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用于麻醉設備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1740閱讀:18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麻醉設備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對于在麻醉設備中的流動狀態的顯示元件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Narkosegasfortleitungsvorrichtung)。
背景技術
在麻醉設備中,一方面將新鮮空氣輸送到與該設備通過呼吸軟管相連接的患者 處,另一方面將呼出的空氣從患者引回到麻醉設備中。在許多情況中,在麻醉設備之內將引回的空氣量運送到氣體收集裝置(Gassammeleinrichtung)處。如果在從患者引回的空氣量中包含未在新陳代謝中轉化的、麻醉的且鎮痛的氣體成分(其對于醫院中的人員來說可代表健康上的危害),那么這是尤其必要的。尤其地,這適用于使用借助于易揮發的麻醉劑(例如氟烷,其在長時間吸入時可引起肝損傷)進行麻醉的麻醉設備的情況。因此,為了保護人員,將從患者引回至麻醉設備的氣體從麻醉設備傳輸到氣體收集裝置處。氣體收集裝置主要由抽吸裝置(例如氣泵)構成,借助于抽吸裝置,引回的氣體被從麻醉設備抽取并且收集,并且然后被從結合到醫院設施中的氣體導出系統中繼續帶走。在該氣體收集裝置中的氣泵產生抽吸體積流,其在大多數歐洲國家中處于每分鐘25升至每分鐘75升的范圍中。在其它國家中,例如在北美,抽吸體積流典型地在大約每分鐘15升至每分鐘75升的范圍中。在文件WO 0124858A2中顯示了氣體收集裝置的原理。在文件WO 9112043A1中作為氣體收集裝置的設計方案示出一種用于抽出麻醉氣體或鎮痛氣體的系統。典型地,這樣的氣體收集裝置是在醫院中的設施的組成部分,其中,在大多數應用情況中,作為連接件并且作為氣體供給和清除部的一部分的氣動的插座(Steckdose)集成至IJ在醫院中的手術室的空間(Raumlichkeit)(或氣體供給和清除部)的壁或蓋中。在此,氣體供給包括醫學氣體,如空氣、氧氣和笑氣,其通過在醫院設施之內的管路系統在大約3. 5bar至5bar的壓力下在另外的氣動插座處被提供。通過軟管連接使麻醉設備通過氣動的插座與氣體收集裝置氣動地連接,使得通過抽吸體積流將患者的引回的呼出的空氣穿過麻醉設備引導到氣體收集裝置中。在通常情況中,氣體供給和清除部的氣動的插頭不具有自己的用于檢查功能準備性(Funktionsbereitschaft)的元件。因此,在麻醉設備中設置有這樣的功能準備性顯示部,以便使用者可識別氣體供給和氣體清除的故障。為了識別氣體供給的功能準備性使用直接在醫學設備中監控并且顯示氣體供給部中的供給壓力的顯示器件。這樣的顯示器件例如可實施為視覺指示器(Schauzeichen)。例如,在文件DE 10124454中顯示了這樣的視覺指示器作為麻醉設備的用于識別醫學的氣體供給部的操作準備性的組成部分。在文件US 4,947,696A中在用于監控手操縱式風箱泵(Balgpumpe)的應用中顯示出這樣的視覺指示器的工作原理。患者利用呼氣設備或麻醉設備的呼吸決定在從患者引回的氣體量中的壓力和流動情況的循環變化。通過利用幾乎恒定的抽吸體積流來運行氣體收集裝置,必須將循環地變化的引回的氣體量這樣與氣體收集裝置相連接,使得不通過氣體收集裝置影響呼吸。通過根據基于在麻醉設備中所調整的呼吸參數(如壓力、流量、呼吸頻率和吸氣和呼氣的比例)的規定(Vorgabe)控制抽吸體積流,可實現這樣的匹配,但是,這要求在麻醉設備和氣體收集裝置之間的數據連接。在文件WO 2006/124578A1中示出由氣體收集裝置與麻醉設備的組合的轉化 (Umsetzung),其中基于傳感地獲取的當前的呼氣的流量通過麻醉設備控制氣體收集裝置。在通常情況中,在臨床的日常情況中不存在麻醉設備與氣體收集裝置之間的數據連接。由此給出將氣體收集裝置與麻醉設備氣動地無反作用地相互連結的其它可能性。為此,通過氣體進口將從患者引回的呼出氣體量導引到布置在麻醉設備中或在其處的帶有緩沖體積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帶有恒定的抽吸體積流的氣體收集裝置通過氣體聯接部(Gasanschluss)從該緩沖體積中以恒定的抽吸體積流進行抽吸。緩沖體積選取得這樣大,使得在呼吸循環中平衡由呼氣和吸氣階段的所規定的順序的呼吸進程(Beatmungsverlauf)引起的在流動和壓力比中的波動。此外,緩沖體積通過平衡開口與環境空氣處于連接中。由此保證,氣體收集裝置在任何情況中不可在麻醉設備的呼吸循環中產生負壓,這尤其在帶有低的新鮮氣體流入(Zufluss)的麻醉呼吸(Anaesthebeatmung)的應用中是重要的,以便不影響在呼吸循環中的壓力和流量情況并且由此避免呼吸的不利的干擾對患者不利。在此,緩沖體積的大小這樣選取,使得沒有引回的氣體可到達環境空氣中。這樣的、通過平衡開口與環境空氣處于連接中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被稱為敞開式麻醉氣體傳導裝置或也稱為開式儲存系統。在此應以該形式考慮用于布置平衡開口的結構上合適的地點的選擇,即在該處抽取環境空氣并且抽氣本身和抽氣的地點總體上可影響麻醉氣體傳導裝置和麻醉設備的功能、運行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從麻醉設備之外、典型地通過集成在醫院的基礎設施中的氣體收集裝置的抽吸裝置,將連續的抽吸體積流施加到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敞開式麻醉氣體傳導裝置(開式儲存系統)中的抽吸體積流典型地處于大約每分鐘12升至每分鐘50升的范圍中。然而患者的吸氣和呼氣體積流在每分鐘稍少的幾升至短期出現的高于每分鐘100升的呼氣體積流的范圍中在吸氣與呼氣之間以呼吸頻率循環地波動,其中,呼氣體積流平均在大約每分鐘6升與每分鐘60升之間變化。因此,必須以相應大小的體積選擇緩沖體積,并且設置有抽吸體積流的引導,以便一方面指引(Ienken)呼氣體積流,而且以便由此緩沖呼氣體積流的峰值,使得沒有引回的氣體可通過平衡開口到達環境空氣中。這樣的緩沖體積的對此所需的大小處于I升至2升的范圍中。麻醉設備中的這種類型的緩沖體積的布置方案必須這樣選擇,使得那么當患者吸氣時,環境空氣被從抽吸體積流中抽出,由此所配量的吸入空氣也被完全輸送給患者。在文件GB 2020384A中示出了這樣的敞開式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為了監控氣體清除,在麻醉設備中獲取由氣體收集裝置的氣泵所產生的抽吸體積流。
為此,根據現有技術,使用常用類型的懸浮體流量計。在文件US 2778223A中顯示了這樣的懸浮體流量計。懸浮體流量計的原理上的工作原理得出,在透明的豎直的管中布置懸浮體,待測量的體積流在管的下端處被引入并且在管的上端處離開管。流動攜帶懸浮體向上,其中,懸浮體在管中的上升高度與在管中流動的流量成比例。在結構上,懸浮體流量計的測量范圍由管直徑的尺寸和懸浮體的重量決定。管通常實施為透明的(例如由玻璃制成),并且設有刻度盤分度和標記。由此,可在沒有另外的評估或運行電子設備且不必供電壓的情況下直接讀出鄰近的體積流。 這以有利的方式允許帶有麻醉傳導裝置的功能監控的運行,而不一定需要提供電能用于傳感裝置的供電且不需要數據連接用于在評估和顯示單元中示出傳感器測量值。然而,通過與光柵的組合可實現通過電子的評估單元的附加的讀取。在文件DE1812170A中顯示帶有雙光柵的這樣的懸浮體流量計。對于功能非常重要的對于懸浮體流量計的運行的邊界條件是引導氣體的管的精確的豎直的取向,因為否則懸浮體不僅利用其自重懸浮在氣柱上,而且在引導氣體的管的內邊緣處通過摩擦阻礙上升和下降運動。在這樣的情況中,得到測定的特征曲線的變化,并且安裝在管處的刻度盤分度和標記不再對應于實際的流量。因此,在使用懸浮體流量計時為了在氣體配量顯示器中、但是尤其也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的顯示,通常需要精確地豎直的安裝位置,以便可靠地且準確地獲取抽吸體積流并且不僅監控氣體收集裝置的功能而且監控在氣體收集裝置與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之間的正確的氣動的鏈接。通過懸浮體流量計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或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聯接區域中的豎直布置的該條件產生對于帶有懸浮體流量計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空間上的設計和帶有懸浮體流量計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在麻醉設備處的安置的結構上的限制。此外通過懸浮體流量計的刻度必須可由使用者讀出,帶有懸浮體流量計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布置的安置方案經受另外的受限的設計條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說明一種用于麻醉設備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的設計方案。該目的通過權利要求I的特征實現。由從屬權利要求中得到本發明的合適的構造。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由帶有預定的體積的罩殼構成,在呼吸循環的呼氣支路(Exspirationszweig)中從患者引回的氣體量借助于第一氣體聯接部被輸送到罩殼中。借助于第二氣體聯接部,將以預定的體積存在的氣體量向外導出到管路和/或軟管系統中。管路和/或軟管系統與在醫院的基礎設施中提供的氣體收集裝置相連接用于輸送抽吸體積流。在呼吸循環與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之間布置有所謂的麻醉氣體傳導閥,經由其,根據在呼吸循環中和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的壓力和流動情況和抽吸體積流的特性、以及根據在呼吸循環與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之間的壓差打開該閥,并且氣體可從呼吸循環中流入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第三氣體聯接部構造為平衡開口并且與周圍的空氣相連接,使得在該體積中存在與在周圍的空氣中相同的壓力比。第三氣體聯接部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的部件中布置在第一氣體聯接部與第二氣體聯接部之間。在罩殼中布置有用于從第一氣體聯接部經過第三氣體聯接部朝向第二氣體聯接部引導氣體的通道。通道通過罩殼中的轉向元件構造并且在罩殼中產生以曲折結構的類型的緩沖體積,并且構造有迷宮的類型,通過該迷宮實現,流動通過通道的空氣量不直接從第一氣體聯接部到達第二氣體聯接部,而是一方面通過緩沖體積進行中間緩沖,并且另一方面通過轉向元件減小流動速度和壓力變化(Druckverlauf)。在本發明的另外的進程中,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也被稱為NGF裝置。所謂的麻醉氣體傳導閥在本發明的另外的進程中也被稱為NGF閥。在由麻醉設備的吸氣的和呼氣的部分和呼吸系統構成的麻醉設備的呼吸循環中,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這樣設計為麻醉設備的組成部分,使得其結構上跟隨從患者起的呼氣的氣體路段、在呼氣閥之后、在手動呼吸袋之前、在用于移除二氧化碳的石灰吸收器之前并且在新鮮氣體配量部之前、在接入NGF閥的情況下布置在麻醉設備的呼吸系統 中或在其處。呼吸循環的吸氣和呼氣部分利用實施成軟管連接的氣體路徑將患者與麻醉設備和麻醉設備中的呼吸系統相連接。在可選的實施方案變體中,NGF閥在這樣的實施形式中可布置在NGF裝置的第一氣體入口處。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案變體中,用于麻醉設備的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構造有用于傳導外部的呼吸系統的麻醉氣體的附加的外部的呼吸系統。在這樣的應用中,通過麻醉設備的外部的新鮮氣體出口以新鮮氣體和麻醉氣體供給外部的呼吸系統,并且外部的呼吸系統的過量氣體或者直接被傳導到醫院的氣體收集裝置中或者被引入供給的麻醉設備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并且通過其傳導到醫院的氣體收集裝置中。在這樣的實施形式中,這樣的外部的呼吸系統的過量出口(Ueberschussausgang)可聯接到NGF裝置的為此構造的第四氣體聯接部處。以可選的方式,可通過封閉元件封閉該第四氣體聯接部。當不使用第四氣體出口時,通過封閉元件封閉第四氣體聯接部。在另一優選的實施方案變體中,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構造成,除了從呼吸循環中從第一氣體聯接部流入NGF裝置中的空氣量,經由除了第一氣體聯接部之外布置的第五氣體聯接部吸收另外的空氣量,其同樣包含麻醉氣體并且必須被輸送給醫院中的氣體收集裝置。這樣的空氣量例如出現在用于麻醉設備中的氣體混合的所謂的混合器單元中。在這樣的混合器單元中,新鮮氣體(氧氣和環境空氣)和麻醉氣體(笑氣和揮發性的麻醉劑)通過不同的配量元件彼此以一定的配量比例混合成配量體積(Dosiervolume)。在麻醉設備的運行之前、之后和期間,根據情況或以一定的時間間隔需要以新鮮氣體清洗混合器單元。在清洗過程期間所配量的清洗體積一方面不允許到達至患者的呼吸循環中,而也不允許直接排出到環境處。因此,在配量體積或在混合器單元處設置通風出口。該通風出口通過軟管或管路連接與NGF裝置的第五氣體聯接部相連接,并且同樣地且共同地如通過第一氣體聯接部進入的氣體量通過罩殼中的通道被導引至第二氣體聯接部處并且從該處經過(vondortuber)被向外導出到至氣體收集裝置的管路和/或軟管系統中。氣體聯接部與NGF裝置相連接。在此,連接部不僅可作為剛性的、直接模制到NGF裝置的罩殼處地布置、就像作為NGF裝置的罩殼的組成部分,但是也能夠構造為可獨立地連接到或插接到NGF裝置處的連接元件,其中,連接元件不僅可由彈性的材料、而且可由堅固的材料構造。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一個優選的實施形式中,通道在罩殼中這樣構造,使得通過在罩殼中氣體引導的多次的、至少兩次的轉向產生從第一氣體入口至第三氣體入口的氣體路段的延長。進一步優選地,該轉向在罩殼中以迷宮的類型構造成曲折結構。從第一氣體入口到第三氣體入口的氣體路段的延長導致呼出的空氣量僅僅可通過盡可能遠的氣體運輸路徑從第一氣體入口與環境空氣相接觸。該路徑限定必須由呼出的空氣流過的體積,以便通過第三氣體聯接部到達環境中。該包含在氣體運輸路徑中的體積限定氣柱,其在體積上這樣測定,使得在呼氣期間最大流入該體積中的空氣量不可通過第三氣體聯接部溢流到環境中。 以該方式在第三氣體聯接部處產生環境空氣的部分空氣量,其循環地利用呼吸循環在呼氣期間流出到環境中并且接下來在吸氣期間由鄰近在第二氣體聯接部處的抽吸體積流引起再次流入罩殼中。由此,類似(gleichsam)產生環境空氣的搖擺的(pendelnd)部分空氣量或氣體混合物的搖擺的部分量,其主要由帶有小份額的患者吸回的空氣的環境空氣構成,其如氣墊那樣阻止患者的引回的氣體量排出到環境處,只要充足的抽吸體積流通過第二氣體聯接部抽吸地作用于存在于罩殼的體積中的空氣。在搖擺的部分量中的小份額的患者引回的空氣可由此產生,即患者短暫地將提高的呼出的氣體量(如例如在咳嗽發作時可給出的那樣)提供到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那么,通過另外的吸氣至呼氣變換的順序,通過抽吸體積流那么再次從搖擺的部分量中提取患者氣體的份額,使得基本上僅僅搖擺的環境空氣部分空氣量通過第三氣體聯接部與環境處于氣動的連接中。利用在典型的呼吸變換體積(Atemwechselvolume)上的范圍中的體積在每分鐘6次呼吸至每分鐘40次呼吸的范圍中的典型的呼吸頻率的范圍中充分地設計氣體路段的尺寸。由此產生循環地跟隨呼吸頻率的且搖擺的在大約O. 2升至約I升的范圍中的氣體體積。通過氣體路段在由罩殼和轉向部構成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結構中的設計這樣設置氣體量的分布,使得第一氣體聯接部的氣體量不可與在第三氣體聯接部處的環境空氣混合。即罩殼中的該轉向部用于將氣體路段這樣布置在通道結構中,使得因此整個緩沖體積可結合到緊湊的結構形式中,其中,以在第一和第二氣體聯接部處的壓力和流動情況對在第二氣體聯接部處的壓力和流動情況的小的影響給出第一氣體聯接部與第二氣體聯接部的盡可能遠的分離。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另一優選的實施形式中,第三氣體聯接部以該類型構造,即不僅存在唯一的用于與環境進行空氣交換的開口,而且通過一定數目的開口實現與環境的空氣交換。在此,進一步優選地,該一定數目的開口可以構造成槽形或孔板(類似地以篩或柵結構的類型)。在此,篩或柵結構表示一種類型的接觸保護。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特別的變體中,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構造成兩件式。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的兩件式的結構在本發明的意義中意味著,主要存在兩個部件,其構造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優選地,這兩個部件構造為底部件和蓋部件。用于連接這兩個部件所需的連接件和用于將麻醉氣體傳導裝置固定在呼吸系統處的固定件或用于將另外的部件固定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或在其處的固定件(如螺栓連接、螺栓、密封元件)、以及在氣體聯接部處的連接或連結元件和其設計方案從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相應的結構上的罩殼形式和實施形式中、以及麻醉氣體傳導裝置在麻醉氣體設備中/處的相應的布置方案中得到。第一、第二、第三和可選的第四和第五氣體聯接部設置在兩件式罩殼處/中。在此,因此氣體聯接部在罩殼的水平的或豎直的側面處布置在蓋部件或底部件處,如其從當前的結構上的框架條件中為了將麻醉氣體傳導裝置與呼吸系統、手動呼吸袋、NGF閥和引導至氣體收集裝置的管路和/或軟管系統相連接其為適宜的。在優選的實施形式中,實施兩件式的罩殼并且由底部件和蓋部件構成。用于氣體引導的換向元件引入底部件和/或蓋部件中。底部件和蓋部件的換向元件相應地彼此這樣布置,使得在底部件和蓋部件聯結之后產生在罩殼中用于氣體引導的通道的布置。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的兩件式的實施方案由底部件和蓋部件構成并且以該形式有利地設計, 即類似于保存器皿(Aufbewahrungsgefafi)(如其從家用品的范圍中已知的那樣)這樣設計作為罩殼的基礎的殼形的部件,使得在臨床的操作中以非常簡化的方式的在第一次裝配中的聯結、拆卸、清潔和再次聯結是可能的。通過在底部件和蓋部件的設計、裝配和聯結中組件集成到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中的可能性得到另外的優點。由此可能后來將組件布置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中,這在單件式罩殼中僅是困難的。這使麻醉氣體傳導裝置與不同的集成的組件的的高集成度成為可能。因此,在NGF裝置的罩殼的該優選的兩件式的實施形式中設置成,電的、機械的或機電的組件,如用于顯示狀態或狀態變化的元件、溫控元件(Temperierungselement)(如加熱元件、冷卻元件或Pelltier元件、冷凝元件(如聚水器(Wasserfalle)或冷凝物收集容器)、安全元件(如安全閥或緊急排氣元件)、配量元件(如主動的或被動的流入和流出閥、排氣閥)、氣體通過管路或探測器(如壓力、溫度、濕度和流量探測器),在兩件式罩殼中安置在底部件和/或蓋部件中。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在該特別的變體中,第一氣體聯接部位于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蓋部件中。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該特別的變體中,進一步優選地,第一氣體聯接部這樣布置在蓋部件中,使得氣體主要以從上面與蓋部件的大致水平構造的上側垂直的角度流入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中。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在該特別的變體中,第二氣體聯接部位于根據本發明的氣體傳導裝置的蓋部件中。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該特別的變體中,進一步優選地,第二氣體聯接部這樣布置在蓋部件中,使得氣體主要以在側向上與蓋部件的大致豎直構造的側壁垂直的角度從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中流出。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在該特別的變體中,第三氣體聯接部不僅位于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蓋部件中,而且位于底部件中。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該特別的變體中,進一步優選地,第三氣體聯接部這樣布置在蓋部件和底部件中,使得環境空氣主要以在側向上與蓋部件和底部件的大致豎直構造的側壁垂直的角度流入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中。以進一步優選的方式,第三氣體聯接部構造為彼此大致平行布置的空氣槽的布置方案,其中,空氣槽大致豎直或大致水平地構造。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在該特別的變體中,可選的第四氣體聯接部位于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蓋部件中。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該特別的變體中,進一步優選地,可選的第四氣體聯接部這樣布置在蓋部件中,使得氣體主要以在側向上與蓋部件的大致豎直構造的側壁垂直的角度從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中流出。在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在該特別的變體中,可選的第五氣體聯接部位于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蓋部件中。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該特別的變體中,進一步優選地,可選的第五氣體聯接部這樣布置在蓋部件中,使得氣體主要以從上面與蓋部件的大致水平構造的上側垂直的角度流入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中。 在另一實施形式中,在氣體聯接部處布置有可滲透空氣的過濾元件,例如由泡沫材料或無紡布材料構成,用于隔絕噪聲。氣體通過第一氣體聯接部從呼吸系統進入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中,然后在曲折或迷宮結構中以在通道中被引導的方式流動至第二氣體聯接部。氣體通過第二氣體聯接部被向外導出到管路和/或軟管系統中,抽吸體積流通過該管路和/或軟管系統由保存(vorhalten)在醫院中的氣體收集裝置提供并且作用到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中。在第一與第二氣體聯接部之間的氣體路徑中布置有第三氣體聯接部,環境空氣可通過該第三氣體聯接部流入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中。通過一定數目的轉向元件來構造曲折或迷宮結構,轉向元件作為大致豎直的橋接片布置在NGF裝置的罩殼中。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另一優選的變體中,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的底部件構造底殼(Bodenwanne),其一起構造罩殼的側壁。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另一優選的變體中,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的蓋部件構造相疊的蓋,其一起構造罩殼的側壁。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另一優選的變體中,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的底部件構造底殼,其通過作為轉向元件的大致豎直的橋接片一起構造在罩殼之內作為通道結構或曲折結構的氣體引導的轉向部。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另一優選的變體中,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的蓋部件構造相疊的蓋,其通過作為轉向元件的大致豎直的橋接片一起構造在罩殼之內作為通道結構或曲折結構的氣體引導的轉向部。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另一優選的變體中,兩件式罩殼的底部件和蓋部件通過大致彈性的連接和密封元件相互氣密地連接。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優選的變體中,兩件式罩殼的底部件和/或蓋部件由塑料材料構成。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優選的變體中,底部件和/或蓋部件由耐熱的塑料材料構成。以進一步優選的方式,在I. 5bar的典型壓力下,耐熱性抵抗(gegen)在熱的清潔過程中通過高壓鍋(Autoklav)中的熱蒸汽作用到材料上的134°C的典型溫度。優選地,抵抗通過高壓鍋的作用的材料是不同類型的聚醚醚酮(PEEK)、聚砜(PSU)或聚苯砜(PPSU)。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優選的變體中,底部件和/或蓋部件由化學穩定的塑料材料構成。以進一步優選的方式,給出抵抗在運行中流經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易揮發的麻醉劑(如氟燒、七氟燒、安氟燒(Enfluran)、地氟醚)以及抵抗另外的氣體(例如笑氣、氣氣)以及抵抗例如通過超聲波噴霧(Ultraschallverneblung)引入呼吸系統的藥物或藥物溶劑(例如抗菌藥)的化學穩定性。此外,這樣構造塑料材料,使得其抵抗有洗滌作用的和消毒的物質(如其在臨床環境中在醫療衛生準備中使用)。消毒酒精(例如異丙基酒精和消毒劑,例如在戊二醛基上或基于過乙酸)屬于這樣的物質。抵抗這些所提及的化學影響因素的塑料材料為聚醚醚酮(PEEK)、聚苯砜(PPSU)或聚砜(PSU)。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優選的變體中,底部件和/或蓋部件由可借助于塑料-注塑工藝成型和加工的塑料材料制成。適合于這樣的在塑料注塑工藝中的制造和加工的塑料材料為聚醚醚酮(PEEK)、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砜(PSU)或聚苯砜(PPSU)。以優選的方式,大致矩形的通道構造用于在通道結構中引導氣體量。這些大致矩形的通道可以以尤其簡單的且成本有利的方式借助于塑料-注塑工藝來制造。 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另一根據本發明的實施形式中,功能顯示部集成地安裝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中。進一步優選地,功能顯示部布置在第二氣體聯接部上游并且顯示氣體量是否通過第二氣體聯接部從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流出。通過氣體收集裝置的鄰近在第二氣體聯接部處的抽吸體積流,引起通過第二氣體聯接部到氣體收集裝置中的氣體流動,并且通過功能顯示部來顯示。由此使能夠直接在NGF裝置處檢查氣體收集裝置的抽吸體積流和從NGF裝置至氣體收集裝置的連接的狀態。特別優選地,功能顯示部構造為用于流動測量和/或流量測量的測量元件。功能顯示部構造為通過流動來移動的流量測量元件,尤其為布置在流經的管區段中的可移動的活門(Klappe)。功能顯示部以概括的方式顯示用于傳導氣體量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功能準備性、來自氣體收集裝置的抽吸體積流的存在和在氣體收集裝置與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之間的正確或不正確的連接,其中,不正確的連接既可由連接部的泄漏引起,而且可由流量干擾(例如通過在氣體收集裝置處的或在氣體收集裝置與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之間的連接的阻塞)引起。在該根據本發明的實施形式的優選的變體中,功能顯示部作為組成部分被引入罩殼的底部件和/或頂部件中以及為到罩殼中由蓋部件或底部件規定用于麻醉氣體傳導裝置中的流動的走向的轉向元件的組成部分。可移動的活門在帶有在固定點處的可移動的容納元件的通道結構的部分區段中這樣布置到罩殼的由轉向部形成的通道結構中,使得活門在無流動的狀態中通過自重豎直向下地懸掛在固定點處。由在通道結構的該部分區段中鄰近的流動引起,可移動的活門在流動方向上從豎直的位置偏轉到水平的方向中。根據流動的體積流的強度,可移動的活門或多或少地從豎直的位置偏轉到水平的位置中。以進一步優選的方式,可移動的活門在外部形狀上匹配通道結構的空間上的情況,以進一步優選的方式,可移動的活門大致矩形地構造并且在尺寸上與通道結構的大致矩形的部分區段的造型相匹配,其以保持的方式容納可移動的活門。在另一優選的變體中,包圍可移動的活門的通道結構在橫截面中構造成矩形,并且在外部的造型中構造成弧形或弓形、進一步優選地大致四分之一圓形(viertelkreisformig)。此外,通道結構的該部分區段在弧形或四分之一圓形的結構中這樣構造,使得通過以在80°至100°的范圍中的角度從通道結構的水平的部分區段中到豎直的方向上的轉向產生流動的指向上的轉向。在帶有容納元件的通道結構的該構造成弧形或四分之一圓形的部分區段中,可移動的活門可動地懸掛在通道結構中或在其處在構造成弧形或四分之一圓形的部分區段的中點附近的固定點處。根據固定點相對于中點的位置,可移動的活門與通道結構的部分區段的相對的弧形的或四分之一圓形的結構的間距根據活門的打開角度而不同。因此,例如可利用活門的水平地向上游移動的固定點引起,在從活門的豎直的位置偏轉到水平的位置時活門與相對的結構的間距增大。對于豎直地向下游移動的固定點,在從活門的豎直的位置偏轉到水平的位置時活門與相對的結構的間距減小。固定點的該選擇對功能顯示部的特征曲線、也就是說可移動的活門的打開特性、也就是說在流量變化時偏轉的程度和斜率(Steigung)有影響。通過固定點的位置,可實現根據本發明的功能顯示部的任意的特征曲線。因此,例如活門與相對的結構的間距或活門與相對的結構的間距的變化在偏轉時減小的情況中造成遞增的(progressiv)特征曲線,在偏轉時間距增加的情況中產生遞減的(degressiv)特征曲線。這產生關于流量線性成比例的、成比例遞減的或成比例遞增的偏轉特性的變化可能性。以進一步優選的方式,通過重量且通過可移動的活門的造型和/或成型(Profilgebung)結合固定點在通道結構中或在其處相對于通道結構的構造成弧形或四分之一圓形的部分區段的中點的位置規定可移動的活門的打開特性。在此,可通過選擇可移動的板的材料、材料強度以及造型來影響板的重量。重量直接影響特征曲線的陡度和由此測量區域范圍。活門的造型和/或成型適合于在偏轉的狀態中在環流活門時使在可移動的活門的棱邊處的渦旋的流動效應的影響最小化。大致矩形地構造的活門的倒圓的角、可移動的活門的倒圓的側棱和/或倒圓的底棱算作這樣的造型。此外,在一特別的變體中,布置在可移動的活門之內的孔一方面表示特別的造型成精細階梯形的設計和活門在重量方面的匹配,另一方面在可移動的活門中的孔通過數量、直徑和位置引起與在通道結構的該部分區段中存在的流動輪廓(Str0mungsprofil)的匹配。以附加的方式,這些孔的位置這樣影響可移動的活門的打開特性,使得例如在流入(Anstroemung)流動的一部分時可流動穿過布置在活門的下部分區域中的孔,并且由此導致活門偏轉的延遲,然而,在活門的一次偏轉的狀態中這些孔越來越少地影響活門的進一步的打開特性。由此,通過可移動的活門的造型可如此減弱(bedampfen)響應特性,使得在超過體積流的一定的閾值時活門才作為功能顯示部起作用。在進一步優選的實施形式中,布置在可移動的活門下側的通道結構設有凹口、階部或下沉部(Einsenkung),使得除了固定點的位置的選擇之外產生用于設計打開特性的另
一參數。在一特別的設計變體中,這些凹口、階部或下沉部用于對應于流經的體積流的至少一個優選的值處引起在可移動的活門的至少一個優選的穩定的偏轉位置處的穩定的顯示情況。在另一設計變體中,這些凹口用于這樣影響活門的偏轉特性,使得產生在通過活門的隨著流動增加而增加的偏轉的打開特性相對于活門通過流動減小的關閉特性之間的滯后(Hysterese)。在進一步優選的實施形式中,通道結構的側向于可移動的活門布置的壁在可移動的活門的偏轉區域區域上以可變的間距構造,使得除了在通道結構中的凹口和固定點的位置的選擇之外產生另一用于設計打開特性的參數。
特征曲線的形狀(是否成比例、線性、遞增或遞減,帶有滯后或不帶滯后、帶有響應延遲或不帶有相響應延遲)通過選擇由活門的幾何結構的設計、活門的重量、通道結構的幾何結構的設計和固定點的位置構成的所描述的可能性的組合可以以多樣的方式匹配。在此,在實施形式中描述的設計可能性的可能的組合在本發明的意義中一起包括。在該根據本發明的實施形式的優選的變體中,罩殼的底部件的側面或底部或者蓋部件的側面或蓋的組成部分用作功能顯示部的元件。在該優選的變體中,在罩殼中布置有帶有至少一個透明的或半透命的區域并且帶有至少一個不透明的區域的觀察窗,其使使用者能夠且容易識別可移動的活門的位置和狀態。在進一步優選的變體中,在透明的觀察開口上、在其中或在其處附加地安裝有標記和/或編號(Bezifferung)。從可移動的活門相對于標記的位置中得到對于通道結構(可移動的活門布置在其中)中的當前的流動狀態的程度。在此,可以以與在有指針的儀表中相似的方式以線刻度、柱刻度、點刻度或彩色刻度的形式或通過設計成不同顏色的區域將標記裝設在透明的觀察開口上、在其中或在其處。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該進一步優選的實施形式的變體中,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第三氣體聯接部這樣置入麻醉設備的結構中,使得環境空氣通過第三氣體聯接部的一定數目的開口這樣流入第三氣體聯接部中,使得流入的環境空氣環流構造用于從呼吸循環中移除二氧化碳的石灰容器的表面。在現有技術中,這樣的石灰容器多次也稱為CO2吸收器。在本發明的意義中,概念CO2吸收器、石灰容器與概念石灰容器意義相同并且一起包括。石灰容器用于容納堿石灰。來自患者的呼出的空氣被引導穿過石灰容器。在此,通過化學反應從呼出的空氣中移除二氧化碳。為了合適的環流,石灰容器直接布置在第三氣體聯接部的一定數目的開口附近或在其處。由此,通過流入和流出第三氣體聯接部的且搖擺的空氣量引起石灰容器的冷卻。石灰容器的冷卻以接下來所描述的方式改進麻醉設備的運行和運行安全性。在起動麻醉設備時,根據環境溫度和麻醉設備的自加熱對石灰容器的自身溫度的影響程度,石灰容器具有大約20°C至25°C的平均溫度。在此,通過麻醉設備的結構形式、包含在麻醉設備中的部件和組件的內部的熱產生和散熱、其類型、位置和石灰容器相對于麻醉設備的熱產生和散熱的類型位置的布置來確定該自身溫度。在運行期間,在作為填充物(SchUttung)存在于石灰容器中的呼吸石灰(Atemkalk)(目前在醫學應用中大多作為堿石灰,其由氫氧化鈣Ca (OH) 2和氫氧化鈉(NaOH)的混合物構成)處,在呼氣期間在患者中產生的且從呼吸循環的呼氣部分中輸送給麻醉設備中的呼吸系統的二氧化碳(CO2)在放熱的反應中經由作為中間產物的碳酸(H2CO3)基本上轉化成反應產物水(H2O)、碳酸鈣(CaCO3)和蘇打鹽(Sodasalze) (NaCO3)以及熱量。在放熱的反應中產生的反應熱導致石灰容器中的溫度提高大約20°C,直至大約40°C至45°C的石灰容器中的溫度的值。在放熱的反應中產生的水一部分保留在石灰中,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冷凝在石灰容器的壁處,并且作為冷凝物聚集在石灰容器的底部處。通過在石灰容器處的優選地可關閉的排出開口,冷凝物可被排出、收集在合適的容器中并輸送給清除部。在放熱的反應中產生的水的另一部分作為水蒸汽過渡到氣態的相中并且到達呼吸系統的吸氣部分中并且最終通過呼吸循環的吸氣部分在呼吸氣體中返回患者。除了通過放熱的反應產生的水量,附加地,通過患者的潮濕的呼出空氣將一定量的水引入呼吸循環中。如果沒有特別的措施(例如呼吸系統的加熱和加熱的軟管)阻止,呼吸氣體的溫度在至患者的路徑上連續下降。由此得到在呼吸循環中的不期望的部位處(例如在呼吸軟管中、在過濾元件中、在設備內部的或患者附近的流量傳感器或結構上期望的元件(例如聚水器)中)產生水蒸汽冷凝為水。在不期望的部位處這可導致例如流量傳感器的功能安性的損害。因此,當濕氣大部分保留在石灰容器中并且可在使用者需要時通過在石灰容器處的排出開口排出時,出于該功能安全性是有利的。此外,從存在于石灰容器中的濕氣中還得到用于通過呼吸石灰移除CO2的功能和效果的另外的顯著的優點,因為以該方式由此盡可能地阻止干燥的呼吸石灰與麻醉氣體組份的化學反應,即石灰由外部的環流冷卻并且由此保持濕潤。這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干燥的呼吸石灰與麻醉氣體或麻醉氣體組份的化學反應能夠導致可損害聯接到麻醉設備處的患者的健康的反應產物。由此,處于石灰中的濕氣以及通過根據本發明的NGF裝置的石灰容器的環流冷卻由冷凝引起的在呼吸石灰中的附加的濕氣量的產生原理上對于麻醉設備的可靠運行有更重要的意義。在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該進一步優選的實施形式的特別的變體中,石灰容器實施成圓形或柱形,并且第三氣體聯接部的一定數目的開口通過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的設計以在罩殼與石灰容器之間的預定的間距四分之一圓形地或半圓形地圍繞石灰容器布置。這樣的石灰容器具有典型的在80mm至150mm的范圍中的直徑和典型的在200mm至300mm的范圍中的高度。帶有一定數目的開口的第三氣體聯接部具有典型的在O. 002m2至O. Olm2的范圍中的通流面積。優選地,該通流面積劃分成帶有3mm至8mm的槽寬度的數量為5至20個的矩形的槽中,或劃分成5至20個孔排(Lochreihe)中,相應帶有在帶有典型的3mm至8mm的直徑的排中數量為8至20個的的孔。第三氣體聯接部的通流面積在典型的在2mm至8mm的范圍中的預定的距離上與石灰容器的柱形的外側的部分相接觸。在石灰容器的高度和帶有一定數目的開口和第三氣體聯接部的開口的總面積的相應的罩殼部件的高度上,在此典型地,在石灰容器的外側的15%至45%的范圍中的面積份額被以空氣流入。根據麻醉設備的所選擇的呼吸參數(潮氣量(Tidalvolumen)、呼吸頻率、壓力和流量),對于氣體收集裝置的每分鐘25升至每分鐘75升的典型的抽吸能力,得到帶有由所選擇的呼吸參數決定的25%的波動范圍的每分鐘40升的平均流量。在嘗試檢驗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該進一步優選的實施形式的該特別的變體中,通過石灰容器布置在第三氣體聯接部處產生石灰容器的可測量的冷卻。在該嘗試中,大致圓形的石灰容器結合實際尺寸定為IlOmm的直徑和250mm的結構高度。這產生大約O. 086m2的石灰容器側面積。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中,劃分成底部件和蓋部件地,結合實際地布置總共12個帶有大約60mm的槽長度和大約5mm的槽寬度的槽形的開口。利用每分鐘40升土每分鐘10升的平均流量(其通過氣體收集裝置的空氣抽取經由槽形的開口從環境中將空氣吸入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罩殼中),產生大約O. 15m/s至O. 3m/S的在石灰容器的表面處的流動速度,為了以直觀的速度大小表示其,這對應于O. 5km/h至I km/h的速度。石灰容器的布置這樣選擇,使得石灰容器布置在高度的大約一半上和槽形的開口附近的側面積的大約四分之一上。由此產生在石灰容器處大約O. Ollm2的環流的表面,其直接由流入第三氣體聯接部中的流入的空氣環流。在嘗試布置中存在于石灰容器的內部的平均溫度45°C而流入到第三氣體聯接部中的空氣的環境溫度22°C的情況中,通過環流產生溫度以1°C至大約3°C的數量級的減小。在實際的運行中,石灰容器在內部中由在麻醉設備的呼吸循環中大約每分鐘30升的平均流量流經并且由此同樣被冷卻。由此可推出,根據環境溫度、石灰溫度且取決于麻醉設備的運行方式,利用主要在外面通過第三氣體聯接部的或多或少的總流量和新鮮氣體流入量并且還通過由呼吸循環在內部流經石灰容器的氣體量,總地使石灰容器冷卻大約2°C至4°C。一方面,該冷卻引起通過反應溫度的下降在放熱的反應中產生更少的水,另一方面附加地,水蒸汽的冷凝已經大部分在石灰容器中實現并且由此在量上對應于石灰容器的所達到的冷卻的所產生的水量的份額不再作為水蒸汽轉換到氣態的相中,并且由此完全不再到達呼吸系統中、流量傳感器處或呼吸軟管中。由此防止了在呼吸循環中的不期望的部位處的冷凝,并且由此總體上提高了運行安全性。


通過接下來的附圖詳細解釋根據本發明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其中圖I顯示了與呼吸系統、呼吸驅動部和石灰容器相連接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簡化的圖示,圖2a以從前面的視圖顯示了帶有底部件和蓋部件并且帶有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功能顯示部的兩件式罩殼的三維的簡化的圖示,圖2b在帶有布置在其處的石灰容器的總圖(Zusammenschau)中顯示了根據圖2a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的三維的簡化的圖示,圖3a以簡化的示意性的圖示顯示了根據圖2a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的底部件的俯視圖,圖3b以簡化的示意性的圖示顯示了根據圖2a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兩件式罩殼的蓋部件的俯視圖,圖4a顯示了帶有可移動的活門的用于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功能顯示部的原理上的結構,圖4b顯示了根據圖4a的功能顯示部的第一變體,圖4c顯示了根據圖4a的功能顯示部的第二變體,圖4d顯示了根據圖4a的功能顯示部的第三變體,圖4e顯示了根據圖4a的功能顯示部的第四變體,圖5a顯示了根據圖4a至4e中的一個的用于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功能顯示部的刻度劃分的實施形式的第一變體,圖5b顯示了根據圖4a至4e中的一個的用于麻醉氣體傳導裝置的功能顯示部的刻度劃分的實施形式的第二變體。
附圖標記清單I麻醉氣體傳導裝置、呼吸系統、呼吸驅動部和石灰容器的總圖2麻醉氣體傳導裝置3石灰容器4呼吸驅動部5呼吸系統6罩殼7底部件8蓋部件9在底部件與蓋部件之間的連接和密封件10第一氣體聯接部11第二氣體聯接部12第三氣體聯接部13第四氣體聯接部14第五氣體聯接部16在蓋部件與底部件之間的第一連接部17在底部件與蓋部件之間的第二連接部18功能顯示部19可移動的活門20可移動的活門的旋轉和容納點21觀察窗22水平的流動聯接元件23豎直的流動聯接元件24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6在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中的階部27在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中的下沉部30觀察窗的透明的區域31刻度線標記32刻度編號33觀察窗的不透明的區域36刻度區域標記40罩殼中的用于呼吸驅動部的第一凹口41罩殼中的用于石灰罐的第二凹口42槽形的開口43轉向元件44分離橋接片45第一分離區段46第二分離區段47第三分離區段
50在第一氣體聯接部處從呼吸系統流入的氣體量51在第二氣體聯接部處流出至氣體收集裝置的空氣量53在第三氣體聯接部處相對于環境流入/流出的空氣量60環境70封閉元件71底殼至側部件的豎直的棱邊75罩殼的容積76功能顯示部的容積77底部件的容積78底部件的底殼79蓋部件的側壁87蓋部件的容積88蓋部件的蓋89蓋部件的側壁101第一氣體聯接部的第一部分區段102第一氣體聯接部的第二部分區段190可移動的活門的偏轉191可移動的活門的第一偏轉線192可移動的活門的第二偏轉線193可移動的活門的第三偏轉線194可移動的活門的第四偏轉線195可移動的活門的第五偏轉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I中以簡化的圖示以總圖顯示了帶有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罩殼6的安裝布置方案,其作為麻醉氣體的子單元與呼吸系統5、構造成柱形的呼吸驅動部4以及構造成柱形的石灰容器3相連接。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罩殼6布置在呼吸系統5下側。構造成柱形的呼吸驅動部4和構造成柱形的石灰容器3懸掛在呼吸系統5下側,并且在柱形的周緣的一半上布置在設置在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罩殼6中的半圓的凹口 40、41(圖2a)中。在該圖I中,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罩殼6中的半圓的凹口 40、41由呼吸驅動部4和石灰容器3部分地或完全地遮蓋。此外,顯示出帶有可移動的活門19和觀察窗21的功能顯示部18。在圖2a中以從前面的視圖在與根據圖I相同的安裝布置方案中以三維的簡化的圖示顯示了帶有罩殼6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罩殼6由底部件7和帶有功能顯示部18的蓋部件8構成。底部件7和蓋部件8利用連接和密封元件9密封地相互連接,使得得到封閉的兩件式的罩殼6。顯示了第一氣體聯接部10,流入的氣體量50通過其從呼吸系統5 (圖I)到達兩件式的罩殼6中。從第二氣體聯接部11出來,流出的空氣量51利用第二氣體聯接部11經由管路和/或軟管系統到達醫院中的氣體收集裝置。蓋部件8由大致平坦地構造的蓋88構成,其帶有大致垂直于此布置的且在根據圖2a的該圖示中指向下地布置的側壁89。在此,蓋88和側壁89以大致箱形殼狀的容器的形式構造蓋部件8。底部件7由大致平坦地構造的底殼78構成,其帶有大致垂直于此布置的且在根據圖2a的該圖示中指向上地布置的側壁79。在此,底殼78和側壁79以大致箱形殼狀的容器的形式構造底部件7。在根據圖2b的該視圖中,受三維的透視圖的限制,未全面地(VOllflachig)顯示底殼78,而僅僅以底殼78至底部件7的側壁79的棱邊71可見。底部件7和蓋部件8共同產生罩殼6的容積75,其在尺寸上用于緩沖由氣體收集裝置的在每分鐘12升至每分鐘50升的范圍中的抽吸體積流作為在第二氣體聯接部11處的流出的空氣量51和從呼吸系統5 (圖I)在第一氣體聯接部10處流入的在平均每分鐘10升至每分鐘60升的范圍中的氣體量50 (帶有高于每分鐘150升的短暫的峰值)。在此,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罩殼6的容積75確定尺寸在I升至2升的范圍中。顯示出帶有多個槽形的開口 42的第三氣體聯接部12。通過第三氣體聯接部12,借助于槽形的開口 42,與環境60的氣體交換53是可能的。在圖2b中在根據圖2a的帶有底部件7、蓋部件8和功能顯示部18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兩件式的罩殼6處顯示了帶有石灰容器3的布置。在圖2b和圖2a中的相同元件以用于與在圖2a中相同的元件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明。該圖示大致對應于圖2a并且附加地以石灰容器3在凹口 41處的布置說明槽形的開口 42相對于石灰容器3的空間布置。根據圖2b的該布置顯示,經由第三氣體聯接部12借助于槽形的開口 42與環境60的氣體交換53作為石灰容器3的表面的環流發生。環流引起包含在石灰容器3中的熱量散發到環境60處和由此石灰容器的冷卻。石灰容器3中的熱量由在通過作為填充物處于石灰容器3中的呼吸石灰吸收二氧化碳時的放熱反應并且由通過由患者加溫的呼出氣體的熱量供給決定。圖3a和3b以簡化的示意性的圖示顯示根據圖2a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底部件7的俯視圖和蓋部件8的俯視圖。接著對圖3a和圖3b的

,以共同的

闡述底部件7(圖3a)和蓋部件8(圖3b)的相同的或相同對應的組件。在圖3a中以簡化的示意性的圖示顯示了根據圖2a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兩件式罩殼6的底部件7的俯視圖。在圖3a和圖2a中相同的兀件以用于與在圖2a中相同的元件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明。在該圖3a中示意性地在底部件7中示出根據圖l、2a、2b的帶有可移動的活門19的功能顯示部18、以及帶有槽形的開口 42的第三氣體聯接部12。帶有可移動的活門19的功能顯示部18通過第一分離區段45和第二分離元件46作為獨立的空間76從底部件7的剩余容積77分離。在功能顯示部18的通過分離區段45、45從容積77中分離的空間76中布置有在蓋部件8(圖3b)與底部件7之間的第一連接部16和在底部件7與蓋部件8 (圖3b)之間的第二連接部17。在功能顯示部18的第三空間76中布置有用于容納可移動的活門19的第三分離區段47。通過作為第二部分區段102 (圖3b)的在第一氣體聯接部10 (圖3b)中的分離橋接片44 (圖3b)分離的來自第一氣體聯接部10 (圖3b)的空氣的部分量經由在蓋部件8與底部件7之間的第一連接部16從蓋部件8 (圖3b)以直接的路徑到達功能顯示部18的空間76中。在空氣流入功能顯示部18的空間76中時,可移動的活門19通過空氣的流入帶動并且偏轉。該偏轉通過在底部件7的側壁79 (圖2a)中的觀察窗21 (圖2a)從外面可見。
在底部件7中布置有多個轉向元件43,其布置成大致豎直地立于底殼78(圖2a)上,并且設置成構造用于引導氣體和空氣量50、53、51(圖2a)(從第一氣體聯接部10(圖2a)進入兩件式罩殼6(圖2a)中,在兩件式罩殼6 (圖2a)之內,經過第三氣體聯接部12并且通過第二氣體聯接部11 (圖2a)再次從兩件式罩殼6(圖2a)中出去)的通道。在第三氣體聯接部12處通過槽形的開口 42發生與環境60的氣體交換53。在圖3b中以簡化的示意性的圖示顯示了根據圖2a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兩件式罩殼6的蓋部件8的視圖,其中,為了說明底部件7(圖3a)和蓋部件8的共同作用,視圖實現為從上面對蓋88 (圖2a)的透視圖,并且蓋88 (圖2a)自身透明地示出且由此作為組件不可見。在圖3b和在圖2a中相同的元件以用于與在圖2a中相同的元件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明。在圖3b和在圖3a中相同的元件以用于與在圖3a中相同的元件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明。在該圖3b中在蓋部件8中示出根據圖l、2a、2b的第一氣體聯接部10、第二氣體聯接部11和帶有槽形的開口 42的第三氣體聯接部12、以及第四聯接部13和第五氣體聯接部14。第四氣體聯接部13準備用于帶有外部的呼吸系統的NGF裝置(圖2a)。外部的呼吸系統10的過量出口聯接在第四氣體聯接部13處。第五氣體聯接部14用于連接管路與用于在麻醉設備中的氣體混合器單元處的氣體平衡的接口的聯接。如果必須在運行之前、期間或之后通過新鮮空氣沖洗氣體混合單元,則該空氣不允許通過呼吸循環到達患者處,而是通過用于氣體平衡的接口通過第五氣體聯接部14導出到NGF裝置(圖2a)的罩殼6(圖2a)中。在未使用第四氣體聯接部13或第五氣體聯接部14的情況下,封閉元件70使能夠封閉氣體聯接部13、14。在第一氣體聯接部10中布置有分離橋接片44,其將第一氣體聯接部10劃分成第一部分區段101和第二部分區段102。在蓋部件8中布置多個轉向元件43,其布置成大致豎直地立于蓋88 (圖2a)上,并且設置成構造用于引導氣體和空氣量50、53、51 (圖2a)(從第一氣體聯接部10進入兩件式罩殼6 (圖2a)中,在兩件式罩殼6 (圖2a)之內,經過第三氣體聯接部12并且通過第二氣體聯接部11再次從兩件式罩殼6(圖2a)中出去)的通道。接下來以對圖3a和圖3b的共同的

詳細闡述底部件7和蓋部件8的相同的或相同對應的組件和在將空氣從第一氣體聯接部10引導至第二氣體聯接部11時底部件7和頂部件8的共同作用。在底部件7和蓋部件8中設置有用于容納呼吸驅動部4(圖I)的第一凹口 40和用于容納石灰容器3(圖I、圖2b、圖3b)的第二凹口 41。在第二凹口 41中布置有作為第三氣體聯接部12的槽形的開口 42,經由其發生從NGF裝置2(圖2a、2b)的罩殼6(圖2a、2b)與石灰容器3 (圖2b)的環流的氣體交換。通過第一氣體聯接部10實現來自呼吸系統(圖I)的氣體量50 (圖2a)的供給。在第一氣體聯接部10處,通過分離橋接片44將所供給的氣體量50 (圖2a)劃分成兩個部分區段101、102,使得第一部分量通過第一氣體聯接部10的第一部分區段101保留在蓋部件8中并且在該處繼續流入蓋部件8的容積87中。因為蓋部件8中的容積87與底部件7中的容積77連接成罩殼6(圖2a)的共同的容積75 (圖2a),所以該第二部分量到達罩殼6(圖2a)的容積75(圖2a)中并且在罩殼6(圖2a)的容積75 (圖2a)中被緩沖。通過在罩殼6(圖2a)的容積75 (圖2a)中的緩沖和在底部件7和蓋部件8中由轉向元件43形成的通道阻止,帶有麻醉氣體的組成部分的空氣可從第一氣體聯接部10以直接的路徑到達第三氣體聯接部12,并且經由槽形的開口 42可能與環境60氣體交換。在吸入階段中,通過閥盡基本上封閉第一氣體聯接部10,以便不通過麻醉氣體抽吸影響呼吸。因此,假如第一氣體聯接部10在患者的吸入階段中不提供氣體量50 (圖2a),則在第三氣體聯接部12處發生與環境60的空氣交換53,在該情況中,在患者的吸入階段期間發生到NGF裝置2 (圖2a)的罩殼6 (圖2a)的流入。該流入的環境空氣53的量在NGF裝置2 (圖2a)的罩殼6(圖2a)中通過由轉向元件43形成的通道在空間上在第三氣體聯接部12附近被緩沖,使得在患者的接著的呼出階段期間在第一氣體聯接部10處流入的空氣量(其不直接由氣體收集裝置借助于第二氣體聯接部11吸收)以該方式流入NGF裝置2(圖2a)的罩殼6(圖2a)中,即,僅僅之前在罩殼6中直接在第三氣體聯接部12附近通過附加地流入的空氣緩沖的空氣作為流出的空氣量53通過第三氣體聯接部12到達環境空氣60中。由此保證,為了平衡在第一氣體聯接部10處的所供給的氣體量50 (圖2a)中的峰值并且在第二氣體聯接部11處的抽吸體積流51的波動中,流入的和流出的空氣量53以患者的吸入和呼出的節律來回搖擺地與環境60循環地交換,環境60沒有麻醉氣體成分。由此避免麻醉氣體從NGF裝置2(圖2a)離開,并且防止臨床的人員的由此否則可能的健康損害。另一第二部分量通過第一氣體聯接部10的第二部分區段102經由蓋部件8與底部件7的第一連接部到達底部件7中,從該處繼續通過功能顯示部18的布置在分離區段處的可移動的活門19,經由在底部件7與蓋部件8之間的第二連接部17從底部件7再次返回蓋部件8中,并且經由第二氣體聯接部11作為流出的空氣量51在經由(在這些附圖中未示出的)管或螺栓連接連接到第二聯接部11處的氣體收集裝置的方向上離開NGF裝置2(圖2a)的罩殼6(圖2a)。在此,功能顯示部18的可移動的活門19通過該第二部分量偏轉。可移動的活門19的偏轉以直接的方式取決于在第二氣體聯接部11處的抽吸體積流的大小,其從氣體收集裝置到NGF裝置2(圖2a)中引起流出的空氣的量51。在第二氣體聯接部11處,不僅在第一氣體聯接部10處流入的氣體量50 (圖2a)的第一部分量和第二部分量,而且在第三氣體聯接部12處相應在吸入階段中從環境60流入的空氣量53共同作為流出的空氣量51被導出至氣體收集裝置。通過在底部件7的側壁79 (圖2a)中的觀察窗21 (圖2a),可移動的活門19的偏轉從外面可見。在圖4a中示意性地顯示了帶有可移動的活門19和觀察窗21的用于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圖2a)的功能顯示部18的原理上的結構。在第三分離區段48 (圖3a)處布置有用于可移動的閥門19的旋轉和容納點20。可移動的活門19可動地懸掛在旋轉和容納點20中,并且在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上偏轉時表現(beschreiben)為以旋轉和容納點20作為旋轉軸線的圓弧形的運動。第一氣體聯接部11 (圖2a、3b)的空氣量50作為部分量經由蓋部件8(圖3b)流入底部件7(圖3a)中,并且在該處流入功能顯示部18的容積76(圖3a)中,并且經由水平的流動聯接元件22到可移動的活門19處,并且在可移動的活門19處導致沿著第一偏轉線191的偏轉190。在可移動的活門19的偏轉190之后,流出的空氣51經由豎直的流動聯接元件23在第二氣體聯接部11 (圖3b)的方向上離開功能顯示部18。通過旋轉和容納點20在關于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圓中心的布置,在流入的空氣量50的大小與可移動的活門19的第一偏轉191的度之間產生線性成比例的關系。通過觀察窗21可從外面讀出第一偏轉191。在圖4b至4e中顯示了根據圖4a的功能顯示部的變體。在圖4b至4e中的相同的元件以用于在圖4a中的相同的元件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明。在圖4b中與圖4a的區別是,可移動的活門19的旋轉和容納點20不布置在關于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圓中心。可移動的活門19可動地懸掛在旋轉和容納點20中并且在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上由流入的空氣量50引起的第二偏轉192中表現為以旋轉和容納點20作為旋轉軸線的圓弧形的運動。通過旋轉和容納點20在關于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圓中心之外的布置,在流入的空氣量50的大小與可移動的活門19的第二偏轉192的度之間產生非線性比例的關系。在圖4b中顯示的該變體中,可移動的活門19的旋轉和容納點20從關于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圓中心在更靠近水平的流動聯接元件22的方向上錯位布置,并且在更靠近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方向上錯位布置,使得非線性比例的關系作為成比例遞減的關系以第二偏轉192的形式產生。通過觀察窗21可從外面讀出第二偏轉192。在圖4c中與圖4a的區別是,可移動的活門19的旋轉和容納點20不布置在關于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圓中心。可移動的活門19可動地懸掛在旋轉和容納點20中并且在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上由流入的空氣量50引起的第三偏轉193中表現為以旋轉和容納點20作為旋轉軸線的圓弧形的運動。通過旋轉和容納點20在關于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圓中心之外的布置,在流入的空氣量50的大小與可移動的活門19的第三偏轉193的度之間產生非線性比例的關系。在圖4c中顯示的該變體中,可移動的活門19的旋轉和容納點20從關于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圓中心在更靠近豎直的流動聯接元件23的方向上錯位布置并且與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方向遠離地錯位布置,使得非線性比例的關系作為成比例遞增的關系以第三偏轉193的形式產生。通過觀察窗21可從外面讀出第三偏轉193。在圖4d中如在圖4a中那樣,可移動的活門19的旋轉和容納點20布置在關于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圓中心。可移動的活門19可動地懸掛在旋轉和容納點20中并且在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上由流入的空氣量50引起的第四偏轉194中表現為以旋轉和容納點20作為旋轉軸線的圓弧形的運動。與圖4a的區別是,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設有帶有四分之一圓弧直徑的跟隨的變化的階部26,使得在可移動的活門的偏轉190和階部26通過可移動的活門19的交疊(tjberstreichung)中,在流入的空氣量50的大小與可移動的活門19的第四偏轉194的度之間以成比例的關系中產生突變(Sprung)。通過觀察窗21可從外面讀出第四偏轉194。在圖4e中如在圖4a中那樣,可移動的活門19的旋轉和容納點20布置在關于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的圓中心。可移動的活門19可動地懸掛在旋轉和容納點20中并且在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上由流入的空氣量50引起的第五偏轉195中表現為以旋轉和容納點20作為旋轉軸線的圓弧形的運動。與圖4a的區別是,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設有下沉部27,但是設有在下沉部27之前和之后保持相同的四分之一圓弧直徑,使得在可移動的活門19的偏轉190和下沉部27通過可移動的活門19的交疊中,在流入的空氣量50的大小與可移動的活門19的第五偏轉195的度之間產生相對于在偏轉190的開始和結束處的特征曲線區段不同的關系。
通過觀察窗21可從外面讀出第五偏轉195。在下沉部27的交疊中,在根據圖4d的該實施方案中在該一定的工作點處減小活門19的偏轉敏感性,這導致在帶有在觀察窗21處的改進的可讀出性的工作點中的顯示減弱(Anzeigedaempfung)。在圖5a至5b中顯示了根據圖4a至4e中的一個的用于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的功能顯示部的刻度劃分的兩個變體。在圖5a和5b中的相同的元件以用于在圖4a至4e中的相同的元件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明。在圖5a中顯示了帶有透明的區域30且帶有不透明的區域33的功能顯示部的觀察窗21。可動地懸掛在旋轉和容納點20處的活門19通過透明的區域30可見。在透明的區域30中布置有帶有刻度編號32的刻度線標記31。刻度編號32在質上和量上對應于在流入的空氣量50的大小(圖4a至4e)與可移動的活門19的偏轉191、192、193、194、195 (圖4a至4e)的度之間所測出的關系。在圖5b中顯示了帶有透明的區域30和不透明的區域33的功能顯示部18的觀察窗21。可動地懸掛在旋轉和容納點20處的活門19通過透明的區域30可見。在透明的區域30中布置有面上不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刻度區域標記36。不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刻度區域標記36在量上對應于流入的空氣量50的大小(圖4a至4e)和可移動的活門19的偏轉191、192、193、194、195 (圖4a至4e)的度,并且以特別的形式表明功能顯示部18的當前的顯示值,這是因為對于使用者通過不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刻度區域標記36明顯強調了目標區域(在根據圖5b的該實施方案中可移動的活門19的中間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麻醉設備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包括第一氣體聯接部(10)、第二氣體聯接部(11)和第三氣體聯接部(12),此外包括帶有可移動的活門(19)的功能顯示部(18), -其中,所述第一氣體聯接部(10)構造成與在所述麻醉設備中的呼吸系統(5)相連接, -其中,所述第二氣體聯接部(11)構造成與氣體收集裝置相連接, -其中,所述第三氣體聯接部(12)構造成與環境¢0)處于連接中, -其中,所述功能顯示部(18)構造成借助于所述可移動的活門(19)的偏轉(190)顯示流量(50,5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罩殼(6)兩件式地構造有底部件(7)和蓋部件(8)。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殼(6)包括用于聯接外部的呼吸系統的第四氣體聯接部(13)。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殼(6)包括用于聯接所述麻醉設備的混合器単元的第五氣體聯接部(14)。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殼(6)構造有用于容納呼吸驅動部(4)的凹ロ(40)。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兩件式的罩殼(6)構造有用于容納石灰容器(3)的凹ロ(41)。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氣體聯接部(12)構造有一定數目的開ロ(42)。
8.根據權利要求6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帶有所述一定數目的開ロ(42)的所述第三氣體聯接部(12)布置在用于容納所述石灰容器(3)的所述凹ロ(41)處用于與所述環境(60)的氣體交換(53)。
9.根據權利要求6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氣體聯接部(12)處與所述環境¢0)的所述氣體交換(53)經由所述一定數目的開ロ(42)利用所述石灰容器(3)的環流實現。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顯示部(18)在罩殼(6)中作為底部件(7)或蓋部件(8)的組成部分構造有水平的流動引導元件(22)、豎直的流動引導元件(23)和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其布置在所述水平的流動引導元件(22)和所述豎直的流動引導元件(23)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顯示部(8)在所述罩殼(6)的側壁(79,89)中構造有觀察窗(21)。
12.根據權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帶有所述可移動的活門(19)的旋轉和容納點(20)布置在所述功能顯示部(18)中,以在所述觀察窗(21)中線性成比例地、成比例遞減地或成比例遞增地說明所述流量(50,51)。
13.根據權利要求10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四分之一圓形的流動引導元件(24)中作為凹ロ布置有階部(26)或下沉部(27),以使所述可移動的活門(19)以至少一個穩定的偏轉位置(194)或者以至少一個滯后(195)偏轉。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顯示部(18)的觀察窗(21)劃分成至少ー個透明的區域(30)和至少ー個不透明的區域(33)。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能顯示部(18)的觀察窗(21)中布置有與所述流量(50,51) —致的刻度線標記(31)和/或刻度編號(32)。
16.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能顯示部(18)的觀察窗(21)中布置有與所述流量(50,51) —致的刻度區域標記(36)。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麻醉氣體傳導裝置(2),其兩件式地由底部件(7)和蓋部件(8)聯結成罩殼(6)。底部件(7)和蓋部件(8)具有轉向元件用于形成用于在罩殼(6)中引導流動的通道。罩殼(6)具有氣體聯接部(10,11,12)用于供給流量(50)和導出流量(51)、以及用于與環境(60)的氣體交換(53)。此外,罩殼(6)具有用于獲取流量(50,51,53)的帶有可移動的活門(19)的功能顯示部(18)。
文檔編號A61M16/01GK102648998SQ20121005771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3日
發明者G·帕尼茨, H·施納爾斯, R·赫施 申請人:德爾格醫療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富裕县| 清新县| 义马市| 铁岭县| 永宁县| 嘉黎县| 宜兴市| 隆昌县| 蓬安县| 同江市| 沂源县| 泸定县| 苗栗县| 扶余县| 新乡县| 聂荣县| 马尔康县| 外汇| 奉贤区| 洪江市| 丘北县| 迭部县| 高雄市| 赞皇县| 肥乡县| 嘉荫县| 卢龙县| 乐都县| 宜兰市| 台北市| 象州县| 徐闻县| 洛宁县| 虞城县| 枝江市| 鹰潭市| 临安市| 广汉市| 荆门市|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