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果蔬保鮮包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翠冠梨的保鮮包裝工藝。
背景技術:
翠冠梨是國內最早成熟的蜜梨品種,七月上中旬成熟,比北方的鴨梨及碭山梨早2至3個月上市,單果重200克,最大500克,果實可食率達96%。肉質細嫩、柔軟多汁、化渣,石細胞極小,味濃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改、磷、鐵等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高,具有較高的醫用價值,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因此近幾年翠冠梨產業發展很快,栽培面積和產量都大幅上升,但是翠冠梨成熟時間較集中,保鮮時間較短,導致其銷售期過于集中,難以長期供應市場,因此采后貯藏保鮮工作越來越迫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翠冠梨的保鮮包裝工藝,可解決現有翠冠梨保鮮時間短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翠冠梨的保鮮包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收、挑選:采收新鮮的翠冠梨,挑選品質好的翠冠梨進行保鮮包裝;
2)預冷:將步驟1)挑選出的翠冠梨放入真空預冷設備中進行預冷,預冷到15℃以下,然后取出吹干;
3)浸漬保鮮劑:將步驟2)處理后的翠冠梨浸入保鮮劑中,浸泡10-15min后取出吹干;其中所述保鮮劑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碳酸氫鈉25-30份、蔗糖酯7-12份、檸檬酸6-10份、水60-70份;
4)套袋:采用透明聚乙烯包裝袋對步驟3)處理后的翠冠梨進行逐個套袋包裝;
5)充入保鮮氣體:對步驟4)處理好后的包裝袋內充入保鮮氣體;
6)封口、質檢、入庫:充氣完成后,依次進行封口、品質檢驗、入庫處理。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步驟5)中的保鮮氣體為氮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保鮮氣體。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氮氣與二氧化碳的混合質量比為4: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首先對新鮮采摘的翠冠梨進行預冷處理,然后浸漬保鮮劑,最后進行套袋及氣體置換處理,該包裝工藝可以可靠延長翠冠梨的保鮮時間,并使其口感優于采收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實施例一:
一種翠冠梨的保鮮包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收、挑選:采收新鮮的翠冠梨,挑選品質好的翠冠梨進行保鮮包裝;
2)預冷:將步驟1)挑選出的翠冠梨放入真空預冷設備中進行預冷,預冷到15℃以下,然后取出吹干;
3)浸漬保鮮劑:將步驟2)處理后的翠冠梨浸入保鮮劑中,浸泡10min后取出吹干;其中所述保鮮劑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碳酸氫鈉25份、蔗糖酯7份、檸檬酸6份、水60份;
4)套袋:采用透明聚乙烯包裝袋對步驟3)處理后的翠冠梨進行逐個套袋包裝;
5)充入保鮮氣體:對步驟4)處理好后的包裝袋內充入保鮮氣體;其中所述保鮮氣體為混合質量比為4:1的氮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保鮮氣體;
6)封口、質檢、入庫:充氣完成后,依次進行封口、品質檢驗、入庫處理。
實施例二:
一種翠冠梨的保鮮包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收、挑選:采收新鮮的翠冠梨,挑選品質好的翠冠梨進行保鮮包裝;
2)預冷:將步驟1)挑選出的翠冠梨放入真空預冷設備中進行預冷,預冷到15℃以下,然后取出吹干;
3)浸漬保鮮劑:將步驟2)處理后的翠冠梨浸入保鮮劑中,浸泡12min后取出吹干;其中所述保鮮劑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碳酸氫鈉28份、蔗糖酯8份、檸檬酸9份、水65份;
4)套袋:采用透明聚乙烯包裝袋對步驟3)處理后的翠冠梨進行逐個套袋包裝;
5)充入保鮮氣體:對步驟4)處理好后的包裝袋內充入保鮮氣體;其中所述保鮮氣體為混合質量比為4:1的氮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保鮮氣體;
6)封口、質檢、入庫:充氣完成后,依次進行封口、品質檢驗、入庫處理。
實施例三:
一種翠冠梨的保鮮包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采收、挑選:采收新鮮的翠冠梨,挑選品質好的翠冠梨進行保鮮包裝;
2)預冷:將步驟1)挑選出的翠冠梨放入真空預冷設備中進行預冷,預冷到15℃以下,然后取出吹干;
3)浸漬保鮮劑:將步驟2)處理后的翠冠梨浸入保鮮劑中,浸泡15min后取出吹干;其中所述保鮮劑的成分及重量配比為:碳酸氫鈉30份、蔗糖酯12份、檸檬酸10份、水70份;
4)套袋:采用透明聚乙烯包裝袋對步驟3)處理后的翠冠梨進行逐個套袋包裝;
5)充入保鮮氣體:對步驟4)處理好后的包裝袋內充入保鮮氣體;其中所述保鮮氣體為混合質量比為4:1的氮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保鮮氣體;
6)封口、質檢、入庫:充氣完成后,依次進行封口、品質檢驗、入庫處理。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翠冠梨的保鮮包裝工藝,首先對新鮮采摘的翠冠梨進行預冷處理,然后浸漬保鮮劑,最后進行套袋及氣體置換處理,該包裝工藝可以可靠延長翠冠梨的保鮮時間,并使其口感優于采收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