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花生蘆薈糕及其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更具體地說是一種用花生和蘆薈制作的糕點及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花生又稱長生果,營養豐富、香脆可口,被做成花生糖、花生酥、花生餅等。蘆薈在近年來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除了它的藥用價值外還在化妝上作為原料,也有作為食用品,還有的加工成保健品,如蜂蜜蘆薈等受到大家的青睞,但很少用蘆薈做成糕點。如有這樣的食品將會更加豐富糕點的品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營養豐富、食用和攜帶方便、保質期長的花生蘆薈糕及其制作工藝。
本發明所述的花生蘆薈糕,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組分糯米50-70%、白糖10-25%、花生仁10-20%、蘆薈的葉肉5-15%。
花生蘆薈糕的制作工藝(1)備料a、糯米用水洗凈,放入鍋內抄至糯米微黃;磨成糯米粉;b、花生仁炒熟或烤熟,去皮,磨成花生粉;c、鮮蘆薈葉去表皮,取其葉肉,粉碎成蘆薈漿;d、白糖中加入15-20%的水加熱攪拌至糖全部融化;(2)拌料將熟糯米粉、花生粉、蘆薈漿、熱的糖溶液均勻攪拌能成團狀;(3)成形將拌好的料放入模具內壓實成形后,脫去模具,成塊狀糕;(4)切糕用鋒利的刀將成塊狀的糕切成2-4毫米厚的片;(5)烘糕將切成片的糕攤平放入烘箱內脫水干燥,干燥溫度110-130℃,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6)包裝、入庫將干燥的片狀糕排整齊,用防潮的紙包裝后入庫。
花生仁含有蛋白質、脂肪、氨基酸、卵磷脂、生物堿、維生素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具有補脾胃、潤腸通便之功效。蘆薈含有蘆薈大黃素、糖類、氨基酸、礦物質、脂類及有機酸等物質,其中蘆薈大黃素有健胃、治療便秘作用。花生蘆薈糕營養豐富、食用方便,尤其適宜于年老體弱、腸燥便秘者食用,并有輔助治療的作用。按照上述配方和工藝制作花生蘆薈糕方法簡單,并保留了各組成份的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發明所述的花生蘆薈糕,按下列組分構成糯米50-70%、白糖10-25%、花生仁10-20%、蘆薈的葉肉5-15%。各組分均按重量百分比。
實施例1配方糯米60千克、白糖15千克、花生仁15千克、庫拉索蘆薈葉肉10千克。
花生蘆薈糕的制作工藝(1)備料a、糯米用水洗凈,放入鍋內抄至糯米微黃;磨成糯米粉;b、花生仁炒熟或烤熟,去皮,磨成花生粉;c、鮮蘆薈葉去表皮,取其葉肉,粉碎成蘆薈漿;d、白糖中加入15-20%的水加熱攪拌至糖全部融化;(2)拌料將熟糯米粉、花生粉、蘆薈漿、熱的糖溶液均勻攪拌能成團狀;(3)成形將拌好的料放入模具內壓實成形后,脫去模具,成塊狀糕;(4)切糕用鋒利的刀將成塊狀的糕切成2-4毫米厚的片;(5)烘糕將切成片的糕攤平放入烘箱內脫水干燥,干燥溫度110-130℃,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6)包裝、入庫將干燥的片狀糕排整齊,用防潮的紙包裝后入庫。
實施例2配方糯米50千克、白糖25千克、花生仁20千克、木立蘆薈葉肉5千克。
花生蘆薈糕的制作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配方糯米65千克、白糖10千克、花生仁10千克、中國蘆薈葉肉15千克。
花生蘆薈糕的制作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配方糯米70千克、白糖10千克、花生仁12千克、上農大葉蘆薈葉肉8千克。
花生蘆薈糕的制作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花生蘆薈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下列組分糯米50-70%、白糖10-25%、花生仁10-20%、蘆薈的葉肉5-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蘆薈糕及其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1)備料a、糯米用水洗凈,放入鍋內抄至糯米微黃;磨成糯米粉;b、花生仁炒熟或烤熟,去皮,磨成花生粉;c、鮮蘆薈葉去表皮,取其葉肉,粉碎成蘆薈漿;d、白糖中加入15-20%的水加熱攪拌至糖全部融化;(2)拌料將熟糯米粉、花生粉、蘆薈漿、熱的糖溶液均勻攪拌能成團狀;(3)成形將拌好的料放入模具內壓實成形后,脫去模具,成塊狀糕;(4)切糕用鋒利的刀將成塊狀的糕切成2-4毫米厚的片;(5)烘糕將切成片的糕攤平放入烘箱內脫水干燥,干燥溫度110-130℃,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6)包裝、入庫將干燥的片狀糕排整齊,用防潮的紙包裝后入庫。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蘆薈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蘆薈是指庫拉索蘆薈和/或木立蘆薈和/或中國蘆薈和/或上農大葉蘆薈。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花生蘆薈糕及其制作工藝,花生蘆薈糕具有補脾胃、潤腸通便之功效的一種米類食品。花生蘆薈糕制作方法簡單,并保留了各組成份的功效。所含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組分糯米50-70%、白糖10-25%、花生仁10-20%、蘆薈的葉肉5-15%。主要制作工藝包括備料、拌料、成形、切糕、烘糕、包裝、入庫。花生蘆薈糕營養豐富、食用方便,尤其適宜于年老體弱、腸燥便秘者食用,并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文檔編號A21D13/08GK1729798SQ20051006023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日
發明者汝源 申請人: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