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品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豆干是用大豆摻以其他原料做出的風味休閑類小食品,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小吃。豆干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且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比例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目前市面上推出了各類口味的豆干,如泡椒豆干、麻辣豆干等,這類豆干統稱為調味豆干,其制作工藝為:①將大豆洗凈、浸泡8~24h備用;②將浸泡后的大豆磨漿后,過濾分離后得到豆漿;③將豆漿加熱到95-100℃得到熱豆漿;④將熱豆漿冷卻至80-85℃后,向里面加入氯化鎂,氯化鎂的加入量為熱豆漿質量的0.15-0.18%,靜置后凝固得到豆花;⑤將豆花轉移到鋪設好的包布中,將包布封口后對其進行壓制,得到白豆干;⑥將包布揭去,將白豆干切成豆干塊;⑦向調制好的調料中加入所述的白豆干塊進行浸泡,待豆干入味后取出;⑨包裝:取出浸泡后的豆干,略微濾干后進行殺菌、包裝。
這種豆干的缺點在于:①這種工業化生產的豆干味道的統一性強,如泡椒豆干的辣味酸味或者其他味道的程度都是一致,無法滿足顧客個性化的口味需求(有的喜歡調味料的味道重一些、有些喜歡調味料的味道輕一些),市面上尚缺少一種可以讓顧客自行調節味道輕重程度的即食成品豆干;②豆干的調料中均含有食用油,在冬季時候,人們不太喜歡吃較為冰冷的食物,通常會采用微波加熱,微波加熱效率高,豆干中的油被快速加熱,高溫油會出現飛濺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滿足顧客個性化口味需求的調味豆干。
本發明一種調味豆干,包括白豆干和包裝袋,所述包裝袋是由上層塑料膜和下層塑料膜壓制而成,上層塑料膜上凸起形成至少一個調味料腔、若干豆干腔,上層塑料膜上凸起形成連通上述若干豆干腔的第一流道,上層塑料膜上凸起形成連通調味料腔和第一流道的第二流道,上層塑料膜上凸起形成與第二流道連通的封堵通道,該封堵通道內設有延伸至第二流道內的封堵柱,包裝袋上在封堵通道處壓制有撕裂線;所述白豆干內埋設有若干青椒筒,白豆干位于豆干腔內,調味料腔內注入調味料。
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在白豆干內埋入青椒筒,使得白豆干內形成若干較大的孔洞,可以供調味料進入,而包裝袋采用將調味料和白豆干分區放置的形式(即調味料腔內注入調味料,白豆干位于豆干腔內);并采用第一流道連通所有的豆干腔,而第一流道又與第二流道連通,第二流道又與調味料腔連通,第二流道被封堵柱封堵;使用時,撕開包裝袋上的撕裂線,可以取出封堵柱,再捏住撕裂線的撕開處(防止調味料從撕裂線處流出),再擠壓調味料腔,使得調味料腔內的調味料經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后進入各豆干腔中,白豆干整體浸泡在調味料內,顧客可以根據通過調整擠壓量來控制調味料的進入量,即顧客根據自己的口味輕重自行調節豆干的味道輕重;另外,部分調味料還會進入青椒筒,顧客為了讓白豆干更加入味,還可以擠壓豆干腔使得青椒筒破碎,原本位于青椒筒內的調味料就直接與豆干內孔接觸。本發明通過包裝袋和白豆干的改進,可以滿足顧客個性化的口味需求。
進一步地,所述下層塑料膜表面設置有發熱袋,發熱袋包括內芯層、無紡布層和膠布層,內芯層的表面為無紡布層,膠布層位于無紡布層表面并將無紡布層覆蓋,膠布層粘接在下層塑料膜表面。通過發熱袋對包裝袋加溫,溫度最高可上升至50℃,平均溫度達40℃,可持續發熱12小時,調味料和白豆干在此溫度條下融合得更好,白豆干更加入味,顧客在冬季也可能吃到暖和的豆干,而又避免了微波加熱時易發生熱油飛濺現象的問題。
進一步地,所述調味料是泡椒液或者番茄醬或者烤肉醬,根據豆干產品種類加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封堵通道的高度為1cm,使得調味料的流動更加順暢。
進一步地,所述內芯層內裝入鐵粉、活性碳、蛭石、鹽,其中活性碳被水潤濕。當內芯層與空氣接觸后,活性碳中的水分與空氣和鐵粉接觸,在氯化鈉(鹽)的催化作用下較為迅速的發生鐵氧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放出熱量,而蛭石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可以吸收鐵氧反應的熱量并逐漸釋放出來。
進一步地,所述封堵柱是用食用明膠制成,無毒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調味豆干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圖1中白豆干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包裝袋1、發熱袋2、調味料腔3、豆干腔4、白豆干5、第二流道6、第一流道7、撕裂線8、青椒筒9。
本發明一種調味豆干,如圖1、圖2所示,包括白豆干5、包裝袋1、調味料、發熱袋2,白豆干5內帶有若干青椒筒9,青椒筒9在白豆干5內搭建出若干通道。
包裝袋1是由上層塑料膜和下層塑料膜壓制而成,上層塑料膜上凸起形成調味料腔3、以及4個豆干腔4,豆干腔4位于調料料腔側邊,4個豆干腔4呈矩形陣列排布。上層塑料膜在每排豆干腔4之間凸起形成第一流道7,第一流道7連通該排的每個豆干腔4,上層塑料膜在兩列豆干腔4之間凸起形成第二流道6,第二流道6連通所有第一流道7,且第二流道6延伸至調味料腔3內。調味料置于調味料腔3內,該調味料可以是泡椒液或者番茄醬或者烤肉醬等。
第二流道6在靠近調味料腔3處橫向延伸形成封堵通道,封堵通道與第二流道6連通,從封堵通道內插入食用明膠制成的封堵柱將第二流道6進行封堵,封堵通道的端口被壓制密封。第一流道7、第二流道6、封堵通道的高度為1cm。包裝袋1表面上壓出貫穿封堵通道的撕裂線8。
發熱袋2包括內芯層、無紡布層和膠布層,內芯層內裝有鐵粉、活性碳、蛭石、鹽,活性碳被水浸過呈濕潤狀態,內芯層的表面為無紡布層,膠布層位于無紡布層表面并將無紡布層完全覆蓋,膠布層粘接在下層塑料膜下側表面。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調味豆干的制備方法:
1、 原料準備:稱取黃豆1000g并洗凈,浸泡24小時,另外準備若干條形的青椒;
2、 打磨濾漿:將黃豆磨漿,采用濾網將磨漿過濾,得到無渣的豆漿原液;
3、 煮漿:將豆漿原液煮沸至100℃后,再冷卻至70-80℃;
4、 排列青椒:在矩形的模具盒內放入青椒,若干青椒呈平行排列,相鄰青椒之間的距離為2cm;
5、 點豆花:緩慢地將步驟3中的豆漿原液倒模具盒內,盡量不破壞青椒的排列形狀;再向倒入豆漿原液的模具盒內加入石膏并輕微攪拌,注意攪拌時不要碰到青椒,靜置后凝固得到豆花;
6、 壓榨:采用與模具盒內腔形狀、大小相同的壓板,壓板上開有若干透水孔,反復下壓壓板,使得豆花內的水被逐漸壓出,形成白豆干5;
7、 分切:將白豆干5切割成塊狀,此步驟中埋設與白豆干5內的青椒將會被切成青椒筒9(即兩端開口呈筒狀的青椒);
8、包裝,將白豆干5塊裝入包裝袋1的豆干腔4內,再向包裝袋1的第二流道6內插入封堵柱,向調味料腔內注入調味料(包裝袋1上帶有注入口,附圖中未畫出),該調味料可以是泡椒液或者番茄醬或者烤肉醬等,再使用包裝壓制機將多余的空氣壓出并將包裝袋1邊緣壓實;
9、殺菌:采用輻照殺菌殺死豆干中細菌等微生物。
名詞解釋:本行業所稱的白豆干5是指未添加任何調味料的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