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漁業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漁用吸污裝置。
背景技術:
在水產漁業中,魚塘的養殖環境對最終的漁產質量至關重要。為了保障和保持良好的養殖環境,應定期對魚塘底部進行吸污處理,以改善水質,提高生產質量。若用功率較大的電動吸污裝置,會產生強大的吸力,對養殖的魚苗造成損害、甚至將魚苗吸走,得不償失。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漁用吸污裝置,有助于清潔魚塘底部污物,改善養殖環境。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漁用吸污裝置,包括:
呈長筒狀的吸污盤,該吸污盤兩端密封,該吸污盤的側邊設置有開口,該開口的長度方向平行于吸污盤的長度方向,與該開口相對的側邊上設置有至少兩個通孔,該至少兩個通孔沿垂直于吸污盤的方向排列,該至少兩個通孔均匹配有密封蓋;
第一柔性連接管,該第一柔性連接管的管口匹配于通孔,該第一柔性連接管以其管口與通孔相套接的方式連接吸污盤;
剛性連接管,該剛性連接管的一端連接第一柔性連接管遠離吸污盤的一端;
第二柔性連接管,該第二柔性連接管的一端連接剛性連接管遠離第一柔性連接管的一端,該第二柔性連接管的另一端形成進氣端,該進氣端低于剛性連接管連接第二柔性連接管的一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吸污盤的開口上設置有過濾網。
優選地,吸污盤長18cm~24cm,第一柔性連接管長25cm~35cm,剛性連接管長2m~3m。
進一步優選地,吸污盤長20cm,第一柔性連接管長30cm。
優選地,剛性連接管呈透明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通孔設置于吸污盤長度方向的中部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改進,吸污盤上設置有三個沿垂直于吸污盤的方向排列的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用手掌拍打進氣端使管道內產生負壓,從而將魚塘底部的污物吸出,有助于改善水質和養殖環境;通過選擇不同的通孔進行連接,可改變吸污盤開口的方向,從而得到不同的吸污效果,可根據需要或使用習慣選擇不同的通孔進行連接;設置于吸污盤開口上的過濾網可防止魚苗被吸入;通過透明狀的剛性連接管可觀察吸污情況和進度,及時發現及排除管道堵塞,有助于提高吸污效率;吸污盤的尺寸與管道的尺寸也會對吸污效率產生影響,若吸污盤過小、則吸污效率不高,若吸污盤過大、通過手掌拍打產生負壓的力度與速度要求則比較高,發明人通過反復試驗,確定了吸污盤和管道的尺寸范圍,在設定的尺寸范圍的基礎上,可保障良好的吸污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吸污盤;11、開口;111、過濾網;12、通孔;2、第一柔性連接管;3、剛性連接管;4、第二柔性連接管;41、進氣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漁用吸污裝置,包括吸污盤1、第一柔性連接管2、剛性連接管3和第二柔性連接管4,吸污盤1呈長筒狀,吸污盤1兩端密封,該吸污盤1的側邊設置有開口11,開口11上設置有防止魚苗被吸入的過濾網111,該開口11的長度方向平行于吸污盤1的長度方向,與該開口11相對的側邊上設置有三個通孔12,三個通孔12均設置于吸污盤1長度方向的中部上,該三個通孔12沿垂直于吸污盤1的方向排列,該三個通孔12均匹配有密封蓋(未圖示);第一柔性連接管2的管口匹配于通孔12,該第一柔性連接管2以其管口與通孔12相套接的方式連接吸污盤1;剛性連接管3呈透明狀,剛性連接管3的一端連接第一柔性連接管2遠離吸污盤1的一端;第二柔性連接管4的一端連接剛性連接管3遠離第一柔性連接管2的一端,該第二柔性連接管4的另一端形成進氣端41,該進氣端41低于剛性連接管3連接第二柔性連接管4的一端。吸污盤1長20cm,第一柔性連接管2長30cm,剛性連接管3長2m~3m。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根據需要或使用習慣選擇連接第一柔性連接管2的通孔12(連接前將該通孔12的密封蓋(未圖示)取出),完成連接后,將吸污盤1置于魚塘底部;用掌心拍打進氣端41,使管道內形成負壓,產生對污物的吸力、 從而將魚塘底部的污物吸出;在吸取污物的過程中,通過透明狀的剛性連接管3可以觀察吸污過程,若出現管道堵塞可及時發現并排除,有助于提高吸污效率。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便,易于實現,具備推廣使用的前景。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