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用生物材料技術(shù)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自然骨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結(jié)締組織,主要由有機成分和無機成分構(gòu)成。有機質(zhì)主要是膠原纖維,無機質(zhì)主要是羥基磷灰石,但也有其它殘留的磷酸鈣相。目前常用的骨修復材料有自體骨、異體骨及人工合成材料,但這些材料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足,不能滿足臨床需要。如自體骨移植雖無免疫排斥反應,修復效果良好,但取材十分有限,且造成供區(qū)的骨缺損;同種異體骨移植容易引起免疫排斥反應,修復效果差,并有傳染病毒性疾病的危 險,而且來源有限、取樣、處理、存儲的成本高,其應用受到很大限制;人工合成材料如聚甲丙烯酸甲酯、硫化硅橡膠等都是非降解材料,不能修復缺損區(qū)。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與人體骨的無機成分相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傳導性、生物安全性、能任意塑形、在固化過程中的等溫性等優(yōu)點,受到了國內(nèi)外眾學者的廣泛關注,已成為臨床組織修復領域研究和應用的熱點之一。隨著微創(chuàng)外傷科技的發(fā)展,可注射骨修復材料成為臨床急需的一種材料。可注射骨修復材料可以簡化和縮短治療過程,避免做手術(shù)給病人帶來痛楚,降低醫(yī)療費用。同時作為一種新型骨科修復材料,雖然研究進展較快,但現(xiàn)有材料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例如,力學性能較差、脆性大、強度偏低,降解速度緩慢等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能有效提升材料的力學性能,并減小脆性,還能合理控制降解速度,且還具有可注射性。本發(fā)明進一步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以便以簡便的方法制得力學性能好、脆性小、降解速度可控并且可以注射使用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shù)方案一種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其由固相和液相按照固相液相為2-12:1的質(zhì)量比混合構(gòu)成,所述固相包括磷酸類隹丐鹽、碳材料和PLGA微球;所述液相是如下液體材料中的任意一種蒸餾水、生理鹽水、殼聚糖溶液、磷酸溶液、磷酸二氫鈉溶液、磷酸氫鈉溶液和檸檬酸溶液。進一步地,所述的磷酸類鈣鹽包括如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一水磷酸二氫鈣、無水磷酸氫鈣、二水磷酸氫鈣、磷酸八鈣、無定形磷酸鈣、無水磷酸二氫鈣、羥基磷灰石、磷酸四鈣、α -磷酸三鈣和β -磷酸三鈣。進一步地,所述磷酸類鈣鹽為如下任一種組合配制得成多元磷酸鈣鹽
組合1:5-15%的無水磷酸氫鈣、35-50%的磷酸四鈣、5-20%的羥基磷灰石、10-20%的α -磷酸三鈣、5-10%的磷酸八鈣和10%_25%的一水磷酸二氫鈣;組合2 5-15%的無水磷酸氫鈣、35-50%的磷酸四鈣、5-20%的羥基磷灰石、32%_40%的β -磷酸三鈣、5-10%的磷酸八鈣和1-8%的無定形磷酸鈣;
組合3 10-30%的二水磷酸氫鈣、25%-38%的磷酸四鈣、8-25%的羥基磷灰石、32%_40%的β -磷酸三鈣、1-8%的無定形磷酸鈣和5-10%的磷酸八鈣;
組合4 10-30%的二水磷酸氫鈣、25%-38%的磷酸四鈣、8-25%的羥基磷灰石、10%_25%的α -磷酸三鈣、1-8%的無定形磷酸鈣和20-35%的一水磷酸二氫鈣;
以上各組合中的各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均為質(zhì)量百分比。進一步地,所述碳材料為酸化改性后的碳納米管、酸化改性后的石墨烯或兩者組成的復合材料,所述碳納米管直徑為20-100nm,所述石墨烯的顆粒徑為l-5um。進一步地,所述PLGA微球直徑為200_400um。另一方面,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如上任一項所述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碳材料酸化改性步驟,將碳材料放入容器中,并倒入由硝酸和硫酸混合而成的混酸,然后先超聲處理O. 5-1. 5h,再在溫度為50-100°C且磁力攪拌的條件下進行回流反應,待反應完全后,用去離子水沖洗產(chǎn)物至pH為7,靜置24h后5000-10000rpm高速離心分離出酸處理后的碳材料,真空烘干后得到羧基化碳材料;
獲得PLGA微球步驟,獲得PLGA微球備用;
制備液相步驟,根據(jù)選定的液相成分配制液相,以殼聚糖溶液、磷酸溶液、磷酸二氫鈉溶液、磷酸氫鈉溶液或檸檬酸溶液為液相時,濃度為O. 01-1. 5mol/ml ;
復合步驟,按照每5mL液相溶液中加入2-10mg羧基化碳材料的比例將羧基化碳材料加入到液相溶液中后超聲處理10-30min,然后將PLGA微球、磷酸類鈣鹽和加入了羧基化碳材料并超聲處理過后的液相溶液按照質(zhì)量比為0. 5-2 :4-8 :1-2的比例快速混合并攪拌均勻,即獲得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進一步地,碳材料酸化改性步驟中,混酸是由硝酸和硫酸按照硝酸硫酸=1:3的體積比混合而成。進一步地,碳材料酸化改性步驟中,在回流反應時,升溫速率控制為1(T25°C /min。進一步地,獲得PLGA微球步驟的具體操作為取O. Γ0. 4gPLGA固體溶于4mLDCM溶液中,用勻漿機以200(T4000rpm的轉(zhuǎn)速乳化3(T60s,然后將混合溶液滴加到IOOmL的PVA溶液中,同時以500-1000rpm的轉(zhuǎn)速進行攪拌,然后再加入50mL質(zhì)量百分比濃度1°/Γ5%的吐溫80溶液,磁力攪拌lh,然后靜置2h,離心后,水洗三次,最后冷凍干燥24h,制備出PLGA微球。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后,本發(fā)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利用PLGA微球和酸化改性的碳材料對磷酸類鈣鹽進行復合增強,并配合應用液相,制得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材料的力學性能提高顯著,其脆性和降解性能得到改善,降解速度可控,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具有可注射性,是一種理想的新型骨替代材料,可用于骨組織損傷的修復。
圖1是本發(fā)明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制備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結(jié)合。請參考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由固相和液相按照固相液相為2-12:1的質(zhì)量比混合構(gòu)成。所述固相包括磷酸類I丐鹽、碳材料和PLGA (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其中,所述的磷酸類鈣鹽組份可以是如下材料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物一水憐酸二氫 1丐(Monocalcium phosphate monohydrate, MCPM)、無水憐酸氫|丐(Dicalciumphosphate anlydrous, DCPA)、 二水憐酸氫 丐(Dicalcium phosphate dehydrate,DCPD)、憐酸八I丐(Octocalcium phosphate, 0CP)、無定形憐酸I丐(Amorphous calciumphosphate, ACP)、無水憐酸二氫|丐(Monocalcium phosphate anhydrous, MCPA)、輕基憐 灰石(Hydroxyapat ite, HA)、憐酸四 |丐(Tetracalcium phosphate, TTCP)、α-憐酸三隹丐(a -tricalcium phosphate, a -TCP)和 β-憐酸三隹丐(β -tricalcium phosphate,β -TCP)。所述碳材料為酸化改性后的碳納米管(CNTs)、酸化改性后的石墨烯(NGPs)或兩者組成的復合材料。優(yōu)選地,所述碳納米管的直徑為20-100nm ;而所述石墨烯顆粒粒徑為l-5um。所述PLGA微球直徑優(yōu)選為200_400um。所述液相是如下液體材料中的任意一種蒸餾水、生理鹽水、殼聚糖溶液、磷酸溶液、磷酸二氫鈉溶液、磷酸氫鈉溶液和檸檬酸溶液。另一方面,本發(fā)明還提供上述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碳材料的酸化改性步驟
將選定的碳材料(碳納米管或石墨烯)放入容器中,并倒入由硝酸和硫酸混合而成的混酸,所述混酸優(yōu)選是由硝酸和硫酸按照硝酸硫酸=I 3的體積比混合而成,然后先超聲處理O. 5-1. 5h,再在溫度為50-100°C且磁力攪拌的條件下進行回流反應,控制升溫速率為10-25°C /min,反應約8小時后即反應完全,用去離子水沖洗產(chǎn)物至pH為7,靜置24h后5000-10000rpm高速離心分離出酸處理后的碳材料,真空烘干后得到羧基化碳材料,優(yōu)選置于真空烘箱中在60°C下干燥。2、獲得PLGA微球步驟
取一定量O.1 O. 4g PLGA固體溶于4mL DCM (Dichloromethane, 二氯甲燒)溶液中,用勻漿機以200(T4000rpm的轉(zhuǎn)速乳化3(T60s,然后將混合溶液滴加到IOOmL PVA(聚乙烯醇)溶液中,同時以500-1000rpm的轉(zhuǎn)速進行攪拌,然后再加入50mL質(zhì)量百分比濃度1°/Γ5%的吐溫80溶液,磁力攪拌lh,然后靜置2h,離心后,水洗三次,最后冷凍干燥24h,制備出PLGA微球。應當能夠理解,本發(fā)明是應用PLGA微球來對磷酸類鈣鹽進行增強處理,可以采用現(xiàn)有的各類常規(guī)工藝來制備PLGA微球,甚至可以直接外購合格的PLGA微球成品。
3、制備液相步驟
根據(jù)選定的液相成分配制液相,以殼聚糖溶液、磷酸溶液、磷酸二氫鈉溶液、磷酸氫鈉溶液或檸檬酸溶液為液相時,其濃度為O. 01-0. 2mol/ml。4、復合步驟
按照每5mL液相溶液中加入2-10mg羧基化碳材料的比例將羧基化碳材料加入到液相溶液中后超聲處理10-30min ;然后將PLGA微球、磷酸類鈣鹽和加入了羧基化碳材料并超聲處理過后的液相溶液按照質(zhì)量比為0. 5-2 :4-8 :1-2的比例快速混合并攪拌均勻,即獲得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所加入的磷酸類鈣鹽可以是一種磷酸類鈣鹽,以可以是由幾種成分組合而成的多元磷酸鈣鹽,以下提供幾個優(yōu)選的成分組合的多元磷酸鈣鹽(以下各成分組合中的各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均為質(zhì)量百分比) 組合1:5-15%的無水磷酸氫鈣、35-50%的磷酸四鈣、5-20%的羥基磷灰石、10-20%的α -磷酸三鈣、5-10%的磷酸八鈣和10%_25%的一水磷酸二氫鈣;
組合2 5-15%的無水磷酸氫鈣、35-50%的磷酸四鈣、5-20%的羥基磷灰石、32%_40%的β -磷酸三鈣、5-10%的磷酸八鈣和1-8%的無定形磷酸鈣;
組合3 10-30%的二水磷酸氫鈣、25%-38%的磷酸四鈣、8-25%的羥基磷灰石、32%_40%的β -磷酸三鈣、1-8%的無定形磷酸鈣和5-10%的磷酸八鈣;
組合4 10-30%的二水磷酸氫鈣、25%-38%的磷酸四鈣、8-25%的羥基磷灰石、10%_25%的α -磷酸三鈣、1-8%的無定形磷酸鈣和20-35%的一水磷酸二氫鈣。下面通過幾個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的具體操作過程。實施例11、碳納米管的酸化改性
按照硝酸硫酸=I 3的體積比將硝酸和硫酸混合制得混酸,將IOOmg碳納米管放入250ml三頸瓶后再倒入混酸,然后將碳納米管和混酸溶液的混合物放置在超聲機中超聲
O.8h,隨之在溫度為100°C且磁力攪拌的條件下開始回流反應,控制升溫速率為10°C /min,反應時間為8小時。反應完成后,用去離子水沖洗產(chǎn)物至PH為7,靜置24h,再以5000rpm高速離心分離出酸處理后的碳納米管,放置在真空烘箱內(nèi)60°C干燥,所得產(chǎn)物為羧基化碳納米管。2、制備PLGA微球
取O. 2g PLGA固體加入到2ml的DCM溶液中,用內(nèi)切式勻漿機以3500rpm的轉(zhuǎn)速乳化50s,然后將混合溶液滴加到IOOml質(zhì)量百分濃度為O. 5%的PVA溶液中,同時以850rpm的轉(zhuǎn)速進行攪拌;隨后加入50ml質(zhì)量百分比濃度為5%的吐溫80溶液;磁力攪拌lh,然后靜置2h,離心后,水洗三次,最后冷凍干燥24h,制備出PLGA微球,篩選出粒徑范圍為100-400um的PLGA微球備用。3、制備液相溶液
配置濃度為O. O Imo I/ml的檸檬酸溶液為液相。4、復合
(I)取2mg酸化改性的碳納米管加入到5mL朽1檬酸溶液中,超聲15min,然后按照8:2的質(zhì)量比將多元磷酸鈣鹽和PLGA微球混合均勻得到固相混合物;其中,多元磷酸鈣鹽是由DCPA、TTCP、HA、a -TCP、OCP和MCPM組成,且各成分的質(zhì)量百分比范圍依次對應為5_15%、35-50%、5-20%、10-20%、5-10% 和 10%-25% ;
(2)將固相和液相按照固相液相=2.5:1的質(zhì)量比混合并快速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成
品O實施例21、碳納米管的酸化改性
具體實施過程與實施例1中碳納米管酸化改性過程相同。
2、制備PLGA微球
具體實施過程與實施例1中PLGA微球的制備過程相同。3、制備液相溶液
配置濃度為O. 15mol/ml的生理鹽水為液相溶液。4、復合
(1)取611^酸化改性的碳納米管加入到5mL生理鹽水中,超聲15min,然后按照4:0.5的質(zhì)量比將多元磷酸鈣鹽和PLGA微球混合均勻得到固相混合物;所述多元磷酸鈣鹽由DCPA、TTCP、HA、β -TCP、0CP和ACP組成,且各成分的質(zhì)量百分比范圍依次對應為5-15%、35_50%、5-20%、32%-40%、5-10%和 1-8% ;
(2)將固相和液相按照固相液相=6:1的質(zhì)量比混合并快速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成
品O實施例31、石墨烯的酸化改性
按照硝酸硫酸=I 3的體積比將硝酸和硫酸混合制得混酸,將IOOmg石墨烯放入250ml三頸瓶中后再倒入混酸,然后將石墨烯和混酸的混合物放置在超聲機中超聲O. Sh,隨之在溫度為100°C,磁力攪拌的條件下開始回流反應,控制升溫速率為10°C /min,反應時間為8小時,反應完成后,用去離子水沖洗產(chǎn)物至PH為7,靜置24h,再以IOOOOrpm高速離心分離出酸處理后的石墨烯,放置在真空烘箱內(nèi)60°C干燥,所得產(chǎn)物為羧基化石墨烯。2、制備PLGA微球
具體實施過程與實施例1中PLGA微球的制備過程相同。3、制備液相溶液
配置濃度為O.1mo I/ml的磷酸二氫鈉溶液為液相。4、復合
(1)取6mg酸化改性的石墨烯加入到5mL磷酸二氫鈉溶液中,超聲20min,然后按照8:2的比例配制多元磷酸鈣鹽和PLGA/石墨烯微球混合均勻得到固相混合物;所述多元磷酸鈣鹽由DCPD、TTCP, ΗΑ、β -TCP、ACP和OCP組成,且各成分的質(zhì)量百分比范圍依次對應為10-30%、25%-38%、8-25%、32%-40%、1-8% 和 5-10% ;
(2)將固相和液相按照固相液相=8:1的質(zhì)量比混合并快速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成
品O實施例41、石墨烯的酸化改性具體實施過程與實施例3中石墨烯酸化改性過程相同。2、制備PLGA微球
具體實施過程與實施例1中PLGA微球的制備過程相同。3、制備液相溶液
配置濃度為O. 05mol/ml的殼聚糖為液相溶液。4、復合
(I)取8mg酸化改性的石墨烯加入到5mL殼聚糖溶液中,超聲20min,然后按照4:0. 5的質(zhì)量比將多元磷酸鈣鹽和PLGA微球混合均勻得到固相混合物;所述多元磷酸鈣鹽由DCPD、TTCP、HA、a _TCP、ACP和MCPM組成,且各成分的質(zhì)量百分比范圍依次對應為10_30%, 25%-38%,8-25%, 10%_25%,1-8%,20-35%。(2)將固相和液相按照固相液相=8:1的質(zhì)量比混合并快速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成品。實施例51、碳材料的酸化改性
本實施例中碳材料采用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其分別按照實施例1中碳納米管的酸化改性過程和實施例3中石墨烯的酸化改性過程進行酸化改性。2、制備載碳材料的PLGA微球
具體實施步驟如實施例1中PLGA微球的制備
3、制備液相溶液
配置濃度為O. 2mol/ml的磷酸氫鈉溶液為液相。4、復合
(I)取6mg酸化改性的石墨烯和8mg酸化改性的碳納米管加入到5mL磷酸氫鈉溶液中,超聲15min,然后按照8:4的質(zhì)量比將多元磷酸鈣鹽和PLGA微球混合均勻得到固相混合物;所述多元磷酸鈣鹽由DCPD、TTCP, HA、a -TCP、ACP和MCPM組成,且各成分的質(zhì)量百分比范圍依次對應為10-30%、25%-38%、8-25%、10%-25%、1-8% 和 20-35%。(2)將固相和液相按照固相液相=10:1的質(zhì)量比混合并快速攪拌均勻,即可得到成品。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quán)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圍限定。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固相和液相按照固相液相為2-12:1的質(zhì)量比混合構(gòu)成,所述固相包括磷酸類I丐鹽、碳材料和PLGA微球;所述液相是如下液體材料中的任意一種蒸餾水、生理鹽水、殼聚糖溶液、磷酸溶液、磷酸二氫鈉溶液、磷酸氫鈉溶液和檸檬酸溶液。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酸類鈣鹽包括如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一水磷酸二氫鈣、無水磷酸氫鈣、二水磷酸氫鈣、磷酸八鈣、無定形磷酸鈣、無水磷酸二氫鈣、羥基磷灰石、磷酸四鈣、α-磷酸三鈣和磷酸三鈣。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類鈣鹽為如下任一種組合配制得成多元磷酸鈣鹽 組合1:5-15%的無水磷酸氫鈣、35-50%的磷酸四鈣、5-20%的羥基磷灰石、10-20%的α -磷酸三鈣、5-10%的磷酸八鈣和10%_25%的一水磷酸二氫鈣; 組合2 5-15%的無水磷酸氫鈣、35-50%的磷酸四鈣、5-20%的羥基磷灰石、32%_40%的β -磷酸三鈣、5-10%的磷酸八鈣和1-8%的無定形磷酸鈣; 組合3 10-30%的二水磷酸氫鈣、25%-38%的磷酸四鈣、8-25%的羥基磷灰石、32%_40%的β -磷酸三鈣、1-8%的無定形磷酸鈣和5-10%的磷酸八鈣; 組合4 10-30%的二水磷酸氫鈣、25%-38%的磷酸四鈣、8-25%的羥基磷灰石、10%_25%的α -磷酸三鈣、1-8%的無定形磷酸鈣和20-35%的一水磷酸二氫鈣; 以上各組合中的各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均為質(zhì)量百分比。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為酸化改性后的碳納米管、酸化改性后的石墨烯或兩者組成的復合材料,所述碳納米管直徑為20_100nm,所述石墨烯的顆粒徑為l_5um。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LGA微球直徑為 200_400um。
6.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Γ5中任一項所述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碳材料酸化改性步驟,將碳材料放入容器中,并倒入由硝酸和硫酸混合而成的混酸,然后先超聲處理O. 5-1. 5h,再在溫度為50-100°C且磁力攪拌的條件下進行回流反應,待反應完全后,用去離子水沖洗產(chǎn)物至pH為7,靜置24h后5000-10000rpm高速離心分離出酸處理后的碳材料,真空烘干后得到羧基化碳材料; 獲得PLGA微球步驟,獲得PLGA微球備用; 制備液相步驟,根據(jù)選定的液相成分配制液相,以殼聚糖溶液、磷酸溶液、磷酸二氫鈉溶液、磷酸氫鈉溶液或檸檬酸溶液為液相時,濃度為O. 01-1. 5mol/ml ; 復合步驟,按照每5mL液相溶液中加入2-10mg羧基化碳材料的比例將羧基化碳材料加入到液相溶液中后超聲處理10-30min,然后將PLGA微球、磷酸類鈣鹽和加入了羧基化碳材料并超聲處理過后的液相溶液按照質(zhì)量比為0. 5-2 :4-8 :1-2的比例快速混合并攪拌均勻,即獲得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碳材料酸化改性步驟中,混酸是由硝酸和硫酸按照硝酸硫酸=I 3的體積比混合而成。
8.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碳材料酸化改性步驟中,在回流反應時,升溫速率控制為1(T25°C /min。
9.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得PLGA微球步驟的具體操作為取O. Γ0. 4gPLGA固體溶于4mLDCM溶液中,用勻漿機以200(T4000rpm的轉(zhuǎn)速乳化3(T60s,然后將混合溶液滴加到IOOmL的PVA溶液中,同時以500-1000rpm的轉(zhuǎn)速進行攪拌,然后再加入50mL質(zhì)量百分比濃度1°/Γ5%的吐溫80溶液,磁力攪拌lh,然后靜置2h,離心后,水洗三次,最后冷凍干燥24h,制備出PLGA微球。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骨修復材料由固相和液相混合構(gòu)成,所述固相包括磷酸類鈣鹽、碳材料和PLGA微球;所述液相是如下液體材料中的任意一種蒸餾水、生理鹽水、殼聚糖溶液、磷酸溶液、磷酸二氫鈉溶液、磷酸氫鈉溶液和檸檬酸溶液。所述制備方法包括碳材料酸化改性步驟,獲得羧基化碳材料;獲得PLGA微球步驟;制備液相步驟;復合步驟,將羧基化碳材料加入到液相溶液中后超聲處理,然后將PLGA微球、磷酸類鈣鹽和液相溶液快速混合并攪拌均勻,獲得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本發(fā)明增強型磷酸鈣類骨修復材料力學性能提高顯著,脆性和降解性能得到改善,生物相容性良好,并具有可注射性,可用于骨組織損傷修復。
文檔編號A61L27/08GK103007354SQ20121055890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12月20日
發(fā)明者佘振定, 李小麗, 譚榮偉, 王明波, 劉偉強 申請人: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