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金屬轉筒、流延裝置、流延膜的形成方法及溶液制膜方法

文檔序號:412130閱讀:27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金屬轉筒、流延裝置、流延膜的形成方法及溶液制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轉筒(drum)、流延裝置、流延膜的形成方法及溶液制膜方法。
背景技術
伴隨著液晶顯示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大畫面化,對LCD中所用的光學膜也要求大面積化。光學膜由于是以長條狀而制造,所以是根據LCD的尺寸而切割為預定尺寸。因此,為了制造面積更大的光學膜,必須制造寬度較以前更大的長條光學膜。作為長條光學膜的具代表性的制造方法,有溶液制膜方法。眾所周知溶液制膜方法為以下方法將聚合物溶解在溶劑中而成的涂料(dope)流延到移動的流延支撐體上,在流延支撐體上形成包含涂料的流延膜,將流延膜從流延支撐體上剝離并進行干燥,藉此制造膜。作為流延支撐體,一直使用架設在多個金屬轉筒上的金屬制的無接縫帶(endlessband)。能利用溶液制膜方法來制造的膜的最大寬度受到該無接縫帶的寬度的限制。因此,為了制造寬度更大的膜,需要寬度更大的無接縫帶。但是,迄今為止僅可獲得寬度不大于2m左右的無接縫帶。因此,在專利文獻I中,將成為寬度方向中央部的中央部帶與成為各側部的一對側部帶在長度方向上焊接,藉此獲得寬度較以前更大的無接縫帶。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韓國專利公開公報第2009-0110082號然而,使用像專利文獻I所記載那樣的無接縫帶長時間(例如700小時以上)連續實行溶液制膜方法的情況下,產生了刮削粉故障或厚度偏差故障。發明人進行了努力研究,結果發現,刮削粉故障或厚度偏差故障是由焊接部的突起或殘留應力所引起。進而,發明人等人進行了努力研究,結果得知,像專利文獻I所記載那樣的無接縫帶容易由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引起寬度方向上產生翹曲。特別是容易引起無接縫帶的寬度方向端部、也就是從中央部帶向側部帶翹曲。若使用寬度方向端部翹曲的無接縫帶來實行溶液制膜方法,則會由該翹曲引起流延膜產生厚度偏差。即使將此種產生了厚度偏差的流延膜進行干燥,也形成產生了厚度偏差的膜(以下稱為厚度偏差故障)。另外,以因翹曲而彎曲的無接縫帶的內側的面與金屬轉筒的周面接觸的方式將無接縫帶架設在金屬轉筒上的情況下,在無接縫帶的側部,帶端局部地與金屬轉筒的周面接觸。若帶端局部地與金屬轉筒的周面接觸的狀態持續,則無接縫帶的側部的變形增大,因此容易引起上述厚度偏差故障。進而,剝離產生了厚度偏差的流延膜時,容易產生剝離殘留故障,對產生了厚度偏差的流延膜進行干燥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發泡。為了矯正無接縫帶的翹曲,也可以在繞掛著無接縫帶的狀態下使金屬轉筒移動以使金屬轉筒的間隔變大,使對無接縫帶施加的移動張力增大。但是,若在對無接縫帶施加的移動張力增大的狀態下直接實行溶液制膜方法,則容易由焊接部引起膜的厚度偏差故障及刮削粉故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了這些問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轉筒、流延裝置、流延膜的形成方法及溶液制膜方法。本發明的金屬轉筒的特征在于旋轉自如地受到支撐;以周面支撐金屬制的無接縫帶,該金屬制的無接縫帶具有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并且在所述周面中,具有在所述焊接部的位置區域中沿著周方向延伸設置的槽。優選的是槽為環狀。另外,優選的是槽的底部具有平坦面。本發明的流延裝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一對金屬轉筒;無接縫帶,以焊接部位于槽上的方式繞掛在一對金屬轉筒上,且通過金屬轉筒的旋轉而在長度方向上移動;流延模具,向無接縫帶的表面流出含有聚合物及溶劑的涂料;以及膜干燥機,對包含所流出的涂料且形成在表面上的流延膜噴附加熱風,使溶劑從流延膜中蒸發。流延裝置優選的是包括剝離機,該剝離機將流延膜從無接縫帶上剝離而獲得濕潤膜。優選的是一對金屬轉筒中,與剝離機相向的金屬轉筒為剝離用金屬轉筒,在無接縫帶中由剝離用金屬轉筒支撐的部分,流延膜被剝離,并且所述流延裝置包括剝離轉筒冷卻機,將剝離用金屬轉筒冷卻;以及帶背面冷卻機,將朝著靠近剝離用金屬轉筒的方向移動的無接縫帶的焊接部從背面側加以冷卻。優選的是一對金屬轉筒中,與流延模具相向的金屬轉筒為流延用金屬轉筒,從流延模具中流出的涂料到達無接縫帶中由流延用金屬轉筒支撐的部分,并且所述流延裝置具備流延轉筒冷卻機,將流延用金屬轉筒冷卻;以及帶表面冷卻機,在無接縫帶中涂料到達的位置與流延膜被剝離的位置之間,與無接縫帶相向而設置,并且將由流延用金屬轉筒支撐的焊接部從表面側加以冷卻。本發明的流延膜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所述流延裝置,在無接縫帶的表面上形成流延膜。本發明的溶液制膜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所述流延裝置,在無接縫帶的表面上形成流延膜,將流延膜從無接縫帶上剝離,藉此制造膜。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可以抑制由焊接部引起的膜的厚度偏差故障及刮削粉故障,并且高效地制造寬度較以前更寬的帶狀的膜。先前的無接縫帶(寬度為2m以下)中雖然也存在焊接部,但該焊接部是在寬度方向上延伸。在使用這種無接縫帶而獲得的膜中,受到由焊接部引起的厚度偏差等不良影響的部分與焊接部同樣地在寬度方向上延伸。因此,通過將所得的帶狀的膜在寬度方向上裁斷,而容易從產品膜中去除受到不良影響的部分。另一方面,使用具有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的無接縫帶的情況下,與先前的無接縫帶不同,不易將受到由焊接部引起的不良影響的部分去除。根據本發明,可以使流延膜中形成于焊接部上的部分包含在產品用的膜中。根據本發明,即使是這種情況,也可以抑制由焊接部引起的膜的厚度偏差故障及刮削粉故障,并且高效地制造寬度較以前更寬的帶狀的膜。


圖1為表示帶的制造設備的概要的側面圖。圖2為表示帶制造設備的概要的平面圖。圖3為表示焊接單元的概要的側面圖。圖4為表示焊接單元的概要的平面圖。圖5為表示焊接支撐滾筒的概要的V-V線截面圖。圖6為焊縫及其周邊的說明圖。圖7為錐形滾筒的概略圖。圖8為夾具的概略圖。圖9為帶的概略圖。圖10為表示溶液制膜設備的概要的側面圖。圖11為表示流延裝置的概要的側面圖。圖12為表示流延裝置本體的概要的立體圖。圖13為表示水平轉筒的概要的立體圖。圖14為帶的Pl-Pl線截面圖。圖15為表示帶背面冷卻機的概要的立體圖。圖16為帶的P2-P2線截面圖。符號的說明10 :帶制造設備11 :側構件lle、12e:側緣12:中央構件13 :帶構件13c、91c:中央部13s,91s :側部13w、91v、91w :焊接部16 :送出部17 :對接部18,61 :焊接單元19 :加熱部20 :卷取裝置23 :第一送出裝置24 :第二送出裝置26 :第一滾筒27 :第二滾筒28:第三滾筒29:第四滾筒
32、37、50 :移動機構33、38、51、128c :控制器34、47 :位置檢測部41 :焊接支撐滾筒42 :焊接裝置43 :激光振蕩器46 :焊接裝置本體52 :腔室55:清潔裝置56 :管道57 :送風機62 :按壓裝置63 :第一皮帶64 :第二皮帶67 :第五滾筒68 :第六滾筒69 :第七滾筒71 :高導熱部72 :焊縫73 :熱影響區域76 :槽81 :錐形滾筒82 :驅動機構85 :夾具86 :夾具本體87 :夾持銷91 :帶/流延帶91a :流延面91b :背面110:溶液制膜設備112:涂料113:濕潤膜115:流延裝置116:膜117:布鋏拉幅機118:膜干燥裝置118a:滾筒119:卷取裝置119a:壓制滾筒
119b :卷芯121 :罩殼121a:流延室121b :干燥室121c :剝離室121co:出口122 :剝離滾筒124、125:水平轉筒124a:驅動軸124b、125b :轉筒本體124bb:底部124bd、125bd :凹刻槽124bE:端部分124bs、125bs :帶支撐面125a:軸128 :移動控制單元128b:帶調溫部128d、128da、128db :轉筒調溫部1281c :荷重元128m:驅動用馬達128s :軸移動部131 :第一密封構件132 :第二密封構件133 :第三密封構件141 :流延膜142:流延模具142a:涂料流出口143 :減壓機143a:減壓腔室151 :第一干燥機151a:第一供氣管道151b:第一排氣管道151da:第一干燥風153 :第二干燥機153a :第二排氣管道153b :第二供氣管道153da:第二干燥風161 :帶表面冷卻機161a、162a :冷卻氣體
161n、162n :冷卻噴嘴161s、162s :冷卻噴嘴位置調節部161t、162t :調溫部162 :帶背面冷卻機171 :支撐滾筒172 :切 邊裝置173 :冷卻室174 :滾花賦予滾筒A、Z1、Z2、Z3 :方向CL1、D1 :間隔CP:到達位置D2、D3:距離D4、D5:寬度D6、D124bd:深度Ph:對接位置PP:剝離位置Ps:接觸位置Pw:焊接位置W124bd:寬度Y:寬度方向Θ1、Θ 2 :角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及圖2所示的帶制造設備10制造長條的帶構件13,該長條的帶構件13包含長條的中央構件12、以及設置在中央構件12的寬度方向兩側的側構件11。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分別為金屬制的片材。側構件11為寬度相對較窄的窄幅片材。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優選的是由彼此相同的原材料所形成,更優選的是經由彼此相同的原料及形成步驟而形成。例如,側構件11及中央構件12優選的是使用由不銹鋼形成的構件。中央構件12也可以使用以前被用作流延支撐體的帶。中央構件12的寬度較側構件11更寬,本實施形態中的中央構件12的寬度是在1500mm以上、2100mm以下的范圍內為一定值,側構件11的寬度是在50mm以上、500mm以下的范圍內為一定值。帶制造設備10包括送出部16、對接部17、焊接單元18、加熱部19以及卷取裝置20。(送出部)送出部16具有送出側構件11的第一送出裝置23、以及送出中央構件12的第二送出裝置24,將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分別獨立地送到對接部17中。在第一送出裝置23中設置著卷成輥狀的側構件11,將側構件11卷出并送到對接部17中。在第二送出裝置24中設置著卷成輥狀的中央構件12,將中央構件12卷出并送到對接部17中。
對接部17以側構件11的側緣Ile與中央構件12的側緣12e彼此接觸的方式,將獨立地引導而來的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對接。對接部17優選的是具有第一滾筒26和第二滾筒27、第三滾筒28以及第四滾筒29,所述第一滾筒26和第二滾筒27是在中央構件12的搬送路上從上游側開始依次配置,所述第三滾筒28是配置在側構件11的搬送路上,所述第四滾筒29是以支撐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兩者的方式配置在搬送路上。第四滾筒29為對接支撐滾筒,該對接支撐滾筒在側構件11的一個側緣與中央構件12的一個側緣開始接觸的對接位置Ph處,支撐所送來的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第二滾筒27與第三滾筒28分別調整中央構件12的搬送路徑與側構件11的搬送路徑,以使中央構件12與側構件11在第四滾筒29的周面上接觸。
第二滾筒27調整中央構件12的搬送路徑,對需與側構件11焊接的側緣12e的通過路徑進行控制,使其朝向對接位置Ph。第二滾筒27在中央構件12的寬度方向Y上自如地移動。移動機構32使第二滾筒27在寬度方向Y上移動。在第二滾筒27與第四滾筒29之間配置著位置檢測裝置34,該位置檢測裝置34檢測中央構件12的各側緣12e中的一側緣的通過位置,將檢測到的通過位置的信號送到控制器33中??刂破?3根據所送來的通過位置的信號,求出寬度方向Y上的第二滾筒27的移位量,將移位量的信號送到移動機構32中。移動機構32根據所送來的移位量的信號,改變第二滾筒27的傾斜度或中央構件12的寬度方向Y上的第二滾筒27的位置。通過像這樣改變第二滾筒27的傾斜度或位置,中央構件12在寬度方向Y上移位。優選的是在第一滾筒26中設置著移動機構37。通過該移動機構37,第一滾筒26對朝向第二滾筒27的中央構件12從一個構件面進行推擠。對應于該第一滾筒26的移位量,第一滾筒26對中央構件12的按壓力改變,通過調整按壓力,可以控制繞掛在第二滾筒27上的中央構件12的繞掛中心角。通過該繞掛中心角的控制,可以更精確地利用第二滾筒27控制中央構件12在寬度方向Y上的移位量。第三滾筒28調整側構件11的搬送路徑,對需與中央構件12焊接的一個側緣Ile的通過路徑進行調整,使其朝向對接位置Ph。在第三滾筒28中具備控制長度方向的朝向的控制器38。該控制器38例如以角Θ I變化的方式使第三滾筒28的長度方向沿著側構件11的構件面變化,所述角Θ I為第三滾筒28與側構件11接觸時的接觸區域的周方向與中央構件12的搬送方向X所成的角。優選的是像以上所述那樣使用第一滾筒26 第三滾筒28,以對接位置Ph位于第四滾筒29上的方式進行控制。第一滾筒26 第三滾筒28優選的是均為在周方向上旋轉的驅動滾筒。通過在周方向上旋轉,第一滾筒26及第二滾筒27也作為中央構件12的搬送機構而發揮作用,第三滾筒28也作為側構件11的搬送機構而發揮作用。通過將第一滾筒26 第三滾筒28設定為驅動滾筒,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搬送路的控制更為可靠,并且防止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在第一滾筒26 第三滾筒28上的滑動而防止損傷構件面。(焊接單元)焊接單元18將在彼此的側緣lie、側緣12e接觸的狀態下由對接部17所供給的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焊接。通過由對接部17連續地供給,可以進行長度焊接步驟,該長度焊接步驟將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在長度方向上焊接。焊接單元18具備焊接裝置42。焊接裝置42例如可以舉出激光焊接裝置。激光焊接裝置例如可以使用CO2激光焊接裝置、或宇乙招石槽石(Yttrium Aluminum Garnet, YAG)激光焊接裝置。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使用CO2激光焊接裝置作為焊接裝置42的情況進行說明。焊接裝置42射出聚集的激光,對作為照射對象的側構件11及中央構件12照射激光,藉此將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熔融并接合。焊接裝置42具備激光振蕩器43、焊接裝置本體46及氣體供給部(未圖示),所述焊接裝置本體46將從所述激光振蕩器43引導而來的激光聚集并射出,所述氣體供給部在照射激光時供給CO2氣體。CO2氣體防止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氧化。此外,在圖2中,為了避免圖的復雜化而省略激光振蕩器43的圖示。也可以使用鶴惰性氣體焊接(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 TIG)裝置代替激光焊接裝置。眾所周知,所謂TIG焊接是指以電弧作為熱源的電弧焊接之一,是使用惰性氣體(Inert Gas)作為保護氣體、電極使用鶴或鶴合金的惰性氣體電弧焊接的一種。與TIG焊接相比較,更優選激光焊接。另外,也可以采用將TIG焊接與激光焊接組合的混合焊接。在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搬送路中,以與焊接裝置本體46的激光的射出口相向的方式具備焊接支撐滾筒41,該焊接支撐滾筒41以周面支撐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焊接支撐滾筒41的旋轉軸與側構件11及中央構件12的寬度方向Y平行。優選的是以對由焊接支撐滾筒41的周面支撐時的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照射激光的方式,來設定焊接支撐滾筒41對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支撐位置。也就是說,優選的是在焊接支撐滾筒41上進行焊接。藉此,在側緣He、側緣12e彼此接觸的狀態下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穩定,能對需照射的部位可靠地照射激光。優選的是在焊接裝置本體46中具備用來在寬度方向Y上移位的移動機構50。在焊接裝置42的上游側設置著位置檢測機構47,該位置檢測機構47檢測側構件11的側緣Ile與中央構件12的側緣12e接觸的接觸位置Ps (參照圖5),將檢測到的接觸位置Ps (參照圖5)的信號送到控制器51中。位置檢測機構47只要配置在從對接位置Ph到焊接裝置42 (例如焊接位置Pw)的搬送路附近便可??刂破?1根據所送來的接觸位置Ps (參照圖5)的信號,求出寬度方向Y上的焊接裝置本體46的移位量,將移位量的信號送到移動機構50中??刂破?1中,若輸入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搬送速度的信號,則將需使焊接裝置本體46移位的移位量的信號與移位時機(timing)的信號一起送到移動機構50中。移動機構50根據所送來的移位量及移位時機的信號,于預定的時機改變焊接裝置本體46的位置。通過像這樣在寬度方向Y上改變焊接裝置本體46的位置,而更精確地控制激光的照射位置,更可靠地將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焊接。此外,本實施形態中向焊接裝置42搬送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搬送速度是設定為O. 15m/min以上、20m/min以下的范圍。焊接單元18中,更優選的是像圖1所示那樣設置腔室52以及清潔裝置55,所述腔室52將焊接裝置本體46和焊接支撐滾筒41與外部空間隔開,所述清潔裝置55對氣體進行清潔。此外,在圖2中,為了避免圖的復雜化而省略腔室52和清潔裝置55的圖示。在腔室52上設置著第一開口(未圖不)以及第二開口(未圖不),所述第一開口將內部氣體排出到外部,所述第二開口將經清潔裝置55清潔的氣體引導到內部。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分別連接于清潔裝置55。腔室52的內部氣體是從第一開口被引導到清潔裝置55中,清潔裝置55對從腔室52引導來的氣體進行清潔后,經過第二開口送到腔室52中。像這樣,腔室52的內部氣體在與清潔裝置55之間循環。
通過預先對腔室52的內部氣體進行清潔,而使焊接位置Pw及其周邊變清潔,防止異物等混入到焊接部13w中。此外,通過將腔室52的內部的壓力保持為高于外部空間的壓力,可以將腔室52的內部更可靠地保持于清潔狀態。另外,通過將焊接位置Pw設定為較送出部16、對接部17、加熱部19、卷取裝置20相對更高的位置,可以進一步防止從這些機構帶來異物的情況。腔室52內部的清潔度例如優選的是設定為美國聯邦標準FED-STD-209D的1000級以下,更優選的是設定為100級以下。(加熱部)加熱部19優選的是設置在較焊接單元18更靠下游側。加熱部19只要將通過焊接而獲得的帶構件13的焊接部13w加熱到一定的溫度范圍,則并無特別限定。在焊接部13w及其周邊,有時由于焊接而產生的應變所引起的應力殘留在內部。可以通過利用加熱部19對這種焊接部13w或其周邊進行加熱而除去應力。通過除去該應力,即使是長時間連續實行溶液制膜方法的情況,也能抑制焊接部13w的變形。由加熱部19的加熱所得的焊接部13w的溫度只要是將應力除去的溫度,則并無特別限定,例如在帶構件13包含不銹鋼的情況下,焊接部13w的溫度優選100°C以上、200°C以下,更優選120°C以上、180°C以下。加熱部19例如有送風機構。像圖1所示那樣,作為加熱部19的送風機構具有管道56及送風機57,所述管道56噴出一定溫度的氣體,所述送風機57控制氣體的溫度后將該氣體送入到管道56中。此外,在圖2中,為了避免圖的復雜化而省略管道56和送風機57的圖示。加熱部19與帶構件13的搬送路有關,可以像圖1那樣設置在與焊接支撐滾筒41相反的一側,也可以設置在與焊接支撐滾筒41相同的一側。除去了應力的帶構件13被送到加熱部19的下游的卷取裝置20中,并被卷取成輥狀。在卷取裝置20中設置著卷取帶構件13的卷芯,并且設置著使該卷芯在周方向上旋轉的驅動機構。卷取裝置20也作為焊接張力控制機構發揮作用,該焊接張力控制機構對焊接位置Pw處的帶構件13與側構件11及中央構件12的張力進行控制。因此,優選的是將焊接位置Pw處的帶構件13與側構件11及中央構件12的張力保持為一定的方式,來控制卷取裝置20的扭矩(torque)。藉此,可以將焊接部13w在長度方向上設定為一定狀態。在開始焊接時,例如優選的是使用卷取裝置20進行如下操作。首先,在從送出部16開始直到卷取裝置20的搬送路上設置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將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各頂端繞掛在卷取裝置20的卷芯上。開始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卷取。開始卷取,控制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搬送路徑而將對接位置Ph保持在預定位置。將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的對接位置Ph保持為一定后,利用焊接裝置42開始焊接。(防偏移)焊接優選的是一面抑制側構件11、中央構件12和帶構件13的位置偏移一面實施。例如,也可以使用具備按壓裝置的像圖3及圖4所示那樣的焊接單元61來代替焊接單元18。焊接單元61是在圖1及圖2所示的焊接單元18中進一步具備按壓裝置62,且與焊接單元18同樣地具備移動機構50、控制器51、腔室52以及清潔裝置55,但為了避免圖示的復雜化而在圖3及圖4中省略這些構件的圖示。另外,對與圖1及圖2相同的裝置、構件標注與圖1及圖2相同的符號,省略說明。此外,在焊接單元61中,腔室52將按壓裝置62和焊接支撐滾筒41包圍以與外部空間隔開。按壓裝置62抑制焊接位置Pw處的側構件11、中央構件12和帶構件13的位置偏移,利用包含第一皮帶(belt) 63及第二皮帶64的一對皮帶,按壓焊接支撐滾筒41上的側構件11、中央構件12和帶構件13。第一皮帶63和第二皮帶64是形成為環狀的無端皮帶。第一皮帶63和第二皮帶64以在第五滾筒67 第七滾筒69的各長度方向上排列的方式,繞掛在第五滾筒67 第七滾筒69的周面上。第五滾筒67 第七滾筒69中的至少任一個滾筒被設定為在周方向上旋轉的驅動滾筒。通過該驅動滾筒的旋轉,第一皮帶63與第二皮帶64 —面保持彼此平行的搬送路一面被搬送。第五滾筒67 第七滾筒69是以旋轉軸與焊接支撐滾筒41的旋轉軸平行的方式而配置。對于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搬送路,在與配置著第四滾筒29和焊接支撐滾筒41的一側為相反側的區域中,配置著第五滾筒67 第七滾筒69。以與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從第四滾筒29朝向焊接支撐滾筒41的搬送路相向的方式,設置著第五滾筒67。以與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從焊接支撐滾筒41朝向加熱部19的搬送路相向的方式,設置著第六滾筒68。適當配置第七滾筒69,以決定第一皮帶63和第二皮帶64從第六滾筒68朝向第五滾筒67的搬送路。第五滾筒67和第六滾筒68是以如下方式配置搬送從第五滾筒67朝向第六滾筒68的第一皮帶63和第二皮帶64,以使這些皮帶按壓焊接支撐滾筒41上的側構件11、中央構件12和帶構件13。例如在從上方將焊接支撐滾筒41上的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焊接的情況下,第五滾筒67和第六滾筒68是以它們的各下端位于較焊接支撐滾筒41的上端更低的位置的方式而配置。以第一皮帶63的搬送路與側構件11和由側構件11形成的帶構件13的側部13s的搬送路相向的方式,另外,以第二皮帶64的搬送路與中央構件12和由中央構件12形成的帶構件13的中央部13c的搬送路相向的方式,設置第五滾筒67和第六滾筒68。藉此,第一皮帶63將側構件11和側部13s按壓到焊接支撐滾筒41上,第二皮帶64將中央構件12和中央部13c按壓到焊接支撐滾筒41上。像上文所述那樣,第一皮帶63和第二皮帶64是分別與焊接支撐滾筒41分別相向而設置,且以焊接位置Pw處的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的高度相等的方式按壓。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高度是指各構件11、12的表面的高度。通過像這樣以高度相等的方式按壓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并在該狀態下實施焊接,可以使焊接部13w的形態在長度方向上更均勻,并且更可靠地進行焊接。一面參照圖5及圖6,一面對長度焊接步驟進行更詳細說明。以彼此分離的狀態搬送第一皮帶63與第二皮帶64。第一皮帶63和第二皮帶64是以焊接位置Pw通過第一皮帶63與第二皮帶64的間隙的方式,來設定搬送路。藉此,像圖5所示那樣,側構件11的側緣Ile與中央構件12的側緣12e接觸的接觸位置Ps通過第一皮帶63與第二皮帶64的間隙,在第一皮帶63與第二皮帶64之間被焊接。此外,圖5中省略焊接裝置本體46的圖示。
第一皮帶63與第二皮帶64的間隔Dl優選的是設定為6mm以上、12mm以下的范圍。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寬度方向Y上的截面中,接觸位置Ps與第一皮帶63的距離D2、及接觸位置Ps與第二皮帶64的距離D3優選的是分別設定為3mm以上、小于6mm的范圍。也可以在焊接裝置本體46的上游和下游分別配置滾筒(未圖示)來代替按壓裝置62,所述滾筒具有與焊接支撐滾筒41的旋轉軸平行的旋轉軸。在該情況下,利用上游的一個滾筒按壓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并且利用下游的另一滾筒按壓帶構件13,藉此可以按壓焊接位置Pw處的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像圖6所示那樣,在接觸位置Ps及其周邊,利用焊接裝置42的熱進行熔解而形成焊縫(weld bead) 72。熱從該焊縫72傳到兩側,在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中分別產生受到焊接熱的影響的熱影響區域73。該熱影響區域73有時立刻表現出與不受熱影響的其他區域不同的性狀,或隨時間經過而表現出與不受熱影響的其他區域不同的性狀。例如若使用像這樣產生了廣泛的熱影響的物品作為流延支撐體,則在長時間連續實行溶液制膜方法的情況下,產生焊接部13w變形、或流延膜發泡等弊病。因此,優選的是像圖5所示那樣,在焊接支撐滾筒41的周面中,在接觸位置Ps通過的通過區域中形成高導熱部71,該高導熱部71包含導熱率較側構件11及中央構件12更高的原材料。藉此,可以使來自焊接裝置42(參照圖3、圖4)的熱更快地擴散。由于使熱在焊接支撐滾筒41側更快地擴散,因此可以使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熱影響區域73的寬度更小,或使熱影響區域73的深度也變淺。被設定為高導熱部71的通過區域的寬度D4優選26mm以上、32mm以下的范圍。進而,更優選的是在第一皮帶63及第二皮帶64的兩面上也形成高導熱部,該高導熱部包含導熱率較側構件11及中央構件12更高的原材料。藉此,可以使熱影響區域73的大小在寬度方向或厚度方向上變小。側構件11的側緣Ile與中央構件12的側緣12e優選的是在焊接位置Pw為以間隙成為0(zero)的方式密接的狀態。因此,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優選的是預先形成為將各側緣Ile及12e對接時不產生間隙的形狀。藉此,能更可靠地制造焊接部并無空隙的帶構件。所述長度焊接步驟可以僅為在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的長度方向上連續實施焊接的連續焊接步驟,此外也可以實施斷續焊接步驟,該斷續焊接步驟斷續地實施焊接。若斷續地進行焊接,則被連續地送到焊接裝置42的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被間斷地焊接。這種斷續焊接步驟優選的是在連續焊接步驟之前進行。在該情況下,只要利用斷續焊接步驟先將側構件11與中央構件12暫時接合,然后利用連續焊接步驟遍及整個長度方向而接合便可。在利用斷續焊接步驟暫時接合,然后利用連續焊接步驟進行接合的情況下,將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從對接部17 (參照圖1、圖2)引導到焊接單元18并斷續地焊接。此夕卜,于對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設定表面與背面的情況下,優選的是利用斷續焊接步驟的焊接是對背面進行,所述表面與此后用作流延支撐體時的流延面相對應,所述背面與非流延面相對應。因此,以背面與焊接裝置本體46 (參照圖1)相向而通過的方式,搬送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
進行斷續焊接步驟后,引導到卷取裝置20并進行卷取。此外,也可以在卷取前利用加熱部19對焊接部進行加熱。利用送出裝置(未圖示)將經過斷續焊接步驟而卷取的包含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的暫時接合構件(未圖示)卷出,再次送到焊接單元18中。該送出是以暫時接合構件的表面與焊接裝置本體46 (參照圖1)相向而通過的方式進行。在焊接單元18中進行連續焊接,獲得帶構件13。此外,也可以代替該方法,而相對地在上游和下游排列配置兩個焊接單元18,在上游的一個焊接單元18中實施斷續焊接,在下游的另一焊接單元18中實施連續焊接。有時若進行焊接,則焊縫72形成得較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更為隆起。因此,對于像如上所述那樣實施在長度方向上焊接一個面的第一步驟、和在長度方向上焊接另一面的第二步驟的情況下使用的焊接支撐滾筒41而言,優選的是像圖5所示那樣,在焊接支撐滾筒41的周面中,在接觸位置Ps通過的通過區域中形成槽76。以由第一步驟中隆起的溶接焊縫72形成的焊接部通過該槽76的方式,搬送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并實施第二步驟。藉此,可以獲得更平滑、殘留應力更少的帶構件13。因此,即使用于溶液制膜,作為流延支撐體的帶的變形、或性狀的變化也更少,并且流延膜不發泡,能更可靠地制造并無厚度偏差的膜。槽76的寬度D5優選6mm以上、12mm以下的范圍,槽的深度D6只要為Imm左右便可。在以上的實施形態中,使用第三滾筒28來作為調整側構件11在對接部17中的搬送路徑的機構,但也可以使用像圖7所示那樣的錐形滾筒81來代替第三滾筒28。錐形滾筒81是以直徑d從一端向另一端連續地逐漸減小的方式而形成的截面圓形的滾筒。直徑d從一端向另一端以一定比例連續地逐漸減小。以直徑d較大的一端朝向中央構件12的搬送路、直徑d較小的另一端朝向與中央構件12為相反的一側(側構件11的搬送路側)的方式,配置錐形滾筒81。被搬送的側構件11與該錐形滾筒81接觸,由此將搬送的路徑變更為朝向中央構件12的箭線A的方向,靠近中央構件12。藉此,向對接位置Ph(參照圖1、圖2)可靠地搬送側構件11。在錐形滾筒81中,優選的是具備在周方向上旋轉的驅動機構82。旋轉軸是穿插一端面的中央與另一端面的中央而形成。利用由驅動機構82旋轉的錐形滾筒81來搬送側構件11,藉此側構件更有效地靠近中央構件12。也可以使用像圖8所示那樣的作為握持機構的夾具85來代替第三滾筒28。夾具85具備呈“ - ”字形而張開的夾具本體86、以及設置在夾具本體86的各頂端部的一對夾持銷87,夾持側構件11并握持該側構件11。夾持銷87是設置成在夾持側構件11的夾持位置、與從夾持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自如地移動。夾具85具備移動機構88,且是設定為在開始握持的握持開始位置、與解除握持的握持解除位置之間自如地移動。另外,夾具85在寬度方向Y上也設定為自如地移動。在夾具85的握持開始位置,夾持銷87移動到夾持位置,藉此夾具85握持側構件11。夾具85在握持著側構件11的狀態一面向朝著中央構件12的方向A靠近,一面向下游搬送。錐形滾筒81和夾具85除了用于使側構件11靠近中央構件12以外,也可以用于使中央構件12靠近側構件11。在該情況下,只要利用錐形滾筒81、夾具85支撐或搬送中央構件12便可。在所述實施形態中,將兩側構件11同時焊接于中央構件12,也可以將一個側構件11焊接于中央構件12后,將另一側構件11焊接于中央構件12。(帶)像圖9所示那樣,用作流延支撐體的帶91 (無接縫帶)是形成為環狀的無端帶。帶91是將帶構件13的長度方向上的一端與另一端焊接而成。此外,用于制作帶91的帶構件13可以切割成預定的長度,在由已預先切割為預定長度的側構件11和中央構件12來制作帶構件13的情況下,也可以不加切割而直接制作帶91。該焊接部中的銷孔的直徑優選的是小于40 μ m0帶構件13優選的是在與寬度方向Y交叉的方向上切割。更優選的是以切割方向與寬度方向Y所成的角大致為5°以上、15°以下的范圍的方式進行切割。將像這樣而切割的帶構件13的長度方向上的頂端與頂端焊接而成的焊接部91v、與寬度方向Y所成的角Θ 2大致為5°以上、15°以下的范圍。在像這樣將長條的帶構件13制成環狀的環狀焊接步驟中,可以使用長度焊接步驟中所用的焊接裝置42,也可以使用眾所周知的其他焊接裝置。通過焊接而制造的帶91包含由側構件11 (參照圖1 圖8)所形成的側部91s、以及由中央構件12 (參照圖1 圖8)所形成的中央部91c,側部91s及中央部91c的焊接部91w在表面91a或背面91b露出。焊接部91w為相當于焊接部13w的部分。線狀的焊接部91w優選的是以與帶91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式設置。像這樣而獲得的帶91的寬度為2000mm以上、3000mm以下的范圍。所得的帶91是將表面研磨而成為鏡面后,用于溶液制膜設備。其次,以下對在溶液制膜設備中制造膜的方法進行說明。聚合物的種類并無特別限定,可以使用能利用溶液制膜來成膜的眾所周知的聚合物。在以下的實施形態中,以使用?;w維素作為聚合物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溶液制膜設備)像圖10所示那樣,溶液制膜設備110具有流延裝置115、布鋏拉幅機117、膜干燥裝置118以及卷取裝置119,所述流延裝置115由涂料112來制作濕潤膜113,所述布鋏拉幅機117通過濕潤膜113的干燥而獲得膜116,所述膜干燥裝置118進行濕潤膜113的干燥,所述卷取裝置119將膜116卷取到卷芯上。(流延裝置)像圖10及圖11所示那樣,流延裝置115具有罩殼121、以及配置在罩殼121內的流延裝置本體。流延裝置本體具有流延支撐單元、分隔單元、流延單元、膜干燥單元以及剝離滾筒122 (剝離機)。流延支撐單元具備一對水平轉筒124、125, 架設在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上的帶91,以及帶移動控制單元128 (參照圖12)。水平轉筒124具備驅動軸124a、以及軸接于驅動軸124a的不銹鋼制的轉筒本體124b。水平轉筒125具備軸125a、以及軸接于軸125a的不銹鋼制的轉筒本體125b。轉筒本體124b、轉筒本體125b的周面是平坦地形成。帶91是通過將帶狀片材的兩端連結而獲得。帶91可以利用上文所述的帶制造設備10(參照圖1)來制造。帶91優選的是具有充分的耐腐蝕性和強度的SUS316制。帶91的寬度例如優選的是涂料112的流延寬度的1.1倍以上、2. O倍以下。帶91的長度例如優選20m以上、200m以下。帶91的厚度例如優選O. 5mm以上 2. 5mm以下。此外,優選的是使用相對于總體的厚度而帶91的厚度偏差為O. 5%以下的帶。另外,形成流延膜的表面(以下稱為流延面)91a和與轉筒本體124b、轉筒本體125b接觸的背面91b是平坦地形成。特別是流延面91a優選的是經研磨,流延面91a的表面粗糙度優選O. 05 μ m以下。像圖12所示那樣,帶移動控制單元128是用來控制帶91的移動或溫度,具備驅動用馬達128m、軸移動部128s、荷重元1281c、轉筒調溫部128d (剝離轉筒冷卻機、流延轉筒冷卻機)、帶調溫部128b以及控制器128c。驅動用馬達128m連接于驅動軸124a。控制器128c控制驅動用馬達128m,使轉筒本體124b以預定的速度旋轉。伴隨著轉筒本體124b的旋轉,帶91朝預定的方向循環移動,轉筒本體125b隨著帶91的移動而旋轉。以下,將帶91的移動方向稱為Zl方向,將帶 91的寬度方向稱為Z2方向,將垂直方向稱為Z3方向。帶91的流延面91a的移動速度V91a優選150m/min以下。若移動速度V91a超過150m/min,則難以穩定地形成液珠(bead)。移動速度V91a的下限值只要考慮目標膜的生產性便可。移動速度V91a的下限值例如為10m/min。驅動軸124a在張力施加位置與弛豫位置之間自如地移動,所述張力施加位置是對架設在轉筒本體124b、轉筒本體125b上的帶91施加預定的移動張力的位置,所述弛豫位置是架設在轉筒本體124b、125b上的帶91弛豫的位置。軸移動部128s可以在控制器128c的控制下,使驅動軸124a在張力施加位置與弛豫位置之間移動。軸移動部128s優選的是一面維持與軸125a平行的狀態一面使驅動軸124a移動。荷重元(load cell) 1281c是安裝在驅動軸124a上。荷重元1281c檢測驅動軸124a所受到的外力??刂破?28c從荷重元1281c中讀取驅動軸124a所受到的外力。然后,控制器128c根據所讀取的外力及內置的帶91的截面積的值,控制軸移動部128s,以使施加于帶91的移動張力成為預定的力。像這樣,可以對帶91施加在Z2方向上一致的移動張力。轉筒調溫部128d具備安裝在水平轉筒124中的轉筒調溫部128da、以及安裝在水平轉筒125中的轉筒調溫部128db。轉筒調溫部128da、128db分別在控制器128c的控制下,使已調節為所需溫度的傳熱介質在設置于轉筒本體124b、轉筒本體125b內的流路中循環。通過該傳熱介質的循環,可以將轉筒本體124b、轉筒本體125b的溫度保持于所需溫度。帶91的流延面91a、特別是形成流延膜的部分的溫度優選的是在10°C 40°C的范圍內調節為大致恒定。關于帶調溫部128b,將于下文中描述。像圖11所示那樣,分隔單元具備第一密封構件 第三密封構件131 133。第一密封構件 第三密封構件131 133是在罩殼121內從Zl方向上游側朝向下游側依次配置。第一密封構件 第三密封構件131 133分別是以從罩殼121的內壁面突出,突端接近帶91的流延面91a的方式設置。利用第一密封構件 第三密封構件131 133,將罩殼121內、即由罩殼121的內壁面和流延面91a包圍的區域,從Zl方向上游側朝向下游側分隔為流延室121a、干燥室121b以及剝離室121c。而且,流延室121a的氣密性是利用第一密封構件 第二密封構件131 132來維持。另外,干燥室121b的氣密性是利用第二密封構件 第三密封構件132 133來維持。第一密封構件 第三密封構件131 133與流延面91a的間隔例如為1. 5mm以上、2. Omm以下。(流延室)在流延室121a內配置著流延單元,該流延單元由涂料112來形成流延膜141。流延單元具備流延模具142以及減壓機143。流延模具142具有流出涂料112的涂料流出口142a,是以涂料流出口 142a與帶91接近的方式配置在水平轉筒124的上方。流延模具142從涂料流出口 142a向帶91流出涂料112。從涂料流出口 142a流出而到達流延面91a的涂料112形成液珠。到達流延面91a的涂料112在Zl方向上被流延,結果形成帶狀的流延膜141。減壓機143是用來對液珠的Zl方向的上游側進行減壓,具有減壓腔室143a、減壓風扇(未圖示)以及抽吸管(未圖示),所述減壓腔室143a是配置在較流延模具142的涂料流出口 142a更靠Zl方向上游側,所述減壓風扇是用來抽吸減壓腔室143a內的氣體,所述抽吸管與減壓風扇及減壓腔室143a連接。(干燥室)在干燥室121b內配置著膜干燥單元,該膜干燥單元進行流延膜的干燥。膜干燥單元具備作為對流延膜141供給預定的干燥風的膜干燥機的第一干燥機151及第二干燥機153、以及干燥控制機(未圖示)。第一干燥機151及第二干燥機153是在干燥室121b中,從Zl方向上游側朝向下游側依次設置。第一干燥機151是配置在架設于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上的帶91的上方。第二干燥機153是配置在架設于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上的帶91的下方。第一干燥機151具備第一供氣管道151a以及第一排氣管道151b。第一供氣管道151a和第一排氣管道151b是從Zl方向上游側朝向下游側依次設置。第一供氣管道151a和第一排氣管道151b是分別與帶91離開而配置。在第一供氣管道151b中,設置著送出第一干燥風151da的第一供氣口。朝向Zl方向下游側開口的第一供氣口是從流延膜141的一端開始延伸設置到另一端為止。在第一排氣管道151a中,設置著排出第一干燥風151da的第一排氣口。朝向Zl方向上游側開口的第一排氣口是從流延膜141的一端延伸設置到另一端為止。第二干燥機153具備第二排氣管道153a以及第二供氣管道153b。第二排氣管道153a和第二供氣管道153b是從Zl方向上游側朝向下游側依次設置。第二排氣管道153a及第二供氣管道153b是分別與帶91離開而配置。在第二排氣管道153a中,設置著排出第二干燥風153da的第二排氣口。朝向Zl方向下游側開口的第二排氣口是從流延膜141的一端延伸設置到另一端為止。在第二供氣管道153b中,設置著送出第二干燥風153da的第二供氣口。朝向Zl方向上游側開口的第二供氣口是從流延膜141的一端延伸設置到另一端為止。干燥控制機獨立地調節第一干燥風151da及第二干燥風153da的溫度或風速,具備第一調溫機 第二調溫機(未圖示)、第一送風風扇 第二送風風扇(未圖示)以及控制器(未圖示),所述第一調溫機 第二調溫機調節第一干燥風151da及第二干燥風153da的溫度,所述第一送風風扇 第二送風風扇調節第一干燥風151da及第二干燥風153da的風量。第一調溫機 第二調溫機及第一送風風扇 第二送風風扇是設置在第一干燥機151 第二干燥機153的管道內??刂破骺刂频谝徽{溫機 第二調溫機及第一送風風扇 第二送風風扇,獨立地調節第一干燥風151da及第二干燥風153da的溫度或風速。(剝離室)在剝離室121c內配置著剝離滾筒122。剝離滾筒122將成為可剝離狀態的流延膜141從帶91上剝離而獲得濕潤膜113,從設置在剝離室121c上的出口 121co送出濕潤膜113。像這樣,水平轉筒124成為流延用及剝離用金屬轉筒。也可以在流延裝置115中設置冷凝裝置、回收裝置,所述冷凝裝置將罩殼121內的環境中所含的溶劑冷凝,所述回收裝置將冷凝的溶劑回收。藉此,可以將罩殼121內的環境中所含的溶劑的濃度保持于一定范圍。像圖13所示那樣,在轉筒本體124b的外周部,形成支撐帶91的背面91b的帶支撐面124bs。在帶支撐面124bs中設置著凹刻槽124bd、也就是在焊接部91w的位置區域中在周方向上延伸設置的槽。凹刻槽124bd是在周方向上延伸設置,并且形成為環狀。同樣地,在轉筒本體125b的外周部,形成支撐帶91的背面91b的帶支撐面125bs。在帶支撐面125bs中設置著凹刻槽125bd。凹刻槽125bd是形成為與凹刻槽124bd相同的形狀,且在周方向上延伸設置,并且形成為環狀。此外,在周方向上延伸設置的各凹刻槽124bd、125bd只要為能抑制由焊接部引起的膜的厚度偏差故障及刮削粉故障的程度,則也可不為環狀,即也可為其兩端分離的形狀。像圖14所示那樣,以焊接部91w位于凹刻槽124bd上的方式,將帶91繞掛在轉筒本體124b上。同樣地,以焊接部91w位于凹刻槽125bd上的方式,將帶91架設在轉筒本體125b 上。凹刻槽124bd的寬度W124bd只要為將焊接部91w的寬度加上帶91以繞掛在各轉筒124、轉筒125上的狀態移動時的蜿蜒幅度便可,例如為20mm以上、40mm以下。關于凹刻槽124bd的深度D124bd,只要從凹刻槽124bd的底部到帶91的背面91b的間隔CLl在O. 2mm以內便可,例如為O. 03mm以上、O. 2mm以下。此外,凹刻槽124bd的端部分124be優選的是進行了倒角加工。在帶91蜿蜒的情況下,若凹刻槽124bd的底部124bb與帶91的間隔增大,則會產生對帶91的傳熱不良,若底部124bb與帶91的間隔減小,則會產生與焊接部91w接觸的問題。因此,優選的是凹刻槽124bd的底部124bb平坦,具有平坦面。也就是說,優選的是凹刻槽124bd的底部124bb與帶支撐面124bs平行。通過使凹刻槽124bd的底部124bb與帶支撐面124bs平行,即使在帶91蜿蜒的情況下,也可以將底部124bb與帶91保持于一定間隔。(帶調溫部)像圖11及圖12所示那樣,帶調溫部128b具備配置在剝離室121c中的帶表面冷卻機161、以及配置在干燥室121b中的帶背面冷卻機162。像圖14及圖15所示那樣,帶表面冷卻機161是設置在較流延膜141被剝離的位置PP (以下也稱為剝離位置)更靠Zl方向下游側,且在Z2方向上是設置在與凹刻槽124bd相向的部分、也就是焊接部91w的附近。這里,剝離位置PP是設定在帶91中由剝離用金屬轉筒、也就是水平轉筒124支撐的部分。帶表面冷卻機161具備調溫部161t、冷卻噴嘴161η以及冷卻噴嘴位置調節部161s,所述調溫部161t調節冷卻氣體161a的溫度,所述冷卻噴嘴161η送出冷卻氣體161a,所述冷卻噴嘴位置調節部161s以從冷卻噴嘴161η送出的冷卻氣體161a噴附在流延面91a側的焊接部91w上的方式,調節冷卻噴嘴161η的位置。像圖15及圖16所示那樣,帶背面冷卻機162在Zl方向上是設置在帶91中以靠近水平轉筒124的方式移動的部分,且在Ζ2方向上是設置在與凹刻槽124bd相向的部分、即焊接部91w的附近。與帶表面冷卻機161相同,帶背面冷卻機162具備調溫部162t、冷卻噴嘴162η以及冷卻噴嘴位置調節部162s,所述調溫部162t調節冷卻氣體162a的溫度,所述冷卻噴嘴162η送出冷卻氣體162a,所述冷卻噴嘴位置調節部162s以從冷卻噴嘴162η送出的冷卻氣 體162a噴附在背面91b側的焊接部91w上的方式,調節冷卻噴嘴162η的位置。回到圖10,在流延裝置115與布鋏拉幅機117之間的交接部中,排列著多個支撐濕潤膜113的支撐滾筒171。利用未圖示的馬達,支撐滾筒171以軸為中心而旋轉。支撐滾筒171支撐從流延裝置115送出的濕潤膜113,并將其引向布鋏拉幅機117。此外,示出了在交接部中排列著兩個支撐滾筒171的情況,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交接部中排列一個或三個以上的支撐滾筒171。另外,支撐滾筒171也可以為自由滾筒。布鋏拉幅機117具有握持濕潤膜113的寬度方向兩側緣部的多個夾具,該夾具在延伸軌道上移動。對由夾具所握持的濕潤膜113吹送干燥風,對濕潤膜113實施寬度方向上的延伸處理與干燥處理。在布鋏拉幅機117與膜干燥裝置118之間設置著切邊裝置172。在送出到切邊裝置172中的膜116的寬度方向的兩端,形成了因夾具而形成的握持痕跡。切邊裝置172將具有該握持痕跡的兩端部分切去。該所切去的部分通過送風而被依次送到切割鼓風機(未圖示)及破碎機(crusher,未圖示)中,細細地切斷,作為涂料等的原料而被再利用。膜干燥裝置118具備罩殼、多個滾筒118a以及空調機(未圖示),所述罩殼具備膜116的搬送路,所述多個滾筒118a形成膜116的搬送路,所述空調機調節罩殼內的環境的溫度或濕度。導入到罩殼內的膜116—面繞掛在多個滾筒118a上一面被搬送。通過調節該環境的溫度或濕度,從在罩殼內被搬送的膜116中殘留的溶劑蒸發。進而,在膜干燥裝置118上連接著吸附回收裝置,該吸附回收裝置通過吸附將從膜116中蒸發的溶劑回收。在膜干燥裝置118及卷取裝置119之間,從上游側開始依次設置著冷卻室173、去靜電棒(未圖示)、滾花賦予滾筒174及切邊裝置(未圖示)。冷卻室173將膜116冷卻,直到膜116的溫度達到大致室溫為止。去靜電棒進行去靜電處理,也就是從由冷卻室173中送出的帶電的膜116上去除靜電。滾花賦予滾筒174對膜116的寬度方向兩端賦予卷取用的滾花。切邊裝置以在切斷后的膜116的寬度方向兩端殘留滾花的方式,將膜116的寬度方向兩端切斷。卷取裝置119具有壓制滾筒119a以及卷芯119b。被送到卷取裝置119中的膜116一面由壓制滾筒119a所按壓一面被卷取到卷芯11%上,成為輥狀。繼而,對本發明的作用進行說明。像圖11所示那樣,控制器128c通過驅動用馬達128m使水平轉筒124旋轉。藉此,帶91在各室121a 121c內依次循環移動。
(膜形成步驟)在流延室121a中進行流延步驟,也就是在帶91上形成包含涂料112的流延膜141。流延模具142從涂料流出口 142a連續地流出涂料112。所流出的涂料112從流延模具142到帶91上形成液珠,在帶91上被流延。像這樣,在帶91上形成包含涂料112的流延膜141。減壓機143可以制造以下狀態液珠的Zl方向上游側的壓力低于液珠的Zl方向下游側的壓力。液珠的ZI方向上游側及ZI方向下游側的壓力差Λ P優選IOPa以上、2000Pa以下。(膜干燥步驟)·
在干燥室121b中進行干燥步驟,也就是對流延膜141噴附預定的干燥風,使溶劑從流延膜141中蒸發。膜干燥步驟是進行到流延膜141成為能自立地搬送的狀態為止。在膜干燥步驟中,依次進行第一膜干燥步驟以及第二膜干燥步驟。在第一膜干燥步驟中,使溶劑從流延膜141中蒸發,直到在流延膜141的表層形成干燥層為止。第一干燥機151從第一供氣口送出第一干燥風151da。通過該第一膜干燥步驟,流延膜141具有干燥層和濕潤層。干燥層是以下部分在流延膜141的表面側生成,且與位于較干燥層更靠帶91側的濕潤層相比,進一步進行了干燥。也就是說,干燥層的溶劑的含有率低于濕潤層。另外,干燥層的表面是平滑地形成。對具有干燥層的流延膜141進行了預定的干燥步驟的情況下,干燥層的表面成為所得的流延膜141的表面。因此,通過在剛形成后的流延膜141中形成干燥層,可以獲得表面平滑的流延膜141。這里,溶劑的含有率是以干量基準來表示流延膜或各膜中所含的溶劑的量,是從對象膜采集樣品,并將該樣品的質量設定為X,將干燥樣品后的質量設定為y時,表示為{(χ-y) /y} X 100 質量 %。第一干燥風151da的溫度優選30°C以上、80°C以下。另外,第一干燥風151da的風速優選5m/s以上、25m/s以下。第二膜干燥步驟使用第二干燥風153da使溶劑從流延膜141中蒸發,直到成為能自立地搬送的狀態為止。第二干燥機153沿著流延膜141的膜面,使第二干燥風153da從Zl方向下游側流向上游側。通過像這樣使第二干燥風153da與Zl方向反向而流動,與朝Zl方向流動的情況相比較,溶劑的蒸發受到促進。第二膜干燥步驟優選的是對溶劑的含有率為20質量%以上、150質量%以下的流延膜141進行。第二干燥風153da的溫度優選40°C以上、80°C以下。另外,第二干燥風153da的風速優選5m/s以上、20m/s以下。(剝離步驟)在剝離室121c中進行剝離步驟,也就是從帶91上將成為可剝離狀態的流延膜141剝離。剝離滾筒122將成為可剝離狀態的流延膜141從帶91上剝離而獲得濕潤膜113,從設置在剝離室121c上的出口 121co中送出濕潤膜113。剝離步驟優選的是對溶劑的含有率為20質量%以上、80質量%以下的流延膜141進行。帶91是從剝離室121c中送出后,再次被導入到流延室121a中。具有焊接部91w的帶91容易從中央部91c (參照圖9)向側部91s (參照圖9)翹曲。若帶91產生翹曲,則帶91的一部分從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浮起,結果引起發泡故障、剝離殘留故障、膜的厚度偏差故障。隨著對繞掛在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上的帶91起作用的垂直應力N變大,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上的帶91的浮起量變小。利用該性質,也可以進行通過增大垂直應力N而減少浮起量CL的浮起量減少步驟。這里,若將Dr設為水平轉筒的半徑,將T設為帶的移動張力,將TH設為帶的厚度,則對繞掛在水平轉筒上的帶起作用的垂直應力N是由下式表示。N = TH XT/Dr此夕卜,當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的半徑Dr為1000mm,帶的厚度TH為1. 6mm時,施加于帶91的移動張力例如為50N/mm2 70N/mm2。在使用具有焊接部91w的帶91長時間連續實行溶液制膜方法的情況下,會產生由焊接部91w引起的刮削粉故障或厚度偏差故障。若長時間連續實行溶液制膜方法,則焊接部91w從背面91b突出。
這里可以推測,在長時間連續實行溶液制膜方法的情況下,焊接部91w從背面91b突出的原因在于焊接部91w的由殘留應力引起的相變(phase transformation)。而且,若在焊接部91w從背面91b突出的狀態下使帶91移動,則焊接部91w與轉筒本體124b、轉筒本體125b的外周部接觸。若在背面91b中反復進行該接觸,則流延面91a中的焊接部91w隨時間經過而變形為凹狀。若在該狀態下實行溶液制膜方法,則在膜116中,焊接部91w的痕跡成為厚度偏差而殘留。若將具有該厚度偏差的膜116直接卷取在卷芯11%上,則焊接部91w的痕跡重疊,由此成為黑帶而出現在膜輥中(以下稱為黑帶故障)。另外,若在焊接部91w從背面91b突出的狀態下實行溶液制膜方法,則由于焊接部91w與轉筒本體124b、轉筒本體125b的外周部的摩擦而引起刮削粉故障。在本發明中,在轉筒本體124b的帶支撐面124bs上設置凹刻槽124bd,以焊接部91w位于凹刻槽124bd上的方式,將帶91繞掛在轉筒本體124b上,因此焊接部91w不與轉筒本體124b接觸。同樣地,以焊接部91w位于凹刻槽125bd上的方式,將帶91繞掛在轉筒本體125b上,因此焊接部91w不與轉筒本體125b接觸。因此,可以抑制厚度偏差故障及刮削粉故障。另外,由于與各干燥風接觸,因此經過膜干燥步驟后的帶91的溫度較導入到膜干燥步驟之前更高。若使用高溫狀態的帶91來進行膜形成步驟,則可能引起涂料的發泡。根據轉筒調溫部128da,能以帶91的溫度低于涂料的發泡溫度的方式將轉筒本體124b冷卻。而且,通過該轉筒本體124b的冷卻,可以使帶91中與轉筒本體124b直接接觸的部分的溫度低于涂料的發泡溫度。然而,帶91中不與轉筒本體124b直接接觸的部分、也就是與凹刻槽124bd相向的部分未充分冷卻。而且,若冷卻不充分,則會引起涂料的發泡。像圖14所示那樣,帶表面冷卻機161可以使用冷卻噴嘴161η,對與凹刻槽124bd相向的部分噴附冷卻氣體161a,所以可以彌補轉筒調溫部128da對轉筒本體124b的冷卻不足。因此,能更可靠地抑制涂料的發泡,并且高效地制造膜116。另外,從生產效率的方面來看,進行剝離步驟的時機優選的是流延膜的溶劑的含有率較高。然而,若欲對溶劑的含有率高的流延膜進行剝離步驟,則容易引起殘留故障。因此,優選的是在即將進行剝離步驟之前冷卻流延膜。通過使用轉筒調溫部128da來冷卻轉筒本體124b,可以在即將進行剝離步驟之前冷卻流延膜。通過轉筒本體124b的冷卻,可以使帶91中與轉筒本體124b直接接觸的部分的溫度低于涂料的發泡溫度。然而,帶91中不與轉筒本體124b直接接觸的部分、也就是與凹刻槽124bd相向的部分未充分冷卻。而且,若冷卻不充分,則會引起剝離殘留故障。像圖16所示那樣,帶背面冷卻機162可以使用冷卻噴嘴162η,對與凹刻槽124bd相向的部分噴附冷卻氣體162a,所以可以彌補轉筒調溫部128da對轉筒本體124b的冷卻不足。因此,能更可靠地抑制剝離殘留故障,并且高效地制造膜116。此外,Zl方向上的帶表面冷卻機161的設定位置若在剝離位置PP與到達位置CP之間,則在剝離室121c及流延室121a的任意之中均可。這里,到達位置CP是設定在帶91中由流延用金屬轉筒、也就是水平轉筒124支撐 的部分(參照圖11及圖15)。像這樣,使用帶表面冷卻機161將帶91冷卻的步驟只要在剝離步驟與其后的膜形成步驟之間進行便可。在所述實施形態中,使用不銹鋼制的帶91,也可為不銹鋼以外的金屬制的帶91。同樣地,使用不銹鋼制的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也可以使用不銹鋼以外的金屬制的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也可以代替使用帶表面冷卻機161對流延面91a側的焊接部91w噴附冷卻氣體161a,而在流延面91a側的焊接部91w上涂布溶劑后,使所涂布的溶劑蒸發,或者也可以使經冷卻的滾筒在與流延面91a側的焊接部91w接觸的狀態下轉動。同樣地,也可以代替使用帶背面冷卻機162對背面91b側的焊接部91w噴附冷卻氣體162a,而在背面91b側的焊接部91w上涂布溶劑后,使所涂布的溶劑蒸發,或者也可以使經冷卻的滾筒在與背面91b側的焊接部91w接觸的狀態下轉動。在使用帶表面冷卻機或帶背面冷卻機將帶91冷卻的情況下,也可以將涂料中所含的溶劑涂布在帶91上。將流延模具142的設置位置設定為水平轉筒124的上方,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以與繞掛在水平轉筒125上的帶91的部分接近的方式設置密封構件131 密封構件132時,也可以將流延模具142的設置位置設定為水平轉筒125的上方。在該情況下,水平轉筒125成為流延用金屬轉筒,水平轉筒124成為剝離用金屬轉筒。另外,在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之間設置支撐帶91的支撐轉筒,且以與由支撐轉筒所支撐的帶91的部分接近的方式設置密封構件131 密封構件132時,也可以將流延模具142的設置位置設定為支撐轉筒的上方。在該情況下,支撐轉筒成為流延用金屬轉筒,水平轉筒124成為剝離用金屬轉筒。通過本發明而獲得的膜116尤其可以用于相位差膜或偏光板保護膜。膜116的寬度優選600mm以上,更優選1400mm以上、2500mm以下。另外,本發明在膜116的寬度大于2500mm的情況下也有效。另外,膜116的膜厚優選20 μ m以上、80 μ m以下。另外,膜116的面內延遲Re優選20nm以上、300nm以下,膜116的厚度方向延遲Rth優選-1OOnm以上、300nm以下。面內延遲Re的測定方法如下。面內延遲Re是使用以下的延遲值將樣品膜在溫度為25°C、濕度為60% RH的環境下調濕2小時,使用自動雙折射率計(K0BRA21DH,王子計測(股))以632. Snm從垂直方向測定所得的延遲值。此外,Re是由下式來表示。Re = |nl_n2|Xdnl表示慢軸的折射率,n2表示快軸的折射率,d表示膜的厚度(膜厚)
厚度方向延遲Rth的測定方法如下。將樣品膜在溫度為25°C、濕度為60% RH的環境下調濕2小時,使用橢偏儀(M150,日本分光(股)制造)以632. Snm從垂直方向測定,根據測定所得的值、與將膜面傾斜并且同樣地測定的延遲值的外推值,按照下述式來計算。Rth= {(nl+n2)/2~n3} Xdn3表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聚合物)·
在所述實施形態中,成為聚合物膜原料的聚合物并無特別限定,例如有?;w維·素或環狀聚烯烴等。(酰化纖維素)本發明的酰化纖維素中所用的酰基可僅為一種,或者也可以使用兩種以上的?;.斒褂脙煞N以上的?;鶗r,優選的是其中一個為乙?;?。優選的是利用羧酸將纖維素的羥基酯化的比例、也就是?;娜〈葷M足下述式(I) 式(III)全部。此外,以下的式
(I) 式(III)中,A及B表示?;娜〈?,A表示乙?;娜〈?,另外B表示碳原子數為3 22的酰基的取代度。此外,優選的是三乙酰纖維素(Triacetyl cellulose,TAC)的90質量%以上為O.1mm 4mm的粒子。(1)2. O 彡 A+B 彡 3. O(II)1. O ^ A ^ 3. O(III)O ^ B ^ 2. O?;目側〈華+B更優選2. 20以上、2. 90以下,特別優選2. 40以上、2. 88以下。另外,碳原子數為3 22的?;娜〈菳更優選O. 30以上,特別優選O. 5以上。作為?;w維素的原料的纖維素可由棉絨(linter)、M| (pulp)的其中一種而獲得。本發明的?;w維素的碳數為2以上的?;蔀橹咀寤?,也可為芳基,并無特別限定。這些酰化纖維素例如為纖維素的烷基羰基酯、烯基羰基酯或芳香族羰基酯、芳香族烷基羰基酯等,可以分別具有進一步被取代的基。這些酰基的優選例可以舉出丙?;?、丁酰基、戊?;⒓乎;⑿刘;?、癸?;?、十二烷?;?、十三烷?;?、十四烷?;⑹轷;⑹送轷;?、異丁?;?、叔丁?;h己烷羰基、油?;⒈郊柞;?、萘基羰基、肉桂?;?。這些中,更優選丙酰基、丁?;⑹轷;⑹送轷;?、叔丁?;⒂王;?、苯甲?;?、萘基羰基、肉桂?;龋丶褳楸;?、丁酰基。(溶劑)制備涂料的溶劑可以舉出芳香族烴(例如苯、甲苯等)、鹵化烴(例如二氯甲烷、氯苯等)、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二乙二醇等)、酮(例如乙酮、甲基乙基酮等)、酯(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等)及醚(例如四氫呋喃、甲基溶纖劑等)等。此外,本發明中,所謂涂料是指將聚合物溶解或分散于溶劑中而獲得的聚合物溶液、分散液。這些中,優選使用碳原子數為I 7的鹵化烴,最優選使用二氯甲烷。從聚合物的溶解性、從支撐體上剝離流延膜的剝離性、膜的機械強度等以及膜的光學特性等物性的觀點來看,優選的是除了二氯甲烷以外混合一種或數種碳原子數為I 5的醇。相對于溶劑總體,醇的含有率優選2質量% 25質量%,更優選5質量% 20質量%。醇的具體例可以舉出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等,優選使用甲醇、乙醇、正丁醇或它們的混合物。然而,最近為了將對環境的影響抑制為最低限度,也對不使用二氯甲烷時的溶劑組成進行了研究,對于該目的,優選使用碳原子數為4 12的醚、碳原子數為3 12的酮、碳原子數為3 12的酯、碳原子數為I 12的醇。有時將它們適當地混合使用。例如可舉出乙酸甲酯、乙酮、乙醇、正丁醇的混合溶劑。這些醚、酮、酯及醇也可以具有環狀結構。另夕卜,具有醚、酮、酯及醇的官能基(即-O-、-CO-、-C00-及-0H)中的任意兩個以上的化合物也可以用作溶劑。此外,關于酰化纖維素的詳細內容,是記載于日本專利特開2005-104148號的段落到
段落中。這些記載也可以應用于本發明。另外,關于溶劑及塑化劑、抗劣化劑、紫外線吸收劑(UV劑)、光學各向異性控制劑、延遲控制劑、染料、褪光劑、剝離 齊U、剝離促進劑等添加劑,也同樣詳細記載于日本專利特開2005-104148號的
段落到
段落中。所述實施形態中,對溶液制膜方法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也可以應用于在支撐體上涂布(流延)液體而形成涂布膜的方法。[實例]以下,為了確認本發明的效果,進行實驗I 實驗4。各實驗的詳細內容是在實驗I中進行說明,對于實驗2 實驗4,僅示出與實驗I不同的條件。(實驗I)使用對流延面91a及背面91b進行了預定的研磨處理的帶91,使溶液制膜設備110 (參照圖10)接連運行700小時,由涂料112來制造膜116。作為流延支撐單元,使用圖12所示那樣的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帶91以及帶移動控制單元128。凹刻槽124bd的底部與帶91的背面91b的間隔的最大值CL1(參照圖14)為O. 1mm。利用轉筒調溫部128da、轉筒調溫部128db,將轉筒本體124b的溫度調節為10°C,將轉筒本體125b的溫度調節為30°C。施加于帶91的移動張力Tl為60N/mm2。此外,不使用帶調溫部128b。(實驗2)CLl為表I所示的值,并且使用帶背面冷卻機162作為帶調溫部128b,除此以外,與實驗I同樣地制造膜116。冷卻氣體162a的溫度為5°C,冷卻氣體162a的風速為20m/s。[表 I]
水平轉筒中有尤m刻梢有無帶表而冷卻機有無帶背而冷卻機」^^___Cmm)____I 2
實驗Γ有— 0.1_無無AA
實驗2 _有_ 0.2 —無— 有[k
實驗3_有_ 0.2有無A
實驗4無!-1無無I B I B(實驗3)CLl為表I所示的值,并且使用帶表面冷卻機161作為帶調溫部128b,除此以外,與實驗I同樣地制造膜116。冷卻氣體161a的溫度為5°C,冷卻氣體161a的風速為20m/s。(實驗4)使用不具有凹刻槽而整個周面平坦的水平轉筒代替水平轉筒124、水平轉筒125,除此以外,與實驗I同樣地制造膜116。(評價)對實驗I 實驗4中獲得的膜進行以下評價。1.刮削粉故障的評價研究有無刮削粉故障。A :未產生刮削粉故障。B:產生了刮削粉故障。2.焊接部的痕跡的厚度偏差的評價按照以下順序,研究焊接部的痕跡是否作為厚度偏差而殘留。從利用卷取裝置119卷取到卷芯上之前的膜中切出樣品膜。將所切出的樣品膜重疊10片。然后,使光透過10片重疊的樣品膜,此時目測觀察出現在樣品膜表面的陰影。將樣品膜中在形成于焊接部的部分中未觀察到陰影的情況評價為(A),將樣品膜中在形成于焊接部的部分中觀察到陰影的情況評價為(B)。將實驗I 實驗4的評價結果示于表I中。此外,表I中,對評價結果標注的編號表示對所述評價項目標注的編號。
權利要求
1.一種金屬轉筒,其特征在于旋轉自如地受到支撐;以周面支撐金屬制的無接縫帶,該金屬制的無接縫帶具有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并且在所述周面中,具有在所述焊接部的位置區域中沿著周方向延伸設置的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為環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屬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底部具有平坦面。
4.一種流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對金屬轉筒;所述無接縫帶,以所述焊接部位于所述槽上的方式繞掛在所述一對金屬轉筒上,通過所述金屬轉筒的旋轉而在長度方向上移動;流延模具,向所述無接縫帶的表面流出含有聚合物及溶劑的涂料;以及膜干燥機,對包含所述流出的涂料且形成在所述表面上的流延膜噴附加熱風,使所述溶劑從所述流延膜中蒸發。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流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剝離機,該剝離機將所述流延膜從所述無接縫帶上剝離而獲得濕潤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流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金屬轉筒中,與所述剝離機相向的所述金屬轉筒為剝離用金屬轉筒,所述流延膜是在所述無接縫帶中由所述剝離用金屬轉筒支撐的部分被剝離;并且所述流延裝置包括剝離轉筒冷卻機,將所述剝離用金屬轉筒冷卻;以及帶背面冷卻機,將朝著靠近所述剝離用金屬轉筒的方向而移動的所述無接縫帶的所述焊接部從背面側加以冷卻。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流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金屬轉筒中,與所述流延模具相向的所述金屬轉筒為流延用金屬轉筒, 從所述流延模具中流出的所述涂料到達所述無接縫帶中由所述流延用金屬轉筒支撐的部分;并且所述流延裝置包括流延轉筒冷卻機,將所述流延用金屬轉筒冷卻;以及帶表面冷卻機,在所述無接縫帶中所述涂料到達的位置與所述流延膜被剝離的位置之間,與所述無接縫帶相向而設置,并且將由所述流延用金屬轉筒支撐的所述焊接部從所述表面側加以冷卻。
8.—種流延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流延裝置,在所述無接縫帶的表面上形成所述流延膜。
9.一種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根據權利要求5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流延裝置,在所述無接縫帶的表面上形成所述流延膜,將所述流延膜從所述無接縫帶上剝離,藉此制造膜。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金屬轉筒、流延裝置、流延膜的形成方法及溶液制膜方法。本發明的流延裝置防止由帶的焊接部引起的帶與水平轉筒的磨損及膜的厚度偏差故障。形成為環狀的帶(91)具有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焊接部(91w)。用來支撐帶(91)的水平轉筒(124)具備驅動軸(124a)、以及軸接于驅動軸(124a)的不銹鋼制的轉筒本體(124b)。在轉筒本體(124b)的外周部,形成支撐帶(91)的背面的帶支撐面。在帶支撐面中設置著凹刻槽(124bd)。以焊接部(91w)位于凹刻槽上的方式,將帶(91)繞掛在轉筒本體(124b)上。
文檔編號B29C41/24GK102990838SQ20121025652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
發明者新井利直 申請人: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桐庐县| 祥云县| 钟山县| 山西省| 五莲县| 江源县| 锡林郭勒盟| 吴川市| 兴城市| 霍城县| 当涂县| 曲麻莱县| 北流市| 乌兰察布市| 新闻| 武宁县| 石林| 新余市| 丘北县| 翁源县| 马龙县| 塔河县| 炎陵县| 马关县| 桑植县| 浦县| 乌苏市| 灵台县| 深州市| 南阳市| 桃源县| 连州市| 麻栗坡县| 股票| 景泰县| 武乡县| 江源县| 工布江达县| 莲花县|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