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紅薯粉條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紅薯粉條的制造方法,其屬于食品制作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食用的粉條大多都是用紅落淀粉直接生產出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紅薯粉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的紅薯粉條在營養結構上比較單一,外觀單一,風味也很單一,不能達到人們要求。現有技術也公開了許多直接使用精制淀粉進行生產粉絲或粉條的工藝,但是精制淀粉的粘度較差,在進行漏粉時難以成型,只能依靠機械方法通過螺旋擠壓成熟成型。然而在機械擠壓成型的過程中需要高溫,高溫會破壞淀粉的分子結構,使得到的粉條或粉絲不耐煮、口感差。
發明內容
鑒于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紅薯粉條的制造方法,口感好,
其營養豐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紅薯粉條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取蘋果橘子葡萄水=11 1 1比例加入攪拌器中,粉碎攪拌,用20目篩網過濾,得到水果液;
2)將2(Γ40重量份的綠豆淀粉與6(Γ80重量份的馬鈴薯淀粉混合、稱取8 12份水果液混入淀粉中,攪拌均勻;重復本步驟4飛次,制的濃粉乳;
3)加水打芡后和成面團,將面團依次經過蒸空、成型、漏粉和浸泡處理后,得到軟粉條; 將軟粉條冷凍,在通風透氣的自然環境中晾曬,至粉條中含水量為12 14%,制得產品。采用上述方案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經過打芡、和面、蒸空、成型、漏粉、浸泡、冷凍和干燥等處理后得到口感較好的粉條。口感好,其營養豐富。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本發明將結合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
紅薯粉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2)選取蘋果橘子葡萄水=1 1 1 1比例加入攪拌器中,粉碎攪拌,用20目篩網過濾,得到水果液;
2)將30重量份的綠豆淀粉與70重量份的馬鈴薯淀粉混合、稱取10份水果液混入淀粉中,攪拌均勻;重復本步驟4飛次,制的濃粉乳;
3)加水打芡后和成面團,將面團依次經過蒸空、成型、漏粉和浸泡處理后,得到軟粉條; 將軟粉條冷凍,在通風透氣的自然環境中晾曬,至粉條中含水量為13%,制得產品。經過打芡、和面、蒸空、成型、漏粉、浸泡、冷凍和干燥等處理后得到口感較好的粉條。口感好,其營養豐富。
權利要求
1.紅薯粉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選取蘋果橘子葡萄水=11 1 1比例加入攪拌器中,粉碎攪拌,用20目篩網過濾,得到水果液;2)將2(Γ40重量份的綠豆淀粉與6(Γ80重量份的馬鈴薯淀粉混合、稱取8 12份水果液混入淀粉中,攪拌均勻;重復本步驟4飛次,制的濃粉乳;3)加水打芡后和成面團,將面團依次經過蒸空、成型、漏粉和浸泡處理后,得到軟粉條; 將軟粉條冷凍,在通風透氣的自然環境中晾曬,至粉條中含水量為12 14%,制得產品。
全文摘要
紅薯粉條的制造方法,其屬于食品制作領域。包括如下步驟1)選取蘋果橘子葡萄水=1111比例加入攪拌器中,粉碎攪拌,用20目篩網過濾,得到水果液;2)將20~40重量份的綠豆淀粉與60~80重量份的馬鈴薯淀粉混合、稱取8~12份水果液混入淀粉中,攪拌均勻;重復本步驟4~5次,制的濃粉乳;3)加水打芡后和成面團,將面團依次經過蒸空、成型、漏粉和浸泡處理后,得到軟粉條;將軟粉條冷凍,在通風透氣的自然環境中晾曬,至粉條中含水量為12~14%,制得產品。經過打芡、和面、蒸空、成型、漏粉、浸泡、冷凍和干燥等處理后得到口感較好的粉條。口感好,其營養豐富。
文檔編號A23L1/216GK102406139SQ20111036823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9日
發明者劉聰 申請人:大連得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