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易切割茶餅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采摘茶葉:采摘的標準為一芽一、二、三或四葉,作為原料備用;
步驟二,涼青:將步驟一的茶葉0.9kg~1kg放置在篩網上,翻松后,放置4h~6h;
步驟三,搖青:將步驟二中涼青后的茶葉進行搖動,每次搖青的下茶量為31kg;
步驟四,攤涼:將步驟三中的茶葉攤平散發青氣、水分;
步驟五,揉捻:將步驟四中的茶葉進行揉捻,揉捻時間為3min~4min;
步驟六,烘干:對步驟五中的茶葉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100℃~120℃,烘干時間為10min~15min,水分控制在5%~6%;
步驟七,揀剔:對步驟六中的茶葉進行揀剔,挑出黃葉或其他非茶葉的雜物;
步驟八,初壓餅:將步驟七中的茶葉進行壓制;100g的茶餅,所用壓力為0.4噸~0.8噸,壓制時間為40s~45s;
步驟九,切割:采用格子狀的切刀(1)進行切割,所述切刀(1)包括刀刃(3)和刀體(2),所述刀體(2)的厚度為1cm~2cm,所述刀刃(3)為倒三角形,刀刃(3)的上邊緣與刀體(2)的下邊緣固定連接;所述刀體(2)兩側設有出蠟口(5);所述刀體(2)上設有通蠟管(4),通蠟管(4)從刀體(2)的上部穿入刀體(2)內并穿入到刀刃(3)中與出蠟口(5)連接;
將步驟八中的茶餅采用切刀(1)壓切成多個小塊;切刀(1)壓切入茶餅后,液體狀的食用蠟沿著刀體(2)側壁流入切口縫隙內,待3s~5s后,停止向縫隙內通入液體狀的食用蠟,然后拔出切刀(1);
步驟十,埋線:將棉線切割成10cm~15cm,然后將棉線沿著步驟九中的切口布置一圈,每個塊與塊之間的切口處均分別布置一根棉線,并將棉線的兩個端頭留在切口外部;
步驟十一,復壓餅:將步驟十中的茶餅進行壓制,壓力為步驟八中壓力的3倍,歷時30s~40s;
步驟十二,成品:將步驟十一中的茶餅放置在通風處進行通風干燥;歷時10d~25d。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切割茶餅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的搖青分為四次,第一次搖青搖動3min~4min后,停50s~1min;第二次搖青,力度加大10%,搖動時間為4min~5min;第三次搖青的力度再加大30%,搖動時間為10min~11min;第四次搖青力度再次加大30%,搖動時間為30min~31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易切割茶餅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八中壓制得到的茶餅厚度為2.5cm~3c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易切割茶餅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九中所述的刀刃(3)的高度為0.5cm~1cm;出蠟口(5)與刀刃(3)底端的距離為1.6cm~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