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所述飲品組成含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及符合添加標準的穩定劑。本發明還包括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所述飲品的基料中同時加入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和穩定劑的過程。目前,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各種飲品在市場上還是空白,因此開發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飲品制備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飲品以及所述飲品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白藜蘆醇的化學名:3,5,4’-三羥基-1,2-二苯乙烯,又名3,5,4’-三羥基芪,英文名=Resveratrol, CAS: [501-36-0],分子式=C14H12O3^ 分子量:228.25。白藜蘆醇廣泛存在于葡萄、虎杖、決明、花生等多種植物中,為天然多酚類植物抗毒素,具有許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如白藜蘆醇不僅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結和血管舒張、保持血液暢通、能夠有效地消除自由基的作用,而且還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缺血性心臟病、高血脂、以及抑制腫瘤的作用。
[0003]1997年I月,美國芝加哥伊利諾斯大學藥學院的John Pezzuto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著名的《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題為《葡萄的天然產物白藜蘆醇的抗癌活性》的論文,引起醫學科學界的轟動。論文證明白藜蘆醇能有效抑制與癌癥各過程相關的細胞活動,也就是說,在癌癥發生的起始、增進和擴展三個主要階段,白藜蘆醇都有防癌活性,并對癌癥發生的三個階段全部抑制。目前,世界上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在開發白藜蘆醇原料及制劑,它被喻為繼紫杉醇之后的又一新的綠色抗癌藥物。歐美已批準上市的白藜蘆醇高端制劑產品(包括藥品和保健品)已近千余種,以高昂的價格被推向市場。
[0004]有關白藜蘆醇的研究和應用確實已經有很多的報道,除了研究和推出含有白藜蘆醇的保健品和藥品類的高端產品外,例如各種以降脂、美容、減肥、抗癌等為宣稱功能的白藜蘆醇膠囊等等,比較多的是在葡萄酒中的添加,即,通過適當的手段將白藜蘆醇作為功能性添加劑引入葡萄酒中,增加葡萄酒中白藜蘆醇的含量,在提升酒的保健功效的同時,也提升了酒的品質和檔次,市場上葡萄酒的品質評價和銷售價格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其中白藜蘆醇的含量。
[0005]同時,原花青素,英文名是(OPC),是一種有著特殊分子結構的生物類黃酮,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清除人體內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劑。是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強效的自由基清除劑,具有非常強的體內活性。OPC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并吸收迅速完全,口服20分鐘即可達到最高血液濃度,代謝半衰期達7小時之久。
[0006]原花青素的保健作用:
[0007](I)保護心血管和預防高血壓作用;通過三條保護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清除血液中存在的氧自由基;幫助機體阻止自由基氧化的生成;增強血管壁的完整性。通過維持血管的健康和改善微循環,使器官和組織獲得較充足的血液供應。
[0008](2)皮膚保健及美容作用:阻抑膠原酶的彈性蛋白酶對結締組織的降解作用,因而有利于保持皮膚的彈性,發揮抗皮膚衰老的功效。
[0009](3)改善視覺功能及對各種眼病的確切效果:能增加眼底視網膜毛細血管和四肢末梢毛細血管的微循環。
[0010](4)抗腫瘤、抗輻射作用:自由基學說是輻射損傷的基礎理論,機體受射后可產生內源性自由基、抑制氧化損傷的功效。
[0011](5)能增強免疫功能。
[0012](6)藥物增效劑功能。
[0013](7)原花青素能有效治療某些與氧自由基損傷有關的疾病。
[0014]雖然原花青素(OPC)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但人體卻無法自行產生,必須從外界攝取。OPC是水溶性,在吸收率上遠遠領先于其他物質,并且作用的范圍是全身的體液,進入人體內起效快,而且作用時間持久。這使得OPC成為了現在在醫學界和營養學界中使用的最強的清除自由基的物質。
[0015]另一方面,盡管高含量白藜蘆醇的葡萄酒已經廣泛受到關注,但是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在市場上還是空白,無論是酒類、飲用水、還是相關的乳飲(發酵飲品、植物蛋白飲品等),都將擁有更大的消費人群和市場。
【發明內容】
[0016]本發明所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通過添加適量的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填補飲品市場上該類產品的空白。
[0017]本發明還提供了制備所述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的方法,通過合理可行的方法向各類飲品中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確保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在飲品中的有效分散,并使所制備的飲品具有良好的外觀和口感。
[0018]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是提供了一種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所述飲品組成中含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和符合添加標準的穩定劑。
[0019]本發明所述的飲品是指符合飲料行業的相關標準和分類的飲料產品,包括了固體飲品和具有流動性的飲品(沖調后飲用或可直接飲用)。
[0020]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為具有流動性的飲品,且以所述飲品的總質量為基準,其中添加有10-200毫克/升的白藜蘆醇,10-100
暈克/升的原花青素。
[0021]本發明的飲品也可以是固體飲料或者是濃縮飲料,根據飲料的特點和個人的喜好,以冷水或熱水沖調即可飲用,固體飲料或濃縮飲料中的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含量以沖調到一個適宜飲用狀態和口感的狀態下,成為即時飲品,其中含有大約10-200毫克/升的白藜蘆醇,10-100毫克/升的原花青素,即可滿足要求,所以后續描述也適用于這樣的固體飲料。
[0022]根據本發明的方案,在每IOOkg的飲品中添加大約l_20g的白藜蘆醇、1-1Og的原花青素,使消費者在飲用中在滿足所期望的保健需求的同時,也不會影響飲料的外觀和口感。
[0023]根據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特點和性質,本發明所述的飲品可以為酒類、發酵乳飲、果汁飲料、植物蛋白飲品或飲用水制品等。基于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特點和性質,本發明提供的飲品優選還含有符合添加標準的穩定劑,尤其是飲品生產中常用的穩定劑,例如,羧甲基纖維素鈉(CMC)、糊精、單硬脂酸甘油酯(單甘脂、分子蒸餾單甘脂)、黃原膠、蔗糖酯等,目的是提供一個更利于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分散和穩定存在的環境,當然,這些穩定劑的添加量也應符合食品衛生法中相關的標準和規定。
[0024]本發明所提供的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了向所述飲品的基料中加入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和穩定劑的過程。
[0025]本發明所述的“飲品的基料”是指該飲料的主體物質,當不含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時,按照該基料組成,或者再經適當調配,并經過必要的后處理工序(例如灌裝、殺菌等),即可成為一種成品。
[0026]在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飲品可以為發酵乳飲,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向發酵乳中添加穩定劑和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過程以及將混合物料進行均質使白藜蘆醇、原花青素被分散的過程,所述穩定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或黃原膠。按照該方法制成的發酵乳飲,例如可以是市場常見的乳酸發酵飲品,也可以是進一步加入果汁調配而成的乳酸發酵的果奶類飲品等等。穩定劑的加入更利于提供外觀呈分散均一的發酵奶(或果奶)飲品,穩定劑的添加量可以在同類產品的常規用量范圍內適當調整確定,例如可以為乳飲總質量的 0.1% -0.5%。
[0027]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中,所述飲品可以為果汁飲料,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水果原料破碎取汁,經調配糖度后加入穩定劑和白藜蘆醇、原花青素,殺菌制成所述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果汁飲料。水果原料的處理及果汁的制取均可按照現有技術的工藝操作。例如,所述水果原料可以為葡萄、藍莓等深色水果,此時優選調配糖度控制在8% -16%,而穩定劑則可以為環糊精和分子蒸餾單甘脂,尤其是二種穩定劑按照
2.5-1.5: I的比例組合使用。制備含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葡萄汁時,所述對水果原料破碎取汁的方法為將破碎的葡萄加熱至不超過60°C,維持5-15分鐘,榨汁的同時提取葡萄色素成分。本發明所述的果汁飲料可以是具有一定果汁含量的飲料(果汁與水調配),也可以是純果汁飲品。
[0028]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飲品可以為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用水,可以是類似于市場上的各種飲用水(純凈水、礦物質水等),但其中添加了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為調整該飲用水的口味和口感,其中還可含有適當的調味劑,而白藜蘆醇、原花青素需要粉碎至200目或更細后加入,以提供比較好的外觀。所述調味劑可以包括甜味物質、酸味劑、食鹽和香精等任何可以實現對水體的口味和口感進行調整的常規物質,具體添加物的選擇可以根據飲用水的口味要求來確定,例如,可以調配成某種水果口味的飲用水,水中不僅可以添加香精,也可以使用蜂蜜等在調整口感的同時也提升其保健效果。
[0029]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適用的原酒可以是任何種類的酒,可以來自商品酒,也可以是酒生產企業的半成品酒,可以包括釀造蒸餾酒、釀造非蒸餾酒或配制酒。所述的釀造蒸餾酒,例如:威士忌,伏特加,白蘭地等。所述釀造非蒸餾酒,例如:黃酒,啤酒,葡萄酒,米酒等。
[0030]本發明提供的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不局限于上述種類,但按照上述方式調配成為穩定均一的產品后,根據需要,可以按照目前同類飲品生產工序實施灌裝和殺菌,例如采用吸塑瓶等灌裝后實施巴氏殺菌,熱殺菌、高溫瞬時滅菌等,也可以采用諸如利樂包、康美包等灌裝工藝;固體飲料也可以按照同類產品生產工藝,即,將確定量的白藜蘆醇、原花青素與調配好的基料(原料中已經包含了需要的穩定劑等成分)混合后包裝,并實施必要的殺菌。上述各種飲料的制備中所使用的原料物(包括水)最好能先實施相關的殺菌處理,以滿足最終飲料產品的衛生要求,當然,飲料的生產環境也應符合食品生產的衛生和免疫規定。
[0031]總之,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產品,為市場上提供了新的飲料品種,由于飲料中含有能提供日常保健的白藜蘆醇、原花青素,消費者不需專門購買高價位的保健品,在日常飲用中即可獲得相同的保健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以使閱讀者能更準確和清楚地了解本發明的實質和所產生的有益技術效果,但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實施范圍的任何限定。
[0033]實施例1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乳酸菌發酵果奶
[0034]原料配方:
[0035]牛奶30-40kg、純凈水50_60kg(事先經紫外線殺菌)、果汁10_20kg、白糖6_8kg、CMC (羧甲基纖維素鈉)0.3kg、白藜蘆醇0.01kg、原花青素0.0lkgo
[0036]制各工藝:
[0037]步驟1:牛奶(原奶)30-40kg經乳酸菌發酵制成酸奶;
[0038]步驟2:將白糖6_8kg、CMC 0.3kg溶于50_60kg純凈水中,再緩慢依次加入酸奶、果汁10-20kg和白藜蘆醇0.3kg、原花青素0.3kg,邊加邊充分攪拌,使各物料混合均勻,控制壓力為40-60MPa下進行均質,得到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乳酸菌發酵果奶。
[0039]步驟3:將得到的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乳酸菌發酵果奶灌裝到已消毒的PP塑料瓶中,加蓋密封;
[0040]步驟4:62_65°C下熱殺菌30分鐘,成為最終的果奶產品,需低溫貯藏。
[0041]該果奶具有良好的流動性,且冷藏過程中不分層(但允許可能有少量析出或沉淀),與同類產品相比,飲用中沒有不良口味和口感。
[0042]實施例2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用水(蜂蜜水)
[0043]原料配方(按100L含白藜蘆醇的水配制):
[0044]蜂蜜8kg,食鹽0.080kg,甜菊糖0.040kg,朽1檬酸0.120kg,葡萄香精0.1kg,分子蒸餾單甘脂0.050-0.100kg,白藜蘆醇0.020kg、原花青素0.0lOkg (均粉碎至200目),余量為純凈水(經紫外線殺菌)。
[0045]制備工藝(在無菌環境中操作):
[0046]步驟1:在適量的純凈水中依次加入食鹽0.08kg,蜂蜜8kg,甜菊糖0.04kg,檸檬酸
0.12kg和葡萄香精0.1kg,邊加邊攪拌直至各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30分鐘,然后過濾除去雜質,得到濾液待用;
[0047]步驟2:用溫度為60_75°C的適量純凈水使分子蒸餾單甘脂(0.05-0.1kg)充分溶解;
[0048]步驟3:將步驟2中溶解的分子蒸餾單甘脂溶液緩慢加入到步驟I中的濾液中,再加入0.02kg粉碎后的白藜蘆醇,0.0lkg粉碎后的原花青素,攪拌其充分分散在水中,最后以純凈水補足到100L,成為含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用水;
[0049]步驟4:將得到的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用水經紫外線殺菌或臭氧滅菌后在無菌環境中灌裝到已消毒的PP塑料瓶中,加蓋密封,得到成品水。
[0050]該飲用水具有蜂蜜的甘甜和清新的葡萄口味,無異味,室溫儲存,外觀基本呈無色和清澈,長時間放置偶見少許細微渾濁。
[0051]實施例3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葡萄汁
[0052]原料配方(按IOOkg含白藜蘆醇的葡萄汁配制):
[0053]巨峰葡萄原料約180kg,蔗糖,2%的偏酒石酸溶液3kg,分子蒸餾單甘脂0.1kg,β -環糊精0.2kg,白藜蘆醇0.02kg,原花青素0.0lkg余量為純凈水(事先經紫外線殺菌)。
[0054]制各工藝:
[0055]步驟1:將原料葡萄(巨峰葡萄)180kg用濃度約為0.0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3分鐘,然后用流動的清水漂洗至水不帶紅色;
[0056]步驟2:把漂洗后的葡萄破碎取葡萄汁,并在40_55°C下加熱5_15分鐘,使葡萄的深色色素能夠充分被浸入到葡萄汁中;
[0057]步驟3:
[0058](I)將蔗糖溶于純凈水中,配成濃度為20%的糖液,利用該糖液調配步驟2中葡萄汁的糖度至8 % -16 %,隨后加入事先利用純凈水配制好的2 %的偏酒石酸溶液3kg,邊加邊攪拌,充分混合成為葡萄汁中間原料;
[0059](2)用溫度為60_75°C的適量純凈水將分子蒸餾單甘脂0.1kg和β -環糊精0.2kg溶解;
[0060](3)將溶解的分子蒸餾單甘脂和β -環糊精緩慢加入到調配好糖度的葡萄汁中間原料中,再加入白藜蘆醇0.02kg,原花青素0.0lkg進行攪拌,加純凈水補足到IOOkg ;
[0061]步驟4:將步驟3中得到的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葡萄汁加熱至80_85°C,然后灌裝到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加蓋密封;
[0062]步驟5:在85°C下,進行巴氏殺菌15分鐘,然后用冷水噴淋使其快速冷卻至35°C左右后,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可。
[0063]該葡萄汁色澤均一,無異味,口感和口味均與未加入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葡萄汁沒有明顯區別。室溫儲存,外觀清澈、透明,長時間放置偶見少許細微渾濁。
[0064]實施例4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固體橙汁
[0065]取固體橙汁粉300g(其中包含了濃縮橙汁的粉體和穩定劑),添加白藜蘆醇400mg,在無菌環境中混勻,分裝成15g —袋的小袋,每20小袋為一個包裝,每小袋為一次飲用量,其中含白藜蘆醇20mg,原花青素5mg可加水沖調至200mL供飲用。
[0066]該固體橙汁外觀與普通產品(未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沒有明顯區別,沖調后為橙汁特有的橙黃色懸濁液,放置過程中未見明顯沉淀現象,并且,相比于用普通固體橙粉沖調的飲料在口感上沒有區別。
[0067]實施例5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葡萄酒飲品
[0068]先量取少量欲處理的葡萄酒原酒,蒸餾收取酒精度約40% vol的葡萄酒蒸餾液,量取該蒸餾液200ml,加入2g上述含量為92%的白藜蘆醇結晶,使其溶解,減壓蒸餾,收取蒸餾液,當蒸餾液回收到IOOml時,補入葡萄酒原酒200ml,繼續蒸餾,當蒸餾液回收總量為200ml左右,可以認為已經使葡萄原酒完全替代了其中的葡萄酒蒸餾液,停止蒸餾,加葡萄酒原酒定容至400ml,得到含5% (克/毫升)的含白藜蘆醇濃縮酒液400ml,再加入Ig原花青素混勻。
[0069]將所得到的含白藜蘆醇、原花青素濃縮酒液加入到約200kg葡萄酒原酒中,可以調配制成含白藜蘆醇為約為100mg/kg,原花青素為50mg/kg的葡萄酒。
[0070]實施例6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白酒保健品飲品
[0071]先量取酒精度約43% vol的白酒400ml,加入4g含量為90%的白藜蘆醇結晶,使其溶解,加酒精度約43% vol的白酒定容至400ml,得到含I % (克/毫升)的含白藜蘆醇白酒濃縮液400ml,再加入0.5%的原花青素混勻。
[0072]將該含白藜蘆醇白酒濃縮液加入到約200kg 43% vol的白酒中,可以調配制成含白藜蘆醇約為200mg/kg,原花青素100mg/kg的白酒。
[0073]以上實施例得到的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含量提高的酒,肉眼觀察未見明顯的沉淀物(或僅有少量沉淀物),搖勻后不影響飲用。與原酒對比,飲用時未感覺明顯的口感和風味變化。
[0074]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添加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所述飲品組成中含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及符合添加標準的穩定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品,所述飲品為具有流動性的即時飲品,且以所述飲品的總質量為基準,其中添加有10-200毫克/升的白藜蘆醇,10-100毫克/升的原花青素。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飲品,其中,所述飲品包括釀造蒸餾酒、釀造非蒸餾酒或配制酒、發酵乳飲、果汁飲料、植物蛋白飲品、固體即時沖泡型飲品或飲用水。
4.制備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品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所述飲品的基料中加入白藜蘆醇、原花青素和穩定劑的過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飲品為發酵乳飲,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向發酵乳中添加穩定劑和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過程以及將混合物料進行均質使白藜蘆醇、原花青素被分散的過程,所述穩定劑為羧甲基纖維素鈉或黃原膠。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飲品為果汁飲料,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將水果原料破碎取汁,經調配糖度后加入穩定劑和白藜蘆醇、原花青素,殺菌制成所述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果汁飲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果原料為葡萄,調配糖度控制在8% _16%,所述穩定劑為β-環糊精和分子蒸餾單甘脂。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飲品為葡萄汁,所述對水果原料破碎取汁的方法為將破碎的葡萄加熱至不超過60°C,維持5-15分鐘,榨汁的同時提取葡萄色素成分。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軟飲料為添加有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的飲用水,其中還含有調味劑,且白藜蘆醇、原花青素粉碎至200目加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調味劑包括甜味物質、酸味劑、食鹽和香不目ο
11.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酒是采用向原酒中加入白藜蘆醇、原花青素而得到的,其具有10-200毫克/升的白藜蘆醇,10-100毫克/升的原花青素濃度。
【文檔編號】A23L2/02GK103504445SQ201210209318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5日
【發明者】蔡洪亮, 馮武文 申請人:蔡洪亮, 馮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