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箱包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拉桿箱。
背景技術:
拉桿箱是指具有拉桿和滾輪的行李箱,因其使用方便、攜帶便捷在旅行出門中受到廣泛應用。
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4132625U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拉桿箱包,它包括背面設有箱蓋的拉桿箱包本體,該拉桿箱包本體底部四角各設有一萬向輪,所述拉桿箱包本體腹面為兩塊等大的移板且兩塊移板呈錯位設置,防塵罩通過拉鏈安裝在拉桿箱包本體腹面且防塵罩位于兩塊移板的外側,所述拉桿箱包本體兩側安裝有U形拉桿。上述技術方案在箱包內塞滿物品且需要拿取位于箱包下部的物品時,將箱包翻身并令其腹面朝上,拉開防塵罩,移開移板進行取物,但是在實際使用情況中,尤其將箱包堆放在火車的行李架上時,其腹面以及箱包的多個側面都會被其它行李所堆放,此時如果要從箱包中取物時,則需要先將其它行李搬開,再把整個箱包從行李架上搬下來再從中進行取物操作,整個過程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拉桿箱,通過箱體每一個側壁上的取物口,能夠從箱體任意一個側壁上對內箱膽內的物體進行取拿,避免對箱體進行搬運翻轉操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拉桿箱,包括呈長方體的箱體,所述箱體底部設置有萬向輪,所述箱體一側壁連接有拉桿,所述箱體除連接拉桿的五個側壁均設有取物口,所述箱體側壁連接有用于啟閉取物口的封口罩,所述箱體內設有可從取物口中取出的內箱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因為一般在放置箱體時,都會將箱體連接拉桿的一側壁置于底部,所以當箱體堆放在行李架上并且多個側壁被其它物體堆放時,將顯露在外部的箱體的其中一個側壁上的封口罩打開,從而能夠將置于箱體內部的內箱膽從中取出,進而可以從內箱膽中取出所需的物品,當箱體被其它物體遮擋或堆放時,可以無需搬開其它行李,也不用將整個箱體撤離,就能實現從箱體內部進行取物操作,使取物過程更加方便快捷。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內箱膽設有與取物口一一對應的開口,所述內箱膽位于開口處連接有拉鏈條。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與取物口對應的開口,在不將內箱膽從箱體內取出的情況下,就能直接對內箱膽中的物品進行取拿,使取拿過程更加方便,同時也對物品起到了雙重保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箱體其中一內壁沿取物口邊緣設置有環槽,所述內箱膽滑移配合于環槽,所述環槽四個角處均設有與取物口相連通的缺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其中一個箱體上的取物口打開時,將內箱膽在環槽上從其中對應的缺口中向外滑出,進而在取物時,能夠依靠環槽來對內箱膽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把內箱膽抽出一半,從而就能對內箱膽中任意位置的物品都可方便地取出,而避免所外露的取物口與需取拿的物品在箱體中所放的位置呈相對設置,單單利用內箱膽上的開口則無法方便地取出與其開口相對位置處的物品,當內箱膽能夠移出時,則可以加大取物的范圍,在不打亂其它物品收納的同時更快速地對所需物品進行取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內箱膽四個角處均轉動連接有球體,所述球體嵌設且滾動配合于環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環槽來對內箱膽的移動起到導向限位作用,并且依靠球體來減小兩者相對移動過程中的摩擦力,并且依靠球體在內箱膽上的轉動設置,當內箱膽需要從環槽的不同方向滑出時,可以同樣起到滾動作用,而避免和環槽的側壁發生卡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封口罩朝向箱體內部一側縫制有置物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置物袋能夠充分利用箱體內部的空間,也實現不同物品的分類收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封口罩與取物口側壁之間縫制有啟閉拉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依靠拉鏈的連接方式,使封口罩的啟閉更加方便快速。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內箱膽包括連接于球體且滑移于環槽的安裝桿、連接于安裝桿上的吊環、扣接于吊環的內襯包,所述內襯包縫制有扣接于吊環的掛鉤。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長時間使用之后,可以對被污染的內襯包進行更換,進而可以根據實際所需來改變內襯包,一旦內襯包破損后,也能通過更換來繼續使用,避免更換整個箱體。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合內箱膽側壁與取物口一一對應的開口以及環槽上的缺口,使內箱膽能夠從任意的取物口在環槽的某個對應缺口中滑移而出,從而可以在內箱膽的任意位置進行取物,即使所放物品與所開取物口的位置呈相對設置也能方便快速的進行取拿,并且不會打亂內箱膽中原有的物品收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封口罩封閉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施例部分封口罩打開且主要用于體現箱體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I部放大圖,主要用于體現安裝桿和環槽的配合;
圖4是本實施例去掉封口罩,主要用于體現開口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箱體;2、萬向輪;3、拉桿;4、取物口;41、封口罩;5、內箱膽;50、開口;51、內襯包;511、掛鉤;52、安裝桿;53、吊環;6、拉鏈條;7、環槽;8、球體;9、置物袋;10、啟閉拉鏈;11、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拉桿箱,參照圖1所示,包括呈長方體的箱體1,在箱體1底部的四個角處各自安裝有一個萬向輪2;在箱體1的其中一個側壁上伸縮連接有一個拉桿3,配合箱體1底部的四個萬向輪2,使用者能夠方便地拖動或移動整個箱體1。
參照圖2所示,為了能夠從箱體1任意一個側面上進行取物,又因為箱體1放置在行李架上時,一般都將連接拉桿3的一側置于底部,所以在箱體1除連接拉桿3的其余五個側壁上都設有一個取物口4,沿著取物口4的邊緣通過啟閉拉鏈10連接有一塊封口罩41,在封口罩41朝向箱體1內部的一側均縫制有兩個置物袋9來合理收納一些物品,進而提高箱體1內部空間的利用率。
參照圖2-4所示,在箱體1內部與拉桿3對應的側壁上沿著取物口4的邊緣設置有一圈環槽7;在環槽7的四個角處均開設有分別連通于相鄰取物口4的兩個缺口11;在環槽7中嵌設且滑移配合有安裝桿52;安裝桿52由四根長桿連接而成并且呈方形;在安裝桿52的四個角處均嵌設且滾動連接有一個球體8,球體8同時滾動配合于環槽7中,并且球體8能夠從缺口11中滑出;在安裝桿52的四個角處分別連接有一個吊環53,在四個吊環53上分別通過一個掛扣連接有一個呈長方體的內襯包51;內襯包51、安裝桿52以及吊環53組成了一個內箱膽5;在內襯包51的六個側壁上均設置有一個與取物口4對應設置的開口50,開口50處通過拉鏈條6實現啟閉。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當箱體1放置在行李架上并且多個側壁被其它行李所堆放和遮擋后,將其所外露的一個封口罩41上的啟閉拉鏈10拉開,并將該取物口4打開,當所打開的取物口4與連接拉桿3的側壁呈相鄰,并且所需取拿的物品正好放置在內襯包51對應該取物口4的一側,此時,只需將開口50處的拉鏈條6拉開就能對物品取拿,但是如果所需取拿的物品放置在內襯包51遠離取物口4的位置,則可以將內襯包51依靠安裝桿52上的球體8沿著環槽7的一條邊從缺口11中滑出,也就使內襯包51從取物口4中滑出一段距離,再將最靠近所需物品放置位置的一條開口50拉鏈拉開,從而就能在不打亂內部所放物品位置的同時就可以拿到所需的物品。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