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飲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止咳抗菌微酵百部飲片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藥飲片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根據辨證論治原則和制劑調劑的需要,對中藥材加工炮制的成品,是中醫臨床用藥、發揮辨證加減、體現個性化用藥原則的基礎。中藥飲片是中藥行業三大支柱之一 ,也是我國傳統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病、治病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藥飲片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中醫臨床治療的效果,影響到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及用藥的安全性。
中藥破壁粉體及中藥破壁飲片是中藥粉末應用的現代發展,其物質基礎的利用率較傳統飲片有較大幅度提高。研究工作圍繞相關領域展開了超過300個子課題的攻關研究。中藥材絕大部分來源于天然的植物,少量來源于動物、礦物質和人工制品。而植物類中藥材均具有細胞壁結構,用傳統煎煮提取方式,細胞壁在很大程度上會阻止細胞內有效物質的溶出,造成中藥材有效成分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嚴重。中藥破壁飲片通過現代粉碎技術打破細胞壁,讓細胞壁內的物質易于溶出及混合均勻,能有效改善中藥材因其部位和組織等不同而造成的物質基礎不均勻性的問題,提高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和利用率,也實現了中藥無需長時間高溫煎煮提取的過程,且應用便捷。而在中藥材破壁環節,合理的破細胞壁粉體粒徑便是其關鍵。一般細胞的直徑都在10-100μm左右。通過細胞級微粉碎處理后,將中藥材粉碎至300目(篩孔內徑為47μm),細胞破壁率可達到86.5%。300目以上中藥粉體,98%微粉只能看到細胞碎片。一般300 目中藥粉末用顯微鏡檢測到的中心粒徑為4-10μm。這種粒徑的微粉中藥可使其成分利用率提高至60-90%。從經濟和技術綜合考評,中藥破壁飲片選擇超微粉碎加工至D90<45μm,即90%以上的粉體粒徑<45μm(300目以上)的粉體作為中藥破壁粉體的標準。這種破細胞壁處理屬于精細物理加工過程,不對細胞內的物質成分造成質的改變。中藥的破壁粉碎技術業內現已成熟的有兩類:一是有剛性固體介質參與的,借助撞擊、剪切、摩擦等傳統粉碎原理打破細胞壁的技術;二是沒有剛性固體介質參與的,利用強烈氣流讓中藥粉體自身高頻 、快速撞擊而打破細胞壁的技術。剛性固體介質參與的粉碎技術的特點是:介質由于受到撞擊和摩擦,易磨損脫落,污染藥材;介質高速撞擊、剪切藥材時 ,使藥材產生較高溫度,不利于熱敏成分的保護;但該技術對藥材的適應范圍寬,對物料的物理性質要求低。氣流粉碎技術的特點是:沒有剛性固體介質接觸物料,氣流高速釋放的吸熱和物料撞擊的產熱抵消,物料在粉碎過程不升溫,從而使熱敏成分得到有效保護;但氣流粉碎技術對物料的物理性質要求較高,適應范圍較窄。為最大限度的保證經細胞破壁處理的中藥粉體無污染、不升溫,中藥破壁飲片選擇氣流粉碎技術實現破細胞壁。中藥破壁飲片經破壁粉碎處理后,形成了比表面積大、易吸潮、易氧化和流動性差的粉體,極不穩定且難以滿足工業化生產對其流動性的要求。因此,讓中藥破壁粉體在破壁后再次成型以降低比表面積,提高穩定性就是其產業化的技術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止咳抗菌微酵百部飲片。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止咳抗菌微酵百部飲片,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組成:
百部50-60、紫蘇油10-12、蘆薈13-15、米糠蛋白粉200-230、苦杏仁15-18、赤小豆15-18、酸奶100-120、藜麥超微粉30-35、桃膠15-18、酸棗仁10-12、桂枝10-12、米醋30-35。
所述的一種止咳抗菌微酵百部飲片,是由下列步驟制成的:
1)、將蘆薈、桃膠、酸棗仁、桂枝、米醋加入蒸鍋內,共煎煮兩遍,濾后的煎煮液取出,裝入潔凈容器內;
2)、將百部、苦杏仁、赤小豆于不銹鋼容器內混合均勻,并將其投入粉碎機,粉碎成細粉后過100-120目篩,再利用氣流粉碎技術,對其進行細加工,使其達到300-350目;
3)、將步驟2所得混合物與米糠蛋白粉、藜麥超微粉加入混合機內,待充分混合后,加入步驟1所得的混合煎煮液、酸奶進行攪拌制軟材,攪拌15-20分鐘;
4)、將步驟3所得物取出置不銹鋼盤內堆積成堆,表面拍打光滑,用無紡布蓋嚴,于溫度為30-35℃、濕度70-80%,進行發酵,3-4天后,待料堆表面均勻生出白霉衣,并出現裂紋,掰開斷面具有蜂窩狀時,發酵完成備用;
5)、將步驟4發酵好的混合物整碎,加入紫蘇油,放入成型器中,按成型器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切成棱長1.0-1.5cm的立方小塊;
6)、將步驟五所得立方小塊,裝入一潔凈不銹鋼烘盤中,鋪平,不得擠壓,放入熱風循環烘箱中進行烘干,按照熱風循環烘箱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干燥溫度為70-80℃,干燥時間為4-5小時,含水量控制在7-12%,干燥后,取出,放涼,裝入潔凈容器內,采用外、內二層復合包裝的形式,內層包裝為無毒聚乙烯袋,外層包裝為瓦楞紙箱,干燥保存。
本發明的優點是:
1、本發明的一種止咳抗菌微酵百部飲片,通過氣流粉碎技術對物料進行粉碎,沒有剛性固體介質接觸物料,氣流高速釋放的吸熱和物料撞擊的產熱抵消,物料在粉碎過程不升溫,從而使熱敏成分得到有效保護。
2、本發明的一種止咳抗菌微酵百部飲片,將經過粉碎的粉劑通過再次成型、干燥,即可方便沖飲,提取有益成分,又增加比表面積,提高穩定性,防止潮解。
3、本發明加入紫蘇油有助于成型,增強表面光滑感,同時具有防腐、潤肺、化痰、抑菌等作用。
4、本發明的一種止咳抗菌微酵百部飲片,所含有效成分具有止咳、抗菌、燥濕化痰、開胃等功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止咳抗菌微酵百部飲片,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組成:
百部50、紫蘇油10、蘆薈13、米糠蛋白粉200、苦杏仁15、赤小豆15、酸奶100、藜麥超微粉30、桃膠15、酸棗仁10、桂枝10、米醋30。
所述的一種止咳抗菌微酵百部飲片,是由下列步驟制成的:
1)、將蘆薈、桃膠、酸棗仁、桂枝、米醋加入蒸鍋內,共煎煮兩遍,濾后的煎煮液取出,裝入潔凈容器內;
2)、將百部、苦杏仁、赤小豆于不銹鋼容器內混合均勻,并將其投入粉碎機,粉碎成細粉后過100目篩,再利用氣流粉碎技術,對其進行細加工,使其達到320目;
3)、將步驟2所得混合物與米糠蛋白粉、藜麥超微粉加入混合機內,待充分混合后,加入步驟1所得的混合煎煮液、酸奶進行攪拌制軟材,攪拌15分鐘;
4)、將步驟3所得物取出置不銹鋼盤內堆積成堆,表面拍打光滑,用無紡布蓋嚴,于溫度為30℃、濕度70%,進行發酵,3天后,待料堆表面均勻生出白霉衣,并出現裂紋,掰開斷面具有蜂窩狀時,發酵完成備用;
5)、將步驟4發酵好的混合物整碎,加入紫蘇油,放入成型器中,按成型器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切成棱長1.0cm的立方小塊;
6)、將步驟5所得立方小塊,裝入一潔凈不銹鋼烘盤中,鋪平,不得擠壓,放入熱風循環烘箱中進行烘干,按照熱風循環烘箱標準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干燥溫度為70℃,干燥時間為4小時,含水量控制在8%,干燥后,取出,放涼,裝入潔凈容器內,采用外、內二層復合包裝的形式,內層包裝為無毒聚乙烯袋,外層包裝為瓦楞紙箱,干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