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錫紙貝類的制配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市面上對貝類的包裝相對簡單,體現不出其特點價值。我們對貝類進行深加工,,在其表面附上錫紙,這樣一來,沒個貝類都穿了一層“銀衣”,包裝新穎,博人眼球,與此同時能更好的保留貝類的湯汁,使燙自己牢牢的留在錫紙內,不丟失其味道的鮮美,解決了以往我們蒸煮貝類時,湯汁流失的缺點,又美化了貝類,一舉兩得。貝類的營養特點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鐵、高鈣和少脂肪,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EPA和DHA。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克服傳統浪費資源的同時又浪費了環境。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錫紙貝類的制備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
(1)原料處理:將原料經過兩次吐沙,挑揀后經過抽真空,時間為15秒備用;
(2)蒸煮:得到原料放入蒸煮鍋溫度95℃-110℃,蒸煮時間為6分到6分30秒,備用;最佳時間為6分30秒。
(3)冷卻:將步驟(2)得到的產品經過兩次冷卻。
(4)包裝:將步驟(3)得到產品包錫紙后入庫冷凍即可。
所述的去臟為沿腹部正中線把魚切開,用手慢慢撈出內臟,然后清洗干凈。
所述的二次吐沙具體過程為:第一次吐沙鹽度控制2.3±0.2°;水溫冬季控制10±2℃;夏季水溫控制范圍17±2℃,第二次吐沙:鹽度控制2.3±0.2°;水溫冬季控制10±2℃;夏季水溫控制范圍17±2℃。
兩次冷卻為:一次冷卻,-15℃--18℃下冷卻時間為5秒;-20℃--30℃下二次冷卻,冷卻時間為5秒。
所述原料為雜色蛤、文蛤、青柳蛤、白蜆子、貽貝。
本發明的優點為:將湯汁更好的在錫紙內,確保原汁原味,不會流失營養,外觀美麗大方,菜品有營養,有觀賞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具體操作步驟為:
(1)原料處理:將原料經過兩次吐沙,撿出原料里的碎殼、空殼、泥包、雜質,挑揀后經過清洗漂殼,利用磁石挑選出金屬雜質,經過抽真空,時間為15秒備用;
(2)蒸煮:得到原料放入蒸煮鍋溫度110℃,蒸煮時間為6分30秒;
(3)冷卻:將步驟(2)得到的產品經過兩次冷卻。
(4)包裝:將步驟(3)得到產品包錫紙后入庫冷凍即可。
所述的二次吐沙具體過程為:第一次吐沙鹽度控制2.3±0.2°;水溫冬季控制10±2℃;夏季水溫控制范圍17±2℃,第二次吐沙:鹽度控制2.3±0.2°;水溫冬季控制10±2℃;夏季水溫控制范圍17±2℃。兩次冷卻為:一次冷卻,-15℃下冷卻時間為5秒;-25℃下二次冷卻冷卻時間為5秒。
所述原料可以為雜色蛤、文蛤、青柳蛤、白蜆子或貽貝中的一種。
所述的原料產自丹東東港附近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