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稻紋枯病的接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紋枯病菌的接種方法,屬于水稻紋枯病防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絲核菌引起的水稻紋枯病是水稻上最為嚴重的一種病害,在自然條件適合下可導致嚴重的產量損失。由于絲核菌的寄主范圍很廣,至今仍沒有得到水稻紋枯菌的抗性品種,關于水稻紋枯病殺菌劑藥效測定和品種對紋枯病抗性至今還沒有一種快捷的接種和鑒定方法。現階段科研人員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接種水稻紋枯病菌。I、菌核法,待盆栽中的稻苗長到4一5 Cm高時,將菌核研磨成粉末狀,用無菌水溶解稀釋后倒入盆中,輕輕震蕩,使紋枯病菌在盆中均勻分布。2、牙簽嵌入接種,在抽穗期將水稻植株從田間移入盆中,將經接菌培養的長2 cm左右木制短牙簽嵌入植株的葉鞘內側,然后,將水稻葉片噴濕,在常溫下觀察病情發展。3、玉米沙法,在玉米沙培養基中接種紋枯病菌株菌碟,25°C下·恒溫培養14 d。待玉米沙培養基布滿紋枯病菌絲,倒出培養基粉碎后,在水稻苗的近基部均勻撒進玉米沙接種。以上幾種接種方法有的需要保濕,有的接種方法接種材料準備較為繁瑣,工作量大,不適應于即時接種,需要長時間的準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便易行的水稻紋枯病菌接種技術。該方法省工省力,方便快捷,而且接種效率高。一種水稻紋枯病菌的接種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以通用的馬鈴薯瓊脂培養基在培養皿中培養水稻紋枯病菌solani;當菌絲布滿培養皿時,在菌落邊緣打孔制成直徑為5mm的菌碟為下一步接種做準備;接種時,將水稻葉鞘稍扒開,使用跳針將菌碟送入扒開的葉鞘內,不需保濕,接種后將葉鞘復原即可;一個葉鞘可接種1-2個菌碟,7-10天后發病。一種水稻紋枯病菌的接種方法,或者按照下述步驟進行以通用的馬鈴薯瓊脂培養基在培養皿中培養水稻紋枯病菌iRhizoctonia solani低 / ),將培養10-15天后產生的大量褐色菌核作為接種菌菌源;接種時,將水稻葉鞘稍扒開,使用跳針或鑷子將菌核送入扒開的葉鞘內,不需保濕,直接接種后將葉鞘復原即可;一個葉鞘可接種1-3個菌核,7-10天后即可發病。本發明的優點
I、不需要保濕,直接將菌碟或菌核放入水稻葉鞘中就可以了。2、可以精確定株定向,需要幾株和需要哪株發病,可精確掌握和控制。3、幾乎不需要接種前的工作準備,只要將接種菌碟或菌核直接接入就可以,接種過程簡單方便。4、接種效率高,發病快。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紋枯病菌碟接種)
以通用的馬鈴薯瓊脂培養基在培養皿中培養水稻紋枯病菌。當菌絲布滿培養皿時,在菌落邊緣打孔制成直徑為5mm的菌碟為下一步接種做準備。接種時,將水稻葉鞘稍扒開,使用跳針將菌碟送入扒開的葉鞘內,不需保濕,接種后將葉鞘復原即可。一個葉鞘可接種1-2個菌碟,7-10天后發病。實施例2 (紋枯病菌核接種)
以通用的馬鈴薯瓊脂培養基在培養皿中培養水稻紋枯病菌,將培養10-15天后產生的大量褐色菌核作為接種菌菌源。接種時,將水稻葉鞘稍扒開,使用跳針或鑷子將菌核送入扒開的葉鞘內,不需保濕,直接接種后將葉鞘復原即可。一個葉鞘可接種1-3個菌核,7-10天后即可發病。應用實例及效果見下表。供試水稻品種武運粳23號
接種時間2012年8月12日
表I、不同水稻紋枯病接種方法的發病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紋枯病菌的接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驟進行以通用的馬鈴薯瓊脂培養基在培養皿中培養水稻紋枯病菌solani ) // );當菌絲布滿培養皿時,在菌落邊緣打孔制成直徑為5mm的菌碟為下一步接種做準備;接種時,將水稻葉鞘稍扒開,使用跳針將菌碟送入扒開的葉鞘內,不需保濕,接種后將葉鞘復原即可;一個葉鞘可接種1-2個菌碟,7-10天后發病。
2.一種水稻紋枯病菌的接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驟進行以通用的馬鈴薯瓊脂培養基在培養皿中培養水稻紋枯病菌solani將培養10-15天后產生的大量褐色菌核作為接種菌菌源;接種時,將水稻葉鞘稍扒開,使用跳針或鑷子將菌核送入扒開的葉鞘內,不需保濕,直接接種后將葉鞘復原即可;一個葉鞘可接種1-3個菌核,7-10天后即可發病。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稻紋枯病的接種方法,屬于水稻紋枯病防治技術領域。按照下述步驟進行以通用的馬鈴薯瓊脂培養基在培養皿中培養水稻紋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Khun);當菌絲布滿培養皿時,在菌落邊緣打孔制成直徑為5mm的菌碟為下一步接種做準備;接種時,將水稻葉鞘稍扒開,使用跳針將菌碟送入扒開的葉鞘內,不需保濕,接種后將葉鞘復原即可;一個葉鞘可接種1-2個菌碟,7-10天后發病。本發明不需要保濕,直接將菌碟或菌核放入水稻葉鞘中就可以了。可以精確定株定向,需要幾株和需要哪株發病,可精確掌握和控制。幾乎不需要接種前的工作準備,只要將接種菌碟或菌核直接接入就可以,接種過程簡單方便。
文檔編號C12R1/645GK102899255SQ20121035887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楊紅福, 吉沐祥, 束兆林, 費志華, 王莉莉, 吳華蕾, 繆康, 趙來成, 吳祥, 陳源, 張建華 申請人: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