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苗木繁育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白檀種子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白檀,學名symplocospaniculata(thunb.)miq.,又名灰木、碎籽樹等,為山礬科山礬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分布于東北、華北至江南各地。白檀樹形優美,春季開白色花朵,秋季樹上結藍色果實,具有耐干旱瘠薄特性,根系發達,固土能力強,在第四紀紅土區和紅砂巖流失區表現更為突出,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理想樹種。該樹種繁殖力強,耐刈割,熱值高,又具備薪炭林良好素質。種子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調氣散結、祛風止癢等功效。種子含油量較高,含有人體必備的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即油酸和亞油酸,含量高達85%左右,硬脂酸含量又低,是較為理想、有益健康的食用植物油。白檀花有蜜腺,可作為蜜源植物。白檀葉片中,含有豐富的vc和礦物質,尤其是動物所必需攝取的8種氨基酸中,除色氨酸,其他各種都有。白檀葉片內各種營養成分和礦物質含量不比世界糧農組織所推薦的幾種飼料草低,是可以作為能量飼料的。總之,白檀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是良好的園林綠化點綴樹種。目前,鄉土樹種的引種、繁育已引起各個地區的高度重視,能夠極大地豐富當地樹種的多樣性,白檀作為常見的鄉土樹種,應用前景廣闊。由于白檀種子具有明顯的休眠習性,含油量較高,影響種子發芽,自然環境下白檀種子休眠期一般為2年,種子發芽率約為20%,出苗成活率約為10%,給生產上實生苗的培育帶來一定難度,并成為本植物引種栽培和應用推廣的主要制約因子,使目前市場上的白檀小苗緊俏。目前關于白檀的研究報道相對較少,至今未見人工誘導白檀種子發芽,提高白檀種子發芽率及育苗成活率的報道。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發芽率高、育苗成活率高的白檀種子的育苗方法。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提供一種白檀種子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⑴種實采收:10月份,采集成熟種實;⑵種實脫蠟處理:采收后,將步驟⑴中采集的種實堆漚,待種果的外果皮腐爛變軟后,裝入篩網狀布袋,布袋篩網網孔孔徑小于種子的大小,用繩子在靠近袋口處扎緊;將裝有種實的布袋置于20~25℃的清水中反復搓洗,在反復搓洗過程中,果皮、果肉及雜質從布袋篩網網孔漏出,種子留在布袋內,最終得到種子;將種子清洗干凈后,選取籽粒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后儲藏,備用;通過種實脫蠟處理,一方面打破種實的蠟質保護層,解決蠟質保護層阻礙種子發芽問題。⑶種子變溫處理:11月下旬,將步驟⑵中儲藏的種子置于20~6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12~72小時;將浸泡好的種子裝袋放入0~-6℃的冷柜或冷庫中冷凍12~72小時后,取出置于室溫下自然解凍,再將解凍后的種子置于20~6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6~36小時后撈出,將水瀝干,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后儲藏,備用;通過冷熱交替浸種變溫處理,打破了種子的休眠。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12月上旬,待室外氣溫低于0℃,最低溫度不低于-5℃時,在室外地勢高、干燥背陰處挖深0.8~1m的冷藏池,冷藏池長度和寬度視種子數量而定;緊貼冷藏池四壁鋪磚進行隔離,冷藏池底部平鋪厚0.1~0.2m過篩潔凈的第一河沙層;將步驟⑶中儲藏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4~1/3灑水混勻,混勻后的河沙濕度為手抓成團不瀝水、松手不散為宜,在冷藏池內第一河沙層上平鋪厚0.6~0.8m混有種子的第二河沙層;在第二河沙層上平鋪厚0.2~0.4m過篩潔凈的第三河沙層;在第三河沙層上覆蓋塑料薄膜密封,防止雨水滲入導致種子過早發芽;通過種子濕沙層積冷藏,使種子處于休眠和萌發的臨界點。⑸種子催芽:翌年2月份,早春土壤解凍后,在背風向陽處挖深0.4~0.5m的催芽陽畦,催芽陽畦長度和寬度視種子數量而定;緊貼陽畦底部和四周用整張的塑料布進行隔離;將步驟⑷中冷藏池內的第二河沙層取出,過篩去除河沙,將過篩后得到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4~1/3灑水混勻,混勻后的河沙濕度為手抓成團不瀝水、松手不散為宜,將混有種子的河沙平鋪在陽畦內,厚度為0.4~0.5m;在陽畦上部搭建鋪設有透光塑料薄膜的小拱棚,密封覆蓋;小拱棚內溫度控制在20~40℃,濕度控制在60%~80%;定期檢查陽畦內河沙濕度和種子發芽進度,前兩周每周翻倒種沙2~3次,并灑水保持濕度,兩周后每隔1天翻倒種沙2~3次,并灑水保持濕度;當60%以上數量的催芽種子露出胚根后,撤除小拱棚,停止種子催芽;催芽種子數量占比數值的獲取方法,為取單位體積的種沙,清點其中催芽種子的數量與種子總數,它們的比值即催芽種子數量占比數值。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4月中旬,將步驟⑸中催芽陽畦內混有種子的河沙取出,過篩去除河沙,得到種子;選取水源和土壤條件好的地方,采用條播方法,按行距為25~30cm進行開溝,溝深8~10cm,開溝后均勻播撒入種子,播后覆土1~2cm,輕輕鎮壓,每畝播種量為4~5kg;在不影響發芽的前提下,不澆水,以免使土壤板結,對出苗不利;由于幼苗生長迅速,苗木分化較嚴重,應適時間苗和定苗,當苗高達到7~8cm時間苗,苗高達到12~15cm時定苗,株距為10~15cm/株,每畝產苗約1~1.5萬株。優選的,步驟⑴種實采收:成熟種實為種實飽滿,且顏色為藍黑色的種實,選擇壯年白檀樹作為采種母樹。優選的,步驟⑵種實脫蠟處理:種實堆漚是將步驟⑴中采集的種實堆放在一起,在種實堆上覆蓋塑料薄膜,四周壓實,使覆蓋在塑料薄膜內的種實堆自然產熱、發酵,逐漸腐爛變軟,3~5天后除掉塑料薄膜;種實堆漚完成后裝入篩網狀布袋,毎袋裝到2/3~3/4處,用繩子在靠近袋口處扎緊。優選的,步驟⑶種子變溫處理:11月下旬,將步驟⑵中儲藏的種子置于50℃的溫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48小時,去除漂浮于水面的種子;將浸泡好的種子裝袋放入-5℃的冷柜或冷庫中冷凍48小時后,取出置于室溫下自然解凍,再將解凍后的種子置于50℃的溫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24小時后撈出,將水瀝干,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后儲藏,備用。優選的,步驟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和步驟⑸種子催芽中河沙為新鮮河沙,粒級為中粗沙。優選的,步驟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冷藏池寬為0.4~0.6m,緊貼冷藏池四壁鋪寬0.3~0.5m的磚進行隔離;第二河沙層中的種子與河沙體積比為1:4。優選的,步驟⑸種子催芽:催芽陽畦寬為0.8~1m;陽畦內混有種子的河沙中,種子與河沙體積比為1:4。優選的,步驟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還包括定期除草、病蟲害防治和適當施肥:每7~10天除草1次,保持地面無雜草,土壤不板結;幼苗生長過程中,定期檢查幼苗生長情況,發現病蟲害及時防治;結合整地每月每畝增施有機肥80~100kg或無機肥8~10kg。優選的,有機肥為腐熟的動物糞便,無機肥為氮肥或鉀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一種白檀種子的育苗方法,操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有效的提高了白檀種子的發芽率和育苗成活率,為白檀種植業需要的規模化種苗生產提供了高效的方法。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助于理解本發明的內容。實施例1一種白檀種子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⑴種實采收:10月份,選擇壯年白檀樹作為采種母樹,采集種實飽滿,顏色為藍黑色的成熟種實。⑵種實脫蠟處理:采收后,將步驟⑴中采集的種實堆漚,即將采集的種實堆放在一起,在種實堆上覆蓋塑料薄膜,四周壓實,3~5天后除掉塑料薄膜,此時種果的外果皮腐爛變軟;將已變軟的種果裝入篩網狀布袋,布袋篩網網孔孔徑小于種子的大小,毎袋裝到2/3~3/4處,用繩子在靠近袋口處扎緊;將裝有種實的布袋置于20~25℃的清水中反復搓洗,除去果皮、果肉及雜質,得到種子;將種子清洗干凈后,選取籽粒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后儲藏,備用。⑶種子變溫處理:11月下旬,將步驟⑵中儲藏的種子置于2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12小時,去除漂浮于水面的種子;將浸泡好的種子裝袋放入0℃的冷柜或冷庫中冷凍12小時后,取出置于室溫下自然解凍,再將解凍后的種子置于2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6小時后撈出,將水瀝干,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后儲藏,備用。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12月上旬,待室外氣溫低于0℃,最低溫度不低于-5℃時,在室外地勢高、干燥背陰處挖深0.8~1m、寬0.4~0.6m的冷藏池,冷藏池長度視種子數量而定;緊貼冷藏池四壁鋪寬0.3~0.5m的磚進行隔離,冷藏池底部平鋪厚0.1~0.2m過篩潔凈的第一河沙層;將步驟⑶中儲藏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3灑水混勻,混勻后的河沙濕度為手抓成團不瀝水、松手不散為宜,在冷藏池內第一河沙層上平鋪厚0.6~0.8m混有種子的第二河沙層;在第二河沙層上平鋪厚0.2~0.4m過篩潔凈的第三河沙層;在第三河沙層上覆蓋塑料薄膜密封。本步驟所用河沙為新鮮河沙,粒級為中粗沙。⑸種子催芽:翌年2月份,早春土壤解凍后,在背風向陽處挖深0.4~0.5m、寬0.8~1m的催芽陽畦,催芽陽畦長度視種子數量而定;緊貼陽畦底部和四周用整張的塑料布進行隔離;將步驟⑷中冷藏池內的第二河沙層取出,過篩去除河沙,將過篩后得到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3灑水混勻,混勻后的河沙濕度為手抓成團不瀝水、松手不散為宜,將混有種子的河沙平鋪在陽畦內,厚度為0.4~0.5m;在陽畦上部搭建鋪設有透光塑料薄膜的小拱棚,密封覆蓋;小拱棚內溫度控制在20~40℃,濕度控制在60%~80%;定期檢查陽畦內河沙濕度和種子發芽進度,前兩周每周翻倒種沙2~3次,并灑水保持濕度,兩周后每隔1天翻倒種沙2~3次,并灑水保持濕度;當60%以上數量的催芽種子露出胚根后,撤除小拱棚。本步驟所用河沙為新鮮河沙,粒級為中粗沙。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4月中旬,將步驟⑸中催芽陽畦內混有種子的河沙取出,過篩去除河沙,得到種子;選取水源和土壤條件好的地方,在山東省威海市汪疃鎮文峰集團有限公司苗圃試驗:采用條播方法,按行距為25~30cm進行開溝,溝深8~10cm,開溝后均勻播撒入種子,播后覆土1~2cm,輕輕鎮壓,每畝播種量為4~5kg;在不影響發芽的前提下,不澆水;當苗高達到7~8cm時間苗,苗高達到12~15cm時定苗,株距為10~15cm/株。還包括定期除草、病蟲害防治和適當施肥:每7~10天除草1次,保持地面無雜草,土壤不板結;幼苗生長過程中,定期檢查幼苗生長情況,發現病蟲害及時防治;結合整地每月每畝增施腐熟的動物糞便有機肥80~100kg或氮肥或鉀肥無機肥8~10kg。實施例2一種白檀種子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⑴種實采收:與實施例1中的“⑴種實采收”內容相同。⑵種實脫蠟處理:與實施例1中的“⑵種實脫蠟處理”內容相同。⑶種子變溫處理:11月下旬,將步驟⑵中儲藏的種子置于3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24小時,去除漂浮于水面的種子;將浸泡好的種子裝袋放入-2℃的冷柜或冷庫中冷凍24小時后,取出置于室溫下自然解凍,再將解凍后的種子置于3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12小時后撈出,將水瀝干,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后儲藏,備用。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將步驟⑶中儲藏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3.5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相同。⑸種子催芽:將步驟⑷中冷藏池內的第二河沙層取出,過篩去除河沙,將過篩后得到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3.5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⑸種子催芽”相同。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與實施例1中的“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內容相同。實施例3一種白檀種子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⑴種實采收:與實施例1中的“⑴種實采收”內容相同。⑵種實脫蠟處理:與實施例1中的“⑵種實脫蠟處理”內容相同。⑶種子變溫處理:11月下旬,將步驟⑵中儲藏的種子置于4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36小時,去除漂浮于水面的種子;將浸泡好的種子裝袋放入-4℃的冷柜或冷庫中冷凍36小時后,取出置于室溫下自然解凍,再將解凍后的種子置于4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18小時后撈出,將水瀝干,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后儲藏,備用。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將步驟⑶中儲藏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3.5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相同。⑸種子催芽:將步驟⑷中冷藏池內的第二河沙層取出,過篩去除河沙,將過篩后得到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3.5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⑸種子催芽”相同。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與實施例1中的“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內容相同。實施例4一種白檀種子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⑴種實采收:與實施例1中的“⑴種實采收”內容相同。⑵種實脫蠟處理:與實施例1中的“⑵種實脫蠟處理”內容相同。⑶種子變溫處理:11月下旬,將步驟⑵中儲藏的種子置于5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48小時,去除漂浮于水面的種子;將浸泡好的種子裝袋放入-5℃的冷柜或冷庫中冷凍48小時后,取出置于室溫下自然解凍,再將解凍后的種子置于5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24小時后撈出,將水瀝干,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后儲藏,備用。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將步驟⑶中儲藏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4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相同。⑸種子催芽:將步驟⑷中冷藏池內的第二河沙層取出,過篩去除河沙,將過篩后得到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4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⑸種子催芽”相同。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與實施例1中的“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內容相同。實施例5一種白檀種子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⑴種實采收:與實施例1中的“⑴種實采收”內容相同。⑵種實脫蠟處理:與實施例1中的“⑵種實脫蠟處理”內容相同。⑶種子變溫處理:11月下旬,將步驟⑵中儲藏的種子置于6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72小時,去除漂浮于水面的種子;將浸泡好的種子裝袋放入-6℃的冷柜或冷庫中冷凍72小時后,取出置于室溫下自然解凍,再將解凍后的種子置于60℃的清水中,自然冷卻至室溫并浸泡36小時后撈出,將水瀝干,置于通風陰涼處晾干后儲藏,備用。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將步驟⑶中儲藏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4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相同。⑸種子催芽:將步驟⑷中冷藏池內的第二河沙層取出,過篩去除河沙,將過篩后得到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4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⑸種子催芽”相同。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與實施例1中的“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內容相同。對比例⑴種實采收: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⑴種實采收”相同。⑵種實脫蠟處理: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⑵種實脫蠟處理”相同。⑶種子濕沙層積冷藏:將步驟⑵完成脫蠟處理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4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⑷種子濕沙層積冷藏”相同。⑷種子催芽:將步驟⑶中冷藏池內的第二河沙層取出,過篩去除河沙,將過篩后得到的種子與過篩后的潔凈河沙按照體積比1:4灑水混勻。其余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⑸種子催芽”相同。⑸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內容與實施例1中的“⑹種子播種及育苗管理”相同。上述實施例1~實施例5及對比例白檀種子發芽率、育苗成活率如表1:表1白檀種子發芽率、育苗成活率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對比例種子發芽率55%68%81%92%68%35%育苗成活率40%50%69%83%46%26%從上述實施例1~實施例5、對比例及其表1結果可以看出,采用本發明方法,操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有效的提高了白檀種子的發芽率和育苗成活率,為白檀種植業需要的規模化種苗生產提供了高效的方法。其中實施例4效果最好。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