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遮陽傘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根據光照方向改變傘面傾斜角度的智能遮陽傘。
背景技術:
遮陽傘也叫太陽傘,主要用于防紫外線;遮陽傘安裝好后,傘面傾斜角度是不變的,但是太陽的位置是不斷改變的,隨著太陽位置的變換,傘下的陰影空間逐漸變化,尤其在清晨及傍晚,坐在傘下,太陽光往往也能直射進來,此時遮陽傘失去了遮擋紫外線的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傘面傾斜角度不能隨太陽位置的變化而改變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根據光照方向改變傘面傾斜角度的智能遮陽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遮陽傘,包括傘帽、傘面和若干條傘骨;包括立柱、設于立柱上的弧形傘臂、設于立柱和弧形傘臂之間的支撐桿;傘帽上設有橫向軸,弧形傘臂前端設有第一步進電機,第一步進電機的轉軸和橫向軸連接;弧形傘臂上設有光照度傳感器和處理器,處理器分別與光照度傳感器和第一步進電機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步進電機可以帶動橫向軸旋轉,從而帶動傘面轉動,光照度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當前的光照度,當光照度較低時,第一步進電機不工作;
處理器根據當前時刻確定太陽的位置,根據太陽位置和光照度來控制第一步進電機帶動橫向軸旋轉,從而使傘面遮住大部分的紫外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將遮陽傘固定好,一天中光照度較強時,隨著太陽位置的改變,處理器控制第一步進電機帶動橫向軸旋轉,從而使傘面中心始終與太陽對準,傘面遮蓋住大部分的紫外線。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可根據太陽位置和光照度的變化,及時改變傘面傾斜角度,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的特點。
作為優選,還包括設于立柱下端的錐形支撐座,錐形支撐座上設有可帶動立柱轉動的第二步進電機,第二步進電機和處理器電連接。
處理器可控制第二步進電機帶動立柱轉動,從而使傘面遮擋的陰影位置有更多種變化,人們不必移動遮陽傘,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桿下端與套設于立柱上的第一套管轉動連接,第一套管包括2個半圓形管,2個半圓形管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支撐桿通過第二套管與弧形傘臂后端連接。
作為優選,弧形傘臂末端設有圓球,圓球的過直徑的橫截面積大于弧形傘臂的橫截面積。
作為優選,錐形支撐座采用混凝土或金屬材料制成。
作為優選,立柱上端設有轉動頭,轉動頭通過第三套管與弧形傘臂連接。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根據太陽位置和光照度的變化,及時改變傘面傾斜角度,提供更好的防紫外線保護,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傘面1、傘骨2、立柱3、弧形傘臂4、支撐桿5、橫向軸6、第一步進電機7、錐形支撐座8、第一套管9、第二步進電機10、圓球11、轉動頭12、第三套管1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是一種智能遮陽傘,包括傘帽、傘面1和6條傘骨2;包括立柱3、設于立柱上的弧形傘臂4、設于立柱和弧形傘臂之間的支撐桿5;傘帽上設有橫向軸6,弧形傘臂前端設有第一步進電機7,第一步進電機的轉軸和橫向軸連接;弧形傘臂上設有光照度傳感器和處理器,處理器分別與光照度傳感器和第一步進電機電連接。
還包括設于立柱下端的錐形支撐座8,錐形支撐座上設有可帶動立柱轉動的第二步進電機10,第二步進電機和處理器電連接。
支撐桿下端與套設于立柱上的第一套管9轉動連接,第一套管包括2個半圓形管,2個半圓形管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支撐桿通過第二套管與弧形傘臂后端連接。弧形傘臂末端設有圓球11,圓球的過直徑的橫截面積大于弧形傘臂的橫截面積。錐形支撐座采用混凝土或金屬材料制成。
立柱上端設有轉動頭12,轉動頭通過第三套管13與弧形傘臂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光照度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當前的光照度,當光照度較低時,第一步進電機不工作;
處理器根據當前時刻確定太陽的位置,根據太陽位置和光照度來控制第一步進電機帶動橫向軸旋轉,隨著太陽位置的改變,處理器控制第一步進電機帶動橫向軸旋轉,從而使傘面中心始終與太陽對準,傘面遮蓋住大部分的紫外線。
通過調節立柱、支撐桿和弧形臂的連接位置,可以調節傘面俯仰角度,從而給傘下的人們提供更好地遮擋紫外線保護。
當需要改變陰影的位置時,處理器控制第二步進電機帶動立柱轉動,人們不必移動遮陽傘,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
應理解,本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