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含綠豆的面條及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含綠豆的面條及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市場上銷售的面條品種多種多樣,一般是用傳統的面粉和方法生產面條;隨著我國城鄉生活水平的日益不斷提高,對原有生產的面條原料質量及營養和口味是遠遠不夠現代人們所需要求;長期以來,人們渴望期待能有一種利用純天然植物添加到面條里去,使面條有較好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又是一種美昧可口的保健面條。目前,由于人們的飲食精細化,使人們面臨著體內缺乏各種營養成份的問題,鐵鋅硒的缺乏是最普遍的,它將會給人們帶來多種疾病與不適。關于對食品進行鐵鋅硒的營養強化,在國內外有人做過,但是大多為利用含鐵鋅硒的無機化合物進行強化,如利用FeSO4,ZnSO4, Na2SeO3等食品中進行強化,強化后雖然食品中的鐵鋅硒的含量會大大增加,但是由于鐵鋅硒在食品中以無機物形式存在,不易為人體所吸收。補硒能使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降低37%和50%“硒是人體最重要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與健康是近20年來生物和醫學中新開辟的一個研究領域。隨著近代科學的飛速發展,使體內含量極微的無機元素測量成為可能。同時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為無機元素學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目前硒元素已在1973年被聯合國衛生組織確認為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并成為唯一一個專門召開過五屆國際研討會的微量元素,也就是說硒在人體中的作用越來越被人們重視。人體內含適量的硒元素能有效地預防和治療癌癥、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并且如克山病、大骨節病、氨中毒、高血壓、高血脂癥、腎炎、貧血、嚴重失目民、口腔潰瘍、免疫功能低下等與體內硒有密切關系。中國從東北到西南15個省區屬于低硒地帶。硒的攝入量普遍偏低,需不同程度補給一些硒。當人們注意到微量元素對身體健康有重要作用后,為了補充適量的微量元素,人們采用了多種方式來補充,如口服液、藥丸、食品中填加含微量元素物質等等方式,但如何針對不同的微量元素,安全、有效地為人體補充,特別是如硒等這樣重要的元素如何進行補充,成了人們研究的課題。何首烏是目前被證明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傳統要藥,何首烏與靈芝、人參、冬蟲夏草歷來并稱祖國草藥中的四大仙草,何首烏能夠阻止膽固醇在肝內沉積,清除肝臟和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防治脂肪肝及保肝作用,抗衰老,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改善睡眠。中國藥典明確記述,何首烏還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抗衰老,止心痛,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治脂肪肝,改善睡眠的作用。絞股藍GynostemmapentaphyllumMakino系葫蘆科絞股藍屬植物,其名始于1525年明嘉靖四年棣著《救荒本草》一書,屬多年生草質藤本藥食同源植物。中國藥典亦叫絞股藍具有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消除激素類藥物副作用,降血壓,減肥胖,健脾胃,助食欲,促睡眠,預防冠心病等神奇功能。是當今世界緊張的學習,繁忙的工作,激烈的運動給人體帶來形體和大腦疲勞的最佳營養保健品。絞股藍的功效中常見的包括防治高血月旨、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并發癥等。絞股藍含人參皂甙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顯著降血壓、清洗血液和體液、平衡血壓、提高睡眠質量、預防便秘、生津解渴、增強免疫力、保肝護肝、緩解吸煙和飲酒過量的不良反應、白嫩皮膚、安全減肥、延年駐顏等功效。在國際上素有“超級維生素”、“健美女神”、“南方人參”之美稱。富硒天然絞股藍是選用生長在海拔1200M的高山、天然富硒土壤上新藤的卷須、葉、嫩莖,經過加工精制而成,是世界上僅有的幾種甜味絞股藍中的精品,可供直接飲用。山藥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常帶紫色,塊根圓柱形,葉子對生,卵形或橢圓形,花乳白色,雌雄異株。綠豆(學名:Vigna radiata)是一種豆科、蝶形花亞科紅豆屬植物,原產印度、緬甸地區。綠豆又名青小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在中國已有兩千余年的栽培史。綠豆具有糧食、蔬菜、綠肥和醫藥等用途。是中國人民的傳統豆類食物。綠豆蛋白質的含量幾乎是粳米的3倍,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無機鹽都比粳米多。因此,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還具有非常好的藥用價值,有“濟世之食谷”之說。在炎炎夏日,綠豆湯更是老百姓最喜歡的消暑飲料。綠豆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毒之功。能夠清暑益氣、止渴利尿。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還能及時補充無機鹽,對維持水液電解質平衡有著重要意義。綠豆還有解毒作用。黃蓮別名:片蓮、雞爪蓮、扒山虎,常綠灌木。莖叢生直立,少分枝,幼枝紅色。三回羽狀復葉,小葉橢圓狀披針形,全緣。小葉及葉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用于目赤,口瘡。姜黃連清胃和胃止嘔。用于寒熱互結,濕熱中阻,痞滿嘔吐。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用于肝胃不和,嘔吐吞酸?;堪底仙?。夏季,枝梢開小白花,園錐花序。結紅色球形漿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于人體吸收的富含硒營養綠豆面條。本發明一種高含綠豆的面條,其特征在于面條的干物質組份重量百分比為:富硒絞股藍0.1%-1% ;何首烏0.1%-1% ;黨參0.1%-1% ;枸杞子0.1%-1% ;黃蓮0.05%-0.2% ;綠豆46%-55% ;玉米淀粉 5%-15% ;糯米 5%-15% ;山藥粉 1%_5% ;面粉 40— 55%。本發明一種高含綠豆的面條及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工藝為首先稱取需用量的富硒絞股藍、何首烏、黨參、枸杞子、黃蓮和綠豆一起放入容器中,并加入適量清水浸泡至少I小時,把浸泡好的富硒絞股藍、何首烏、黨參、枸杞子、綠豆、黃蓮和浸泡水一同置入鍋內用文火煎煮至少I小時,過濾去渣,濾液備用,將備濾液與稱取需用量的糯米一起混合置入鍋內用文火煮至糯米完全成糊狀,再加入需用量的玉米淀粉一起混合攪拌;將加入玉米淀粉后的混合物出鍋與需用量的山藥粉和面粉揉和,再按現有的生產面條工藝方法生產綠豆面條。本發明高含綠豆的面條,其特征在于面條的干物質組份重量百分比為:富硒絞股藍0.3% ;何首烏0.2% ;黨參0.2% ;枸杞子0.2% ;綠豆48% ;玉米淀粉8% ;糯米10% ;黃蓮
0.1% ;山藥粉2% ;面粉3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面條富含有機硒,生物活性很好,大大有利于人體的吸收,面條的營養價值高,可以滿足人體的需求。選用適量山藥、黨參、枸杞子、何首烏、富硒絞股藍等與面粉混合,制成面條,很好地保留了有效藥物成份,對面條的口味、口感有了顯著的改善,使面條進鍋不混湯,耐煮,爽口細滑,粘而不膩,適宜于耳鳴眼花、腰膝酸軟、體倦無力、腹脹納差、神疲嗜臥等患者人群食用。本發明中使用了黃蓮和綠豆來克服枸杞子、何首烏和黨參等中藥的對人體不適的上火問題,面條細膩,口感筋道,耐煮,不混湯。本發明選用糯米煮至糊狀和適量玉米淀粉,用玉米淀粉在83°C即可糊化的特性,將面條的粘合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時,本發明選用適量黨參和枸杞子,用這兩味藥的甜味來蓋黃蓮的苦味,使面條的口感更好,使面條進鍋不混湯,耐煮,爽口細滑,粘而不膩,適宜于耳鳴眼花、腰膝酸軟、體倦無力、腹脹納差、神疲嗜臥等患者人群食用,是一種很好的保健佳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一種高含綠豆的面條,首先稱取需用量的富硒絞股藍0.3kg ;何首烏0.2kg ;黨參0.2kg ;枸杞子0.2kg ;黃蓮0.1kg ;綠豆48kg —起放入容器中,并加入適量清水浸泡1.5小時,把浸泡好的富硒絞股藍、何首烏、黨參、枸杞子、綠豆、黃蓮和浸泡水一同置入鍋內用文火煎煮1.5小時,過濾去渣,濾液備用,將濾液與稱取需用量的IOkg糯米一起混合置入鍋內用文火煮至糯米完全成糊狀,再加入需用量的8kg玉米淀粉一起混合攪拌;將加入玉米淀粉后的混合物出鍋與需用量的2kg山藥粉和31kg面粉揉和,再按現有的生產面條工藝方法生產綠豆面條。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含綠豆的面條,其特征在于面條的干物質組份重量百分比為:富硒絞股藍0.1%-1% ;何首烏0.1%-1% ;黨參0.1%-1% ;枸杞子0.1%-1% ;綠豆46%-55% ;黃蓮0.05%-0.2% ;玉米淀粉 5%-15% ;糯米 5%-15% ;山藥粉 1%_5% ;面粉 30— 45%。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含綠豆的面條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工藝為首先稱取需用量的富硒絞股藍、何首烏、黨參、枸杞子、黃蓮和綠豆一起放入容器中,并加入適量清水浸泡至少I小時,把浸泡好的富硒絞股藍、何首烏、黨參、枸杞子、綠豆、黃蓮和浸泡水一同置入鍋內用文火煎煮至少I小時,過濾去渣,濾液備用,將備濾液與稱取需用量的糯米一起混合置入鍋內用文火煮至糯米完全成糊狀,再加入需用量的玉米淀粉一起混合攪拌;將加入玉米淀粉后的混合物出鍋與需用量的山藥粉和面粉揉和,再按現有的生產面條工藝方法生產綠豆面條。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綠豆的面條,其特征在于面條的干物質組份重量百分比為:富硒絞股藍0.3% ;何首烏0.2% ;黨參0.2% ;枸杞子0.2% ;黃蓮0.1% ;綠豆48% ;玉米淀粉8% ;糯米10% ;山藥粉2% ;。面粉31 %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含綠豆的面條及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面條的干物質組份重量百分比為富硒絞股藍0.1%-1%;何首烏0.1%-1%;黨參0.1%-1%;枸杞子0.1%-1%;綠豆46%-55%;黃蓮0.05%-0.2%;玉米淀粉5%-15%;糯米5%-15%;山藥粉1%-5%;面粉30—45%。先將富硒絞股藍等置入鍋內煎煮去渣,濾液加入山藥粉和面粉揉和,再按現有的生產面條工藝方法生產面條。
文檔編號A23L1/29GK103141759SQ20121035861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4日
發明者吳昊 申請人:恩施州鐵路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