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卷輪車式懸棺升吊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12102閱讀:23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卷輪車式懸棺升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搬運提升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古代懸棺升吊置放技術。
背景技術
懸棺,是存在于400 3000年前的一種特殊安葬習俗,在中國的福建、江西、浙江、 云南、貴州等省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均有相當數量的存在。懸棺一般安葬于懸崖峭壁之上10 余米及100多米不等的高度上,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條件下,重達IOOkg IOOOkg的懸棺是如何安置上去的呢,學術界存在三種說法,一是壘土造山說,二是棧道說,三是垂吊說。本人認為,平民百姓僅僅為了安置個把具懸棺就采用浩大的堆土或修棧道工程,顯然由于代價太大而不易實施,因此,可行性最大的還是垂吊法。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有許多機構和個人對懸棺升吊技術進行了大量的專項研究并申報了專利,其已知的典型研究成果包括山東秦貞坡的木輪云車法;山東張金秋的杠桿支架法;鷹潭羅賢偉的竹木支架法;新疆阿勒泰王展飛的龍虎飛車法;江蘇張春元的懸空恒矩絞軸法;香港蕭旺強的一抬一拉法; 同濟大學、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和考古部門合作研究的機械提升法;山東孫慧燕的懸棺裝卸工具及操作法等等,這里不一一列舉。在以上已經研究出的懸棺升吊法中,雖然各有千秋,但也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陷,總起來說,已有的研究成果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對懸棺的可升吊高度低、重量小、不適應復雜山體地形條件等。另外,有的方法屬于高空危險作業,無法安排多人操作,有的則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材料,操作起來費時費力,總之,現在還缺乏一種兼具升吊高度高、升吊重量大、安全可靠、能克服山體突出、山坡等復雜地形、省時省力、裝置本身運輸方便等優良綜合性能的懸棺吊升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研究出一種符合兩千多年前機械制造、材料應用等方面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全面解決懸棺升吊重量、升吊高度、升吊速度、升吊操作安全性、復雜地形適應性等諸多難題,既破解包括龍虎山在內的各種古代懸棺升吊置放技術之謎,又能填補現代起重技術尚無此種裝置的空白,還可應用于土建工程施工的材料物品吊裝和進行懸棺升吊旅游表演的現代實用價值。根據上述思路,本發明借鑒了幾千年前即已成熟的木質車輪制造技術,只采用古今均極易獲得的木材和繩索這兩種材料,研究并設計出了卷輪車式懸棺升吊裝置,其設計方案如下I.卷輪車式懸棺升吊裝置。是由卷輪車(C)、吊籃車(L)、平衡梁(P)及絞車(J) 組成,這些裝置全部采用木質材料制作。利用本裝置對懸棺進行升吊前,先在卷輪車(C)的兩個大卷輪上分別逐層各纏繞滿一條一端固定在大卷輪上的繩索(S1),兩條繩索必須要等長,每一條繩索(S1)的另一端均牽至絞車(J)并固定在絞車軸上;提升繩索(S2)則為一根, 其繞過平衡梁(P)的兩個定滑輪后,兩個端頭則分別固定于卷輪車(C)的兩個小卷輪上;吊籃車(L)的吊柱則與卷輪車中部一段卷輪車軸實行軸與套的自由轉動連接,吊籃車(L)下用繩索懸吊著懸棺⑴;平衡梁⑵則根據山洞內部的地形地貌情況固定在山洞內或洞口外上沿;絞車固定于離開山崖下幾十米以外的陸地或船上,以避開升吊過程中山崖墜落物對崖底操作人員構成的威脅。采用絞車的主要目的一是為了省力,二是為了使兩條動力繩索(S1)同步運行,升吊裝置構成及工作情況如圖I。在升吊重量不超過300KG、升吊高度不超過60米的情況下,也可不用絞車而用人力直接拉拽繩索(S1)的簡便方法實現升吊,如圖 2。2.卷輪車(C):由分別位于卷輪車兩端的兩個大卷輪、兩個小卷輪和卷輪車軸(5) 組成,這三種零部件屬于同心同體裝置,卷輪車結構如圖3。每個大卷輪均是由固定在卷輪車軸(5)上的輪轂(2)、外側輪輻板(I)、里側輪輻板(3)組成。大卷輪是動力卷輪,輪轂相當于大卷輪的動力卷筒,當纏繞其上的動力繩索(S1)被拉動,而卷輪車軸同時受拉于提升繩索(S2),在這兩種繩索的共同作用下就會使整個卷輪車產生旋轉;每個小卷輪均是由固定在卷輪車軸上的里側輪輻板(4),以卷輪車軸(5)的一段做提升卷筒,以大卷輪輪轂(2) 的里側端面做外輪輻板而組成。小卷輪是提升卷輪,在大卷輪旋轉而釋放繩索(S1)時,小卷輪則因旋轉而把提升繩索(S2)收緊并纏繞在其卷筒即卷輪車軸上,從而實現卷輪車、吊籃車及懸棺的整體升吊;卷輪車軸(5)是整個裝置的核心零件,其兩頭安裝著大卷輪輪轂
(2),靠近大卷輪的一段兼做小卷輪的卷筒,同時其上還安裝著小卷輪的里側輪輻板(4)。卷輪車軸(5)的中段部分則作為吊籃車吊軸,其上安裝著吊籃車(L),吊籃車(L)則用繩索懸吊著懸棺(X);大卷輪的輪轂(2)直徑大于小卷輪卷筒(5)即卷輪車軸的直徑,這種直徑之差是拉動繩索(S1)使卷輪車產生旋轉所需扭矩的必要條件,在升吊重量一定的情況下,大卷輪輪轂與卷輪軸的直徑差越大,拉動繩索(S1)所需力量相對越小,因此在山洞空間條件允許卷輪車外形較大情況下應適當拉大二者之間的直徑差以使拉動繩索(S1)時更加省力。進行懸棺升吊前,須分別在每個大卷輪上各纏繞一根動力繩索(S1),兩根繩索的長度應該完全一致,纏繞的方法是先把繩索的一頭固定在大卷輪輪輻板的繩索固定孔上, 然后按照需要的長度將其逐層緊密纏滿。每根繩索(S1)總長度的確定取決于三個因素,即 懸棺(X)需要升吊的高度、大卷輪輪轂(2)直徑與卷輪車軸(5)直徑之比、絞車(J)固定位置與崖底的距離;大卷輪輪輻板(I)和(3)直徑的確定取決于四個因素,即輪轂(2)的直徑、輪轂(2)的長度、需要纏繞繩索(S1)的長度和直徑。升吊前,還須把提升繩索(S2)穿過山洞上已經固定好的平衡梁(P)的兩個定滑輪③,再將繩索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個小卷輪里側輪輻板⑷的繩索固定孔上,把繩索(S2)在小卷輪卷筒即卷輪車軸上預纏繞幾圈即可, 纏繞的方向與繩索(S1)的纏繞方向相反。繩索(S2)的總長度的確定取決于以下三個因素, 即懸棺(X)需要升吊的高度、卷輪車軸(5)的直徑、懸棺升吊的初始位置。小卷輪里側輪輻板(4)直徑的確定取決于以下四個因素,即需要纏繞繩索(S2)長度、繩索(S2)的直徑、 卷輪車軸的直徑和卷軸部分的長度。升吊時,在地面人員(R1)通過絞車(J)或直接用手對兩根動力繩索(S1)同時同步施加拉力的情況下,大卷輪上的動力繩索(S1)將由多到少逐漸釋放實現卷輪車的旋轉,與此同時,提升繩索(S2)將由少到多逐漸被纏繞在小卷輪的卷筒即卷輪車軸(5)上,從而帶動升吊裝置和懸棺(X)的整體同步上升,如圖4。(2)吊籃車(L):由車架和車輪組成。其作用一是起著對懸棺的承載作用,如圖3所示;二是通過吊籃車輪實現攀越突出山體及山坡的“越障”功能,攀爬山坡如圖6和圖7 所示;三是對懸棺(X)的保護作用,避免上升的過程中被山石碰壞;四是作為在平地上進行 卷輪車自體移動和運輸懸棺的車體和后車輪,進行移動和運輸懸棺情況如圖8所示。在利 用卷輪車運輸懸棺時,需要在吊籃車上臨時綁定安裝運輸支架(Z),其結構如圖11。卷輪車 與吊籃是一個組合體,進行升吊工作時,前者做旋轉和上升運動,而后者只做上升運動而不 旋轉,由于運動狀態的不同,因此二者之間須采用動態連接,其中吊籃車相當于在路上行駛 車輛的車箱,而卷輪車相當于車輪,也就是說,吊籃車須通過其吊柱上的木質軸套套在吊軸 即卷輪車軸上,而懸棺則通過繩索懸吊在吊籃車的吊柱上,當卷輪車上升時,卷輪車軸在吊 籃車吊柱上的木質軸套內轉動而產生滑動摩擦。為了減小摩擦阻力,應在木質軸套與卷輪 車軸配合處加入動物油或植物油做潤滑劑。升吊時,應把吊籃安裝在靠近山體一側,吊籃車 的兩個木質車輪(15),與卷輪車的兩個大卷輪相配合相當于地面行駛車輛的四個車輪,遇 到障礙時以滾動的方式通過,以此來實現攀越突出山體和斜坡等障礙的“越障”功能。為了 升吊裝置進入山洞后能方便卸下懸棺,吊籃車各零件均為可拆卸結構。(3)平衡梁⑵平衡梁結構如圖9,其工作原理如圖10,由木梁①、滑輪座②、定 滑輪③、滑輪軸④組成。平衡梁(P)的作用是保證卷輪車(C)、吊籃車(L)及懸棺(X)呈水 平上升狀態,避免傾斜。在升吊過程中,兩個小卷輪上的提升繩索(S2)纏繞狀況極有可能 不一致,例如繩索壓摞、各圈繩索纏繞的間距大小不一等,當某一側提升卷輪上纏繞的繩子 多,此端上升的高而造成懸棺傾斜時,勢必會造成這一端的繩索受力比另一端的大,促使整 條繩索通過兩個滑輪③向受力大的一側竄動以進行長度的補償,直到兩側吊升繩索受力大 小一致為止,從而使被吊升系統保持水平狀態。平衡梁(P)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固定在山 洞內或利用一端固定在山頂另一端拋下的兩根繩索固定在山洞口上沿。升吊繩索(S2)實 際為一整根,繩索穿過平衡桿上的兩個滑輪③,兩端分別固定并纏繞在卷輪車上的兩個小 卷輪上。(4)絞車(J):本發明為單軸雙繩絞車是由絞軸(18)、擋板(19)、扳杠(20)、絞軸 支架(21)、斜支撐(22)、底座(23)組成。其功用一是通過人力操作,把動力卷輪繩纏繞其 上,為懸棺升吊提供所需上升動力。二是為了實現兩條繩索(S1)的同步運行,其結構如圖 12。設置絞車目的是為了省力,在懸棺重量不大或升吊高度不高時,也可完全不用絞車而采 用人力直接拉拽動力卷輪繩。


圖1卷輪車式懸棺升吊裝置工作時的主視圖和左視圖;圖2利用人力直接拉動繩索進行升吊時的工作示意圖;圖3卷輪車與吊籃車結構的主、俯、左視圖;圖4卷輪車實現升吊工作原理圖;圖5在地面利用絞車把卷輪車及懸棺直接拉入山洞內的示意圖;圖6利用絞車升吊過程中的爬坡示意圖;圖7利用人力拉拽升吊過程中的攀爬山坡示意圖;圖8在外力作用下升吊裝置的地面移動和運輸懸棺;圖9平衡梁結構主視圖和左視圖10平衡梁工作原理示意圖;圖11運輸支架主視圖;圖12單絞軸雙繩索絞車主視圖和左視圖。示意圖中各裝置、部件、零件標號說明各裝置標號C.卷輪車L.吊籃車J.絞車P.平衡梁X.懸棺S1.動力繩索S2.提升繩索Z.運輸支架卷輪車(C)各零部件標號1.大卷輪外側輪輻板2.大卷輪里側輪輻板3.輪轂 4.小卷輪里側輪輻板5.卷輪車軸吊籃車(L)各零部件標號6、7.吊籃車吊柱8、9.懸臂梁10主梁11.上橫梁12.下橫梁13.吊籃車軸14.軸座15.車輪平衡梁(P)各零部件標號①木梁②滑輪座③滑輪④滑輪軸絞車(L)各零部件標號18絞軸19.擋板20.扳杠21.絞軸支架22.斜支撐23.底
座運輸支架(Z)各零件標號16.橫擔17.支柱具體實施方式
之一(用絞車拉動大卷輪繩索方案,見圖I)(I)首先在地面離懸崖(Y)幾十米遠的地面或河流的船上固定好絞車(J);(2)從山后易攀爬的地方,由I 2人攜帶兩根繩索攀上山崖頂,上去后將一根繩索固定在山崖頂部,人員順繩索下到懸崖洞口并蕩入山洞(Y)內;(3)在洞內將將攜帶上去的另一根繩索的一端從洞內拋到崖底;(4)由下面的人員將平衡梁(P)、固定平衡梁所用材料和安裝工具拴在拋下的繩索一端,由洞內人員(R2)將平衡梁⑵拉入洞(Y)內;(5)根據山洞內的地形地貌情況因地制宜,想辦法將平衡梁⑴固定在山洞內,若山洞內實在無法固定,則需在山頂固定兩根繩索后把繩索下端拋到洞口,利用這兩根繩索將平衡梁固定在洞口上沿。將升吊繩索(S2)穿過平衡梁的兩個滑輪②后,使露出在兩個定滑輪外邊繩索(S2)的兩部分長度完全一致并甩下崖底;(6)崖底下的人將升吊繩索(S2)兩端固定并纏繞在卷輪車小卷輪被用作卷筒的卷輪車軸上;(7)崖底下的人員將每根動力繩索(S1)的一端分別固定在兩個大卷輪輪輻板上并逐層緊密纏滿于大卷輪上,兩根繩索纏繞的圈數應該一致。把每根繩索(S1)的另一端牽至絞車(J)軸并固定其上,注意從大卷輪牽出的繩索的長度必須相等;(8)開始升吊作業,地面人員扳動絞車(J)絞杠,拉動大卷輪上的動力繩索(S1), 使大卷輪上的動力繩索(S1)釋放被逐漸纏繞在絞車(J)卷繩軸上,由于卷輪車上的小卷輪被提升繩索(S2)拉住,繩索(Si)、(S2)共同作用的結果將促使大卷輪通過旋轉來釋放繩索
(S2),因為小卷輪與大卷輪屬于同心同體結構,與大卷輪同步旋轉的小卷輪將把繩索(S2) 逐漸纏繞在卷輪車軸上,這種纏繞會使升吊繩索越來越短,產生向上的動力,帶動卷輪車 (C)、吊籃車(L)及懸棺⑴的整體上升;(9)在卷輪車(C)上升的過程中遇到山崖突出、斜坡等復雜地形時,可采用調整動力卷輪繩索的拉拽角度,使絞車(C)離開山崖再遠一些,使卷輪車(C)的兩個大卷輪和吊籃車(L)的兩個車輪(15)在障礙表面滾過,大大減小阻力而通過障礙物,從而有效保護繩索,避免被吊物卡住,同時吊籃車還起到了對懸棺⑴的保護作用,如圖6所示;(10)當升吊裝置與懸棺到達洞口時,若升吊繩索是在洞內固定的,而且洞內空間許可,地面人員可直接將卷輪車與懸棺同時送入洞內,如圖5所示。若升吊繩索為洞口上沿固定的,則需要采用洞內人以繩索拉拽的方法將懸棺拉入洞內。
具體實施方式
之二(用人力拉動大卷輪繩索的方案,如圖2)(I)從山后易攀爬的地方,由I 2人攜帶兩根繩索攀上山崖頂,上去后將一根繩索固定在山崖頂部,人員順繩索下到懸崖洞口并蕩入山洞(Y)內;(2)在洞內將將攜帶上去的另一根繩索的一端從洞內拋到崖底;(3)由下面的人員將平衡梁(P)、固定平衡梁所用材料和安裝工具拴在拋下的繩索一端,由洞內人員(R2)將平衡梁⑵等拉入洞⑴內;(4)根據山洞內的地形地貌情況因地制宜,想辦法將平衡梁⑴固定在山洞內,若山洞內實在無法固定,則需在山頂固定兩根繩索后把繩索下端拋到洞口,利用這兩根繩索將平衡梁固定在洞口上沿。將升吊繩索(S2)穿過平衡梁的兩個滑輪②后,使露出在兩個定滑輪外邊繩索(S2)的兩部分長度完全一致并甩下崖底;(5)崖底下的人將升吊繩索(S2)兩端固定并纏繞在卷輪車小卷輪被用作卷筒的卷輪車軸上;(6)崖底下的人員分成兩組,分別將卷輪車的兩個大卷輪繩索(S1)拉緊;(7)開始升吊作業,兩組人員在原地對繩索(S1)實施反復的拉拽,使大卷輪釋放繩索(S1)的同時產生旋轉,而旋轉將使促使繩索(S2)被逐漸纏繞在小卷輪的卷筒即卷輪車軸上,使升吊繩索(S2)越來越短形成向上的動力,帶動卷輪車(C)、吊籃車(L)及懸棺(X)的整體上升。在用人力對繩索(S1)進行拉拽時,應使兩個大卷輪上釋放的繩索長度盡量保持一致,以使卷輪車和懸棺的不至于歪斜而平穩上升。(8)在卷輪車(C)上升的過程中遇到山崖突出、斜坡等復雜地形時,可通過拉動繩索(S1)的兩組人員再遠離山崖一些而改變拉拽繩索角度,使卷輪車(C)的兩個大卷輪和吊籃車(L)的兩個車輪(15)在障礙表面滾過,大大減小阻力而通過障礙物,從而有效保護繩索,避免被吊物卡住,同時吊籃車還起到了對懸棺⑴的保護作用,見圖7;(9)當升吊裝置與懸棺到達洞口時,若升吊繩索是在洞內固定的,而且洞內空間許可,地面人員可直接將卷輪車與懸棺同時送入洞內,如圖5所示。若升吊繩索為洞口上沿固定的,則需要采用洞內人以繩索拉拽的方法將懸棺拉入洞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I)升吊可適應復雜地形本發明對懸棺進行升吊不受復雜山體地形的限制,具有攀越山崖突出、山坡等較復雜地形的“越障”功能;(2)在平地道路上的運輸功能本發明的卷輪車可在吊籃車吊柱最上部的繩孔固定繩索,在外力拉動下,以車輛行駛的方式在道路上輕松實現自體移動,把運輸支架用繩索綁定在吊籃車上,支架上以繩索固定懸棺可以實現對懸棺的運輸功能;(3)直接輸送到位本發明在洞口和洞內空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不需要洞內人員拉拽而由地面人員拉拽直接將懸棺從地面輸送至山洞內。(4)升吊力大本發明可輕松升吊各種重量的懸棺,最大升吊重量可達IOOOkg以上;
(5)升吊高度高本發明可適應各種懸棺安放高度,其吊升高度可達IOOm以上;(6)升吊速度快本發明可實現對懸棺的快速吊升,在完成簡單的準備工作后,升吊時的速度至少可達5米/分鐘以上;(7)操作安全利用本發明進行升吊作業時,屬于無高空支架、無高空作業平臺、 無高空危險作業的“三無”安全作業模式,而且地面操作人員可遠離懸崖底部幾十米甚至更遠,既避開了山體墜落物對崖底作業人員構成的安全威脅,也不因為在遠處作業而增大拉動繩索的力量,無論離開懸崖底部多遠,其拉動繩索的力量都是一樣大小;(8)吊升省力本發明還具有省力功能,通過調整大、小卷輪的卷筒直徑比、絞車桿長度和絞車軸直徑之比,可使在絞車處操作的人員所用力度僅為懸棺重量的1/20甚至更小;(9)制作簡單本發明所用材料只有兩種,即木材和繩索,其制作工藝與古代車輛制造方法相近,符合幾千年前的古代生產力水平。
權利要求
1.卷輪車式懸棺升吊裝置,是由卷輪車(C)、吊籃車(L)、平衡梁(P)及絞車(J)組成, 其特征在于工作前,在卷輪車(C)的兩個大卷輪上分別逐層各纏繞滿了一條一端固定在大卷輪上的繩索(S1),兩條繩索必須要等長,每一條繩索(S1)的另一端均牽至絞車(J)并固定在絞車軸上,提升繩索(S2)則為一根,其繞過平衡梁(P)的兩個定滑輪后,兩個端頭分別固定于卷輪車(C)的兩個小卷輪上,吊籃車(L)的吊柱則與卷輪車中部的卷輪車軸實行軸與套的自由轉動連接,吊籃車(L)下懸吊著懸棺(X),平衡梁⑵則根據山洞內部的地形地貌情況固定在平行于洞口邊沿的山洞內或洞口外上沿。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卷輪車(C),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輪車(C)是由兩個大卷輪、兩個小卷輪和一個卷輪車軸(5)組成,大卷輪輪轂(2)的直徑須為小卷輪卷筒即卷輪車軸(5) 直徑的數倍,兩個大卷輪分別安裝于卷輪車軸的兩端,兩個小卷輪則緊鄰兩個大卷輪并分別位于大卷輪的里側,小卷輪與大卷輪及卷輪車軸固定連接成一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卷輪,其特征在于每個大卷輪均是由固定在卷輪車軸上的輪轂(2)、固定在輪轂兩端外圓上的輪輻板(I)和(3)組成,數塊輪輻板間不留縫隙緊密對接組成大卷輪的車輪圓,每一圈的輪輻板上開有一個固定繩索端頭用的圓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卷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小卷輪分別緊挨著兩個大卷輪,每個小卷輪均利用卷輪車軸(5)緊鄰大卷輪的一段做卷軸,以大卷輪輪轂(2)靠里一側端面做外輪輻板,里側輪輻板(4)則由固定在卷輪車軸周圈上的數塊大小相等的扇形木板塊組成,輪輻板間不留縫隙緊密對接組成了車輪圓形,兩個小卷輪對稱布置,每一圈輪輻板上開有一個固定繩索用的孔。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卷輪車軸(5),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輪車軸(5)兩端與大卷輪輪轂(2)固定連接在一起,卷輪車軸(5)靠近兩個大卷輪的各一段,被用來充作小卷輪的卷軸,卷軸是提升繩索的卷筒,卷輪車軸(5)的中間一段,是用做安裝吊籃車的懸吊軸部分。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籃車,其特征在于是由吊柱(6)和(7)、懸臂梁⑶和(9)、 主梁(10)、上橫梁(11)、下橫梁(12)、吊籃車軸(13)、軸座(14)、車輪(15)以及在平地上運輸懸棺時臨時附加其上的運輸支架(Z)組成。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吊柱,其特征在于吊柱共為左右兩組,每一組都是由兩個開有半圓圓弧的半吊柱(6)和(7)組成,兩個半吊柱組合在一起形成圓孔扣在卷輪車軸中段實行吊柱與車軸的可轉動連接,吊柱的下半部分與懸臂梁(8)和(9)連接,吊柱最上端還開有用于平地移動和運輸的牽引繩索孔,吊柱中部則開有安裝懸吊懸棺繩索的繩孔。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運輸支架(Z),其特征在于支架共兩組,每組均是由一塊橫擔 (16)、支柱(17)組成,二者固定連接在一起后在運輸懸棺時臨時綁在吊籃車上,升吊懸棺時不需要此支架。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平衡梁(P),其特征在于是由一塊木梁①、滑輪座②、滑輪③、 滑輪軸④及組成,滑輪可在軸上自由轉動。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絞車(J),其特征在于是由絞軸(18)、擋板(19)、扳杠(20)、 絞軸支架(21)、斜支撐(22)、底座(23)組成。
全文摘要
一種古代懸棺升吊裝置,是由卷輪車、吊籃車、平衡梁、絞車及繩索組成。絞車固定在崖底,用力轉動絞車拉動動力繩索即可為懸棺升吊提供所需動力。卷輪車大卷輪上預先纏滿的動力繩索被拉動釋放后使卷輪車產生旋轉,旋轉則使提升繩索被纏繞在小卷輪上,促使卷輪車、吊籃車、懸棺向上升起;吊籃車懸吊在卷輪車軸中部并可繞軸轉動,主要起著對懸棺的承載和保護作用;平衡梁固定在山洞內或洞口上部,其作用是保證卷輪車、吊籃車及懸棺呈水平上升狀態,避免傾斜。本發明特點是升吊重量大、高度高、速度快、制作簡單、操作省力、安全可靠、安裝容易、運輸方便、適應復雜山體地形,既解開古代懸棺升吊置放技術之謎,又具有現代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G19/00GK102579219SQ20121007083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9日
發明者倪貴林 申請人:倪貴林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哈尔滨市| 林西县| 体育| 潼南县| 兖州市| 北票市| 嘉峪关市| 平安县| 阜平县| 新丰县| 西乡县| 来凤县| 壶关县| 绥芬河市| 沅江市| 探索| 阿拉善左旗| 富裕县| 许昌市| 万山特区| 邢台县| 滦南县| 区。| 行唐县| 鲜城| 榆树市| 连城县| 台北市| 同仁县| 临猗县| 乡宁县| 黄石市| 高密市| 仙游县| 晋州市| 冕宁县| 吉首市| 博爱县| 余江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