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食品的需求質量越來越高,同時節能、減少能源消耗的意識也逐漸提高,對于部分食品如豌豆、花生等蔬菜而言,除了作為生鮮食品外,還通常作為加工后的零食進行食用。通常,在食品加工流水線中,需要對生鮮的食品進行浸泡、去殼、脫水、烘干、冷卻等等一系列的步驟,其中脫水和烘干的步驟一般采用烘箱裝置進行,即在一條流水輸送帶的下方供熱,持續的熱量使得輸送帶上的物料自然脫水和烘干,而在輸送帶上方采用引風機等方式再將熱量直接排除烘箱外。而在烘箱裝置對物料進行脫水烘干處理后需要再一步進行冷卻的過程,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自然冷卻或者在輸送帶一側安置若干風機進行風冷的方式進行。但從側面進行風冷的方式效率較低,由于物料平鋪在輸送帶上,這樣的方式風冷時受冷也不均勻,難以有效冷卻經烘箱裝置脫水烘干后的物料。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旨在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冷卻物料的冷卻裝置,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對經烘箱裝置脫水烘干后的物料均勻冷卻。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包括一基座和多個送風組件,基座上安裝有輸送帶,且輸送帶由安裝于基座一側的驅動電機帶動運轉;輸送帶的進料端與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烘箱裝置的出料口相接,用以接收經烘箱裝置脫水烘干后的物料;
送風組件的出風口安裝于輸送帶的下方且面向輸送帶,用以向上送風對輸送帶上輸運的物料進行冷卻處理,且輸送帶的出料端與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下一工序相接。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送風組件的數量為兩個,且送風組件的主體均勻布置于基座的一側,送風組件的出風口均勻布置于輸送帶的下方。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輸送帶為具有篩孔的鐵網輸送帶。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送風組件為離心風機。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輸送帶的出料端向外安裝有一斜板,且斜板斜向下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兩個送風組件的出風口相連通。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中,還具有這樣的特征,輸送帶由進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上平穩向上延伸。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冷卻裝置包括基座和多個送風組件,基座上安裝有輸送帶,送風組件對輸送帶上的物料進行均勻的冷卻處理,能夠有效冷卻經烘箱裝置脫水烘干后的物料,提高生產效率;
(2)物料從烘箱裝置出料之后在輸送帶上采用了大風量離心風機強制冷卻的方式,且在鐵網制成的輸送帶表面形成了局部的高度對流,使網帶上的物料能夠快速冷卻,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的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的實施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實施例結合附圖1至2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作具體闡述。
參閱圖1,為一種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的實施例的俯視圖;結合圖2,為一種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冷卻裝置的實施例的側視圖。如圖1和圖2中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冷卻裝置應用于食品加工流水線上,且位于烘箱裝置6的下游,用以對經烘箱裝置6脫水烘干后的物料進行冷卻處理。其中,為顯示冷卻裝置的具體結構,圖中部分內容以透視的方式示出,并定義圖1所示的左側為冷卻裝置的前側,后側為冷卻裝置的后側,且物料在冷卻裝置中由左向右方向輸運。
上述的冷卻裝置包括一基座1和多個送風組件2,基座1上安裝有輸送帶3,且輸送帶3由安裝于基座1一側的驅動電機4帶動運轉,輸送帶3的進料端31與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烘箱裝置6的出料口61相接,用以接收經烘箱裝置6脫水烘干后的物料;送風組件2的出風口21安裝于輸送帶3的下方且面向輸送帶3,用以向上送風對輸送帶3上的物料進行均勻的冷卻處理,且輸送帶3的出料端32與食品加工流水線上的下一工序相接。從而能夠有效冷卻經烘箱裝置6脫水烘干后的物料,提高生產效率。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體如圖1中所示,送風組件2的數量為兩個,且送風組件2的主體均勻布置于基座1的一側,送風組件2的出風口21均勻布置于輸送帶3的下方。進一步的,輸送帶3具有篩孔,且優選的,輸送帶3為鐵網輸送帶,送風組件2為大風量離心風機。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式,輸送帶3的出料端32向外安裝有一斜板5,且斜板5斜向下設置,便于輸運至出料端32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滑落離開冷卻裝置并進入下一工序。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具體如圖2中所示,兩個送風組件2的出風口21相連通,從而在輸送帶3的下方各處均流通有風量,并向上對物料進行冷卻。進一步的,輸送帶3由進料端31至出料端32的方向平穩向上延伸。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冷卻裝置包括基座1和多個送風組件2,基座1上安裝有輸送帶3,送風組件2對輸送帶3上的物料進行均勻的冷卻處理,能夠有效冷卻經烘箱裝置6脫水烘干后的物料,提高生產效率;物料從烘箱裝置6出料之后在輸送帶3上采用了大風量離心風機強制冷卻的方式,且在鐵網制成的輸送帶3表面形成了局部的高度對流,使網帶上的物料能夠快速冷卻,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