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麥胚芽活性多肽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從脫脂小麥胚芽粉中提取活性多肽的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小麥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植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種植最廣泛的糧食作物,全世界約有35%-40%的人口以小麥作為主要糧食作物。據FAO統計,2005年中國小麥種植面積為 38 992萬畝,平均畝產280公斤,總產量為9616萬噸,約占全國糧食作物面積的27. 5%,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22. 7%,僅次于水稻占第二位重要糧食作物。我國的小麥總產量為世界第一位,年總產量約為1. 10億噸,可以開發利用的小麥胚芽潛藏量高達觀0-420萬噸,目前小麥胚芽年產量可達3-5萬噸。小麥胚芽又稱麥芽粉、胚芽,是咖啡色屑狀粉末。麥芽是小麥發芽及生長的器官之一,約占整個麥粒的2. 5%,是整個麥粒營養價值最高的部分,不僅含有豐富優質的蛋白質, 脂肪,還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人類天然的營養寶庫”。小麥胚芽蛋白含量高達30%,并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占總氨基酸的34. 74%。而且小麥胚芽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構成比例與FA0/WH0頒布的模式值以及大豆、牛肉、雞蛋的氨基酸構成比例基本接近,有很好的氨基酸平衡,在營養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對于小麥胚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大部分小麥胚芽被混入麩皮中當作飼料來用,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第二,直接加到食品中,比如;麥胚烘烤食品、湯料、休閑小食品等;第三,提取小麥胚油,現在還處于起步階段。脫脂后的麥胚又被用作飼料廉價出售。小麥胚芽沒有得到合理利用,主要原因是對小麥胚芽的研究開發尚停留在營養源水平上,對于其保健功能研究不夠深入。小麥胚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酶和色素,如果將其混入面粉,不僅會影響面粉色澤,不利于面粉長期儲存,還會影響面粉烘焙品質。由于小麥胚芽的轉化利用的研究較少,大部分的小麥胚芽得不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目前主要的提高其附加值的利用就是制備小麥胚芽油。脫脂后的小麥胚芽則更是少有人問津。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種小麥胚芽活性多肽的制備方法。服用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小麥胚芽活性多肽,通過減少體內脂肪堆積,對營養性肥胖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發明人通過大量試驗研究,最終獲得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小麥胚芽活性多肽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脫脂麥胚粉加水混勻,使料液比為1 :8-10,110°C滅菌l(T30min,等溫度降到50 55°C,調pH至8.0,分別按每克脫脂麥胚粉添加1000U Alcalase蛋白酶、300U風味蛋白酶,維持5(T55°C反應1. 2-1. 5h,快速升溫至95°C,保持10 15min,水解液冷卻到常溫后, IOOOOrpm離心15min,取上清液,得粗制多肽液;
(2)在粗制多肽液用水稀釋3倍,按脫脂麥胚粉重量的1-1.洲加入活性炭,在5(T55°C 下攪拌反應30min,15000rpm離心15min,取上清液,得粗制脫色多肽液;
(3)將粗制脫色多肽液先后經濾紙過濾,IOOnm微濾膜過濾,500Da納濾膜過濾,得多肽濃縮液;
(4)將大孔樹脂DA201-C用無水乙醇浸泡16h,用乙醇洗至洗出液加適量水無白色渾濁,再用去離子水洗至無乙醇味,接著用4倍體積的6%( ν/ν)鹽酸溶液浸泡池,再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再用4倍體積的6%(w/w)氫氧化鈉溶液浸泡2h,再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得到處理好的濕樹脂;
(5)將處理好的濕樹脂裝入層析柱,以步驟(3)所得的多肽濃縮液進行上樣,上樣速度為1. Oml/min,每15min取樣,測定電導率以及220nm處的吸光度值A220,當A220達到0. 05 時,停止上樣,換用去離子水洗,上液速度為2ml/min,直至電導率不再變化,換用70%(v/v) 乙醇進行動態洗脫,洗脫流速為2ml/min,當A220接近0. 05時開始收集樣品,最終當A220 不再變化,則停止收集,所得樣品經濃縮蒸去乙醇,冷凍干燥。優選地,所述的一種小麥胚芽活性多肽的制備方法,其中步驟(5)中將處理好的濕樹脂裝入2. 5cmX 30cm層析柱中,床體積為180ml。通過動物試驗研究發現,利用上述方法制備的小麥胚芽活性多肽在預防小鼠因高脂飼喂導致的肥胖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因此,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產品新用途,即利用上述方法制備的小麥胚芽活性多肽在制備預防營養性肥胖的保健品、食品或藥品中的應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涉及的小麥胚芽活性多肽的制備方法具有如下優點和顯著的進步本發明以脫脂的小麥胚芽作為原料,利用復合蛋白酶酶解脫脂后的小麥胚芽,來制得活性多肽,將其作為一種活性成分添加到產品中,提高小麥胚芽的附加值。尤其是,本發明制備的小麥胚芽活性多肽在預防小鼠因高脂飼喂導致的肥胖方面具有顯著的作用,這預示著這種活性多肽可以用于制備預防營養性肥胖的保健品、食品或藥品。因此,本發明不僅有著較高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適應現代人對營養保健食品的需要,對于緩解我國十分緊缺的蛋白和油脂資源,豐富我國營養、保健與醫療食品的種類,提高我國人民的膳食營養與健康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本發明小麥胚芽活性多肽的具體制備例和應用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作描述,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發明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實施例1小麥胚芽活性多肽的制備
(1)將脫脂小麥胚芽粉(本發明涉及的脫脂小麥胚芽粉為市售產品,蛋白質含量30%, 由河南彌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加水混勻,使料液比為1 :8,110°C滅菌15min,等溫度降到50 55°C,調pH至8.0,分別按每克脫脂麥胚粉添加1000U Alcalase蛋白酶、300U風味蛋白酶,維持50 55°C反應1. 5h,快速升溫至95°C,保持lOmin,水解液冷卻到常溫后,IOOOOrpm 離心15min,取上清液,得粗制多肽液;
(2)在粗制多肽液用水稀釋3倍,按脫脂麥胚粉重量的1.洲加入活性炭,在5(T55°C下攪拌反應30min,15000rpm離心15min,取上清液,得粗制脫色多肽液;
(3)將粗制脫色多肽液先后經濾紙過濾,IOOnm微濾膜過濾,500Da納濾膜過濾,得多肽濃縮液;
(4)將大孔樹脂DA201-C用無水乙醇浸泡16h,用乙醇洗至洗出液加適量水無白色渾濁,再用去離子水洗至無乙醇味,接著用4倍體積的6%( ν/ν)鹽酸溶液浸泡池,再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再用4倍體積的6%(w/w)氫氧化鈉溶液浸泡2h,再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得到處理好的濕樹脂;
(5)將處理好的濕樹脂裝入2.5cmX30cm層析柱中,床體積為180ml,以步驟(3)所得的多肽濃縮液進行上樣,上樣速度為l.Oml/min,每15min取樣,測定電導率以及220nm處的吸光度值A220,當A220達到0. 05時,停止上樣,換用去離子水洗,上液速度為2ml/min,直至電導率不再變化,換用70%(v/v)乙醇進行動態洗脫,洗脫流速為2ml/min,當A220接近 0. 05時開始收集樣品,最終當A220不再變化,則停止收集,所得樣品經濃縮蒸去乙醇,冷凍干燥,即得。實施例2小麥胚芽活性多肽對小鼠營養性肥胖的影響試驗
選用昆明種小鼠60只(雄性,體重18 22g)。將小鼠按體重隨機分為如下4組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陽性對照組、試驗組,每組15只。各組按表1的方式進行飼喂。
權利要求
1.一種小麥胚芽活性多肽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脫脂麥胚粉加水混勻,使料液比為1:8-10,110°C滅菌l(T30min,等溫度降到 50 55°C,調pH至8.0,分別按每克脫脂麥胚粉添加1000U Alcalase蛋白酶、300U風味蛋白酶,維持5(T55°C反應1. 2-1. 5h,快速升溫至95°C,保持10 15min,水解液冷卻到常溫后, IOOOOrpm離心15min,取上清液,得粗制多肽液;(2)在粗制多肽液用水稀釋3倍,按脫脂麥胚粉重量的1-1.洲加入活性炭,在5(T55°C 下攪拌反應30min,15000rpm離心15min,取上清液,得粗制脫色多肽液;(3)將粗制脫色多肽液先后經濾紙過濾,IOOnm微濾膜過濾,500Da納濾膜過濾,得多肽濃縮液;(4)將大孔樹脂DA201-C用無水乙醇浸泡16h,用乙醇洗至洗出液加適量水無白色渾濁,再用去離子水洗至無乙醇味,接著用4倍體積的6%( ν/ν)鹽酸溶液浸泡池,再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再用4倍體積的6%(w/w)氫氧化鈉溶液浸泡2h,再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得到處理好的濕樹脂;(5)將處理好的濕樹脂裝入層析柱,以步驟(3)所得的多肽濃縮液進行上樣,上樣速度為1. Oml/min,每15min取樣,測定電導率以及220nm處的吸光度值A220,當A220達到0. 05 時,停止上樣,換用去離子水洗,上液速度為2ml/min,直至電導率不再變化,換用70%(v/v) 乙醇進行動態洗脫,洗脫流速為2ml/min,當A220接近0. 05時開始收集樣品,最終當A220 不再變化,則停止收集,所得樣品經濃縮蒸去乙醇,冷凍干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麥胚芽活性多肽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處理好的濕樹脂裝入2. 5cmX 30cm層析柱中,床體積為180ml。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小麥胚芽活性多肽在制備預防營養性肥胖的保健品、食品或藥品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從脫脂小麥胚芽粉中提取活性多肽的方法及應用,該方法通過復合蛋白酶對脫脂小麥胚芽粉進行水解,得粗制多肽液,然后進行脫色,濾紙過濾,微濾膜過濾,納濾膜過濾,得多肽濃縮液,再通過大孔樹脂柱處理得產品。本發明制得的活性多肽,將其作為一種活性成分添加到產品中,提高小麥胚芽的附加值。
文檔編號A23J1/12GK102524514SQ20121001565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吳雷, 張麗琍, 張超, 祁斌 申請人: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