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中藥保健產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降壓降脂降糖功效的藥食兩用組合物,及其在制備預防或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癥及2型糖尿病藥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應用。
技術背景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工作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城市人口為代表的現代人群的飲食以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纖維素、低維生素礦物質為特征,熱量攝入大幅增加,加之多以腦力勞動為主,體育鍛煉較少,以肥胖為基礎的代謝性疾病——高脂血癥、高血壓、高血糖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且呈年輕化趨勢。長期更可導致全身血管炎癥性損傷,進一步引發的心、腦、腎血管病變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
目前,西醫針對“三高”主要采取終身服藥的對抗性治療,雖然療效顯著,但仍有諸多弊端,如藥物抵抗現象嚴重、藥物副作用明顯、經濟負擔大、并發癥控制不理想等。與之相比,中醫藥在預防和治療慢性代謝性疾病上則表現出了獨特的優勢,經大量臨床實踐證實,中醫藥防治“三高”確實具有明顯的療效,尤其在遠期療效方面效果更為突出。現代藥理學研究亦證實,中藥能夠通過調節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降低交感神經敏感性,擴張小動脈、促進微循環,增加心腦供血,降低血管內皮炎癥反應等多種途徑針對“三高”的發病機制發揮作用。
中醫認為,“三高”是隨著年齡增長、飲食起居失宜所出現的以機體臟腑功能失調為根本的疾病,病機尤與腎精虧虛、肝陽上亢、氣滯血瘀密切相關,治療以益腎填精、平肝潛陽、活血化瘀為大法。其中,高血壓的病機主要與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有關;高脂血癥的病機主要是脾腎虧虛、痰濕內阻、氣滯血瘀;糖尿病的主要病機為陰虛內熱。發明人在此中醫理論指導下,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研制出一種具有降壓降脂降糖功效的藥食兩用組合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降壓降脂降糖功效的藥食兩用組合物,及其在制備預防或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癥及2型糖尿病藥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降壓降脂降糖功效的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藥食兩用)原料藥制成:制黃精1~15份,羅布麻葉1~5份,絞股藍1~5份。
所述組合物具有滋陰益腎、平肝潛陽、活血祛濁的功效,能夠降血壓、血脂、血糖。
進一步的,所述的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藥食兩用)原料藥制成:制黃精1~10份,羅布麻葉1~3份,絞股藍1~3份。
進一步的,所述的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藥食兩用)制成:制黃精1~7份,羅布麻葉1~2份,絞股藍1~2份。
進一步的,所述的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藥食兩用)原料藥制成:制黃精7份,羅布麻葉1份,絞股藍1份。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降壓降脂降糖功效的組合物在制備預防或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癥及2型糖尿病的藥物、保健品或食品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降壓降脂降糖功效的藥用制劑,該藥用制劑含有上述組合物作為活性成分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輔料)。
進一步的,所述藥用制劑是顆粒劑、片劑、沖劑、散劑、膠囊劑、口服液、滴丸劑、茶劑、袋泡茶等常見劑型。
本發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組合物,所述藥物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上述組合物和苯磺酸氨氯地平。
本發明提供的藥食兩用組合物是發明人在多年臨床實踐基礎上,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精心選藥組方而成。以“滋陰益腎、平肝潛陽、活血祛濁”為法,篩選出制黃精、羅布麻葉、絞股藍3味傳統藥食兩用的中藥組合物,對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具有較好的控制作用,可望為“三高”人群的疾病防治提供一種療效確切、成本低廉、服用方便的藥品、保健品或食品。
方中制黃精味甘性平,歸肺、脾、腎經,功效滋腎填精、補脾潤肺,《本草綱目》言其能“補諸虛,止寒熱,填精髓”,為方中君藥;絞股藍味苦微甘性涼,歸肺、脾、腎經,功效益氣健脾、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用為臣藥;羅布麻葉味苦性涼,歸肝、脾經,能平抑肝陽、清熱利尿、降壓,用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滋陰益腎、平肝潛陽、活血祛濁之功。
本發明的藥食兩用組合物為常用中藥,具有原料價廉,制備簡便,使用方便等優勢,對防治高脂血癥、高血壓、2型糖尿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并可預防和延緩血管并發癥的發生。且本發明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具有無毒副作用、可長期服用,口感較好、患者依從性強等特點,因此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這些實施例應理解為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記載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效變化和修飾同樣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袋泡茶)
稱取原料制黃精3500g、羅布麻葉500g、絞股藍500g,混合后放入烘箱,60℃~65℃干燥6小時,冷卻至常溫后用粉碎機粉碎,過100目篩,加入茶葉1500g混勻,所得混合藥粉經80℃高溫殺菌消毒,冷卻至常溫后充分攪拌,拌至色澤均勻后過篩1~2次,裝入袋泡茶濾紙袋中,4g/袋,密封包裝。此袋裝茶可直接沖泡飲用。
實施例2(袋泡茶)
稱取原料制黃精3000g、羅布麻葉1000g、絞股藍1000g,混合后放入烘箱,60℃~65℃干燥6小時,冷卻至常溫后用粉碎機粉碎,過100目篩,加入茶葉1000g混勻,所得混合藥粉經80℃高溫殺菌消毒,冷卻至常溫后充分攪拌,拌至色澤均勻后過篩1~2次,裝入袋泡茶濾紙袋中,4g/袋,密封包裝。此袋裝茶可直接沖泡飲用。
實施例3(散劑)
稱取原料制黃精3500g、羅布麻葉500g、絞股藍500g;用水回流提取3次(100L,1小時;80L,1小時;80L,1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烘干,粉碎,此提取物直接可以包裝、沖服。
實施例4(顆粒劑)
按實施例3方法制備提取物150g,加糊精300g,混勻,加入適量60%乙醇制成軟材,過24目篩制粒,50℃干燥2小時,干燥顆粒過30目篩整粒,分裝,即得。
實施例5(片劑)
按上述配比將提取物、微晶纖維素、淀粉混勻,加入適量60%乙醇制成軟材,過24目篩制粒,50℃干燥2小時,干燥顆粒過30目篩整粒,加入硬脂酸鎂,混勻,壓片,即得。
實施例6:本發明的藥食兩用組合物的毒理學研究
1、急性毒性實驗
(1)實驗動物
健康SPF級KM小鼠40只,4周齡,體質量(22±2)g,雌雄各半。由第二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許可證號碼:SCXK(滬):2014-0003。
(2)藥物制備
實驗藥物為本發明實施例3制備的中藥藥粉。
將2kg藥粉分為低、高劑量組,每組各1kg,分別加水2L,浸泡1小時,加熱至沸騰。低劑量組濃縮至1L,獲得濃度為1g(生藥)/ml的藥液;高劑量組濃縮至0.5L,獲得濃度為2g(生藥)/ml的藥液。
(3)動物分組
取健康KM小鼠40只,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20只:①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低劑量組:予濃度為1g/ml的中藥液灌胃,80g/kg(表示每公斤體重80g中藥生藥量,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的100倍,下同);②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高劑量組:予濃度為2g/ml的中藥液灌胃,160g/kg(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的200倍)。
(4)干預方法
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低、高劑量組小鼠均按4ml/100g體重灌胃,每日量分兩次灌胃,連續給藥7天。
(5)觀察指標
觀察小鼠的活動、飲食、行為等改變;觀察小鼠鼻、眼、口腔分泌物分泌情況;觀察并記錄小鼠的體質量變化及死亡情況。
(6)實驗結果
給藥期間兩組小鼠外觀、體質量、飲食均正常;未見活動減少、蜷縮、松毛等現象;鼻、眼、口腔未見分泌物;無死亡現象。結果表明:在小鼠最大給藥量為160g(生藥)/kg體重,即臨床等效劑量的200倍時,該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未發生急性毒性反應。
2、長期毒性實驗
(1)實驗動物
健康SPF級SD大鼠40只,6周齡,體質量(200±30)g,雌雄各半。由第二軍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許可證號碼:SCXK(滬):2014-0003。
(2)藥物制備
制備方法同前。低劑量組藥液濃度濃縮至0.8g(生藥)/ml;中劑量組藥液濃度為1.6g(生藥)/ml;高劑量組藥液濃度為3.2g(生藥)/ml。
(3)動物分組
取健康SD大鼠40只,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4組,每組10只:①空白對照組: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②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低劑量組:予濃度為0.8g/ml的中藥液灌胃,8g/kg(表示每公斤體重8g中藥生藥量,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的10倍,下同);③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中劑量組:予濃度為1.6g/ml的中藥液灌胃,16g/kg(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的20倍);④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高劑量組:予濃度為3.2g/ml的中藥液灌胃,32g/kg(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的40倍)。
(4)干預方法
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各劑量組大鼠均按1ml/100g體重灌胃,每日量分兩次灌胃,連續給藥180天。
(5)觀察指標
觀察各組大鼠的活動、飲食、行為等改變;觀察大鼠鼻、眼、口腔分泌物分泌情況;觀察并記錄大鼠的體質量變化及死亡情況。采集血液標本,檢驗并分析大鼠血清學指標。頸椎脫臼法處死大鼠,觀察各器官組織的形態學改變。
(6)實驗結果
給藥期間各組大鼠外觀、體重、飲食均正常;未見活動減少、蜷縮、松毛等現象;鼻、眼、口腔未見分泌物;無死亡現象。給藥180天后,采集各組大鼠血液標本進行檢驗分析,結果顯示:各組大鼠血常規(紅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白細胞計數等)及凝血時間均正常;肝功能(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血清總蛋白、白蛋白等)、腎功能(尿素氮、肌酐等)、血脂、血糖等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頸椎脫臼法處死大鼠,各組織器官(心、肝、腎、脾、肺、睪丸、子宮及卵巢、腦、胃、胰腺、腎上腺、胸腺、甲狀腺等)外觀觀察及組織學切片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改變。以上結果表明:在大鼠給藥量為8g(生藥)/kg、16g(生藥)/kg、32g(生藥)/kg體重時,連續給藥6個月后,本發明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未見明顯毒性反應。
實施例7:本發明的藥食兩用組合物的藥理作用研究
(一)動物實驗
1、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對高脂血癥模型大鼠的影響
(1)實驗動物
健康SPF級Wistar大鼠60只,8周齡,體質量(200±20)g,雌雄各半,由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2)藥物制備
1)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稱取原料制黃精1000g、羅布麻葉500g、絞股藍500g;用水回流提取3次(100L,1小時;80L,1小時;80L,1小時),合并提取液,藥液濃度濃縮至0.04g(生藥)/ml。
2)血脂康溶液:取血脂康膠囊(購自北大維信公司)內藥粉,以生理鹽水配置成濃度為0.04g/ml的藥液。
(3)動物分組、造模及用藥
取健康Wistar大鼠60只,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4組,空白對照組及模型組每組20只,血脂康組及藥食兩用組合物組每組10只。空白對照組喂食普通飼料,其余3組喂食高脂飼料,2周后取正常組及模型組各10只大鼠眼眶靜脈叢取血,測定兩組大鼠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驗證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空白對照組繼續喂食普通飼料,其余3組喂食高脂飼料,同時開始進行藥物干預:①空白對照組: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②模型組: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③血脂康組:予濃度為0.04g/ml的血脂康藥液灌胃;④藥食兩用組合物組:予濃度為0.04g/ml的中藥液灌胃。各組大鼠分別以1ml/100g體重灌胃,每日量分兩次灌胃,連續給藥2周。
(4)觀察指標
給藥2周后,各組大鼠眼眶靜脈叢取血,測定血清TG、TC、HDL-C、LDL-C水平,驗證實驗藥物對高脂血癥模型大鼠的影響。
(5)數據統計
采用SPSS 21.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實驗數據以表示。組間數據符合正態分布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LSD-t檢驗;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實驗結果
1)高脂血癥模型大鼠造模結果:
結果顯示:喂食高脂飼料2周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均明顯升高(P<0.05,或P<0.01);HDL-C水平顯著降低(P<0.05)。符合高脂血癥診斷標準,證明造模成功(表1)。
表1造模后空白對照組與模型組大鼠的血脂情況(n=10)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
2)藥食兩用組合物對高脂血癥模型大鼠的影響:
結果顯示:用藥2周后,與模型組比較,藥食兩用組合物組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或P<0.01);HDL-C有升高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藥食兩用組合物組大鼠各指標與血脂康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2)。說明本發明藥食兩用組合物能夠顯著改善高脂血癥模型大鼠的血清TG、TC、LDL-C、HDL-C水平,且降脂效果與臨床常用降血脂中成藥——血脂康膠囊相近。
表2藥食兩用組合物對高脂血癥模型大鼠的影響(n=10)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2、藥食兩用組合物對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影響
(1)實驗動物
健康SPF級Wistar大鼠40只,8周齡,體質量(200±20)g,雌雄各半,由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2)藥物制備
1)藥食兩用組合物:稱取原料制黃精3500g、羅布麻葉500g、絞股藍500g;用水回流提取3次(100L,1小時;80L,1小時;80L,1小時),合并提取液,藥液濃度濃縮至0.04g(生藥)/ml。
2)二甲雙胍溶液:將鹽酸二甲雙胍片(購自北大維信公司)研碎成粉末狀,以蒸餾水配置成濃度為0.04g/ml的藥液。
(3)動物分組、造模及用藥
取健康Wistar大鼠40只,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4組,即空白對照組、模型組、二甲雙胍組及藥食兩用組合物組,每組各10只。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各組大鼠禁食12h后,按50mg/kg體重劑量于尾靜脈快速注射2.5%四氧嘧啶生理鹽水溶液。96h后于尾靜脈采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大鼠空腹血糖,血糖高于11.1mmol/L即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開始進行藥物干預:①空白對照組:予等量蒸餾水灌胃;②模型組:予等量蒸餾水灌胃;③二甲雙胍組:予濃度為0.04g/ml的二甲雙胍藥液灌胃;④藥食兩用組合物組:予濃度為0.04g/ml的中藥液灌胃。各組大鼠分別以1ml/100g體重灌胃,每日量分兩次灌胃,連續給藥10d。
(4)觀察指標
給藥10d后,各組大鼠禁食10h后眼眶靜脈叢取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驗證實驗藥物對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影響
(5)數據統計:同前。
(6)實驗結果
結果顯示:與模型組比較,藥食兩用組合物組大鼠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均明顯降低(P<0.05);藥食兩用組合物組大鼠餐后2小時血糖與二甲雙胍組比較有下降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3)。說明本發明藥食兩用組合物能夠顯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其降糖效果與臨床藥用藥物——二甲雙胍相近。
表3藥食兩用組合物對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影響(n=10)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
(二)臨床研究
1、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對肥胖型高血壓病患者的影響
(1)病例資料
患者均為2014年4月~2015年2月于上海長征醫院門診就診的初發高血壓病伴肥胖患者,按內科學高血壓病分類的診斷標準均為1、2級范圍,中醫辨證為陰虛陽亢證。
(2)診斷標準
1)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關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2)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眩暈陰虛陽亢證的診斷標準。
3)排除標準:①3級高血壓;②繼發性高血壓;③年齡在18歲以下,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疾病、精神病患者;⑤對藥物有過敏者;⑥中醫辨證非陰虛陽亢證型。
(3)分組與用藥
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3組,即氨氯地平組、藥食兩用組合物組及聯合組,每組各30例。三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血壓水平、體重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①氨氯地平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mg/片)5mg/次,1次/d;②藥食兩用組合物組:予藥食兩用組合物1袋(4g/袋),水沖泡,代茶飲,3袋/d;③聯合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次,1次/d,加用藥食兩用中藥組合物1袋(4g/袋),水沖泡,代茶飲,3袋/d。療程均為2個月。
(4)療效觀察
1)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療效評定標準,分為臨床顯效、有效、無效3個層次,根據治療前后的主要癥狀計分計算療效指數,評定療效。
2)血壓評定標準:①顯效:舒張壓下降10mmHg以上,并達小于90mmHg;或舒張壓雖未下降至小于90mmHg但已下降20mmHg以上。②有效:舒張壓下降不及10mmHg,但已小于90mmHg;或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10-19mmHg,未小于90mmHg;或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30mmHg以上。具備1項即可。③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
3)中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計分減少≥70%;②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4)安全性指標觀察:90例患者治療前后均予血、尿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檢查。
(5)數據統計
采用SPSS 21.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資料以頻數n或者%表示。組間數據符合正態分布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組間比較采用LSD-t檢驗;數據不符合正態分布比較采用非參數檢驗。各組療效例數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實驗結果
結果顯示:藥食兩用組合物組及聯合組高血壓病患者治療后的體重指數(BMI)均顯著下降(P<0.05)(表4)。三組高血壓病患者治療后的收縮壓及舒張壓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0.05);且藥食兩用組合物聯合氨氯地平的降壓效果較單用氨氯地平更為理想(P<0.05)(表5)。藥食兩用組合物組治療高血壓病患者的總有效率達83.3%,聯合組總有效率達96.7%,說明本發明藥食兩用組合物對初發1、2級高血壓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且聯合使用氨氯地平的降壓效果優于單獨使用后者(P<0.05)(表6)。藥食兩用組合物組治療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患者的總有效率達93.3%,與聯合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7),說明本發明藥食兩用組合物對陰虛陽亢型高血壓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療效,聯合使用氨氯地平對中醫證候的改善無明顯提高。
表4藥食兩用組合物對高血壓病患者體重指數的影響(n=30)
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5藥食兩用組合物對患者血壓的影響(n=30)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氨氯地平組比較,▲P<0.05。
表6藥食兩用組合物降壓的臨床療效(n=30)
與氨氯地平組比較,*P<0.05。
表7藥食兩用組合物改善中醫證候的臨床療效(n=30)
實施例8(典型病例1例)
張某,女,52歲,上海人。既往高血壓病3年,發現時血壓達168/104mmHg,規律服用絡活喜(10mg,qd)、科素亞(50mg,qd),血壓控制在160-148/104-96mmHg,血壓波動較大。高脂血癥2年,口服脂必泰膠囊治療,3天前查血脂示:甘油三酯3.46mmol/L(正常值0-2.1mmol/L),總膽固醇6.64mmol/L(正常值2.8-5.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5.21mmol/L(正常值1.3-4.9mmol/L)。1月前檢查發現糖尿病,空腹血糖達8.2mmol/L,餐后2小時血糖達14.6mmol/L,拒服降糖藥。現為中醫降糖、降脂、降壓治療赴門診治療。就診時訴乏力、頭暈、頭脹、急躁易怒、口苦、胸悶、大便粘膩欠爽、腰酸、耳鳴,舌邊紅、苔薄黃膩,脈左弦、右濡。查體:體型偏胖,神清、精神可,心肺腹部未示明顯異常。西醫診斷:高血壓病(2級,極高危組),高脂血癥,2型糖尿病。中醫診斷:眩暈、消渴病,陰虛肝旺證。
予本發明藥食兩用組合物1袋(4g)代茶飲,3袋/d,余治療方案不變。1月后,患者訴頭暈、頭脹、口苦、腰酸、耳鳴均明顯好轉,舌邊紅、苔薄黃膩亦好轉。自測血壓波動在146-132/94-80mmHg,實驗室檢查示:甘油三酯1.8mmol/L,總膽固醇5.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4.42mmol/L,空腹血糖7.6mmol/L。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