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牡丹皮提取物及丹皮酚的醫藥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學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牡丹皮提取物及丹皮酚的醫藥用途。
背景技術:
牡丹皮為毛茛科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植物牡丹I^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處方名丹皮、粉丹皮。味辛、苦,性涼。其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牡丹皮的主要成分為丹皮酚(別名芍藥醇、牡丹酚)、芍藥甙、氧化芍藥甙等。肝纖維化是指由各種致病因子所致肝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導致肝內彌漫性細胞外基質過度沉淀的病理過程。輕者稱為肝纖維化,重者使肝小葉結構改建,假小葉及結節, 成為肝硬化。肝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位于肝竇周間隙(Disse間隙)內,緊貼著肝竇內皮細胞(sinusoidalendothelialcellsSEC)和肝細胞。其形態不規則,胞體呈圓形或不規則形,常伸出數個星狀胞突包繞著肝血竇。正常情況下肝星狀細胞處于靜止狀態。當肝臟受到炎癥或機械刺激等損傷時,肝星狀細胞被激活,其表型由靜止型轉變為激活型。激活的肝星狀細胞一方面通過增生和分泌以膠原為主的細胞外基質(ECM)參與肝纖維化的形成和肝內結構的重建,另一方面通過細胞收縮使肝竇內壓升高。這兩類變化最終奠定了肝纖維化、門靜脈高壓癥發病的病理學基礎。牡丹皮主治溫病熱病熱入營血之壯熱、身發斑疹、舌紅絳、陰虛發熱、血熱妄行之吐血等病癥。丹皮酚具有鎮靜、降溫、解熱、鎮痛、解痙等中樞抑制作用。但迄今未見牡丹皮及丹皮酚具有預防和治療肝纖維化及肝硬化作用的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丹皮酚及牡丹皮提取物的一種新的醫藥用途。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丹皮酚用于制備預防或者治療肝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一種牡丹皮提取物,其包含至少10%重量比的丹皮酚,且所述丹皮酚的含量小于100%。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50%。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70%。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牡丹皮提取物可由如下方法制得牡丹皮粗粉加水煎煮, 煎煮液冷卻離心,去上清液,濃縮后通過ODS柱或大孔吸附樹脂柱,再分別用水,30%乙醇, 60%乙醇和95%乙醇進行梯度洗脫,收集洗脫液,濃縮干燥。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了一種牡丹皮提取物用于制備預防或者治療肝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中所述牡丹皮提取物包含至少10%重量比的丹皮酚,且所述丹皮酚的含量小于100%。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50%。
3
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70%。在另一優選例中,所述牡丹皮提取物可由如下方法制得牡丹皮粗粉加水煎煮, 煎煮液冷卻離心,去上清液,濃縮后通過ODS柱或大孔吸附樹脂柱,再分別用水,30%乙醇, 60%乙醇和95%乙醇進行梯度洗脫,收集洗脫液,濃縮干燥。本發明各個方面的細節將在隨后的章節中得以詳盡描述。通過下文以及權利要求的描述,本發明的特點、目的和優勢將更為明顯。
圖1實施例8的各組肝組織天狼星紅膠原染色示意圖(X 100)N:正常組;M 模型組;MDP-60-L :mdp-60 低劑量組;MDP-60-M :mdp-60 中劑量組;MDP-60-H :mdp-60 高劑量組;DPF-L 丹皮酚低劑量組;DPF-M 丹皮酚中劑量組;DPF-H 丹皮酚高劑量組;NAC =N-乙酰半胱氨酸對照組。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問世部分是基于這樣一個意外發現丹皮酚及牡丹皮提取物在體外和/ 或體內可顯著抑制肝星狀細胞增殖以及抗肝細胞損傷。因此,本發明的丹皮酚及牡丹皮提取物可用于制備預防或者治療肝纖維化的藥物。進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丹皮酚用于制備預防或者治療肝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種牡丹皮提取物,其包含至少10%重量比的丹皮酚, 且所述丹皮酚的含量小于100% ;其中,較優選地,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50% ;更優選地,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70%。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種牡丹皮提取物用于制備預防或者治療肝纖維化的藥物的用途,其中所述提取物包含至少10%重量比的丹皮酚,且所述丹皮酚的含量小于 100%。其中,較優選地,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50%;更優選地,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 70%。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包括治療有效量的本發明的丹皮酚或牡丹皮提取物和可藥用載體?!爸委熡行Я俊笔侵改軌蜻_到治療效果的丹皮酚或牡丹皮提取物的量。 本領域的專業人員能夠理解“治療有效量”可以隨著給藥的方式、載體的使用以及可能和其他治療劑合用等而有所不同。本發明的丹皮酚可通過商業途徑購買或者用本領域的常規方法從牡丹皮中提取獲得。同樣地,本發明的牡丹皮提取物亦可用本領域的常規方法制得,例如可將牡丹皮粗粉加水煎煮,煎煮液冷卻離心,去上清液,濃縮后通過ODS柱或大孔吸附樹脂柱,再分別用水, 30%乙醇,60 %乙醇和95%乙醇進行梯度洗脫,收集洗脫液,濃縮干燥制得。。本發明的丹皮酚或者牡丹皮提取物可以單獨使用或以藥物組合物的形式使用。藥物組合物包括作為活性成分的本發明的丹皮酚或牡丹皮提取物及可藥用載體。較佳地,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含有0. 1-99. 9%重量百分比的作為活性成分的本發明的丹皮酚或者牡
4丹皮提取物?!翱伤幱幂d體”不會破壞本發明的丹皮酚或牡丹皮提取物的藥學活性,同時其有效用量,即能發揮藥物載體作用時的用量對人體無毒。所述可藥用載體包括但不限于軟磷脂、硬脂酸鋁、氧化鋁、離子交換材料、自乳化藥物傳遞系統、吐溫或其他表面活化劑、血清蛋白、緩沖物質如磷酸鹽、氨基乙酸、山梨酸、 水、鹽、電解質如硫酸鹽精蛋白、磷酸氫二鈉、磷酸氫鉀、氯化鈉、鋅鹽、硅酸鎂、飽和脂肪酸部分甘油酯混合物等。其他常用的藥物輔料如粘合劑(如微晶纖維素)、填充劑(如淀粉、葡萄糖、無水乳糖和乳糖珠粒)、崩解劑(如交聯PVP、交聯羧甲基淀粉鈉、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潤滑劑(如硬脂酸鎂)以及吸收促進劑、吸附載體、香味劑、甜味劑、賦形劑、 稀釋劑、潤濕劑等。本發明的丹皮酚或牡丹皮提取物以及其藥物組合物可按本領域常規方法制備并可以通過腸道或非腸道或局部途徑給藥??诜?腸道)制劑包括片劑、顆粒劑、懸浮液、膠囊、溶液等,非腸道給藥制劑包括注射液等。局部給藥制劑包括霜劑、貼劑、軟膏劑、噴霧劑寸。本發明的丹皮酚或牡丹皮提取物及其藥物組合物的給藥途徑可以為口服、舌下、 經皮、經肌肉或皮下、皮膚粘膜、靜脈、尿道、陰道等。本發明的丹酚酸或牡丹皮提取物及其藥物組合物的用量可根據給藥途徑、患者的年齡和體重、病癥嚴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其日劑量可以是0. 001 100mg/kg,可以一次或多次給藥。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并不意味著本發明僅限于此。實施例1 丹皮提取物ODS柱流份的制備稱取500g丹皮粗粉,加水煎煮2次,從沸騰計時,每次1小時,第一次10倍量水, 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完畢后,合并兩次煎煮液,放冷3000rpm離心10分鐘,去上清液,濃縮后得丹皮提取物,過Flash柱(填料為ODS,2kg),分別用水,30 %乙醇,60%乙醇和95% 乙醇洗脫約3個柱體積,收集洗脫液,依次得到mdp-0,mdp-30, mdp-60, mdp-95樣品,濃縮
至干,備用。實施例2 丹皮提取物Dltll大孔樹脂柱流份的制備稱取500g丹皮粗粉,加水煎煮2次,從沸騰計時,每次1小時,第一次10倍量水, 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完畢后,合并兩次煎煮液,放冷3000rpm離心10分鐘,去上清液,濃縮后得丹皮提取物,上Dltll大孔樹脂柱,分別用水,30%乙醇,60%乙醇和95%乙醇洗脫約3 個柱體積,收集洗脫液,依次得到mdp-D-0,mdp-D-30,mdp-D-60,mdp-D-95樣品,濃縮至干,實施例3 丹皮提取物及不同流份中丹皮酚的含量測定分別取丹皮提取物及不同流份(按實施例1和2制備)的樣品粉末適量,約0. 5g, 置具塞錐形瓶中,加甲醇20ml,精密稱定重量,超聲提取30分鐘,冷卻,補足損失的重量,濾過取續濾液,進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選擇C18反相色譜柱,流動相為甲醇水(60 40), 檢測波長為274nm。分別測定各樣品中的含量,結果如下表1丹皮提取物及不同流份中丹皮酚的含量測定
權利要求
1.丹皮酚用于制備預防或者治療肝纖維化的藥物。
2.一種牡丹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至少10%重量比的丹皮酚,且所述丹皮酚的含量小于100%。
3.權利要求2的牡丹皮提取物,其中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50%。
4.權利要求2的牡丹皮提取物,其中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70%。
5.權利要求2 4的任一牡丹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它可由如下方法制得牡丹皮粗粉加水煎煮,煎煮液冷卻離心,去上清液,濃縮后通過ODS柱或大孔吸附樹脂柱,再分別用水,30%乙醇,60%乙醇和95%乙醇進行梯度洗脫,收集洗脫液,濃縮干燥。
6.牡丹皮提取物用于制備預防或者治療肝纖維化的藥物,所述提取物包含至少10% 重量比的丹皮酚,且所述丹皮酚的含量小于100%。
7.權利要求6的用途,其中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50%。
8.權利要求6的用途,其中所述丹皮酚的含量至少為70%。
9.權利要求6 8的任一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皮提取物可由如下方法制得牡丹皮粗粉加水煎煮,煎煮液冷卻離心,去上清液,濃縮后通過ODS柱或大孔吸附樹脂柱,再分別用水,30%乙醇,60%乙醇和95%乙醇進行梯度洗脫,收集洗脫液,濃縮干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醫藥學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牡丹皮提取物和丹皮酚及其醫藥用途。本發明的牡丹皮提取物和丹皮酚可用于治療肝纖維化。
文檔編號A61K125/00GK102416047SQ20111036612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7日
發明者任紅旭, 劉平, 劉成海, 李書, 楊濤, 王崢濤, 王清蘭, 趙志敏, 陶艷艷 申請人:上海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