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無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殺菌,對器皿進行殺菌處理;
步驟二,破碎發酵,首先將原材料進行破碎處理,將破碎后的原材料、發酵菌種及輔料放入器皿中進行混合攪拌后得到混合液,然后將器皿中的混合液進行封閉恒溫發酵;
步驟三,攪拌發酵,將混合液進行定時攪拌并恒溫發酵;
步驟四,靜置發酵,將經過攪拌發酵的混合液進行翻料后靜置發酵,控制器皿中的最高氣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一,采用將器皿的溫度加熱至65℃~80℃,并保持25min~45min的方法進行殺菌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二,破碎后的原材料的粒徑小于0.5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三,所述攪拌發酵至少包括第一次攪拌發酵和第二次攪拌發酵,所述第一次攪拌發酵和第二次攪拌發酵分別在不同的器皿中進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渣酵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四,所述靜置發酵至少包括第一次靜置發酵和第二次靜置發酵,所述第一次靜置發酵和第二次靜置發酵分別在不同的器皿中進行。
6.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渣酵素的制作設備,其特征是包括:
用于原材料進行破碎并進行發酵的破碎發酵桶(1);
至少一個用于對經過破碎發酵桶(1)中的混合液進行攪拌發酵的攪拌發酵桶(2),所述攪拌發酵桶(2)的入口與破碎發酵桶(1)的出口相連通;
至少一個用于對經過攪拌發酵桶(2)中的混合液進行靜置發酵的靜置發酵桶(3),所述靜置發酵桶(3)的入口與攪拌發酵桶(2)的出口相連通;
其中,
所述破碎發酵桶(1)包括第一桶主體(11),第一加熱裝置(12)設置在第一桶主體(11)的下部,第一桶主體(11)的上部設置有用于封閉的第一蓋板(13),所述第一蓋板(13)上設置有可啟閉的進料口(14),第一桶主體(11)內且位于第一蓋板(13)的下方設置有破碎工作腔,該破碎工作腔的側壁及底板均為篩網(15)制成,所述破碎工作腔內設置有可轉動的刀具(16),該刀具(16)與設置在第一蓋板(13)上的破碎電機(17)相接并受其驅動,所述第一蓋板(13)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一壓力開關(18)。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渣酵素的制作設備,其特征是所述攪拌發酵桶(2)為兩個,每個攪拌發酵桶(2)均包括第二桶主體(21),該第二桶主體(21)的底部設置有第二加熱裝置(22),第二桶主體(21)的上部設置有用于封閉的第二蓋板(25),該第二蓋板(25)上設置有攪拌電機(26),帶有攪拌葉的攪拌桿(27)與攪拌電機(26)的輸出端相接,帶有攪拌葉的攪拌桿(27)延伸到第二桶主體(21)體內;
其中,
第一個第二桶主體(21)的上部通過第一管路與第一桶主體(11)的下部相連通,該第一管路上設置有第一抽料泵(23),該第一抽料泵(23)與第一壓力開關(18)電連接并受其控制;第一個第二桶主體(21)的第二蓋板(25)上設置有第二壓力開關(28),
第二個第二桶主體(21)的上部通過第二管路與第一個第二桶主體(21)的下部相連通,該第二管路上設置有第二抽料泵(24),第二個第二桶主體(21)的第二蓋板(25)上設置有第三壓力開關(29),第二抽料泵(24)與第二壓力開關(28)電連接并受其控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渣酵素的制作設備,其特征是所述靜置發酵桶(3)為兩個,每個靜置發酵桶(3)包括第三桶主體(31),第三加熱裝置(32)設置在第三桶主體(31)的底部,第三桶主體(31)的上部設置有用于封閉的第三蓋板(35),
其中,第一個第三桶主體(31)的上部通過第三管路與第二個第二桶主體(21)的下部相連通,該第三管路上設置有第三抽料泵(33),所述第三抽料泵(33)與第三壓力開關(29)電連接并受其控制;第一個第三桶主體(31)的第三蓋板(35)上設置有第四壓力開關(36),
第二個第三桶主體(31)的上部通過第四管路與第一個第三桶主體(31)的下部相連通,該第四管路上設置有第四抽料泵(34),第二個第三桶主體(31)的第三蓋板(35)上設置有第五壓力開關(37)和自動排氣閥(38);第四抽料泵(34)與第四壓力開關(36)電連接并受其控制。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渣酵素的制作設備,其特征是所述刀具(16)為上中下三層設置,刀具(16)包括位于上層的用于粗碎的第一刀具、位于中層的用于二次破碎的第二刀具、以及位于下層的用于細化粉碎的第三刀具。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渣酵素的制作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篩網(15)上的篩孔直徑為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