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藥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痛風是人類最古老的代謝性疾病之一,亦是遍布全球的世界性疾病。早在公元前多年,醫學文獻中即有關于痛風的病例記載,但對痛風的真正認識卻經歷了近千年的漫長過程,而對痛風病因與發病機制的全面了解也只是近幾十年才取得一定進展。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先天因素如遺傳和后天因素如飲食、生活方式等是導致血尿酸升高與痛風發生的關鍵。在我國,隨著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結構的不斷變化,高尿酸血癥與痛風的發病患者人數逐年増加,預計在21世紀前20年內痛風將成為我國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 號的代謝性疾病。痛風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痛風是由于嘌呤代謝障礙、體內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致使尿酸在組織內蓄積引起的ー組疾病。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反復發作的急性單關節炎、尿酸鈉鹽形成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若未經適當治療,最終發展為痛風性腎病。本病的治療,目前國內外尚無有效的根治方法。西醫主要用秋水仙堿、消炎痛、雙氯芬酸、萘普生、炎痛喜康、布洛芬等,雖然有較好效果,但不良反應明顯。如秋水仙堿的毒性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瀉等,少數患者可出現脫發、四肢酸病、肝功損害、骨髄抑制等。因此,年老體弱、肝腎功能不全者應謹慎使用。并且秋水仙堿既不干擾嘌呤及其前體代謝,也無抑制尿酸生成或促進尿酸排泄作用,因此,不能作為抗復發的常規藥物;消炎痛的不良反應主要有惡心、嘔吐,甚至引起胃就膜損傷、出血或穿孔,偶有皮疹、粒細胞減少。有活動性潰瘍病、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忌服。雙氯芬酸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胃腸道功能紊亂、頭痛及皮疹。發明專利(ZL200710015046.0),提出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藥物
含有蒼術炒、土茯苓、黃柏炒、威靈仙、綿萆蘚、黃芪、澤瀉、牛膝。經動物試驗和臨床觀察治療痛風有較好的療效,小鼠急性毒性試驗也未發現毒性,但小鼠6個月的長期毒性試驗發現,該發明有較強的腎毒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0710015046. O )的不足,提出ー種
治療痛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即可作為痛風的治療藥物,也可作為抗復發的常規藥物。本發明藥物各組分用量在下述范圍都有較好的療效,本發明藥物含有
蒼術炒5-20份土茯苓10-25份黃柏炒5-15份
綿萆蘚3-15份黃芪3-15份澤瀉3-15份 牛膝3-15份。
最佳為
蒼術炒15份土茯苓20份黃柏炒10份 綿萆蘚10份黃芪10份澤瀉10份
牛膝10份。以上各組份中,重量是以生藥計算的,在本發明中,若重量以克為単位,該組成為成人一天的服用劑量。以上各組成是按重量份作為配比的,在生產時可按照相應的比例増大或減少,如大規模生產可以以千克或以噸為単位,重量可以增大或減少,但各組份之間的生藥重量配比比例不變,成人一天的服用劑量不變。本發明藥物可以采用中藥制劑常規方法制備成任何可藥用的常規制劑。例如可將這些原料藥粉碎混勻制成散劑沖服;也可以將這些原料藥一起水煎,濃縮,濾過,制成ロ服液;但是為了該藥物各原料藥更好的發揮藥效,優選對原料藥黃柏進行こ醇提取,其他原 劑;但這并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的藥物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
a)將所述重量配比的黃柏,加60%-95%こ醇6-12倍量回流提取兩次,合并藥液,藥液濾過,得醇提液;
b)將所述重量配比的蒼術炒、土茯苓、綿萆蘚、黃芪、澤瀉、牛膝以及黃柏醇提后的藥渣共同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2小吋,合并藥液,藥液濾過,取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0 I. 15 (60°C)吋,加入こ醇使含醇量達到50% -90%,沉淀,靜置12-36小時,吸取上清液,得水提液;
c)將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濃縮,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將所得干膏粉與輔料充分混勻,制成藥劑任何ー種制劑。上述制備方法中,優選步驟a)中將黃柏,加70%こ醇7倍量提取兩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I小吋。步驟b)中加水提取時,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時;加こ醇沉淀時,使含醇量達到70%,靜置24小吋。本發明是在發明專利ZL200710015046. O的基礎上,經過藥效學試驗和安全性試驗篩選所得到的。本發明具有健脾燥濕,泄濁解毒,通利關節的之功能。用于治療痛風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本發明與發明專利ZL200710015046. O的區別在于藥物組成去除了威靈仙,實質性進步在于發明專利ZL200710015046. O長期服用有腎毒性,本發明長期服用無腎毒性。為了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以下通過藥效學試驗、安全性試驗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下面試驗_在進ー步說明本發明的作用,而非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的顆粒劑主要藥效學試驗 摘要
目的試驗觀察了本發明顆粒劑灌胃給藥對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癥、次黃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癥、尿酸鈉致大鼠關節炎的影響。結果
試驗一、本發明顆粒劑30. 0g/kg、15. Og/kg (按生藥計)可明顯降低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癥的血尿酸水平。試驗ニ、本發明顆粒劑30. Og/kg、15. Og/kg (按生藥計)可明顯降低次黃嘌呤致小鼠高尿酸血癥的血尿酸水平。試驗三、本發明顆粒劑14. 0g/kg、7. Og/kg (按生藥計)可明顯減輕祛濕排酸關節炎模型大鼠的關節腫脹程度,但對白細胞數無顯著影響;病理組織學檢查表明祛濕排酸顆粒對尿酸鈉致大鼠祛濕排酸關節炎具有改善作用。結論本發明顆粒劑可以降低不同模型的高尿酸血癥的血尿酸水平,并對關節炎具有改善作用。試驗一、本發明顆粒劑對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癥的影響 一、試驗目的
觀察本發明顆粒劑灌胃給藥對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癥的影響。 ニ、試驗材料
I.造模劑酵母膏。2.供試品本發明顆粒劑,姆Ig顆粒劑相當于7. 3g生藥材。3.陽性對照品別嘌醇片。4.溶媒對照品氯化鈉注射液,500ml/瓶。規格500ml :4. 5g。5.實驗動物昆明種小鼠。三、試驗方法昆明種健康雄性小鼠80只,體重18 23g,按體重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20只和酵母膏造模組60只。造模組小鼠灌胃給予酵母膏30g/kg,給予體積為
0.6ml/20g;正常對照組灌胃給予等容積的生理鹽水。毎日I次,連續7天。7天后采用摘除眼球法取血,隨機抽測正常對照組和造模組各10只小鼠的血尿酸水平,以證明模型建立成功。在造模成功后,將造模組小鼠按體重隨機分為5組,即模型組、本發明顆粒劑大劑量組30. Og/kg、中劑量組15. Og/kg、小劑量組7. 5g/kg (按生藥計)、陽性對照藥別嘌醇片組40mg/kg。姆組均為10只。動物分組后,所有造模鼠均繼續灌服酵母膏,以維持血尿酸水平。各給藥組分別灌胃給予不同濃度的本發明顆粒劑和別嘌醇片藥液0. 5ml/24g,模型組和正常對照組灌服等容積的生理鹽水。毎日I次,連續給藥7天。于末次給藥后I小時,摘眼球取血測量血尿酸水平。四、統計學處理試驗數據均以均數土標準差(X土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_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五、試驗結果
5.1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水平
試驗結果表明,酵母膏30g/kg連續灌胃7天,可使小鼠血尿酸水平明顯升高。結果見表I。表I 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水平(X土s,n=10) _
組另Il_酵母膏齊Il量(g/kg) 血尿酸(umol/L)_
正常對照組一49.05±14. 19
酵母膏模型組 〔30. O丨115. 39十78. 83*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 < 0. 05
表I說明,本試驗所用酵母膏劑量合適,小鼠高尿酸血癥模型建立成功。
5.2本發明的顆粒劑對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癥的影響
試驗表明本發明的顆粒劑大、中、小劑量組連續7天灌胃給藥,動物耐受性良好,未見明顯毒副反應。其血尿酸水平檢測結果見表2。表2本發明的顆粒劑對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癥的影響(X土s,n=1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其特征在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蒼術炒5-20份土茯苓10-25份黃柏炒5-15份綿萆蘚3_15份黃芪3_15份澤瀉3-15份牛膝3-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痛風的藥物,其特征在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蒼術炒15份土茯苓20份黃柏炒10份綿萆蘚10份黃芪10份澤瀉10份牛膝10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療痛風的藥物制備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驟 a)將所述重量配比的黃柏,加60%-95%こ醇6-12倍量回流提取兩次,合并藥液,藥液濾過,得醇提液; b)將所述重量配比的蒼術炒、土茯苓、綿萆蘚、黃芪、澤瀉、牛膝以及黃柏醇提后的藥渣共同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2小吋,合并藥液,藥液濾過,取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0 I. 15 (60°C)吋,加入こ醇使含醇量達到50% -90%,沉淀,靜置12-36小時,吸取上清液,得水提液; c)將所得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濃縮,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將所得干膏粉與輔料充分混勻,制成藥劑ー種制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痛風的藥物制備方法,特征在于其中步驟a)中將黃柏,加70%こ醇7倍量提取兩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I小時;步驟b)中加水提取時,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時;加こ醇沉淀時,使含醇量達到70%,靜置24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治療痛風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該藥物是藥劑學上的顆粒劑、片劑、膠囊劑、軟膠囊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痛風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屬藥品技術領域。該藥配方為蒼術、黃柏、懷牛膝、土茯苓、綿萆薢、黃芪、澤瀉。制作時依一定比例,經水提,醇沉制備而成,它可以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內服劑型。本發明治療痛風具有良好效果,高效,無毒,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61P19/06GK102824579SQ20121034893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李詩標, 張為勝, 蘇靜, 張梅雪, 張晶 申請人:濟南康眾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