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21920閱讀:674來源:國知局
一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吸附劑1000份、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60-100份;其中,所述吸附劑是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的:麩皮700-900份、玉米秸稈100-300份、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的質量比為1-3∶1。本發明充分利用了廢棄資源,生產成本低、減少了環境的污染,解決了生產微生物菌劑所需的吸附劑原料問題,且對人畜無毒無害;制備方法操作簡便易行;施用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用馬鈴薯薯渣生產蛋白飼料,既保留了活性成分又避免了廢渣廢液污染環境,提高了馬鈴薯薯渣的蛋白質含量及營養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生物菌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
【背景技術】
[0002]甘肅省是馬鈴薯種植大省,馬鈴薯種植面積超過1000萬畝,產量1200萬噸。馬鈴薯淀粉加工產能60萬噸,實際生產能力約30萬噸,產生廢渣約150多萬噸,廢水600萬立方米。廢渣干物質主要成分為蛋白質(4.6%~5.5%)、粗脂肪(0.16%)、粗纖維(9.46%)、糖分(1.05%),但沒有很好地被利用。鮮薯渣含水量高且自帶菌多達33種,不易儲存、運輸,腐敗變質后產生惡臭。對鮮薯渣采取烘干處理,因成本過高,增加企業負擔;而將鮮薯渣掩埋處理,則鮮薯渣中所含的大量無機鹽會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通常將鮮薯渣直接作為飼料利用,但其蛋白質含量低、粗纖維含量高、適口性差、飼料利用率低。
[0003]我省地膜玉米種植面積約1000萬畝,可產玉米秸桿400~500萬噸。大量的農業廢棄物未被開發利用,甚至就地焚燒,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因此,合理利用這些廢棄資源是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轉變農業產業結構的必由之路。
[0004]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以馬鈴薯廢渣、廢水與作物秸桿增值轉化和循環利用為目標,通過篩選高效產蛋白微生物菌種,制備發酵菌制劑,對收集物進行固態發酵試驗,提出馬鈴薯廢渣廢水與作物秸桿發酵轉化飼料的工藝技術,能充分利用馬鈴薯資源,減少馬鈴薯薯渣對環境的污染,帶動馬鈴薯產業化發展以及提高畜牧業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能將馬鈴薯廢渣和作物秸桿發酵轉化成高蛋白的飼料,為此,本發明還提供該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0006]本發明提供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含量高,成本較低。能夠在馬鈴薯薯渣與玉米秸桿混合物上快速生長,生產蛋白飼料。
[0007]本發明提供一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吸附劑1000份、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60-100份;其中,所述吸附劑是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的:麩皮700-900份、玉米秸桿100-300份、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所述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的質量比為1-3: I;優選地,所述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吸附劑1000份、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80份;其中,所述吸附劑是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的:麩皮800份、玉米秸桿200份、蔗糖20份、玉米粉35份;所述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的質量比為2: I。
[0008]在上述配方下生產的微生物菌劑孢子數目最多,為63億/克。
[0009]進一步地,所述產蛋白微生物菌劑中活菌數量為10-70億/克。
[0010]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菌種的發酵和吸附,步驟如下:(O菌種發酵:
a、綠色木霉囷種發酵液的制備:
在pH為4.0-6.0的綠色木霉發酵培養基中接入體積濃度為1-2.5%的綠色木霉種子液,所述綠色木霉種子液中孢子濃度為I X IO7個/ml,在溫度為20-30°C,轉速為120-16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3-5天,制得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
[0011]b、酵母菌菌種發酵液的制備:
在pH為6.0-8.0的酵母發酵培養基中接入體積濃度為2-4%的酵母種子液,所述酵母種子液中孢子濃度為I X IO8個/ml,在溫度為20-30°C,轉速為150-18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2-5天,制得酵母菌菌種發酵液;
(2)吸附劑的制備:
將麩皮與玉米秸桿分別粉碎過40目的篩,按質量份數700-900: 300-100的比例混合均勻,麩皮與玉米秸桿共計1000份,加入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混合均勻;
(3)菌劑的制備:
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按比例混合,得到復合菌液,將步驟(2)得到的吸附劑滅菌后,加入復合菌液,按復合菌液和吸附劑的質量比60-100: 1000的量進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劑,將半成品菌劑在25°C溫度下培養7-10天;最后將培養后菌劑烘至水分25%-35%后并粉碎,得到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
或將步驟(2)得到的吸附劑滅菌后,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分別與吸附劑按質量比80: 1000進行吸附,得到綠色木霉半成品菌劑和酵母菌菌種半成品菌劑,在25°C溫度下培養7-10天,得到單一的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將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按比例混合均勻后,烘至水分25%-35%后并粉碎,得到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
[0012]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綠色木霉發酵培養基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馬鈴薯200份、葡萄糖20份、水1000份。
[0013]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酵母發酵培養基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葡萄糖 15 份,酵母粉 5 份,MgSO4.7Η20 0.25 份,K2HPO4.3Η20 0.5 份,KH2PO4 0.5 份,蒸餾水 1000份。
[0014]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烘干溫度為40°C。
[0015]該溫度下烘干的菌劑中孢子的存活數量最多,為63億/克。
進一步地,所述半成品菌劑在培養初期水分含量控制在50-70%。
[0016]菌劑培養初期水分含量應控制在50-70%,菌體生長較快,產孢數量較多。
[0017]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復合菌液中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的質量比為1-3: 1,優選地,質量比為2:1 ;單一綠色木霉固體菌劑與酵母菌固體菌劑的質量比為1-3:1,優選地,質量比為2:1。
[0018]該比值范圍內的菌液或菌劑混合后,接種到薯渣上產蛋白數量較多;當質量比為2:1時,接種到薯渣上產蛋白的數量最多。
[0019]進一步地,所述產蛋白微生物菌劑中的活菌數量為10-70億/克。
[0020]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上述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在制備高蛋白飼料中的應用。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發明主要是以面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輔料麩皮、秸桿為主,少量加入一定比例的蔗糖和玉米面粉作為微生物菌劑的載體來生產微生物菌劑,充分利用了廢棄資源,生產成本低、減少了環境的污染,解決了生產微生物菌劑所需的吸附劑原料問題,此種吸附劑原料的配比有利于菌種的生存和功能的發揮,對人畜無毒無害。[0022]2、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制備方法操作簡便易行。
[0023]3、施用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用馬鈴薯在生產淀粉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薯渣生產蛋白飼料,既保留了活性成分又避免了廢渣廢液污染環境,提高馬鈴薯渣的蛋白質含量及營養價值,可變廢為寶,開辟飼料新資源,避免了馬鈴薯廢渣對環境的污染,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0025]綠色木霉菌種:購買于甘肅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由甘肅省農科院加工所購買并提供)。
[0026]酵母菌菌種ACCC20232:購于中國農科院菌種保藏中心。
實施例1
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配方如下:
吸附劑Ikg:其中,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麩皮800份、玉米秸桿200份、蔗糖20份、玉米粉35份。
[0027]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按質量比2:1混合后的混合液:80g。
[0028]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制備方法為:
(1)綠色木霉和酵母菌菌種的發酵
a、綠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種發酵液的制備:
綠色木霉發酵培養基的制備:將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混合均勻,調pH至
5.0。
[0029]在綠色木霉發酵培養基中接入2% (體積比)孢子濃度為I X IO7個/ml的綠色木霉種子液,在溫度為25°C,轉速為15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4天,制得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備用。
[0030]b、酵母菌(yeast)菌種ACCC20232發酵液的制備:
酵母發酵培養基的制備:將葡萄糖15g,酵母粉5g,MgSO4.7H20 0.25g,K2HPO4.3H20
0.5g,KH2PO40.5g,蒸餾水 1000ml 混合均勻,調 pH 至 7.0。
[0031]在酵母發酵培養基中接入3%(體積比)孢子濃度為I X IO8個/ml的酵母菌種子液,在溫度為28°C,轉速為16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3天,制得酵母菌菌種發酵液,備用;
(2)吸附劑的制備
將麩皮與玉米稻桿分別粉碎過40目篩,將粉碎后的質量份數為800份的麩皮與200份的玉米秸桿混合均勻,加入質量份數為20份的蔗糖、35份的玉米粉混合均勻。
[0032](3)菌劑的制備: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混合,兩者質量比為2:1,得到復合菌液,將步驟(2)得到的吸附劑通過微波滅菌(微波頻率為2450MHz,輻照時間為5分鐘)后,按復合菌液和吸附劑的質量比80: 1000的量加入復合菌液進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劑,將半成品菌劑在25°C培養7-10天,半成品菌劑在培養初期水分含量應控制在50-70%,再將發酵好的半成品菌劑在40°C烘至水分含量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劑,該菌劑的活菌數達63億/g。
[0033]實施例2
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配方如下:
吸附劑Ikg:其中,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麩皮700份、玉米秸桿300份、蔗糖15份、玉米粉30份。
[0034]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按質量比1:1的比例混合后的混合液:100g0
[0035]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制備方法為:
(1)綠色木霉和酵母菌菌種的發酵
a、綠色木霉囷種發酵液的制備:
綠色木霉發酵培養基的制備:將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混合均勻,調pH至
6.0。
[0036]在綠色 木霉發酵培養基中接入2.5% (體積比)孢子濃度為I X IO7個/ml的綠色木霉種子液,在溫度為28°C,轉速為12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3天,制得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備用。
[0037]b、酵母菌菌種ACCC20232發酵液的制備:
酵母發酵培養基的制備:將葡萄糖15g,酵母粉5g,MgSO4.7H20 0.25g,K2HPO4.3H20
0.5g,KH2PO40.5g,蒸餾水 1000ml 混合均勻,調 pH 至 6.5。
[0038]在酵母發酵培養基中接入2%(體積比)孢子濃度為I X IO8個/ml的酵母菌種子液,在溫度為30°C,轉速為18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2天,制得酵母菌菌種發酵液,備用;
(2)吸附劑的制備
將麩皮與玉米秸桿分別粉碎過40目的篩,將粉碎后的質量份數為700份的麩皮與300份的玉米秸桿混合均勻,加入質量份數為15份的蔗糖、30份的玉米粉混合均勻。
[0039](3)菌劑的制備: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按質量比為1:1混合,得到復合菌液,將步驟(2)得到的吸附劑通過微波滅菌(微波頻率為2450MHz,輻照時間分別為5分鐘)后,按復合菌液和吸附劑的質量比100: 1000的量加入復合菌液進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劑,將半成品菌劑在在25°C培養7-10天,半成品菌劑在培養初期水分含量應控制在50-70%,再將發酵好的半成品菌劑在40°C烘至水分含量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劑,該菌劑的活菌數達47億/g。
[0040]實施例3
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配方如下:
吸附劑Ikg:其中,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麩皮900份、玉米秸桿100份、蔗糖30份、玉米粉40份。
[0041]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按質量比3:1混合后的混合液:60g。
[0042]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制備方法為:
(I)綠色木霉和酵母菌菌種的發酵a、綠色木霉囷種發酵液的制備:
綠色木霉發酵培養基的制備:將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混合均勻,調pH至
4.0。
[0043]在綠色木霉發酵培養基中接入1.5% (體積比)孢子濃度為I X IO7個/ml的綠色木霉種子液,在溫度為20°C,轉速為16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5天,制得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備用。
[0044]b、酵母菌菌種ACCC20232發酵液的制備:
酵母發酵培養基的制備:將葡萄糖15g,酵母粉5g,MgSO4.7H20 0.25g,K2HPO4.3H20
0.5g,KH2PO40.5g,蒸餾水 1000ml 混合均勻,調 pH 至 8.0。
[0045]在酵母發酵培養基中接入4%(體積比)孢子濃度為I X IO8個/ml的酵母菌種子液,在溫度為20°C,轉速為15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5天,制得酵母菌菌種發酵液,備用;
(2)吸附劑的制備
將麩皮與玉米稻桿分別粉碎過40目的篩,將粉碎后的質量份數為900份的麩皮與100份的玉米秸桿混合均勻,加入質量份數為30份的蔗糖、40份的玉米粉混合均勻。
[0046](3)菌劑的制備: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按質量比為3:1混合,得到復合菌液,將步驟(2)得到的吸附劑通過微波滅菌(微波頻率為2450MHz,輻照時間分別為5分鐘)后,按復合菌液和吸附劑的質量比60: 1000的量加入復合菌液進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劑,將半成品菌劑在25°C培養7-10天,半成品菌劑在培養初期水分含量應控制在50-70%,再將發酵好的半成品菌劑在40°C烘至水分含量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劑,該菌劑的活菌數達37億/g。
[0047]實施例4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
菌劑的制備:將步驟⑵得到的吸附劑通過微波滅菌(微波頻率為2450MHz,輻照時間分別為5分鐘)后,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分別加入吸附劑中進行吸附,得到綠色木霉半成品菌劑和酵母菌菌種半成品菌劑,其中,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吸附劑的質量比為80:1000,酵母菌菌種發酵液與吸附劑的質量比為80:1000 ;將綠色木霉半成品菌劑和酵母菌菌種半成品菌劑分別在25°C培養7-10天,半成品菌劑在培養初期水分含量應控制在50-70%,得到單一的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
[0048]將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按照質量比2:1混合,在40°C烘至水分含量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劑。
[0049]其余部分均與實施例1中相同。
[0050]實施例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
菌劑的制備:將步驟⑵得到的吸附劑通過微波滅菌(微波頻率為2450MHz,輻照時間分別為5分鐘)后,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分別加入吸附劑中進行吸附,得到綠色木霉半成品菌劑和酵母菌菌種半成品菌劑,其中,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吸附劑的質量比為80:1000,酵母菌菌種發酵液與吸附劑的質量比為80:1000 ;將綠色木霉半成品菌劑和酵母菌菌種半成品菌劑分別在25°C培養7-10天,半成品菌劑在培養初期水分含量應控制在50-70%,得到單一的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0051]將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按照質量比2:1混合,在40°C烘至水分含量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劑。
[0052]其余部分均與實施例2中相同。
[0053]實施例6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3的不同之處在于: 菌劑的制備:將步驟⑵得到的吸附劑通過微波滅菌(微波頻率為2450MHz,輻照時間分別為5分鐘)后,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分別加入吸附劑中進行吸附,得到綠色木霉半成品菌劑和酵母菌菌種半成品菌劑,其中,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吸附劑的質量比為80:1000,酵母菌菌種發酵液與吸附劑的質量比為80:1000 ;將綠色木霉半成品菌劑和酵母菌菌種半成品菌劑分別在25°C培養7-10天,半成品菌劑在培養初期水分含量應控制在50-70%,得到單一的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
[0054]將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按照質量比2:1混合,在40°C烘至水分含量為30%后并粉碎,得到成品微生物菌劑。
[0055]其余部分均與實施例3中相同。
[0056]實施例7產蛋白菌劑產蛋白效果對比
本產蛋白菌劑產蛋白效果對比試驗,主要采用本發明制得的高效產蛋白菌劑,在蘭州中試車間進行。把本發明制得的產蛋白菌劑按0.5% (質量比)的接種量接種到在馬鈴薯薯渣與玉米秸桿混合物(馬鈴薯薯渣與玉米秸桿按3:2的體積比混合)發酵后,發酵物的粗蛋白含量達17.66%,對照為接種前的薯渣與玉米秸桿混合物,粗蛋白含量為13.02%,接種產蛋白菌劑后,發酵物的粗蛋白含量比對照增加35.64% ;純蛋白含量發酵前為7.63%,發酵后為13.38%,比對照增加75.36%ο
[0057]實施例8發酵物飼喂效果對比試驗
采用本菌劑發酵的發酵物飼喂30天大小的肉雞20天,用發酵物替代日常飼料中的10%的豆柏,對照組采用未發酵薯渣玉米秸桿混合物替代日常飼料中的10%的豆柏,結果表明用發酵的蛋白飼料飼喂的肉雞平均日增重量比對照增加了 9.2% (.P〈0.05),與日常飼料飼喂的肉雞相比平均日增重量增加了 4.11%。同時發酵后復合蛋白組的平均采食量與發酵前復合蛋白組相比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吸附劑1000份、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60-100份;其中,所述吸附劑是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的:麩皮700-900份、玉米秸桿100-300份、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所述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的質量比為1-3: I;優選地,所述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包括如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吸附劑1000份、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80份;其中,所述吸附劑是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的:麩皮800份、玉米秸桿200份、蔗糖20份、玉米粉35份;所述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的質量比為 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產蛋白微生物菌劑中活菌數量為10-70億/克。
3.—種產蛋白微生物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菌種的發酵和吸附,步驟如下: (O菌種發酵: a、綠色木霉囷種發酵液的制備: 在pH為4.0-6.0的綠色木霉發酵培養基中接入體積濃度為1-2.5%的綠色木霉種子液,所述綠色木霉種子液中孢子濃度為I X IO7個/ml,在溫度為20-30°C,轉速為120-16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3-5天,制得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 b、酵母菌菌種發酵液的制備: 在pH為6.0-8.0的酵母發酵培養基中接入體積濃度為2-4%的酵母種子液,所述酵母種子液中孢子濃度為I X IO8個/ml,在溫度為20-30°C,轉速為150-180轉/分的發酵設備中培養2-5天,制得酵母菌菌種發酵液; (2)吸附劑的制備: 將麩皮與玉米秸桿分別粉碎過40目的篩,按質量份數700-900: 300-100的比例混合均勻,麩皮與玉米秸桿共計1000份,加入蔗糖15~30份、玉米粉25~50份混合均勻; (3)菌劑的制備: 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按比例混合,得到復合菌液,將步驟(2)得到的吸附劑滅菌后,加入復合菌液,按復合菌液和吸附劑的質量比60-100: 1000的量進行吸附,得到半成品菌劑,將半成品菌劑在25°C溫度下培養7-10天;最后將培養后菌劑烘至水分25%-35%后并粉碎,得到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 或將步驟(2)得到的吸附劑滅菌后,將步驟(1)制備的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和酵母菌菌種發酵液分別與吸附劑按質量比80: 1000進行吸附,得到綠色木霉半成品菌劑和酵母菌菌種半成品菌劑,在25°C溫度下培養7-10天,得到單一的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將綠色木霉固體菌劑和酵母菌固體菌劑按比例混合均勻后,烘至水分25%-35%后并粉碎,得到本發明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綠色木霉發酵培養基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馬鈴薯200份、葡萄糖20份、水1000份。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酵母發酵培養基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葡萄糖15份,酵母粉5份,MgSO4.7H20 0.25份,K2HPO4.3H20 0.5份,KH2PO4 0.5份,蒸餾水1000份。
6.根據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烘干溫度為40°C。
7.根據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成品菌劑在培養初期水分含量控制在50-70%。
8.根據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復合菌液中綠色木霉菌種發酵液與酵母菌菌種發酵液的質量比為1-3: 1,優選地,質量比為2:1 ;單一綠色木霉固體菌劑與酵母菌固體菌劑的質量比為1-3:1,優選地,質量比為2:1。
9.根據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產蛋白微生物菌劑中的活菌數量為10-70億/克。
10.權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產蛋白微生物菌劑在制備高蛋白飼料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C12N1/16GK103540536SQ201310493217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1日
【發明者】李娟 , 黃玉龍, 湯瑩, 趙旭, 王文麗, 龐中存 申請人: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盐源县| 勐海县| 黄陵县| 滨州市| 白银市| 平武县| 安图县| 安平县| 辉县市| 子长县| 阿勒泰市| 团风县| 青河县| 陆河县| 宁夏| 潼关县| 荥经县| 阿瓦提县| 孟连| 乌拉特后旗| 四会市| 定边县| 延庆县| 通化市| 兰溪市| 汶上县| 保康县| 扶沟县| 罗田县| 含山县| 宁化县| 栾川县| 秭归县| 昌邑市| 海丰县| 含山县| 四子王旗| 克什克腾旗| 南汇区|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