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調味品及其加工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藥滋補火鍋燉料。
背景技術:
火鍋作為民間流行美食,流行于全國各地。火鍋在重慶和四川等地叫“火鍋”,在廣東稱為“打邊爐”,在江浙一帶稱為“暖鍋”,在北京一帶則稱為“涮鍋”。隨著四川和重慶的火鍋遍布全國經營,火鍋已經深入到全國各個階層當中。但是由于市場上的火鍋大多以麻辣味型火鍋為主,含有大量的鹽和糖份,對人身體都不是很好,而且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好多商家都在火鍋料中添加色素、香精、辣椒劑、增鮮劑等輔料,對人身體健康不利,更談不上滋補營養和養身了。清湯火鍋因為沒有特色,而得不到人們的肯定。
發明內容
根據以上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純天然健康的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本燉料既可以適合當今美食流行趨勢,又可以對人體達到滋補養生之效,還可以像燉湯那樣燉出可以喝的湯。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黨參5 20份,紅棗5 20份,枸杞3 8份,中藥調味料8 15份;所述的中藥調味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桂皮2份、香葉2份、丁香I份、回香I份、紫草I份、良姜I份、陳皮I份、羅漢果I份、八角I份、草果I份、白扣I份。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由以下優選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黨參6份,紅棗5份,枸杞4份,中藥調味料13份。一種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的加工方法首先將中藥調味料的桂皮、香葉、丁香、回香、紫草、良姜、陳皮、羅漢果、八角、草果和白扣脫水烘干用粉碎機粉碎成顆粒,然后將黨參、紅棗、枸杞做烘干處理,同中藥調味料一起放入干凈紗布燉料袋中封口,即制成產品。本發明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為脫水烘干料,不需任何加工,可直接用于火鍋、鹵鍋、滋補湯、面食;其成分不含增鮮劑,對人體安全無害,不含食用色素,不含鹽份,不含糖份,本發明按中藥料理對各中藥食料進行合理配比,味道純正,綠色健康,具有理氣、健脾開胃、補充元氣壯腎骨、祛濕、通經絡、祛風排毒、美容養顏、增強體質等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對本發明加以說明;實施例1、一種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先將中藥桂皮2克、香葉2克、丁香I克、回香I克、紫草I克、良姜I克、陳皮I克、羅漢果I克、八角I克、草果I克、白扣I克脫水烘干用粉碎機粉碎成顆粒,然后將黨參6克,紅棗5克,枸杞4克烘干處理,同中藥調味料一起放入干凈紗布燉料袋中封口,可直接用于火鍋、鹵鍋、滋補湯、面食;本發明按中藥料理對各中藥食料進行合理配比,味道純正,綠色健康,具有理氣、健脾開胃、補充元氣壯腎骨、祛濕、通經絡、祛風排毒、美容養顏、增強體質等效果。實施例2、一種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先將中藥桂皮2克、香葉2克、丁香I克、回香I克、紫草I克、良姜I克、陳皮I克、羅漢果I克、八角I克、草果I克、白扣I克脫水烘干用粉碎機粉碎成顆粒,然后將黨參8克,紅棗8克,枸杞5克烘干處理,同中藥調味料一起放入干凈紗布燉料袋中封口,可直接用于火鍋、鹵鍋、滋補湯、面食,味道純正,綠色健康,具有理氣、健脾開胃、補充元氣壯腎骨、祛濕、通經絡、祛風排毒、美容養顏、增強體質等效果。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黨參5 20 份,紅率5 20份,枸杞3 8份,中藥調味料8 15份;所述的中藥調味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桂皮2份、香葉2份、丁香I份、回香I份、紫草I份、良姜I份、陳皮I份、羅漢果 I份、八角I份、草果I份、白扣I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其特征是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由以下優選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黨參6份,紅棗5份,枸杞4份,中藥調味料13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特征是其加工方法是首先將中藥調味料的桂皮、香葉、丁香、回香、紫草、良姜、陳皮、羅漢果、八角、草果和白扣脫水烘干用粉碎機粉碎成顆粒,然后將黨參、紅棗、枸杞做烘干處理,同中藥調味料一起放入干凈紗布燉料袋中封口。
全文摘要
一種中藥滋補魚羊火鍋燉料,屬于一種調味品及其加工方法技術領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黨參5~20份,紅棗5~20份,枸杞3~8份,中藥調味料8~15份;所述的中藥調味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桂皮2份、香葉2份、丁香1份、回香1份、紫草1份、良姜1份、陳皮1份、羅漢果1份、八角1份、草果1份、白扣1份。本發明按中藥料理對各中藥食料進行合理配比,味道純正,綠色健康,具有理氣、健脾開胃、補充元氣壯腎骨、祛濕、通經絡、祛風排毒、美容養顏、增強體質等效果。
文檔編號A23L1/223GK102987318SQ20121053304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
發明者張松 申請人:張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