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烘干機,特別是一種調節方便的茶葉烘干機。
背景技術:
茶葉生產過程中,需要對加工的茶葉進行烘干作業,現有的茶葉烘干機中帶有多層輸送帶的茶葉烘干機,該烘干機通過設置多層輸送帶來回往返烘干茶葉,其較之單層輸送帶的烘干機,節約了空間。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一個問題,對于不同的產品,茶葉在輸送帶上的厚薄均有不同的要求,但是現有的多層烘干機的每一層的茶葉均葉裝置都是單獨設置的,若需要對茶葉的輸送厚度進行調節,那么只能一個一個的去調整茶葉均葉裝置,花費時間比較長,而且還不能保證一次調節后,上下幾層的茶葉厚度均能達到要求。特別是對于高層的輸送帶,由于高度較高,工人需要借助梯子分別對其兩邊的高度進行調節,時間比較長,費時又費力。而且現有的均葉設備均為固定式的設置,當茶葉輸送過來比較多時,茶葉容易堵在均葉設備處,長時間累積后,就容易堆積大量的茶葉,最后造成機器停車。為此我方對現有的多層茶葉烘干設備進行了調整,可實現1個裝置即可調節所有的均葉裝置的高度。但是使用過程中,發現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時,要想每層輸送帶的均葉效果較好,則應將均葉裝置設置在輸送帶的輸送頭端,但改進后的設備若1個均葉裝置設置在輸送帶頭端,則在其下方的輸送帶由于反向輸送,那么均葉裝置就會設置在了末端,根本無法取得均葉效果,為此我方只能將均葉裝置大致位置設置在中部,從而導致均葉效果欠佳。再者,驅動裝置長期與升降裝置連接,在受到升降裝置的重力作用下,驅動裝置容易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調節方便的茶葉烘干機。該調節方便的茶葉烘干機需要調整均葉設備時,一次調整就可以調整全部均葉設備的高度,省事又省力,而且均葉效果比較好,驅動裝置不容易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調節方便的茶葉烘干機,包括有機架,機架由上至下設置有多層金屬網狀的輸送帶,在機架兩側分別設置有1根帶有滑槽的立柱,立柱的滑槽中卡入有移動桿,每層輸送帶上方的移動桿上設置有向輸送帶運動頭端延伸的橫向安裝桿,兩根橫向安裝桿之間設置有1根橫向安裝軸,橫向安裝軸上設置有豎直向下的梳齒,移動桿桿身上設置有齒條,在立柱旁邊設置有安裝架,2個安裝架之間設置有轉動桿,轉動桿上設有2個驅動齒輪,每個驅動齒輪分別與1個齒條嚙合,轉動桿頭端設置有轉動手柄,移動桿底部與地面之間設置有墊塊。
前述的調節方便的茶葉烘干機,所述移動桿桿身上設置有刻度。
前述的調節方便的茶葉烘干機,所述橫向安裝桿與移動桿之間連接有斜向支撐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設置有向輸送帶運動頭端延伸的橫向安裝桿,從而使得橫向安裝軸與梳齒構成的均葉裝置均處于輸送帶的運動頭端,從而達到了最佳的均葉效果,當需要調整多層茶葉均葉設備的厚度時,只需要轉動轉動桿,通過驅動齒輪即可帶動移動桿整體上下移動,從而調整了所有橫向安裝軸的高度,梳齒可以起到均葉效果,當輸送來的茶葉較多,茶葉與梳齒之間的接觸力帶動橫向安裝軸轉動,橫向安裝軸轉動過程中,梳齒又會不間斷地對茶葉進行均葉工作,而且橫向安裝軸轉動過程中,就可以避免茶葉堆積在該處。而設置有墊塊可以避免驅動齒輪與齒條嚙合過程,長期受到移動桿及其相關連接件的重力作用而發生損壞。本實用新型調節方便,省時又省力,使用效果較好,均葉效果佳,驅動裝置不容易損壞。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1-機架,2-輸送帶,3-立柱,4-移動桿,5-橫向安裝軸,6-梳齒,7-齒條,8-安裝架,9-轉動桿,10-驅動齒輪,11-轉動手柄,12-墊塊,13-橫向安裝桿,14-斜向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種調節方便的茶葉烘干機,如附圖1-2所示,包括有機架1,機架1由上至下設置有多層金屬網狀的輸送帶2,在機架1兩側分別設置有1根帶有滑槽的立柱3,立柱3的滑槽中卡入有移動桿4的榫頭部分,而移動桿4的主體則位于立柱3的外側,每層輸送帶2上方的移動桿4上設置有向輸送帶2運動頭端延伸的橫向安裝桿13,兩根橫向安裝桿13之間設置有1根橫向安裝軸5,橫向安裝軸5數目與輸送帶2的數目相同,每根橫向安裝軸5位于1個輸送帶2上方,橫向安裝軸5上設置有豎直向下的梳齒6,移動桿4桿身上設置有齒條7,在立柱3旁邊設置有安裝架8,2個安裝架8之間設置有轉動桿9,轉動桿9上設有2個驅動齒輪10,每個驅動齒輪10分別與1個齒條7嚙合,轉動桿9頭端設置有轉動手柄11。移動桿4底部與地面之間設置有墊塊12。
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中,茶葉從上層輸送帶2輸送后掉落至下層的輸送帶2上,如此往復輸送最后從最底層的輸送帶2上送出。整個輸送烘干過程中,梳齒6不斷與茶葉接觸,對茶葉進行均葉作業,當某個時候輸送來的茶葉量較多時,茶葉與梳齒6的接觸力會帶動橫向安裝軸5轉動,橫向安裝軸5轉動的過程中梳齒6又不斷地對茶葉進行均葉作用,從而避免了大量的茶葉堆積在該處,同時也對茶葉進行了均葉。當加工不同的茶葉,需要對梳齒6的高度進行調整時,人工轉動轉動手柄11,通過轉動桿9帶動驅動齒輪10轉動,驅動齒輪10又帶動移動桿4上下移動,移動桿4移動過程中帶動所有的橫向安裝軸5上下移動,從而一次就可以調整所有梳齒6與相鄰輸送帶2之間的高度,不需要分別調節。由于設置有向輸送帶2運動頭端延伸的橫向安裝桿13,從而使得橫向安裝軸5與梳齒6構成的均葉裝置均處于輸送帶2的運動頭端,從而達到了最佳的均葉效果,而設置有墊塊12可以避免驅動齒輪10與齒條7嚙合過程,長期受到移動桿4及其相關連接件的重力作用而發生損壞。
所述移動桿4桿身上設置有刻度,通過設置刻度即可方便觀察調節的高度。不同類型的茶葉加工過程中可在不同的刻度上標示其位置,當下次加工同類型茶葉時,通過觀察刻度的標示位置,即可知道調節至什么高度。
所述橫向安裝桿13與移動桿4之間連接有斜向支撐桿14,避免橫向安裝桿13長度過程后容易彎折,提高整體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