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進行。行走控制閥塊4-15將液壓油通過液壓伺服閥1-11控制第三液壓馬達4-10的液壓油流量,實現機頭1-4的直行、轉彎或倒退。
[0085]第一液壓馬達6-1的將動力通過第一傳動傘齒輪5-2傳動給第一傳動軸5-1,第一傳動軸5-1轉動帶動曲柄5-3轉動,則曲柄搖桿5-4帶動成穴器機架5-5上下運動,則成穴器
5-7也隨之上下運動。第二液壓馬達6-2通過第二傳動軸5-10帶動所有的第二傳動軸主動傘齒輪5-9同速轉動,則從動傘齒輪5-8就帶動成穴器5-7轉。成穴器5-7還被播種帶動向前運動,因此在上下運動、前進運動和旋轉運動的作用下實現了旋轉成穴。與成穴運動配合進行的是播種運動。第一傳動軸5-1在帶動曲柄5-3轉動的同時,還帶動小鏈輪6-4轉動,小鏈輪
6-4通過鏈條6-5帶動大鏈輪6-3轉動,大鏈輪6-3帶動第三傳動軸6-6轉動,第三傳動軸6_6帶動所有的播種單元中的驅動鏈輪2-1轉動。驅動鏈輪2-1通過經鏈條2-3傳動給從動鏈輪2-2,鏈條2-3在轉動的同時帶動抓種器2-4轉動,抓種器2-4就會將主種箱2-8內的種子送入接種滑道1-1。紅外傳感器9-2實時監測相對應播種滑道內的抓種器2-4,若控制系統沒有收到紅外傳感器9-2傳遞來的種子信號則控制補種單元進行補種。補種信號從控制系統傳遞至相對應播種滑道內的驅動電機3-2,驅動電機3-2通過減速齒輪3-8傳動給主動鏈輪3-4,主動鏈輪3-4經鏈條3-7傳遞動力給安裝在鏈輪支架3-6上的從動鏈輪3-5,則從動鏈輪3-5上的抓種器3-1就會將補種箱3-10內的種子送入接種滑道1-1。補種單元進行補種的同時,紅外傳感器8-2也在監測與自身相對應播種滑道內的抓種器3-1,若控制系統沒有收到紅外傳感器8-2傳遞來的種子信號,則控制補種單元進行再次補種,直至補種完畢。
[0086]播出和補入的蒜瓣種子會進入錐形扶正器7-1。錐形扶正器7-1為螺旋漸升形彈簧,彈簧直徑為1.5毫米,漸變螺距為3.8?10毫米,布種器7-2與滑塊5-3通過螺栓相連接。本方案中,蒜瓣通過錐形扶正器7-1下落時,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夠使蒜瓣芽部朝上根部朝下,在錐形扶正器7-1呈彎曲狀態時定向效果更好。蒜瓣落入土穴后.成穴器5-7開出的穴大致呈錐形(成穴器的底部為錐形),能確保蒜瓣芽尖朝向可定性。錐形扶正器7-1對不同重量蒜瓣芽尖的定向作用的影響差異不大,但蒜瓣的形狀對芽尖朝向有影響,呈半月形的蒜瓣通過錐形螺旋升角種子方向扶正器下落時更易實現蒜瓣芽部朝上根部朝下。錐形扶正器7-1整體呈現V型結構,其夾角在0—180度范圍內可調(例如45°、90°或135° ),在播種過程中,夾角處離地面20-100毫米,也可根據不同的蒜瓣質量來調整出較為合適的夾角及距離。
[0087]作為現有技術,目前已有的打穴播種機,一般采用帶有成穴部件(柱塞式、鏟斗式或鏟式等)作為成穴器。柱塞式成穴機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成穴柱塞對土壤擠壓而形成穴孔;鏟斗式成穴部件除對土壤進行擠壓外,還依靠其在土壤上的挖掘作用形成穴孔,鴨嘴式成穴器亦屬于此種成穴機構。鏟式成穴器主要依靠打穴鏟的特殊運動在土壤上挖掘成穴孔。但如果地面不平或播種機在工作中發生振動,就會影響投種的準確性;如果土壤水分過高還會造成土壤粘結在成穴器上,使成穴器無法正常工作;如果土壤水分過低又會使形成的穴孔發生坍塌,造成排種器的種子不能投入到孔穴中而影響播種質量。
[0088]本方案中,旋轉成穴機構在成穴過程中高速旋轉,使成形后種穴表皮強化形成1_左右的硬化層??朔诉^去傳統的(柱塞式、鏟斗式或鏟式等)土壤粘結、穴孔坍塌及種穴形狀不規則的缺陷。
[0089]本方案的抓種器經螺釘固定在鏈條上,抓種器在柵板組內進行軌道運動,柵板組起引導抓種器和保護鏈條的作用。柵板組是多片具有復合漸升角外形的單片體組合。
[0090]抓種器的工作原理是:抓種器在柵板組內經軌道按規定軌跡運行,通過柵板組復合漸升角外形及抓種器的斜坡12-1與漸開線組成的凹形體完成抓種,播種和補種的過程。
[0091]實施例2:—種大蒜播種機,參考圖1-圖8和圖11-圖20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成穴器的傳動如圖21所示。本實施例中,成穴器5-7為多個,所有的成穴器5-7均安裝于成穴器機架5-5內,所有的成穴器5-7的端部均安裝有蝸輪5-12,所有的蝸輪5-12均與同一根蝸軸5-11相嚙合,蝸軸5-11安裝于成穴器機架5-5或播種機架上。
[0092]本是實施例中,第一液壓馬達6-1可以橫向安裝,也可以豎向安裝。
[0093]在進行工作時,第二液壓馬達6-2通過斜齒輪帶動蝸軸5-11旋轉,則蝸軸5_11帶動蝸輪5-12旋轉,因此所有的成穴器5-7就同速轉動,實現旋轉成穴了。
[0094]實施例3:—種大蒜播種機,參考圖1-圖8和圖11-圖20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成穴器的傳動如圖22和圖23所示。本實施例中,成穴器5-7為多個,所有的成穴器5-7均安裝于成穴器機架5-5內,所有的成穴器5-7的端部均安裝有鏈輪5-14、相鄰的兩根鏈輪5-14被同一條傳動鏈條5-13帶動,傳動鏈條5-13為多根。第二液壓馬達6-2可以是呈豎向設置,就能夠帶動其中的一個鏈輪轉動,該鏈輪轉動的同時,能帶動所有的傳動鏈條5-13轉動,因此所有的成穴器5-7就同速轉動?;蛘哒f,在位于端部成穴器5-5上有一個鏈輪沒有安裝傳動鏈條5-13,而該鏈輪與斜齒輪相嚙合,斜齒輪被第二液壓馬達6-2驅動,也能夠實現旋轉成穴。
[0095]本是實施例中,第一液壓馬達6-1應當豎向安裝。
[0096]采用了上述結構后,本方案所提供的大蒜播種機,通過選擇液壓作為主要動力,履帶替代車輪,使機頭與播種機具有較好的同步性,解決了早期產品中行進、播種和成穴不同步導致種穴不精確與種子撒漏的情況。還極大的簡化了傳動機構,減少故障率,降低整機成本。
[0097]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未進行說明或帶有附圖的部分,與早期產品中的結構相同。同時,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應用于播種機的動力機頭,包括機頭本體,其特征在于,該機頭本體上具有液壓動力源,機頭的兩側具有履帶,液壓動力源將液壓動力傳遞給液壓馬達,液壓馬達驅動履帶運動; 所述機頭本體上設有用于與播種機相連接的連接臂及提升臂; 所述機頭本體上還具有將液壓動力傳遞給播種機的播種機控制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機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機控制機構包括播種機控制閥塊,液壓油通過播種機控制閥塊后流經液壓伺服閥,然后傳遞給播種機。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機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伺服閥包括電機支架,電機支架的頂部設有伺服電機,電機支架的底部與閥塊固定連接,閥塊上具有進油口和出油口;所述閥塊內安裝有流量控制銷軸,伺服電機通過升降機構帶動流量控制銷軸上下移動來改變通過進油口及出油口的液壓油流量。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動力機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連接銷軸,連接銷軸的上端通過連接套接受伺服電機的動力,下端通過螺紋副與流量控制銷軸相適配。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動力機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塊內具有密封圈。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動力機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導向塊,導向塊為流量控制銷軸導向。7.根據權利要求2或所述的動力機頭,其特征在于,在連接套與閥塊之間還設有軸承座,軸承座內具有軸承,連接銷軸與軸承內圈適配。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動力機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為兩個,分別為推力軸承和深溝球軸承。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機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頭本體的兩側分別安裝有托輪、張緊輪和支撐輪,履帶被托輪和支撐輪支撐,同時被張緊輪張緊。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機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動力源包括發動機,發動機通過液壓栗將液壓油箱內的液壓油傳遞給液壓馬達、播種機控制機構和行走控制閥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播種機的動力機頭。主要包括機頭本體,該機頭本體上具有液壓動力源,機頭的兩側具有履帶,液壓動力源將液壓動力通過行走控制閥塊傳遞給液壓馬達,液壓馬達驅動履帶運動;所述機頭本體上設有用于與播種機相連接的連接臂及提升臂;所述機頭本體上還具有將液壓動力傳遞給播種機的播種機控制機構。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液壓作為動力,利用履帶作為行進機構,極大的提高了機頭的通過性。
【IPC分類】A01C19/00
【公開號】CN205124328
【申請號】CN201520999051
【發明人】包建領, 劉輝, 時元鵬
【申請人】臨沂市建領模具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