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面條機的控制裝置和一種具有該裝置的面條機。
背景技術:
相關的面條機用于制面。但是,相關技術存在的缺點是,工作模式單一,用戶操作時間較長,并且保護功能不全,造成面條機的保護不及時,甚至會損壞模頭面粉。
因此,相關技術需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面條機的控制裝置,該裝置可實現自動攪拌和/或出面,并能夠有效保護面條機。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面條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提出的一種面條機的控制裝置,包括:接收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的接收組件;攪拌組件;出面組件;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具有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所述驅動組件在所述第一工作狀態下驅動所述攪拌組件進行攪拌并在所述第二工作狀態下驅動所述出面組件進行出面;狀態檢測單元,所述狀態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所述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檢測信號;供電電路,所述供電電路用于將交流電源提供的交流電轉換為第一預設電源和第二預設電源,以為所述驅動組件提供所述第一預設電源,并為所述狀態檢測單元提供所述第二預設電源;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接收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和所述狀態檢測單元相連,所述控制單元根據所述模式選擇指令和所述檢測信號對所述驅動組件進行控制。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驅動組件具有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驅動組件在第一工作狀態下驅動攪拌組件進行攪拌,并在第二工作狀態下驅動出面組件進行出面,通過狀態檢測單元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檢測信號,并通過接收組件接收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控制單元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對驅動組件進行控制,從而可實現自動攪拌和/或出面,優化了面條機的工作模式,節省了用戶操作的時間和 精力,并且通過狀態檢測單元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能夠有效保護面條機,避免損壞面條機的模頭,提升了用戶體驗。
進一步地,所述模式選擇指令包括手動攪拌指令、手動出面指令和自動攪拌出面指令,其中,所述控制單元在接收到所述手動攪拌指令時控制所述驅動組件以所述第一工作狀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所述控制單元在接收到所述手動出面指令時控制所述驅動組件以所述第二工作狀態工作第二預設時間;所述控制單元在接收到所述自動攪拌出面指令時先控制所述驅動組件以所述第一工作狀態工作所述第一預設時間,再控制所述驅動組件以所述第二工作狀態工作所述第二預設時間。
進一步地,在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驅動組件以所述第一工作狀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時,所述控制單元進一步用于先控制所述驅動組件以所述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第三預設時間,再控制所述驅動組件以所述第一工作狀態間歇工作第四預設時間,其中,所述第三預設時間與所述第四預設時間之和等于所述第一預設時間。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電機,所述電機用于帶動所述攪拌組件和所述出面組件;轉動控制電路,所述轉動控制電路的第一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的一端相連,所述轉動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交流電源的另一端相連,所述轉動控制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機相連,所述轉動控制電路的控制端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所述轉動控制電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單元輸出的轉動控制信號的控制下調整所述電機的轉動方向以使所述驅動組件在所述第一工作狀態或所述第二工作狀態下進行工作;驅動電路,所述驅動電路連接在所述轉動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交流電源的另一端之間,所述驅動電路的控制端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所述驅動電路用于在所述控制單元輸出的驅動控制信號的控制下控制所述電機進行工作或停止工作。
進一步地,所述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包括功率狀態,所述狀態檢測單元包括:電流檢測電路,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連接在所述驅動電路與所述交流電源之間,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所述電流檢測電路用于檢測流過所述電機的電流以生成電流檢測信號;其中,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根據所述電流檢測信號計算所述面條機的運行功率。
進一步地,當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驅動組件以所述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的過程中,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判斷所述電機的運行功率是否小于第一預設功率,如果所述電機的運行功率小于第一預設功率且持續第五預設時間,則控制所述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進一步地,當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驅動組件以所述第二工作狀態工作的過程中,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判斷所述電機的運行功率是否小大于第二預設功率,如果所述電機的運行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預設功率,則控制所述電機反向轉動第六預設時間。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在所述電機反向轉動的次數大于預設次數閾值時,控制所述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包括過零狀態,所述狀態檢測單元包括:過零檢測電路,所述過零檢測電路與交流電源相連,所述過零檢測電路還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所述過零檢測電路用于對所述交流電源提供的交流電進行過零檢測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其中,所述控制單元用于判斷所述過零檢測信號是否發生異常,如果所述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且發生異常的累計時間大于第七預設時間,則控制所述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如果所述過零檢測信號未發生異常或發生異常的累計時間小于等于第七預設時間,則根據所述模式選擇指令對所述驅動組件進行控制。
進一步地,所述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包括開蓋狀態,所述狀態檢測單元包括:開蓋檢測電路,所述開蓋檢測電路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所述開蓋檢測電路用于對所述面條機的上蓋的開蓋狀態進行檢測以生成開蓋檢測信號,其中,所述控制單元在根據所述模式選擇指令對所述驅動組件進行控制之前,還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開蓋檢測信號時控制所述面條機進入待機狀態并發出第二提示信息,并進一步判斷所述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是否大于第八預設時間,如果所述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大于所述第八預設時間,則控制所述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控制電路包括:整流器,所述整流器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交流電源的一端相連,所述整流器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交流電源的另一端相連;第一繼電器,所述第一繼電器的開關的第一端與所述整流器的第一輸出端相連,所述第一繼電器的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整流器的第二輸出端相連,所述第一繼電器的開關的公共端與所述電機的一端相連;第二繼電器,所述第二繼電器的開關的第一端與所述整流器的第一輸出端相連,所述第二繼電器的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整流器的第二輸出端相連,所述第二繼電器的開關的公共端與所述電機的另一端相連;第一二極管,所述第一二極管與所述第一繼電器的線圈并聯,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陽極接地;第一三極管,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陰極相連,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射極與第一預設電源相連,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第二二極管,所述第二二極管與所述第二繼電器的線圈并聯,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陽極接地;第二三極管,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陰極相連,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與所述第一預設電源相連,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串聯的第一電阻、第二電阻和第一電容,所述串聯的第一電阻、第二電阻和第一電容與所述電機并聯。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電路包括:第一可控硅,所述第一可控硅的一端與所述交流電源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一可控硅的另一端與所述轉動控制電路的第二輸入端相連;第三電 阻,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端相連;第四電阻,所述第四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三電阻的另一端相連;第三三極管,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第四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第五電阻,所述第五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相連,所述第五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第六電阻,所述第六電阻并聯在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串聯的第二電容和第七電阻,所述串聯的第二電容和第七電阻并聯在所述第一可控硅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過零檢測電路包括:第三二極管,所述第三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交流電源相連;第八電阻,所述第八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三二極管的陰極相連;第九電阻,所述第九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八電阻的另一端相連;第四三極管,所述第四三極管的基極與所述第九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所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通過第十電阻與第二預設電源相連,所述第四三極管與所述第十電阻之間具有第一節點,其中,所述第一節點與所述控制單元相連;第四二極管,所述第四二極管的陽極與所述第一節點相連,所述第四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第二預設電源相連;第三電容,所述第三電容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節點相連,所述第三電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電阻,所述第十一電阻并聯在所述第四三極管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第四電容,所述第四電容并聯在所述第四三極管的基極與發射極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開蓋檢測電路包括: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設置在所述面條機的上蓋處,所述微動開關的一端與交流電源相連;檢測組件,所述檢測組件與所述微動開關的另一端相連,所述微動開關的另一端還與所述過零檢測電路和所述驅動組件相連。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提出的一種面包機,包括所述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面條機,通過上述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可實現自動攪拌和/或出面,優化了面條機的工作模式,節省了用戶操作的時間和精力,并且通過狀態檢測單元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能夠有效保護面條機,避免損壞面條機的模頭,提升了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的方框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的方框示意圖;
圖2-a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供電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的電路原理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面條機的過零檢測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面條機的開蓋檢測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6-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其中,面條機處于手動攪拌模式;
圖6-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其中,面條機處于手動出面模式;
圖6-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其中,面條機處于自動攪拌出面模式;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功率狀態檢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8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面條機的功率狀態檢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面條機的功率狀態檢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面條機的過零狀態檢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1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面條機的開蓋狀態檢測方法的流程圖;
圖1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其中,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為手動攪拌指令;
圖1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其中,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為手動出面指令;以及
圖1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具體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其中,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為自動攪拌出面指令。
附圖標記:
接收組件11、攪拌組件12、出面組件13、驅動組件14、狀態檢測單元15、控制單元16和供電電路17;電機41、轉動控制電路42和驅動電路43;
整流器ZD1、第一繼電器K1、第二繼電器K2、第一二極管D1、第一三極管Q1、第二二極管D2、第二三極管Q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和第一電容C1;第一可控硅T1、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三三極管Q3、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二電容C2和第七電阻R7;
電流檢測電路51、過零檢測電路52、開蓋檢測電路53、微動開關CN2和檢測組件55;
過零檢測電路52的輸出端INT1、第三二極管D3、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四三極管Q4、第十電阻R10、第四二極管D4、第三電容C3、第十一電阻R11和第四電容C4;
開蓋檢測電路53的輸出端INT0、第五二極管D5、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五三極管Q5、第十四電阻R14、第六二極管D6、第五電容C5、第十五電阻R15和第六電容C6;第二十三電阻R23;
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七二極管D7和第七電容C7;熔斷器FU1、第十九電阻R19、第二十電阻R20、第二十一電阻R21、壓敏電阻R22和第八電容C8。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結合附圖來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面條機及其控制裝置和控制方法。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的方框示意圖。如圖1所示,面條機的控制裝置包括:接收組件11、攪拌組件12、出面組件13、驅動組件14、狀態檢測單元15、控制單元16和供電電路17。
其中,接收組件11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驅動組件14具有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驅動組件14在第一工作狀態下驅動攪拌組件12進行攪拌并在第二工作狀態下驅動出面組件13進行出面;狀態檢測單元15用于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檢測信號;控制單元16分別與接收組件11、驅動組件14和狀態檢測單元15相連,控制單元16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對驅動組件14進行控制;供電電路17用于將交流電源提供的交流電轉換為第一預設電源VCC1和第二預設電源VCC2,以為驅動組件14提供第一預設電源VCC1,并為狀態檢測單元15提供第二預設電源VCC2,其中,供電電路17的電路結構如圖2-a所示。
具體來說,攪拌組件12可包括螺杠,出面組件13可包括螺杠和出面壁,其中,驅動組件14驅動攪拌組件12攪拌面粉或者驅動出面組件13進行出面,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包括手動攪拌指令、手動出面指令和自動攪拌出面指令等,狀態檢測單元15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例如運行功率狀態、過零狀態、開蓋狀態等以生成檢測信號。
具體地,如果控制單元16根據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控制驅動組件14工作在第一工作狀態,則驅動組件14可帶動螺桿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以對面條機內的水和面粉進行攪拌;如果控制單元16根據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控制驅動組件14工作在第二工作狀態,則驅動組件14可帶動螺桿沿逆時針方向旋轉,以將攪拌好的面粉擠壓到出面壁,當擠壓力達到一定值時,出面組件13可將面擠出面條機。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模式選擇指令可包括手動攪拌指令、手動出面指令和自動攪拌出面指令,其中,控制單元16在接收到手動攪拌指令時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 工作狀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控制單元16在接收到手動出面指令時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第二預設時間;控制單元16在接收到自動攪拌出面指令時先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再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第二預設時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在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時,控制單元16進一步用于先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第三預設時間,再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間歇工作第四預設時間,其中,第三預設時間與第四預設時間之和等于第一預設時間。
具體來說,當執行手動攪拌模式時,用戶將水和面粉以合適的比例放入面條機,并輸入手動攪拌指令例如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手動攪拌按鍵,控制單元16接收到手動攪拌指令之后控制驅動組件14啟動,并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進行工作以驅動攪拌組件12進行攪拌,以將水與面粉攪拌均勻。更具體地,控制單元16可先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第三預設時間例如60s,再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間歇工作第四預設時間例如3min,其中,間歇工作的時間間隔可設定為3s,即言,控制驅動組件14按照停止3s再工作3s的方式進行間歇工作,這樣,在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時間達到第一預設時間例如4min時,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運行,并控制面條機發出提示信息例如啟動/攪拌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當執行手動出面模式時,用戶將攪拌好的面放入面條機,并輸入手動出面指令例如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手動出面按鍵,控制單元16接收到手動出面指令之后控制驅動組件14啟動,并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二工作狀態進行工作以驅動出面組件13進行出面,以將攪拌好的面粉擠壓到出面壁,當擠壓力達到一定值時,出面組件13可將面擠壓出面條機。具體地,在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時間達到第二預設時間例如12min時,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提示信息例如啟動/出面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當執行自動攪拌出面模式時,面條機集自動攪拌和自動出面功能于一體,用戶將水和面粉以合適的比例放入面條機,并輸入自動攪拌出面指令例如按下操作面板上的自動攪拌出面按鍵,控制單元16接收到自動攪拌出面指令之后首先執行自動攪拌功能,在攪拌時間達到第一預設時間之后,再執行自動出面功能,即言,控制單元16首先控制驅動組件14啟動,并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進行工作以驅動攪拌組件12進行攪拌,在攪拌時間達到第一預設時間之后,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二工作狀態進行工作以驅動出面組件13進行出面,以將攪拌好的面粉擠壓到出面壁,當擠壓力達到一定值時,出面組件13可將面擠壓出面條機。具體地,控制單元16先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 工作第三預設時間例如12min,再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間歇工作第四預設時間例如4min,其中,間歇工作的時間間隔可設定為3s,即言,控制驅動組件14按照停止3s再工作3s的方式進行間歇工作,這樣,在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時間達到第一預設時間例如16min時,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在第一工作狀態下進行工作,延時相應時間后,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二工作狀態進行工作以驅動出面組件13進行出面。在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時間達到第二預設時間例如12min時,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提示信息例如啟動/全自動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示例,在不同的模式下,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的時間不同,即第三預設時間不同,例如在手動攪拌功能下,第三預設時間可為60s,而在自動攪拌出面功能下,第三預設時間可為12min。
由此,控制單元16根據接收到的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14進行控制,以優化面條機的工作模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2所示,驅動組件14包括:電機41、轉動控制電路42和驅動電路43。
其中,電機41用于帶動攪拌組件12和出面組件13;轉動控制電路42的第一輸入端L1與交流電源的一端即火線L相連,轉動控制電路42的第二輸入端N1與交流電源的另一端即零線N相連,轉動控制電路42的輸出端與電機41相連,轉動控制電路42的控制端RE1和RE2與控制單元16相連,轉動控制電路42用于在控制單元16輸出的轉動控制信號的控制下調整電機41的轉動方向以使驅動組件14在第一工作狀態或第二工作狀態下進行工作;驅動電路43連接在轉動控制電路42的第二輸入端N1與交流電源的另一端N之間,驅動電路43的控制端MC與控制單元16相連,驅動電路43用于在控制單元16輸出的驅動控制信號的控制下控制電機41進行工作或停止工作。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3所示,轉動控制電路42包括:整流器ZD1、第一繼電器K1、第二繼電器K2、第一二極管D1、第一三極管Q1、第二二極管D2、第二三極管Q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和第一電容C1。
其中,整流器ZD1的第一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的一端相連,整流器ZD1的第二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的另一端相連;第一繼電器K1的開關的第一端a1與整流器ZD1的第一輸出端1相連,第一繼電器K1的開關的第二端b1與整流器ZD1的第二輸出端2相連,第一繼電器K1的開關的公共端c1與電機41的一端相連;第二繼電器K2的開關的第一端a2與整流器ZD1的第一輸出端1相連,第二繼電器K2的開關的第二端b2與整流器ZD1的第二輸出端2相連,第二繼電器K2的開關的公共端c2與電機41的另一端相連;第一二極管D1與第一 繼電器K1的線圈并聯,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接地;第一三極管Q1的集電極C與第一二極管D1的陰極相連,第一三極管Q1的發射極E與第一預設電源VCC1相連,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B與控制單元16相連;第二二極管D2與第二繼電器K2的線圈并聯,第二二極管D2的陽極接地;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C與第二二極管D2的陰極相連,第二三極管Q2的發射極E與第一預設電源VCC1相連,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B與控制單元16相連;串聯的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和第一電容C1,串聯的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和第一電容C1與電機41并聯。
其中,串聯的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和第一電容C1用于吸收電路中的高頻干擾信號,第一三極管Q1用以控制第一繼電器K1的通斷,第二三極管Q2用以控制第二繼電器K2的通斷。當第一繼電器K1斷電時,第一繼電器K1的線圈產生反向電動勢,并通過與之并聯的第一二極管D1進行放電;當第二繼電器K2斷電時,第二繼電器K2的線圈產生反向電動勢,并通過與之并聯的第二二極管D2進行放電。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一預設電源VCC1可為圖2-a所示的供電電路17提供的+12V電源。
具體來說,整流器ZD1對交流電源提供的交流電進行整流以整流成第一直流電源,整流器ZD1的第一輸出端和第二輸出端通過第一繼電器K1和第二繼電器K2分別與電機41的兩端相連,并控制單元16通過控制第一繼電器K1和第二繼電器K2的通斷以對電機41與整流器ZD1之間連接方式進行切換,即對電機41的兩端與第一直流電源的正負極之間的連接方式進行切換,從而控制電機41的轉動方向,以使驅動組件14在第一工作狀態或第二工作狀態下進行工作,進而實現攪拌和出面。
具體地,如果控制單元16輸出第一組轉動控制信號,則第一三極管Q1關斷,且第二三極管Q2導通,第一繼電器K1斷電,第一繼電器K1的開關的第一端a1與第一繼電器K1的開關的公共端c1連通,第二繼電器K2通電,第二繼電器K2的開關的第二端b2與第二繼電器K2的開關的公共端c2連通,此時電機41的一端與整流器ZD1的第一輸出端1相連,電機41的另一端與整流器ZD1的第二輸出端2相連,驅動組件14在第一工作狀態下進行工作,即電機41帶動攪拌組件12攪拌面粉;
如果控制單元16輸出第二組轉動控制信號,則第一三極管Q1開通,且第二三極管Q2關斷,第一繼電器K1通電,第一繼電器K1的開關的第二端b1與第一繼電器K1的開關的公共端c1連通,第二繼電器K2斷電,第二繼電器K2的開關的第一端a2與第二繼電器K2的開關的公共端c2連通,此時電機41的一端與整流器ZD1的第二輸出端2相連,電機41的另一端與整流器ZD1的第一輸出端1相連,驅動組件14在第二工作狀態下進行工作,即電機41帶動出面組件13進行出面,以將攪拌好的面粉擠壓到出面壁,當擠壓力達到一定 值時,出面組件13可將面擠壓出面條機。
同時,驅動電路43在控制單元16輸出的驅動控制信號的控制下控制電機41進行工作或停止工作。另外,驅動電路43還可根據控制單元16輸出的驅動控制信號調整電機41的轉速以控制面條機的運行功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3所示,驅動電路43包括:第一可控硅T1、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三三極管Q3、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二電容C2和第七電阻R7。
其中,第一可控硅T1的一端與交流電源的另一端即零線N相連,第一可控硅T1的另一端與轉動控制電路42的第二輸入端N1相連;第三電阻R3的一端與第一可控硅T1的控制端相連;第四電阻R4的一端與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相連;第三三極管Q3的集電極C與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相連,第三三極管Q3的發射極E接地;第五電阻R5的一端與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B相連,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與控制單元16相連;第六電阻R6并聯在第三三極管Q3的基極B與發射極E之間;串聯的第二電容C2和第七電阻R7,串聯的第二電容C2和第七電阻R7并聯在第一可控硅T1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
具體來說,控制單元16通過控制第一可控硅T1通斷以控制電機41的正常啟動和停止。其中,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和第六電阻R6起到限流作用,第二電容C2和第七電阻R7構成濾波保護電路,以防止交流電源的高壓對第一可控硅T1產生沖擊,損壞第一可控硅T1。
當控制單元16輸出至驅動電路43的驅動控制信號為高電平例如5V時,第三三極管Q3開通,第一可控硅T1開通,整流器ZD1的第二輸入端N1與交流電源的另一端N接通,電機41得電啟動;當控制單元16輸出至驅動電路43的驅動控制信號為低電平例如0V時,第三三極管Q3關斷,第一可控硅T1關斷,整流器ZD1的第二輸入端與交流電源的另一端N斷開,電機41失電停機,這樣,通過控制驅動控制信號可以控制電機41進行工作或停止工作。
另外,控制單元16還可通過控制第一可控硅T1的導通角來調整電機41的轉速以控制面條機的運行功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3所示,面條機的控制電路還包括并聯在交流電源兩端的熔斷器FU1、第十九電阻R19、第二十電阻R20、第二十一電阻R21、壓敏電阻R22和第八電容C8。其中,熔斷器FU1用于在電路中出現短路時提供過流保護,串聯的第十九電阻R19、第二十電阻R20和第二十一電阻R21構成放電支路,與壓敏電阻R22和第八電容C8一起對電路進行保護。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包括功率狀態,如圖2所示,狀態 檢測單元15包括:電流檢測電路51。
其中,電流檢測電路51連接在驅動電路43與交流電源之間,電流檢測電路51還與控制單元16相連,電流檢測電路51用于檢測流過電機41的電流以生成電流檢測信號;其中,控制單元16還用于根據電流檢測信號計算面條機的運行功率。
具體地,如圖3所示,電流檢測電路51包括: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七二極管D7和第七電容C7。其中,第十六電阻R16連接在交流電源的另一端N與驅動電路43之間,第十六電阻R16與驅動電路43之間具有第二節點;第十七電阻R17的一端與第二節點相連;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與第十七電阻R17的另一端相連,第十八電阻R18與第十七電阻R17之間具有第三節點,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與控制單元16相連,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與控制單元16之間具有第四節點;第七二極管D7的陽極與第三節點相連,第七二極管D7的陰極與第二預設電源VCC2相連;第七電容C7的一端與第四節點相連,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接地。其中,第七二極管D7用作鉗位二極管,以避免控制單元16因輸入電壓過高而擊穿。
這樣,控制單元16通過檢測第十六電阻R16的電壓來判斷面條機的運行功率,具體來說,當電機41進行工作時,第十六電阻R16的電壓隨著流過電機41的電流變化,電流檢測電路51根據第十六電阻R16的電壓生成電流檢測信號,控制單元16根據電流檢測信號即可計算面條機的運行功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當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的過程中,控制單元16還用于判斷電機41的運行功率是否小于第一預設功率,如果電機41的運行功率小于第一預設功率且持續第五預設時間,則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應當理解的是,控制單元16可通過以下方式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首先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工作,延長一定時間例如2s后控制電機41停機,并控制面條機在發出第一提示信息后整機停機。
具體來說,如圖3所示,電流檢測電路51連接在交流電源的另一端N與驅動電路43之間,在控制單元16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的過程中,電機41帶動攪拌組件12進行攪拌,電流檢測電路51檢測流過電機41的電流以生成電流檢測信號,并將該電流檢測信號輸送到控制單元16,控制單元16根據電流檢測信號計算面條機的運行功率。
控制單元16在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的過程中,首先判斷電機41的運行功率是否小于第一預設功率例如50W,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電機41的運行功率大于等于第一預設功率例如50W,則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繼續以第一工作狀態進行工作;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電機41的運行功率小于第一預設功率例如50W,則控制單元16進一 步判斷運行功率異常持續時間是否大于第五預設時間。
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運行功率異常持續時間大于第五預設時間例如30s,則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第一提示信息例如面條機啟動/攪拌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運行功率異常持續時間小于等于第五預設時間例如30s,則控制單元16在運行功率恢復正常之后控制驅動組件14繼續以第一工作狀態進行工作。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在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的過程中,控制單元16還用于判斷電機的運行功率是否大于第二預設功率,如果電機的運行功率大于第二預設功率,則控制電機41反向轉動第六預設時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控制單元16還用于在電機41反向轉動的次數大于預設次數閾值時,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應當理解的是,控制單元16可通過以下方式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首先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工作,延長一定時間例如2s后控制電機41停機,并控制面條機在發出第一提示信息后整機停機。
具體來說,在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的過程中,首先判斷電機41的運行功率是否大于第二預設功率例如280W,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電機41的運行功率小于等于第二預設功率,則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繼續以第二工作狀態進行工作;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電機41的運行功率大于第二預設功率例如280W,則控制單元16通過計數器記錄電機41的過載次數,并進一步判斷計數器的計數值即電機41的過載次數是否大于預設次數閾值。
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電機41的過載次數小于等于預設次數閾值例如2次,則控制單元16控制電機41反向轉動,以使面條機進入退面狀態,控制單元16進一步判斷電機41反向轉動的時間是否大于第六預設時間例如3s,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電機41反向轉動的時間小于等于第六預設時間,則控制單元16繼續控制電機41反向轉動;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電機41反向轉動的時間大于第六預設時間例如3s,則控制單元16控制電機41退出退面狀態,并控制驅動組件14繼續以第二工作狀態進行工作。
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電機41的過載次數大于預設次數閾值例如2次,則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第一提示信息例如面條機啟動/出面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由此,可以對面條機運行過程中的功率狀態進行檢測,并根據生成的檢測信號對驅動組件14進行控制,從而實現欠水、過載檢測功能,起到保護面條機的作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包括過零狀態,如圖2所示,狀態 檢測單元15包括:過零檢測電路52。
其中,過零檢測電路52與交流電源相連,過零檢測電路52還與控制單元16相連,過零檢測電路52用于對交流電源提供的交流電進行過零檢測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其中,控制單元16用于判斷過零檢測信號是否發生異常,如果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且發生異常的累計時間大于第七預設時間,則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如果過零檢測信號未發生異常或發生異常的累計時間小于等于第七預設時間,則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14進行控制。
應當理解的是,當面條機硬件電路發生故障或者電路處于斷路狀態時,過零檢測電路52輸出的波形出現異常,即言,過零檢測電路52生成的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
具體來說,在面條機的工作過程中,首先通過過零檢測電路52對交流電源提供的交流電進行過零檢測,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交流電源的過零檢測信號未發生異常,則控制單元16控制面條機繼續執行主程序以根據模式選擇指令進行工作;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交流電源的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則控制單元16進一步判斷面條機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的累計時間是否大于第七預設時間,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面條機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的累計時間大于第七預設時間例如2s,則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第一提示信息例如所有的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如果控制單元16判斷面條機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的累計時間小于等于第七預設時間例如2s,則控制單元16將過零檢測信號異常時間清零,并控制面條機繼續執行主程序以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14進行控制,以驅動攪拌組件12攪拌或者驅動出面組件13出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如圖4所示,過零檢測電路52包括:第三二極管D3、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四三極管Q4、第十電阻R10、第四二極管D4、第三電容C3、第十一電阻R11和第四電容C4,其中,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與交流電源的一端L相連,具體地,如圖4和圖2-a所示,第三二極管D3可通過第二十三電阻R23與交流電源的一端L相連,即第三二極管D3的陽極與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一端L-H相連,第二十三電阻R23的另一端與交流電源的一端L相連;第八電阻R8的一端與第三二極管D3的陰極相連;第九電阻R9的一端與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相連;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B與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相連,第四三極管Q4的發射極E接地,第四三極管Q4的集電極C通過第十電阻R10與第二預設電源VCC2相連,第四三極管Q4與第十電阻R10之間具有第一節點,其中,第一節點作為過零檢測電路52的輸出端INT1與控制單元16相連;第四二極管D4的陽極與第一節點相連,第四二極管D4的陰極與第二預設電源VCC2相連;第三電容C3的一端與第一節點相連,第三電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電阻R11并聯在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B與發射極E之間;第四電容C4并聯在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B與發射極E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二預設電源VCC2可為圖2-a所示的供電電路17提供的+5V電源。
其中,第三二極管D3、第八電阻R8和第九電阻R9對交流電源進行整流降壓處理,以驅動第四三極管Q4的通斷,以使過零檢測電路52的輸出端INT1的輸出電平翻轉,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用以對電路中的高頻干擾信號進行濾波處理,第四二極管D4用作鉗位二極管,以避免控制單元16因輸入電壓過高而損壞。
具體地,當交流電源的電壓處于正半周期時,第三二極管D3導通,第四三極管Q4開通,過零檢測電路52的輸出端INT1輸出低電平;當交流電源的電壓處于負半周期時,第三二極管D3截止,第四三極管Q4關斷,過零檢測電路52的輸出端INT1輸出高電平,這樣,如果面條機的硬件電路正常,則控制單元16接收的過零檢測信號的波形為高低電平各占50%的方波信號,此時過零檢測電路52生成的過零檢測信號未發生異常,面條機正常工作,即言,控制單元16可根據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執行手動攪拌、手動出面或自動攪拌出面的功能并控制電機41的啟動/停止;如果面條機硬件電路發生故障或者電路處于斷路狀態,則控制單元16接收的過零檢測信號的波形不再是高低電平各占50%的方波波形甚至控制單元16無法接收到過零檢測信號,此時過零檢測電路52生成的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控制單元16控制面條機發出相應的提示信息,面條機整機停止工作。
由此,可以對面條機運行過程中的過零信號狀態進行檢測,并根據生成的檢測信號和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14進行控制,從而實現過零檢測功能,起到保護面條機的作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包括開蓋狀態,如圖2所示,狀態檢測單元15包括:開蓋檢測電路53。
其中,開蓋檢測電路53與控制單元16相連,開蓋檢測電路53用于對面條機的上蓋的開蓋狀態進行檢測以生成開蓋檢測信號,其中,控制單元16在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14進行控制之前,還用于在接收到開蓋檢測信號時控制面條機進入待機狀態并發出第二提示信息,并進一步判斷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是否大于第八預設時間,如果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大于第八預設時間,則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應當理解的是,控制單元16通過以下方式控制面條機進入待機狀態:控制面條機的驅動組件14保持當前的工作狀態,同時控制單元16控制面條機的電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二提示信息例如關閉所有的指示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如圖3和5所示,開蓋檢測電路53包括:微動開關CN2和檢測組件55,其中,微動開關CN2設置在面條機的上蓋處,微動開關CN2的一端與交流電源的一端L相連;檢測組件55與微動開關CN2的另一端相連,微動開關CN2的另一端還與驅動組件14相連。
具體地,如圖5所示,檢測組件55包括:第五二極管D5、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五三極管Q5、第十四電阻R14、第六二極管D6、第五電容C5、第十五電阻R15和第六電容C6,其中,第五二極管D5的陽極與微動開關CN2的另一端;第十二電阻R12的一端與第五二極管D5的陰極相連;第十三電阻R13的一端與第十二電阻R12的另一端相連;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B與第十三電阻R13的另一端相連,第五三極管Q5的發射極E接地,第五三極管Q5的集電極C通過第十四電阻R14與第二預設電源VCC2相連,第五三極管Q5與第十四電阻R14之間具有第五節點,其中,第五節點作為開蓋檢測電路53的輸出端INT0與控制單元16相連;第六二極管D6的陽極與第五節點相連,第六二極管D6的陰極與第二預設電源VCC2相連;第五電容C5的一端與第五節點相連,第五電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五電阻R15并聯在第五三極管Q5的基極B與發射極E之間;第六電容C6并聯在第四三極管Q4的基極B與發射極E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第二預設電源VCC2可為圖2-a所示的供電電路17提供的+5V電源。
具體來說,在面條機的工作過程中,如果面條機的上蓋正常合蓋,則微動開關CN2閉合,交流電源接入檢測組件55,當交流電源的電壓處于正半周期時,第五二極管D5導通,第五三極管Q5開通,開蓋檢測電路53的輸出端INT0輸出低電平;當交流電源的電壓處于負半周期時,第五二極管D5截止,第五三極管Q5關斷,開蓋檢測電路53的輸出端INT0輸出高電平,這樣,開蓋檢測電路53輸出合蓋檢測信號,例如合蓋檢測信號的波形為高低電平各占50%的方波波形。
如果面條機的上蓋處于打開的狀態例如用戶對面條機進行開蓋加料操作,則微動開關CN2斷開,交流電源與檢測組件55斷開,第五三極管Q5關斷,開蓋檢測電路53的輸出端INT0始終輸出高電平,開蓋檢測電路53生成開蓋檢測信號。
更具體地,在面條機的工作過程中,控制單元16對面條機的開合蓋狀態進行檢測,如果控制單元16接收到合蓋檢測信號,則控制單元16控制面條機繼續執行主程序以根據模式選擇指令進行工作;如果控制單元16接收到開蓋檢測信號,則控制面條機進入待機狀態,即言,控制單元16控制面條機的驅動組件14保持當前的工作狀態,同時控制單元16將輸出的驅動控制信號置于低電平例如0V以控制面條機的電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二提示信息例如關閉所有的指示燈。
控制單元16在接收到開蓋檢測信號后進一步判斷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是否大于第八預設時間,如果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大于第八預設時間例如10s,則控制單元16控制驅動組件14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第一提示信息例如面條機的啟動/攪拌/出面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如果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小于等于第八預設時間例如10s, 則控制單元16進一步判斷是否接收到合蓋檢測信號,并在接收到合蓋檢測信號時將開蓋檢測信號異常時間清零,并控制面條機繼續執行主程序以根據模式選擇指令進行工作。
由此,可以對面條機運行過程中的開蓋狀態進行檢測,并根據生成的開蓋檢測信號和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14進行控制,從而實現開蓋檢測功能,起到保護面條機的作用。
如上所述,在面條機的工作過程中,狀態檢測單元15首先對面條機的過零狀態進行檢測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如果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則控制單元16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如果過零檢測信號未發生異常,則狀態檢測單元15繼續對面條機的開蓋狀態進行檢測以生成開蓋檢測信號,控制單元16在接收到開蓋檢測信號時,控制面條機進入待機狀態并發出第二提示信息,并進一步判斷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是否達到第八預設時間,并在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大于第八預設時間時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如果控制單元16在第八預設時間內接收到合蓋檢測信號,則控制單元16根據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控制驅動組件14工作在第一工作狀態或者第二工作狀態,同時狀態檢測單元15對面條機的功率狀態進行檢測,并執行相應的功率異常處理程序。
如果控制單元16根據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控制驅動組件14工作在第一工作狀態,則驅動組件14驅動攪拌組件12對面條機內的水和面粉進行攪拌;如果控制單元16根據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控制驅動組件14工作在第二工作狀態,則驅動組件14驅動出面組件13進行出面,以將攪拌好的面粉擠壓到出面壁,當擠壓力達到一定值時,出面組件13可將面擠出面條機。
綜上,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驅動組件具有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驅動組件在第一工作狀態下驅動攪拌組件進行攪拌,并在第二工作狀態下驅動出面組件進行出面,通過狀態檢測單元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檢測信號,并通過接收組件接收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控制單元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對驅動組件進行控制,從而可實現自動攪拌和/或出面,優化了面條機的工作模式,節省了用戶操作的時間和精力,并且通過狀態檢測單元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能夠有效保護面條機避免損壞面條機的模頭,提升了用戶體驗。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面包機,包括上述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
綜上,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面條機,通過上述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裝置,可實現自動攪拌和/或出面,優化了面條機的工作模式,節省了用戶操作的時間和精力,并且通過狀態檢測單元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能夠有效保護面條機,避免損壞面條機的模頭,提升了用戶體驗。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如圖6所示,面條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接收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
具體地,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包括手動攪拌指令、手動出面指令和自動攪拌出面指令等。如果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為手動攪拌指令,則面條機的啟動/攪拌指示燈常亮;如果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為手動出面指令,則面條機的啟動/出面指示燈常亮;如果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為自動攪拌出面指令,則面條機的啟動/全自動指示燈常亮。
S2: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檢測信號。
具體地,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可包括運行功率狀態、過零狀態、開蓋狀態等,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相應的檢測信號。
S3: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對面條機的驅動組件進行控制,其中,驅動組件具有第一工作狀態和第二工作狀態,驅動組件在第一工作狀態下驅動面條機的攪拌組件進行攪拌并在第二工作狀態下驅動面條機的出面組件進行出面。
具體來說,如果根據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控制驅動組件工作在第一工作狀態,則驅動組件驅動面條機的攪拌組件對面條機內的水和面粉進行攪拌;如果根據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控制驅動組件工作在第二工作狀態,則驅動組件驅動面條機的出面組件進行出面,以將攪拌好的面粉擠壓到出面壁,當擠壓力達到一定值時,出面組件可將面擠出面條機。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模式選擇指令可包括手動攪拌指令、手動出面指令和自動攪拌出面指令,其中,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對面條機的驅動組件進行控制,進一步包括:在接收到手動攪拌指令時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在接收到手動出面指令時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第二預設時間;在接收到自動攪拌出面指令時先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再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第二預設時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第一預設時間進一步包括:先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第三預設時間,再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間歇工作第四預設時間,其中,第三預設時間與第四預設時間之和等于第一預設時間。
具體來說,當執行手動攪拌模式時,用戶將水和面粉以合適的比例放入面條機,并輸入手動攪拌指令例如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手動攪拌按鍵,如圖6-1所示,手動攪拌模式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0:執行手動攪拌指令,控制驅動組件啟動,并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進行工作。
S11: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三預設時間例如60s。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12;否則,執行步驟S15。
S12: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間歇工作第四預設時間例如3min,其中,間歇工作的時間間隔可設定為3s,即言,控制驅動組件按照停止3s再工作3s的方式進行間歇工作。
S13: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一預設時間例如4min。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14;否則,執行步驟S15。
S14: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提示信息例如啟動/攪拌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S15:重新檢測運行狀態。
當執行手動出面模式時,用戶將攪拌好的面放入面條機,并輸入手動出面指令例如按下操作面板上的手動攪拌按鍵,如圖6-2所示,手動出面模式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01:執行手動出面指令,控制驅動組件啟動,并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進行工作。
S102: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持續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二預設時間例如12min。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103;否則,執行步驟S104。
S103: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提示信息例如啟動/出面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S104:重新檢測運行狀態。
當執行自動攪拌出面模式時,面條機集自動攪拌和自動出面功能于一體,用戶將水和面粉以合適的比例放入面條機,并輸入自動攪拌出面指令例如按下操作面板上的自動攪拌出面按鍵,如圖6-3所示,自動攪拌出面模式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10:執行自動攪拌出面模式,判斷面條機的運行狀態標志位是否為1。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111;否則,執行步驟S115。
S111:控制驅動組件啟動,并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進行工作。
S112: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三預設時間例如12min。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113;否則,執行步驟S118。
S113: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間歇工作第四預設時間例如4min,其中,間歇工作的時間間隔可設定為3s,即言,控制驅動組件按照停止3s再工作3s的方式進行間歇工作。
S114: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一預設時間例如16min。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115;否則,執行步驟S118。
S115: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進行工作。
S116: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持續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二預設時間例如12min。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117;否則,執行步驟S118。
S117: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提示信息例如啟動/全自動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S118:重新檢測運行狀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示例,在不同的模式下,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的時間不同,即第三預設時間不同,例如在手動攪拌功能下,第三預設時間可為60s,而在自動攪拌出面功能下,第三預設時間可為12min。
由此,根據接收到的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進行控制,以優化面條機的工作模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7所示,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包括功率狀態,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檢測信號進一步包括:
S20:檢測流過驅動組件中電機的電流以生成電流檢測信號。
通過檢測第十六電阻的電壓來判斷面條機的運行功率,具體來說,當電機進行工作時,第十六電阻的電壓隨著流過電機的電流變化,根據電流檢測信號即可計算面條機的運行功率。
S21:根據電流檢測信號計算面條機的運行功率。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在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的過程中,面條機的控制方法進一步包括:判斷電機的運行功率是否小于第一預設功率;如果電機的運行功率小于第一預設功率且持續第五預設時間,則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應當理解的是,可通過以下方式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首先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延長一定時間例如2s后控制電機停機,并控制面條機在發出第一提示信息后整機停機。
具體來說,如圖8所示,如果判斷電機的運行功率小于第一預設功率例如50W,則執行攪拌功率異常處理子程序,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22:執行攪拌功率異常處理子程序。
S23:判斷電機的運行功率小于第一預設功率例如50W的持續時間是否大于第五預設時間例如30s。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24;否則,執行步驟S25。
S24: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具體地,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第一提示信息例如面條機啟動/攪拌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S25:繼續執行主程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當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的過程中, 面條機的控制方法還包括:判斷電機的運行功率是否大于第二預設功率;如果電機的運行功率大于第二預設功率,則控制電機反向轉動第六預設時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在電機反向轉動的次數大于預設次數閾值時,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應當理解的是,可通過以下方式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首先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延長一定時間例如2s后控制電機停機,并控制面條機在發出第一提示信息后整機停機。
具體來說,如圖9所示,如果電機的運行功率大于第二預設功率例如280W,則執行出面功率異常處理子程序,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26:執行出面功率異常處理子程序。
S27:判斷計數器的計數值即電機過載的次數是否大于預設次數閾值例如2次。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28;否則執行步驟S29。
S28: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具體地,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第一提示信息例如面條機啟動/出面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S29:控制電機反向轉動,以使面條機進入退面狀態。
S210:判斷電機反向轉動的時間是否大于第六預設時間例如3s。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211;否則,返回步驟S29。
S211:結束退面狀態并繼續進行出面工作。
S212:繼續執行主程序。
具體來說,在判斷電機的運行功率大于第二預設功率例如280W時控制電機反向轉動第六預設時間例如3s,以使面條機進入退面狀態。記錄電機反向轉動的次數,如果電機反向轉動的次數大于預設次數閾值例如2次,則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第一提示信息例如面條機啟動/出面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如果電機反向轉動的次數小于等于預設次數閾值例如2次,則在判斷面條機反向轉動時間達到第六預設時間例如3s后,結束退面狀態并繼續進行出面工作。
由此,可以對面條機運行過程中的功率狀態進行檢測,并根據生成的檢測信號對驅動組件進行控制,從而實現欠水、過載檢測功能,起到保護面條機的作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包括過零狀態,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檢測信號包括對交流電源提供的交流電進行過零檢測以生成過零檢測信號,其中,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對面條機的驅動組件進行控制,包括:判斷過零檢測信號是否發生異常;如果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且發生異常的累計時間大于第七預設時間,則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如果過零檢測信號未發生異常或發生異常的 累計時間小于等于第七預設時間,則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進行控制。
具體來說,如圖10所示,如果過零檢測信號發生異常,則執行過零異常處理子程序,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30:執行過零異常處理子程序。
S31:判斷過零發生異常的累計時間是否大于第七預設時間例如2s。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32;否則,執行步驟S33。
S32: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具體地,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第一提示信息例如所有的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S33:繼續執行主程序。
具體地,首先將過零檢測信號異常時間清零,再控制面條機繼續執行主程序以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進行控制,以驅動攪拌組件攪拌或者驅動出面組件出面。
由此,可以對面條機運行過程中的過零信號狀態進行檢測,并根據生成的檢測信號和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進行控制,從而實現過零檢測功能,起到保護面條機的作用。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面條機的運行狀態包括開蓋狀態,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檢測信號包括對面條機的上蓋的開蓋狀態進行檢測以生成開蓋檢測信號,其中,在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進行控制之前,上述實施例的控制方法還包括:在接收到開蓋檢測信號時控制面條機進入待機狀態并發出第二提示信息,并進一步判斷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是否大于第八預設時間;如果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大于第八預設時間,則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具體來說,如圖11所示,在面條機的工作過程中,對面條機的開合蓋狀態進行檢測,如果接收到合蓋檢測信號,則控制面條機繼續執行主程序以根據模式選擇指令進行工作;如果接收到開蓋檢測信號,則執行合蓋異常處理子程序,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40:執行合蓋異常處理子程序。
S41:控制面條機進入待機狀態。
具體來說,通過以下方式控制面條機進入待機狀態:控制面條機的驅動組件保持當前的工作狀態,同時輸出驅動控制信號控制面條機的電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二提示信息例如關閉所有的指示燈。
S42:判斷開蓋檢測信號的持續時間是否大于第八預設時間例如10s。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43;否則,執行步驟S44。
S43:控制面條機停止工作并發出第一提示信息。
具體來說,控制驅動組件停止工作,并控制面條機發出第一提示信息例如面條機啟動/ 攪拌/出面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S44:判斷是否接收到合蓋檢測信號。
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45;否則,返回步驟S41。
S45:繼續執行主程序。
具體地,首先將開蓋檢測信號異常時間清零,然后控制面條機繼續執行主程序以根據模式選擇指令進行工作。由此,可以對面條機運行過程中的開蓋狀態進行檢測,并根據生成的開蓋檢測信號和模式選擇指令對驅動組件進行控制,從而實現開蓋檢測功能,起到保護面條機的作用。
如上所述,結合圖12-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如果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為手動攪拌指令,如圖12所示,面條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50:輸入手動攪拌指令,面條機的啟動和攪拌指示燈常亮。
S51:控制驅動組件啟動,并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工作。
S52:判斷過零檢測信號是否異常。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53;否則,執行步驟S54。
S53:執行過零異常處理子程序。
S54:過零檢測信號異常時間清零。
S55:判斷是否接收到開蓋檢測信號。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56;否則,執行步驟S57。
S56:執行合蓋異常處理子程序。
S57:開蓋檢測信號累計時間清零。
S58:執行手動攪拌指令,驅動攪拌組件進行攪拌。
S59:判斷電機運行功率是否小于第一預設功率。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510;否則,執行步驟S511。
S510:執行攪拌功率異常處理子程序。
S511: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三預設時間?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512;否則,執行步驟S52。
S512: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間歇工作,其中,間歇工作的時間間隔可設定為3s。
S513: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或間歇累計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一預設時間。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514;否則,執行步驟S52。
S514:關閉驅動組件。
S515:啟動和攪拌指示燈閃亮,整機停機。
如果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為手動出面指令,如圖13所示,面條機的控制方法包括 以下步驟:
S60:輸入手動出面指令,面條機的啟動和出面指示燈常亮。
S61: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
S62:判斷過零檢測信號是否異常。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63;否則,執行步驟S64。
S63:執行過零異常處理子程序。
S64:過零檢測信號異常時間清零。
S65:判斷是否接收到開蓋檢測信號。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66;否則,執行步驟S67。
S66:合蓋異常處理子程序。
S67:開蓋檢測信號累計時間清零。
S68:執行手動出面指令,驅動出面組件進行出面。
S69:判斷電機運行功率是否大于第二預設功率。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610;否則,執行步驟S611。
S610:執行出面功率異常處理子程序。
S611: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612;否則,執行步驟S62。
S612:關閉驅動組件。
S613:啟動和出面指示燈閃亮,整機停機。
如果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為手動出面指令,如圖14所示,面條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70:輸入自動攪拌出面指令,面條機的啟動和全自動指示燈常亮。
S71:判斷過零檢測信號是否異常。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72;否則,執行步驟S73。
S72:執行過零異常處理子程序。
S73:過零檢測信號異常時間清零。
S74:判斷是否接收到開蓋檢測信號?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75;否則,執行步驟S76。
S75:執行合蓋異常處理子程序。
S76:開蓋檢測信號累計時間清零。
S77:判斷面條機當前的工作狀態。如果處于攪拌狀態,則執行步驟S78;如果處于出面狀態,則執行步驟S714。
S78:驅動攪拌組件進行攪拌。
S79:判斷電機運行功率是否小于第一預設功率。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710;否則,執行步驟S711。
S710:執行攪拌功率異常處理子程序。
S711: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持續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三預設時間?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712;否則,執行步驟S71。
S712:控制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間歇工作,其中,間歇工作的時間間隔可設定為3s。
S713: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一工作狀態累計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一預設時間。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714;否則,執行步驟S71。
S714:驅動出面組件進行出面。
S715:判斷電機運行功率是否大于第二預設功率。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716;否則,執行步驟S717。
S716:執行出面功率異常處理子程序。
S717:判斷驅動組件以第二工作狀態工作時間是否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如果是,則執行步驟S718;否則,執行步驟S71。
S718:關閉驅動組件。
S719:啟動和全自動指示燈閃亮,面條機整機停機。
綜上,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的面條機的控制方法,接收用戶輸入的模式選擇指令,并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以生成檢測信號,根據模式選擇指令和檢測信號對面條機的驅動組件進行控制,以使驅動組件在第一工作狀態下驅動面條機的攪拌組件進行攪拌并在第二工作狀態下驅動面條機的出面組件進行出面,從而可實現自動攪拌和/或出面,優化了面條機的工作模式,節省了用戶操作的時間和精力,并且通過狀態檢測單元檢測面條機的運行狀態,能夠有效保護面條機,避免損壞面條機的模頭,提升了用戶體驗。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 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