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生粉制作一體機,屬于食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花生是一種雙子葉植物,葉脈為網狀脈,種子有花生果皮包被。歷史上曾叫長生果、地豆、落花參、落地松、成壽果、番豆、無花果、地果、唐人豆?;ㄉL于滋養補益,有助于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并且和黃豆一樣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
在甜點的制作中,花生粉是一種常用的原材料,花生粉在制作的過程中有多道工序,為了簡化工序,提高花生粉的生產效率,所以有必要設計一種快速對花生仁進行制粉的機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花生粉制作一體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花生粉制作一體機,包括:加熱干燥鍋、加熱片、研磨電機、控制系統、花生下落槽、花生粉儲存箱、干燥鍋蓋板、下料閥、加熱片安裝座、研磨殼板、前研磨軸、后研磨軸、出粉口、花生粉儲存箱開口,所述的花生粉制作一體機上設有一個加熱干燥鍋,在所述的加熱干燥鍋下方設有加熱片,所述的加熱片安裝在加熱片安裝座內,所述的加熱干燥鍋上方設有干燥鍋蓋板,在所述的加熱干燥鍋的鍋底中心處設有下料閥,所述的下料閥設置在花生下落槽頂部,所述的花生下落槽與研磨殼板相連,在所述的研磨殼板內設有前研磨軸和后研磨軸,所述的前研磨軸和后研磨軸與研磨電機相連,在所述的研磨電機的右側設有控制系統,在所述的研磨殼板的右側設有出粉口,所述的出粉口下方設有花生粉儲存箱,在所述的花生粉儲存箱上設有一個花生粉儲存箱開口。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控制系統上設有加熱片和研磨電機的控制電路。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前研磨軸和后研磨軸與研磨電機相連,前研磨軸與研磨殼板的夾縫距離為3mm,所述的后研磨軸與研磨殼板的夾縫距離為0.5mm。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加熱干燥鍋下方設有加熱片,在所述的加熱干燥鍋的鍋底中心處設有下料閥,所述的前研磨軸和后研磨軸與研磨電機相連,前研磨軸與研磨殼板的夾縫距離為3mm,所述的后研磨軸與研磨殼板的夾縫距離為0.5mm,通過加熱片使花生干燥,便于磨碎,同時,通過前研磨軸和后研磨軸的多次研磨,使花生粉末更均勻,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簡化花生研磨的工序,提高花生粉品質的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一種花生粉制作一體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包括:加熱干燥鍋(1)、加熱片(2)、研磨電機(3)、控制系統(4)、花生下落槽(5)、花生粉儲存箱(6)、干燥鍋蓋板(11)、下料閥(12)、加熱片安裝座(21)、研磨殼板(31)、前研磨軸(32)、后研磨軸(33)、出粉口(51)、花生粉儲存箱開口(6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花生粉制作一體機,包括:加熱干燥鍋(1)、加熱片(2)、研磨電機(3)、控制系統(4)、花生下落槽(5)、花生粉儲存箱(6)、干燥鍋蓋板(11)、下料閥(12)、加熱片安裝座(21)、研磨殼板(31)、前研磨軸(32)、后研磨軸(33)、出粉口(51)、花生粉儲存箱開口(61),所述的花生粉制作一體機上設有一個加熱干燥鍋(1),在所述的加熱干燥鍋(1)下方設有加熱片(2),所述的加熱片(2)安裝在加熱片安裝座(21)內,所述的加熱干燥鍋(1)上方設有干燥鍋蓋板(11),在所述的加熱干燥鍋(1)的鍋底中心處設有下料閥(12),所述的下料閥(12)設置在花生下落槽(5)頂部,所述的花生下落槽(5)與研磨殼板(31)相連,在所述的研磨殼板(31)內設有前研磨軸(32)和后研磨軸(33),所述的前研磨軸(32)和后研磨軸(33)與研磨電機(3)相連,在所述的研磨電機(3)的右側設有控制系統(4),在所述的研磨殼板(31)的右側設有出粉口(51),所述的出粉口(51)下方設有花生粉儲存箱(6),在所述的花生粉儲存箱(6)上設有一個花生粉儲存箱開口(61)。
如圖1所示,所述的控制系統(4)上設有加熱片(2)和研磨電機(3)的控制電路。
如圖1所示,所述的前研磨軸(32)和后研磨軸(33)與研磨電機(3)相連,前研磨軸(32)與研磨殼板(31)的夾縫距離為3mm,所述的后研磨軸(33)與研磨殼板(31)的夾縫距離為0.5mm。
在使用時,將花生放入加熱干燥鍋(1)內,通過控制系統(4)上控制加熱片(2)對花生進行干燥,打開下料閥(12),研磨電機(3)開始工作,帶動前研磨軸(32)和后研磨軸(33)對花生進行研磨,研磨好的花生通過出粉口(51)進入花生粉儲存箱(6),通過花生粉儲存箱開口(61)取出加工研磨好的花生粉,完成一次加工過程。
本實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