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降低膳食纖維咀嚼片硬度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降低膳食纖維咀嚼片硬度的制備方法。技術背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所吃的食物越來越精細,也正是由于食物過于精細缺乏膳食纖維而引起了各種疾病,如便秘、糖尿病、大腸癌、肥胖癥等,特別是糖尿病和肥胖癥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勢。雖然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膳食纖維攝入量的不足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國務院頒發的我國食物結構改革與發展綱要明確指出,由于膳食不平衡或營養過剩而造成的“文明病”已在我國出現,肥胖癥、高血脂、糖尿病和結腸癌等已 成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開發膳食纖維產品對提高我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中國營養學會在2000年頒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建議膳食纖維每日適宜攝入量為24g。而調查結果表明全國城鄉居民總膳食纖維每日平均攝入量為17. 9克。人們膳食纖維攝入量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食物組成中動物類食物和精制食物比例過大所造成的。因此,人們為了滿足健康的需求必須調整膳食結構,從特定的食品中補充膳食纖維以滿足身體健康的需要。膳食纖維咀嚼片中膳食纖維含量高,食用方便,因此通過食用膳食纖維咀嚼片可達到有效補充膳食纖維的目的。目前,許多咀嚼片硬度較高,對于一些牙齒不夠堅固的人而言食用就較為困難,尤其是老年人。在各種人群當中,最需要補充膳食纖維的人恰恰是老年人,而高硬度的膳食纖維咀嚼片是不適合老年人的。因此,降低膳食纖維咀嚼片硬度,制備出松軟適宜的膳食纖維咀嚼片能滿足某些特定人群的需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膳食纖維咀嚼片硬度高、口感差的缺陷,提供一種降低膳食纖維咀嚼片硬度的制備方法,用該方法制備的膳食纖維咀嚼片具有松軟適宜、口感好及服用方便的特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降低膳食纖維咀嚼片硬度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制備的膳食纖維咀嚼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竹筍膳食纖維粉35— 45份、干胡蘿卜15 — 20份、燕麥粉15 — 20份、車前草粉5 —10份、木糖醇5—10份、菊芋粉5—7份、醇3—4份、決明子粉I一2份、朽1檬酸0. 5一0. 8份、果膠0. 2—0. 3份、碳酸氫銨0. 3—0. 5份、葡萄糖酸鈣0. 2—0. 4份、硬脂酸鎂0. 2—0. 3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0. 2-0. 3份;
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竹筍膳食纖維粉碎至粒徑為150—180目;將燕麥、車前草、菊芋、決明子、果膠、甘露醇、木糖醇和葡萄糖酸鈣粉碎至粒徑< 120目;
(2)將竹筍膳食纖維粉、燕麥粉、車前草粉、菊芋粉、決明子粉、果膠、甘露醇、木糖醇和葡萄糖酸鈣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置于V型混合機中混合;(3 )將經步驟(2 )混合后的粉末中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加入檸檬酸(此處檸檬酸在加入前先用少許水溶解),置于槽型混料機混合,使物料達到“握之成團,觸之即散”的效果;
(4)將經步驟(3)混合后的粉末造粒,粒徑大小控制在10—15目,干燥,依次過10目篩和16目篩;
(5)將經步驟(4)處理的顆粒中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加入干胡蘿卜、碳酸氫銨、硬脂酸鎂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壓制成片,片重約0. 4-0. 6g,具有一定硬度;其中,干胡蘿卜粒徑為10 —16目,碳酸氫銨、硬脂酸鎂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粒徑< 120目篩;
(6)烘烤滅菌,制得膳食纖維咀嚼片。(7)將上述片劑裝入瓶中,每瓶裝60— 80粒,抽樣檢驗,合格品入庫。其中,步驟(I)是將新鮮竹筍粉碎后通過酶解法制備成竹筍膳食纖維,在65—85°C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為6 — 9%左右,接著粉碎成150—180目的竹筍膳食纖維粉末;將燕麥、車前草、菊芋、決明子洗凈后在65— 85°C的溫度條件下干燥120— 200min,至水分含量為6 —10%左右取出,冷卻后粉碎至粒徑< 120目;將果膠、甘露醇、木糖醇和葡萄糖酸鈣 粉碎至粒徑< 120目。其中,所述燕麥粉為熟化的燕麥粉,所述干胡蘿卜為熟化的干胡蘿卜。其中,步驟(2)所述的混合時間為20min以上。其中,步驟(3)所述的混合時間為25— 30min。其中,步驟(4)所述的干燥是指將造粒后的顆粒在60— 70°C的溫度下干燥,干燥時間為120— 200min,干燥后顆粒含水量為6 —10%。其中,步驟(6)所述的烘烤滅菌條件為在60— 65°C條件下烘烤15—20min。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①利用加入的碳酸氫銨在烘烤殺菌工序中緩慢釋放氣體,在咀嚼片內形成許多細小的空隙,有效降低其硬度,讓咀嚼片變得松軟可口,因此特別適合牙齒不夠堅固的中老人服用;
②咀嚼片中加入了大顆粒且密度低的干胡蘿卜,相應就降低了片劑的密度,增大了彈性,降低了的硬度,從而變得松軟適宜;
③咀嚼片中加入了水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非常豐富的車前草、果膠和燕麥粉,水不溶性膳食纖維含量很高的竹筍膳食纖維,以及低聚糖含量很高的菊芋和木聚糖,這些對人體有益的功效成分的加入,必然對困擾人們的便秘、肥胖癥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④本發明生產工藝操作簡單,適合于工業化生產;
⑤本發明方法制備的咀嚼片口感良好,服用方便,可直接咀嚼口服,也可溫水送服。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的描述,但并不因此將本發明限制在所述的實施例范圍之中。實施例I竹筍膳食纖維粉末的制備
將新鮮竹筍清洗去雜,粉碎成漿,接著按原料質量百分比的0. 4%加入混合酶(高溫a—淀粉酶與糖化酶按1:2的比例混合),65°C酶解處理45min,然后用清水洗滌濾渣至中性。取出濾渣,加入質量百分比為0. 3%的蛋白酶,50°C酶解45min,并用水洗滌至中性。濾渣取出后離心脫水,在85°C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為7%左右,接著粉碎成150目的竹筍膳食纖維粉末。實施例2干胡蘿卜顆粒的制備
取新鮮胡蘿卜若干,洗凈去雜,切成寬度大小約為0. 3cm的小顆粒。小顆粒放在鍋中用蒸汽蒸煮30min后取出冷卻,然后置于烘箱中在85°C的溫度下干燥150min,至水分含量為7%時取出待用。在蒸煮前的小顆粒中可加入少量植物精油。實施例3膳食纖維咀嚼片的制備及咀嚼片最佳配方篩選(配方及效果見表I)
表I 膳食纖維咀嚼片各種配方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降低膳食纖維咀嚼片硬度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制備的膳食纖維咀嚼片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竹筍膳食纖維粉35-45份、干胡蘿卜15-20份、燕麥粉15-20份、車前草粉5_10份、木糖醇5-10份、菊芋粉5-7份、醇3-4份、決明子粉1-2份、檸檬酸0. 5-0. 8份、果膠0. 2-0. 3份、碳酸氫銨0. 3-0. 5份、葡萄糖酸鈣0. 2-0. 4份、硬脂酸鎂0. 2-0. 3份、羥丙基甲基纖維素0.2-0. 3 份; 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竹筍膳食纖維粉碎至粒徑為150—180目;將燕麥、車前草、菊芋、決明子、果膠、甘露醇、木糖醇和葡萄糖酸鈣粉碎至粒徑< 120目; (2)將竹筍膳食纖維粉、燕麥粉、車前草粉、菊芋粉、決明子粉、果膠、甘露醇、木糖醇和葡萄糖酸鈣按上述重量份配比混合; (3)將經步驟(2)混合后的粉末中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加入檸檬酸,混合; (4)將經步驟(3)混合后的粉末造粒,粒徑大小控制在10—15目,干燥,依次過10目篩和16目篩; (5)將經步驟(4)處理的顆粒中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加入干胡蘿卜、碳酸氫銨、硬脂酸鎂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混合均勻后壓片;其中,干胡蘿卜粒徑為10 —16目,碳酸氫銨、硬脂酸鎂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粒徑< 120目篩; (6)烘烤滅菌,制得膳食纖維咀嚼片。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是將新鮮竹筍粉碎后通過酶解法制備成竹筍膳食纖維,在65-85°C條件下干燥至含水量為6-9%左右,接著粉碎成150-180目的竹筍膳食纖維粉末;將燕麥、車前草、菊芋、決明子洗凈后在65-85°C的溫度條件下干燥120-200min,至水分含量為6-10%左右取出,冷卻后粉碎至粒徑彡120目;將果膠、甘露醇、木糖醇和葡萄糖酸鈣粉碎至粒徑< 120目。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燕麥粉為熟化的燕麥粉,所述干胡蘿卜為熟化的干胡蘿卜。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混合時間為20min以上。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混合時間為25—30min。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干燥是指將造粒后的顆粒在60— 70°C的溫度下干燥,干燥時間為120— 200min,干燥后顆粒含水量為6 —10%。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所述的烘烤滅菌條件為在60—65°C條件下烘烤15—20min。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低膳食纖維咀嚼片硬度的制備方法。本方法以竹筍膳食纖維粉末為主要原料,以胡蘿卜、燕麥、車前草、菊芋、決明子、甘露醇、木糖醇、葡萄糖酸鈣等為輔料,通過粉碎、過篩、混合、造粒、干燥、壓片、烘烤殺菌、包裝和檢驗等工序制成膳食纖維片劑。本發明制備方法的特點是一方面在配方中加入了產氣物質(碳酸氫銨),該物質在烘烤殺菌過程中由于揮發而在咀嚼片中形成微小氣孔,讓咀嚼片變得松脆;另一方面通過在配方中加入大顆粒的干胡蘿卜,由于干胡蘿卜密度低且具有一定彈性,從而降低咀嚼片硬度。本發明方法制備的膳食纖維咀嚼片口感細膩,松軟適宜,酸甜可口,特別適合于牙齒不好需要補充膳食纖維的中老年人食用。
文檔編號A23L1/30GK102860519SQ20121040271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李安平, 王飛生, 蔣雅茜, 劉樹桂 申請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