底部及四周潑灑90g/㎡~120g/㎡生石灰進行消毒。待第二年在暗紋東方鲀投放到室外養殖池前一周,將室外養殖池注水1.2m~2m,向池內潑灑發酵并經過消毒的有機肥15g/m3~25g/m3,并保證室外養殖池水體透明度30cm~40cm。
(2)魚種及蝦苗遷移和運輸
在暗紋東方鲀投放到室外養殖池之前,將經過室內強化培育的魚苗從集約化養殖池遷移到室外,選擇體重70g~150g的且具有游動活潑、體質健壯、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形態特征的暗紋東方鲀進行人工捕撈,然后裝入充氧水車,控制充氧水車內水溫在18℃~20℃,裝載密度控制在300尾~500尾/m3。
在南美白對蝦投放進室外養殖池之前,選擇優質的南美白對蝦苗,使用30L的氧氣袋,將其中注水1/3,每袋裝蝦苗2萬尾~3萬尾,充進足夠的氧氣,控制袋中水溫在20℃~22℃,運輸時間控制在15h之內。
(3)魚種及蝦苗放養
在第二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測得室外養殖池的水溫穩定在18℃以上時,先投放少量經室內強化培育的暗紋東方鲀種苗進行試水,經24小時觀察無異常后,將充氧水車內的種苗投入室外養殖池,控制室外養殖池的投放密度為2尾~3尾/m3。
待暗紋東方鲀放養完成后,以10尾/1000m3~15尾/1000m3的密度投放規格為100g~150g的鰱魚和鳙魚,鰱魚與鳙魚的搭配比例為1∶1.2~1∶1.5。
在第二年的五月份之前,在已經投放了暗紋東方鲀的室外養殖池靠近池埂四周的淺水區設置4個長30m~40m,寬3m~5m的暫養區,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室外養殖池水溫穩定在20℃以上時,先將蝦苗裝袋充氧放入到暫養區中,待充氧袋中的水溫與養殖池水溫一致時,解開充氧袋,投放蝦苗入池,控制暫養區投放密度250尾~300尾/m3,蝦苗在暫養區暫養30天~40天后,蝦苗身長大于2cm后,拆除暫養區,全池放養。
(4)飼料投喂與水質監控
待投放全部完成,暗紋東方鲀選用相應的配合飼料,每日早晚各投放一次,日投放量為魚體重的1%~3%,待暗紋東方鲀飼料投放完1h后,沿池埂四周淺水區投喂相應的南美白對蝦混合飼料,日投餌量占蝦體重的1%~2%。
定期對水質進行監控,當池水透明度大于50cm時,及時施肥培餌。
(5)魚蝦捕獲
當南美白對蝦生長規格大于120尾/kg時,用推移抄網沿室外養殖池四周推捕,待對蝦捕獲完成后,在當年的10月至11月底,對暗紋東方鲀采用拉網的方式進行捕撈后轉移至室內養殖池越冬。
作為優選,所述的室外養殖池的水域面積為10畝,深度為2m~3m。
有益效果:提供一種適合暗紋東方鲀魚種室外養殖池培育階段的規模化養殖的方法,其優點主要體現在:
①增加了室外養殖池的空間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鰱魚和鳙魚生活在室外養殖池上部,暗紋東方鲀主要生活在室外養殖池的中部,而南美白對蝦生活在室外養殖池底部,從而形成立體化生態養殖。
②以暗紋東方鲀為主,南美白對蝦、鰱魚為輔助的立體生態養殖模式可以有效的凈化水質。鰱魚和鳙魚主要覓食上層的浮游生物及浮游植物,有效的解決了室外養殖池藍藻的問題,下層的南美白對蝦解決了殘餌和魚糞便問題。
③促進暗紋東方鲀肌肉及性腺的發育。室外養殖池廣闊的水域提供給暗紋東方鲀自然生態的生長環境和無限制的游動,且暗紋東方鲀通過捕食富含高蛋白的剛死亡南美白對蝦促進了發育,也使得推向市場的暗紋東方鲀肉質更加的緊致。
④有效解決了養殖池的水溫問題。在每年的3月低至10月份之間,室外養殖池的水溫可以穩定在18℃~24℃左右,且光照充足,進一步降低養殖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野外馴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闡述。
在該實施例中,所選用的室外養殖池為人工挖掘的方形室外養殖池,室外養殖池水域面積約為10畝,池中間深度為3m,四周邊為2m。具體實施的步驟為:
(1)室外養殖池水質培養和護坡處理
在第一年冬季的12月份下旬排盡室外養殖池積水,將池底進行翻耕曝曬30天后,然后全池底部及四周潑灑90g/㎡~120g/㎡生石灰進行消毒。待第二年在暗紋東方鲀投放到室外養殖池前一周,將室外養殖池注水1.2m~2m,注水后監測水質,水質符合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后,向池內潑灑發酵并經過消毒的有機肥15g/m3~25g/m3,并保證室外養殖池水體透明度30cm~40cm。
(2)魚種及蝦苗遷移和運輸
在暗紋東方鲀投放到室外養殖池之前,將經過室內強化培育的魚苗從集約化養殖池遷移到室外,選擇體重70g~150g的且具有游動活潑、體質健壯、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形態特征的暗紋東方鲀進行人工捕撈,然后裝入充氧水車,控制充氧水車內水溫在19℃,裝載密度控制在450尾/m3。
在南美白對蝦投放進室外養殖池之前,選擇優質的南美白對蝦苗,使用30L的氧氣袋,將其中注水1/3,每袋裝蝦苗2萬尾~3萬尾,充進足夠的氧氣,控制袋中水溫在20℃~22℃,運輸時間為13h。
(3)魚種及蝦苗放養
在第二年4月中下旬,測得室外養殖池的水溫穩定在18℃以上,先投放少量經室內強化培育的暗紋東方鲀種苗進行試水,經24小時觀察無異常后,將充氧水車內的種苗投入室外養殖池,控制室外養殖池的投放密度為2尾~3尾/m3,投放的暗紋東方鲀的總數目為26630條。
待暗紋東方鲀放養完成后,以10尾/1000m3~15尾/1000m3的密度投放規格為100g~150g的鰱魚和鳙魚,鰱魚與鳙魚的搭配比例為1∶1.2~1∶1.5,鰱魚投放100條,鳙魚投放130條。
在第二年的4月下旬,在已經投放了暗紋東方鲀的室外養殖池靠近池埂四周的淺水區設置4個長30m~40m,寬3m~5m的暫養區,待到5月上旬,室外養殖池水溫穩定在22℃左右時,先將蝦苗裝袋充氧放入到暫養區中,待充氧袋中的水溫與養殖池水溫一致時,解開充氧袋,投放蝦苗入池,控制暫養區投放密度250尾~300尾/m3,在該實施例中,投放蝦苗為80000尾,蝦苗在暫養區暫養30天~40天后,蝦苗身長大于2cm后,拆除暫養區,全池放養。
(6)飼料投喂與水質監控
待投放全部完成,暗紋東方鲀選用相應的配合飼料,每日早晚各投放一次,日投放量為魚體重的1%~3%,待暗紋東方鲀飼料投放完1h后,沿池埂四周淺水區投喂相應的南美白對蝦混合飼料,日投餌量占蝦體重的1%~2%。
定期對水質進行監控,當池水透明度大于50cm時,及時施肥培餌。水質監測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養殖期間的水質監測
(7)魚蝦捕獲
在第二年9月份,捕撈一批南美白對蝦,測得南美白對蝦生長規格大于120尾/kg,用推移抄網沿室外養殖池四周推捕,待對蝦捕獲完成后,在當年的10月至11月底,對暗紋東方鲀采用拉網的方式進行捕撈后轉移至室內養殖池越冬。
全池捕撈后,實際捕撈的暗紋東方鲀數量為22103條,成活率83%,南美白對蝦實際的捕撈數量為72000多尾,成活率高于90%,均高于預期。
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室外養殖池水體狀況良好,水體表面沒有產生藍藻問題,且水面未發現死蝦,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生態養殖水系和生物鏈。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1種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有各種改進、變化,包括為適應不同的魚種,對于在本發明的原則和范圍內,所做的修改、潤飾、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