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銀芽貢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銀芽貢菜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飲食的多樣化、精品化、營養化的追求也不斷提升。貢菜又名苔干、響菜、山蜇。色澤鮮綠、質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價值極高。屬綠葉類蔬菜,秋季取其梗剝皮劈條曬制而成。睢寧縣種植苔干已有2000多年歷史,此品系北溫帶珍貴蔬菜,為菊科、萵苣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谷氨酸、維C、維D、鋅、鐵、鈣、硒等,對人體發育、抗衰老、防癌有一定食療功效,是宴席之佳品,清乾隆年間被譽為“貢菜”。現今產品暢銷東南亞等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銀芽貢菜的制作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銀芽貢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I)春節前至元宵后,選擇蕾大而不抽花的大芥菜,去其外瓣,切成4片,略曬去一些水分之后,用刀橫切成條或粒狀,再讓烈日曬至半干;2)將曬干的菜葉放進木桶,逐層敷鹽,壓上大石頭,經過一夜之后,將其苦澀汁水浙出,再稍晾干,即可進行腌制;3)腌制時將芥菜放入木桶或瓷盆中。邊揉邊加上食鹽、白糖、黃酒,不斷揉搓,再伴以香豉或南姜末,即可入甕密封,讓其慢慢滲透腐熟,經過一兩個月即可食用;4)貢菜洗凈,切去老根,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切段,紅辣椒剖開,去籽,切成細絲,綠豆芽洗凈,去頭尾,在白醋中浸泡2分鐘后,撈出,浙干水分,大蒜、嫩姜切末;5)炒鍋置大火上,放植物油燒熱,倒入蒜末、姜末、紅辣椒爆香;6)加入綠豆芽和貢菜大火翻炒,再加入素高湯、料酒翻炒數下加入鹽,快速拌炒均勻,最后淋上香油即可出鍋。貢菜營養豐富,具體如下苔干含有營養豐富的蛋白質、果膠及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人體必須的鈣、鐵、鋅、胡蘿卜素、鉀、鈉、磷等多種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維生素E含量較高,故有“天然保健品,植物營養素”之美稱,乃當今美容抗癌之佳品。貢菜還具有健胃、利尿、補腦、安神、解毒、減肥、防癌、抗癌等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的例子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此特定例子。實施例I本發明的生產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本發明涉及一種銀芽貢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I)春節前至元宵后,選擇蕾大而不抽花的大芥菜,去其外瓣,切成4片,略曬去一些水分之后,用刀橫切成條或粒狀,再讓烈日曬至半干;2)將曬干的菜葉放進木桶,逐層敷鹽,壓上大石頭,經過一夜之后,將其苦澀汁水浙出,再稍晾干,即可進行腌制;3)腌制時將芥菜放入木桶或瓷盆中。邊揉邊加上食鹽、白糖、黃酒,不斷揉搓,再伴以香豉或南姜末,即可入甕密封,讓其慢慢滲透腐熟,經過一兩個月即可食用;4)貢菜洗凈,切去老根,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切段,紅辣椒剖開,去籽,切成細絲,綠豆芽洗凈,去頭尾,在白醋中浸泡2分鐘后,撈出,浙干水分,大蒜、嫩姜切末;5)炒鍋置大火上,放植物油燒熱,倒入蒜末、姜末、紅辣椒爆香;6)加入綠豆芽和貢菜大火翻炒,再加入素高湯、料酒翻炒數下加入鹽,快速拌炒均勻,最后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權利要求
1.本發明涉及一種銀芽貢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1)春節前至元宵后,選擇蕾大而不抽花的大芥菜,去其外瓣,切成4片,略曬去一些水分之后,用刀橫切成條或粒狀,再讓烈日曬至半干; 2)將曬干的菜葉放進木桶,逐層敷鹽,壓上大石頭,經過一夜之后,將其苦澀汁水浙出,再稍晾干,即可進行腌制; 3)腌制時將芥菜放入木桶或瓷盆中。邊揉邊加上食鹽、白糖、黃酒,不斷揉搓,再伴以香豉或南姜末,即可入甕密封,讓其慢慢滲透腐熟,經過一兩個月即可食用; 4)貢菜洗凈,切去老根,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切段,紅辣椒剖開,去籽,切成細絲,綠豆芽洗凈,去頭尾,在白醋中浸泡2分鐘后,撈出,浙干水分,大蒜、嫩姜切末; 5)炒鍋置大火上,放植物油燒熱,倒入蒜末、姜末、紅辣椒爆香; 6)加入綠豆芽和貢菜大火翻炒,再加入素高湯、料酒翻炒數下加入鹽,快速拌炒均勻,最后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銀芽貢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1)春節前至元宵后,選擇蕾大而不抽花的大芥菜,去其外瓣,切成4片,略曬去一些水分之后,用刀橫切成條或粒狀,再讓烈日曬至半干;2)將曬干的菜葉放進木桶,逐層敷鹽,壓上大石頭,經過一夜之后,將其苦澀汁水瀝出,再稍晾干,即可進行腌制;3)腌制時將芥菜放入木桶或瓷盆中。邊揉邊加上食鹽、白糖、黃酒,不斷揉搓,再伴以香豉或南姜末,即可入甕密封,讓其慢慢滲透腐熟,經過一兩個月即可食用;4)貢菜洗凈,切去老根,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切段,紅辣椒剖開,去籽,切成細絲,綠豆芽洗凈,去頭尾,在白醋中浸泡2分鐘后,撈出,瀝干水分,大蒜、嫩姜切末;5)炒鍋置大火上,放植物油燒熱,倒入蒜末、姜末、紅辣椒爆香;6)加入綠豆芽和貢菜大火翻炒,再加入素高湯、料酒翻炒數下加入鹽,快速拌炒均勻,最后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文檔編號A23L1/218GK103053971SQ2011103247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1日
發明者劉少龍 申請人:劉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