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丸類食品加工用水煮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丸類食品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它不僅口味好,而且做法也簡單,但是目前的丸類食品蒸煮發方法通常采用熱工大鍋水煮,效率極低,例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120219998.6提出的一種丸類食品用水煮裝置,具體內容為:包括用于水煮丸類食品的箱體及設于箱體下方用于支撐箱體的支撐腳,:所述箱體內腔底部設置有一加熱管道,所述加熱管道與設于箱體相應旁側的管道加熱器相連接,所述箱體內腔上端兩旁側均設置有一對傳動鏈輪,一對傳動鏈輪安裝有傳動鏈,所述傳動鏈上均布有刮板用于將丸類食品往箱體出料端傳送,實現了對丸類食品水煮工藝的自動化,解決了以往人工操作費時、費力的缺點,提高了對丸類食品水煮的效率,以上專利雖然實現了水煮的自動化,提高丸類食品水煮效率,但是無法實現對丸類食品的全方位蒸煮,而且無法控制蒸煮溫度,為此,我們提出一種丸類食品加工用水煮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丸類食品加工用水煮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目前的丸類食品蒸煮發方法通常采用熱工大鍋水煮,效率極低,無法實現對丸類食品的全方位蒸煮,而且無法控制蒸煮溫度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丸類食品加工用水煮裝置,包括水煮箱和通過鉸鏈鉸接在水煮箱左側的箱門,所述箱門的左側安裝有把手,所述水煮箱的底部設置有加熱水箱,所述加熱水箱的內腔底部設置有加熱裝置外殼,所述加熱裝置外殼的內腔底部安裝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水箱的左側安裝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頂部安裝有進水閥,所述加熱水箱的右側底部安裝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右側安裝有出水閥,所述加熱水箱的頂部安裝有三通管,水煮箱的內壁安裝有加熱管,所述加熱管通過三通管的左右兩側連通,所述加熱管朝向水煮箱內腔的側壁上安裝有噴頭,所述三通管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和氣壓傳感器,所述水煮箱的內腔安裝有蒸煮架,所述蒸煮架上開有丸類放置槽,所述水煮箱的右側頂部安裝有通氣管,所述通氣管的內腔安裝有電磁閥,所述水煮箱的右側中央位置安裝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加熱裝置、溫度傳感器、電磁閥和氣壓傳感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箱門與水煮箱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蒸煮架為三組,三組所述蒸煮架的結構相同,且三組所述蒸煮架等距離設置在水煮箱的內腔。
優選的,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兩組平行設置的接線板,兩組所述接線板之間設置有加熱電阻絲。
優選的,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兩組平行設置的加熱接口,兩組所述加熱接口之間設置有翅片加熱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丸類食品放置在蒸煮架上的丸類放置槽內,加熱裝置加熱加熱水箱內的水,水蒸氣通過三通管進入加熱管內,然后通過噴頭對丸類食品加熱,由于噴頭位于水煮箱的內壁上,從而實現了全方位的對丸類食品的各個位置的蒸煮,保證了蒸煮的均勻,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溫度過高時,控制器控制加熱裝置降低加熱溫度,防止蒸煮溫度過高,影響丸類食品的質量與口感,當水煮箱內的氣壓過高時,控制器控制電磁閥開啟,進行放氣,防止水煮箱內的氣壓過高,導致爆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該實用新型實現了對丸類食品的全方位的蒸煮,蒸煮溫度可調控,保證的蒸煮的效率和丸類食品的口感,使用方便,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該實用新型的一種加熱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加熱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煮箱、2箱門、3把手、4加熱水箱、5加熱裝置、51接線板、52加熱電阻絲、53加熱接口、54翅片加熱棒、6加熱裝置外殼、7支腿、8進水管、9進水閥、10出水管、11出水閥、12三通管、13溫度傳感器、14氣壓傳感器、15加熱管、16噴頭、17蒸煮架、18丸類放置槽、19控制器、20通氣管、21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丸類食品加工用水煮裝置,包括水煮箱1和通過鉸鏈鉸接在水煮箱1左側的箱門2,所述箱門2的左側安裝有把手3,所述水煮箱1的底部設置有加熱水箱4,所述加熱水箱4的內腔底部設置有加熱裝置外殼6,所述加熱裝置外殼6的內腔底部安裝有加熱裝置5,所述加熱水箱4的左側安裝有進水管8,所述進水管8的頂部安裝有進水閥9,所述加熱水箱4的右側底部安裝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的右側安裝有出水閥11,所述加熱水箱4的頂部安裝有三通管12,水煮箱1的內壁安裝有加熱管15,所述加熱管15通過三通管12的左右兩側連通,所述加熱管15朝向水煮箱1內腔的側壁上安裝有噴頭16,所述三通管12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3和氣壓傳感器14,所述水煮箱1的內腔安裝有蒸煮架17,所述蒸煮架17上開有丸類放置槽18,所述水煮箱1的右側頂部安裝有通氣管20,所述通氣管20的內腔安裝有電磁閥21,所述水煮箱1的右側中央位置安裝有控制器19,所述控制器19分別與加熱裝置5、溫度傳感器13、電磁閥21和氣壓傳感器14電性連接。
其中,所述箱門2與水煮箱1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防止熱氣散出燙傷工作人員,提高蒸煮效率,所述蒸煮架17為三組,三組所述蒸煮架17的結構相同,且三組所述蒸煮架17等距離設置在水煮箱1的內腔,提高丸類食品的蒸煮數量,提高工作效率。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加熱裝置實施方案:所述加熱裝置5包括兩組平行設置的接線板51,兩組所述接線板51之間設置有加熱電阻絲52,加熱電阻絲52具有升溫快、使用壽命長、抗氧化性能好、價格低廉等特點,能夠使得水蒸氣迅速產生,提高蒸煮速度,而且使得加熱裝置5的使用壽命提高。
請參閱圖1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加熱裝置實施方案:所述加熱裝置5包括兩組平行設置的加熱接口53,兩組所述加熱接口53之間設置有翅片加熱棒54,翅片加熱棒54具有負荷特性高、不銹鋼熱傳導效率高的特點,能夠在較短的時間散發出集中的熱量,使得加熱溫度集中,提高蒸煮效率。
工作原理:將丸類食品放置在蒸煮架17上的丸類放置槽18內,加熱裝置5加熱加熱水箱4內的水,水蒸氣通過三通管12進入加熱管15內,然后通過噴頭16對丸類食品加熱,由于噴頭16位于水煮箱1的內壁上,從而實現了全方位的對丸類食品的各個位置的蒸煮,保證了蒸煮的均勻,當溫度傳感器13檢測到溫度過高時,控制器19控制加熱裝置5降低加熱溫度,防止蒸煮溫度過高,影響丸類食品的質量與口感,當水煮箱1內的氣壓過高時,控制器19控制電磁閥21開啟,進行放氣,防止水煮箱1內的氣壓過高,導致爆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該實用新型實現了對丸類食品的全方位的蒸煮,蒸煮溫度可調控,保證的蒸煮的效率和丸類食品的口感,使用方便,實用性強。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