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據調查,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數已超過2.7億,按全國人口14億計算,近10個中國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疾病。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患者約300萬人。幾乎每死亡10個人中就有2人是心血管疾病,平均每小時心血管病死亡340人。更令人不安的是,根據心血管病統計數據趨勢預測,到2020年,我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將可能達到400萬。按每人治療費用3-5萬元計算,僅此一項疾病,大約費用1500億-2000億,加上其他心血管病患者平常的治療費用,每年更高達4000-5000億元,嚴重拖了國民經濟的后腿,阻礙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心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城市和農村人口的第一人死因,心肌梗死又是造成死亡率最高的非傳染性疾病。心血管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增加速度農村高于城市。心血管病低齡化、老齡化和農村化趨勢明顯。每年約有800萬患者需要接受心臟手術,據統計2010年全國心臟外科手術總量僅17萬例左右。心臟外科手術中,先心病居首位(60%-65%),瓣膜病次之(20%-25%),冠心病外科第3位(10%-20%)。我國冠心病發病率4.6,年手術量僅在3萬-5萬人左右,98%的患者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
臨床上,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西醫治療主要有擴張血管劑、降壓藥和抗血小板凝聚劑等藥物,這些藥副作用較大,長期使用會對血管和人體器官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近年來,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病研究獲得多方面進展,如活血化瘀,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益氣活血或益氣養陰活血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或心功能不全、益氣通脈溫陽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益氣養陽透毒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理氣活血預防冠心病介入性治療后再狹窄等,皆顯示有肯定效果。中醫在防治心血管系統的許多疾病方面,也顯示有一定的優勢。如何充分發揮中醫防治心血管病的優勢,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是現代中醫臨床需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供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中藥制劑,本中藥制劑預防治療心血管藥效快、效果好。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尾20-40份,地龍10-15份,黨參20-30份,夏枯草10-20份,燈盞細辛20-30份,鹽酸川芎嗪2-10份,雙嘧達莫5-10份,鞭打繡球20-30份,麥冬20-30份,石決明10-20份,川楝子6-10份,葶藶子12-18份,甘草4-10份,蒲黃6-12份。
作為優選,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尾25-35份,地龍11-14份,黨參22-28份,夏枯草12-16份,燈盞細辛23-27份,鹽酸川芎嗪4-8份,雙嘧達莫6-9份,鞭打繡球24-28份,麥冬22-27份,石決明13-17份,川楝子7-9份,葶藶子13-17份,甘草5-8份,蒲黃7-10份。
進一步優選,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尾30份,地龍12份,黨參25份,夏枯草15份,燈盞細辛24份,鹽酸川芎嗪6份,雙嘧達莫7份,鞭打繡球25份,麥冬26份,石決明16份,川楝子8份,葶藶子15份,甘草6份,蒲黃8份。
其中,所述中藥制劑的劑型為溶液、膠囊、片劑或滴丸。
另外,本發明所述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配方稱取當歸尾,地龍,黨參,夏枯草加80%乙醇浸漬12小時,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1.3的浸膏,備用;
(2)按配方稱取燈盞細辛,鞭打繡球,麥冬,石決明,川楝子,葶藶子,甘草,蒲黃,粉碎成粗粉后加入50-90%乙醇,浸泡3-24小時,滲漉提取,合并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成浸膏,加入適量水加熱30-60℃攪拌溶解,過濾,濾液過大孔樹脂柱,用5-30%乙醇洗脫雜質,再用50-70%乙醇解吸,收集解吸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粉碎后用乙醇溶解,濾過,濾液加硅膠烘干,干法上硅膠柱,用乙酸乙酯洗脫,收集洗脫液,回收溶劑,濃縮干燥得混合成分的提取物,然后加入相應份數的鹽酸川芎嗪和雙嘧達莫,備用;
(3)取步驟(1)和步驟(2)的產物,合并,加熱,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即得;也可以將細粉進一步制成膠囊劑、片劑、顆粒劑、軟膠囊、口服液、煎膏劑、散劑、丸劑、糖漿劑、流浸膏劑。
本發明根據發明人多年臨床經驗,反復實驗,該藥對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有很顯著的療效,本發明配方,諸藥配伍合理,其中,當歸尾補血活血、行氣祛瘀,黨參補益心氣,燈盞細辛具有可使血管擴張、動脈血流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并有對抗垂體后葉素所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鞭打繡球行氣解郁,活血祛瘀,疏通心血管,為君藥;
夏枯草,既能補養厥陰血脈,又能疏通結氣,麥冬味甘微苦微寒,入心肺胃經,具有清心潤肺之功效,兼補肺之氣陰與心氣心陰之功效,,地龍能通行經絡,化淤血,為臣藥;
葶藶子味辛苦性人寒,入肺、膀胱經,瀉肺行水,消腫定喘,石決明鎮心安神、川楝子活血化瘀,通脈止痛,蒲黃,祛癖散結,甘草通十二經為佐藥;
另外,本發明中藥制劑中還添加雙嘧達莫可抑制細胞對腺苷的攝取和腺苷的酶解,抑制磷酸二酯酶,可使cAMP增加,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其血流量,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心肌的供血及供氧;添加鹽酸川芎嗪有抗血小板聚集,擴張小動脈,改善微循環、活血化癖的作用,并對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
再者,本發明中藥制劑還可明顯增加心臟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臟的營養狀況,具有預防和治療心肌供血不足,促進心臟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功能的作用,以及調節血脂,包括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闡述:
實施例1
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尾20份,地龍10份,黨參20份,夏枯草10份,燈盞細辛20份,鹽酸川芎嗪2份,雙嘧達莫5份,鞭打繡球20份,麥冬20份,石決明10份,川楝子6份,葶藶子12份,甘草4份,蒲黃6份。
實施例2
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尾40份,地龍15份,黨參30份,夏枯草20份,燈盞細辛30份,鹽酸川芎嗪10份,雙嘧達莫10份,鞭打繡球30份,麥冬30份,石決明20份,川楝子10份,葶藶子18份,甘草10份,蒲黃12份。
實施例3
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中藥制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當歸尾30份,地龍12份,黨參25份,夏枯草15份,燈盞細辛24份,鹽酸川芎嗪6份,雙嘧達莫7份,鞭打繡球25份,麥冬26份,石
本發明實施例3應用于治療病例如下:
病例1:王某某,男,62歲,于2013年5月20日來院就診,主訴:胸悶氣短,疲憊乏力,頭暈目眩。體查:舌質暗紅,脈弦澀,心率83次每分,心律整,血壓160/90mmHg,心電圖顯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診斷為冠心病。給本發明中藥制劑,每口一劑,治療5天后病情稍有好轉,用藥20天后癥狀基本消失,心電圖正常,血壓130/80mmHg,癥狀消失,只是稍有氣短癥狀,鞏固治療二個療程后,癥狀全無,能正常工作。
病例2:李某,男,57歲,患高血壓,心律不齊,心動過速,頻繁惡心,嘔吐,上腹部脹,煩燥不安,胸前劇痛,心悸、憋氣,由于病情急,先服用本發明中藥液,15后天病情基本穩定,繼續服本發明中藥液三個療程,癥狀消失,隨訪1年病癥未發。
病例3:于某某,男,83歲,2010年前,因心梗住院兩次,胸悶憋氣,心律不齊,心臟供血不足,活動受限。自2012年5月服用本發明兩個月后,癥狀好轉,無胸悶憋氣。服用一年后復診,心電圖正常,無其它不適,四肢有力。服用一年半后,癥狀消失,隨訪1年病癥未發。
以上對本發明創造實施所提供的一種心血管疾病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創造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創造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