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酸性磷酸酶突變體、編碼基因、載體及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酸性磷酸酶突變體及其編碼基因,以及含有該基因的載體和應用。所述突變體由SEQ?ID?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經點突變得到,所述點突變為:第108位突變為絲氨酸,和/或第143位突變為亮氨酸。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本發明運用半理性設計的方法,對酸性磷酸酶(EB-AP/PTase)基因進行多輪點飽和突變,獲得了酶活力提高的酸性磷酸酶突變體AP/PT-D108S和AP/PT-D108S/N143L,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酸性磷酸酶突變體、編碼基因、載體及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酸性磷酸酶突變體及其編碼基因,以及含有該基因的載體和應用。
(二)【背景技術】
[0002]呈味核苷酸I+G作為新一代食品增鮮劑,由5’ -肌苷酸(5’ -1MP)和5’ -鳥苷酸(5’ -GMP)按1:1混合而成。I+G具有比谷氨酸鈉(味精)更鮮美的呈味效應,也可與味精混合使用,具有相乘的協同效應,并且能夠顯著降低產品成本,廣泛應用與食品加工領域。
[0003]I+G的呈味作用取決于其化學結構,研究發現只有核苷5’ -位碳原子上的羥基與磷酸基團發生酯化才表現出鮮味活性,而2’ -和3’ -位碳原子的羥基磷酸酯化無活性。因此,通過磷酸化反應將肌苷或鳥苷轉化為呈味核苷酸,關鍵是如何使核苷的5’ -位磷酸酯化反應。相比化學磷酸化方法而言,利用酸性磷酸酶生物催化無機焦磷酸(PPi)的磷酸根特異地轉移到核苷分子的特定位置上,該反應不需要ATP,具有反應條件溫和、位置特異性強、轉化率高、環境友好等特點,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潛力。酸性磷酸酶催化肌苷和鳥苷磷酸化生成5’ -1MP和5’ -GMP的過程如下式所示:
[0004]
【權利要求】
1.一種酸性磷酸酶突變體,由SEQ ID N0.1所示氨基酸序列經點突變得到,所述點突變為:第108位突變為絲氨酸,和/或第143位突變為亮氨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磷酸酶突變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磷酸酶突變體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0.2或SEQ ID N0.3所示。
3.編碼權利要求1所述酸性磷酸酶突變體的基因。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序列如SEQID N0.5或SEQ ID N0.6所示。
5.含有權利要求3所述基因的重組載體。
6.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因在制備重組酸性磷酸酶突變體中的應用。
7.權利要求1所述的酸 性磷酸酶突變體在生產呈味核苷酸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C12N9/16GK103555687SQ201310414756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2日
【發明者】鄭裕國, 孫麗慧, 沈愛萍, 沈寅初 申請人: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