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治療冠心病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40561閱讀:304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冠心病的中藥制劑,同時公開了其制備工藝,屬于中醫制藥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升高,并有年輕化趨勢。現代醫學對冠心病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手術治療等。其在迅速改善冠脈大血管供血等方面有了迅猛的發展,減少了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致死率。但是,單純西藥治療在冠心病防治一體化,改善生活質量這個長遠的目標中的作用是有限的,藥物治療多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介入和手術治療存在術后再狹窄和費用昂貴等問題,也不能從源頭上解決血管內脂質等再沉淀形成新的斑塊,致使血管重新變窄、堵塞,心肌供血不暢致冠心病復發的問題。而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具有明顯療效。目前國內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多以活血化瘀或益氣活血為功效,“同質化”情況嚴重,缺少益氣養陰、痰瘀同治、特色與優勢突出的中藥新藥。近年來上市的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新藥中多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療法為主,如地奧心血康、丹參口服液、復方丹參膠囊、心通口服液、益氣口服液等等,而臨床研究表明單施祛瘀活血唯恐傷正,而若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治法為依托進行組方,既有防傷正之弊,又可助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藥物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防治冠心病的中藥,該中藥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治法為依托進行組方,對冠心病治療具有攻補兼施,標本兼顧,補而不滯,攻而不虧的療效,療效確切。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治療冠心病的中藥制劑的制備工藝,操作簡單,適用于工業化生產。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冠心病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藥制成:黨參10~15份,丹參25~35份,川芎10~15份,麥冬10~15份,五味子10~15份,木香5~10份,降香6~10份,薤白10~15份,元胡8~12份。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防治冠心病的中藥,其優選配比為:黨參15份,丹參30份,川芎10份,麥冬10份,五味子10份,木香8份,降香8份,薤白10份,元胡10份。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冠心病的中藥的湯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比例稱取上述原料,加2~5倍重量的水浸泡5~6小時,再加3~5倍煎煮后濾去藥渣即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冠心病的中藥顆粒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黨參5~8倍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2小時,第二次1~1.5小時,煎液與第一次煎液合并,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30(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5%,攪拌,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適宜的稠膏;2)丹參、五味子、降香、元胡加90%乙醇(5~8倍)加熱回流1.5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1.0~1.1g/ml,備用;藥渣加50%乙醇加熱回流1.5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1.0~1.1g/ml,備用;藥渣加水煎煮2小時,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1.0~1.1g/ml,與上述各濃縮液合并,噴霧干燥,制成干膏粉;3)川芎、麥冬、木香、薤白四味加水(5~8倍)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l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至適量,濃縮液噴霧干燥,制成浸膏粉,備用;4)將上述步驟1)所制得的稠膏和步驟2)、3)所制得的原料膏粉進行混合,加入蔗糖、糊精,制成顆粒,干燥,混勻,即得。【用法用量】內服,生藥量1.75g/kg,2次/日【功能與主治】本發明藥物用于治療冠心病,具固本去標、復正除邪之功效,益氣養陰以治其本,又可活血通絡以治其標。可補氣陰虧虛,又可防止行氣傷陰之弊。氣血得補、淤血得解、熱毒可清,不僅可以降脂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溶解血栓,還可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解除血管痙攣,抗動脈硬化,穩定易損斑塊;對血液、血管病變具有雙重治療作用,可有效地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本發明的藥理藥性分析如下:組方以黨參、丹參為君,黨參性平,味甘、微酸,既可甘平益氣,中陽充則胸陽振,且健脾胃而助化生之源;又可酸甘化陰,以補陰血虧虛,功同人參能補中益氣,安精神,止驚悸,而其藥力較人參為柔和,潤而不燥,故選為君藥。丹參苦而微寒,入心、脾、肝、腎,二藥合用,既可益氣養陰以治其本,又可活血通絡以治其標。臣藥為麥冬、五味子,滋陰生津,既補氣陰虧虛,又可防止行氣之品傷陰之弊。氣虛血少,心脈不充,運行必然不暢,多由滯而成瘀,故虛中多夾瘀血。配以血中之氣藥川芎,活血祛瘀,行氣開郁;元胡活血散瘀,利氣止痛;降香、木香同用,調達肝脾之氣;薤白通陽寬胸,散結止痛,以解胸中痹阻之證。五藥共助順暢氣血,寬胸通絡,通陽止痛,均為佐藥。氣血不足而血瘀,氣必隨之而滯,而薤白又可引藥上達胸中而兼為使藥。故用黨參益氣壯陽,丹參、川芎活血化瘀,麥冬、五味子養陰斂液,木香、降香、薤白、元胡行氣開郁。綜觀全方,攻補兼施,標本兼顧,補而不滯,攻而不虧,且有側重;全方選藥性味平和,不溫不燥、不偏寒涼,相互配合,甚切冠心病病機要點。目前國內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多以活血化瘀或益氣活血為功效,所以我們通過益氣養陰、痰瘀同治,開發特色與優勢突出的中藥新藥。辯證用藥與組方原理:冠心病的中醫病機是"陽微陰弦",本質是本虛標實,其病位在心。《諸病源候論》指出:"心為諸臟主而藏神,其心經不可傷,傷之而痛為真心痛。"但心與肺脾肝腎無不密切相關,四臟功能失調都會影響到心主血脈之功能,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的結局。《醫門法律》云:"胸痛總因陽虛,故陰得乘之。"可見臟腑虛損尤以氣虛陽虛為主。《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中:"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心痛"提示其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諸病源候論》謂:"寒氣客于五臟,因虛而發,上沖胸間,則為胸痹。"綜上,冠心病心絞痛是以臟腑虛損,氣血陰陽不足為本,以氣滯、血瘀、痰濁和寒凝等有形之邪為標的"本虛標實之證"。冠心病本虛標實,其標以氣滯、瘀血、痰濁為主,并始終貫穿于冠心病的整個發展過程。血瘀是胸痹心痛最根本的病理改變。"痰飲"是人體物質代謝失調而產生的病理產物。臨床上對于冠心病,按照中醫“瘀血證”的治法,使用活血化瘀法獲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特別是在擴張冠狀動脈、減低血管阻力、減慢心率、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增加人體纖維蛋白溶解酶的系統活性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證明中醫的“瘀血”對冠心病的發生起重要作用。而基于中醫“津血同源”的理論,又有學者對冠心病病機提出了“痰瘀相關”理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痰證患者有血液流動性降低、聚集性增高的血液流變學改變,反映了“痰中挾瘀”和“痰可致瘀”的現象,支持了痰瘀相關理論。近年來,根據氣血相關理論,有學者認為在眾多的冠心病發病機理中,氣虛血瘀是其根本的病理改變,該觀點及因之而產生的以益氣活血法為主治療冠心病的思想已逐漸得到人們的重視。各味原料藥的藥理藥效:黨參,甘,平。歸脾、肺經。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黨參既可甘平益氣,中陽充則胸陽振,且健脾胃而助化生之源;又可酸甘化陰,以補陰血虧虛。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丹參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養血寧心,可增加冠心病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縮力,而不增加心肌缺氧量,促進側支循環及血流再分配。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麥冬可能使梗塞后心肌營養血流量增加,缺血缺氧的心肌細胞較快獲得修復與保護。五味子,溫;酸、甘;歸肺、心、腎經。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五味子有擴血管作用,有利于組織細胞的氧氣交換,能對心臟組織產生保護作用,還可平緩心跳頻率和紓解高血壓。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安撫神經,正頭風頭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川芎能擴張平滑肌,改善微循環,并有抗凝、抗聚集作用,并通過擴張末梢血管而降壓。木香,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可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降香,性味性溫,味辛。行氣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脅痛、胸痹刺痛、跌撲損傷、外傷出血。薤白,辛、苦,溫。歸心、肺、胃、大腸經。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元胡,苦、微辛,溫。入肝、胃經,活血,利氣,止痛。治胃痛,胸脅痛,腹痛,暴腰痛,疝痛,痛經,產后血瘀腹痛,跌打損傷。現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率失常。本發明以黨參、丹參為君,黨參性平,味甘、微酸,既可甘平益氣,中陽充則胸陽振,且健脾胃而助化生之源;又可酸甘化陰,以補陰血虧虛。丹參苦而微寒,入心、脾、肝、腎,方中以其活血通絡,散瘀止痛之功以通血分脈絡之阻;并可養血補血,以充養陰血。二藥合用,既可益氣養陰以治其本,又可活血通絡以治其標。臣藥以麥冬、五味子滋陰生津,既補氣陰虧虛,又可防止行氣傷陰之弊。配以血中之氣藥川芎,活血祛瘀,行氣開郁;元胡活血散瘀,利氣止痛;降香、木香同用,調達肝脾之氣,肝氣條暢則氣順血行,脾氣條暢則生化有源;薤白通陽寬胸,散結止痛,以解胸中痹阻之證。五藥共助丹參順暢氣血,寬胸通絡,通陽止痛,均為佐藥。薤白又可引藥上達胸中而兼為使藥。本發明根據辨證論治的中醫藥理論,根據冠心病發病機理,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治法為依托進行組方,提供的中藥復方配比科學合理,用藥嚴謹,實驗和臨床應用結果表明,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具有很好的益氣養陰,化瘀通絡作用,且能明顯改善冠脈血液循環,改善心肌缺血;具有較強的抗心絞痛,抗血栓,抗凝,改善脂質代謝,改善血管壁動脈硬化的炎癥的功效,并且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的提取物可以方便和藥學載體制備成顆粒劑型,臨床上服用方便,且實驗和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其療效確切,藥性平和,安全可靠,可有效地治療冠心病。本發明的積極在于:在總結冠心病發病機理基礎上,結合氣虛與心功能、痰瘀與血脂、血瘀與血流變等方面的實驗和臨床研究,充分認識到冠心病中醫辨證多屬本虛標實、虛實挾雜,制定出"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治法。本發明在原方二參湯基礎上進行了有效加減,對最初12味中藥黃芪、黨參、丹參、川芎、降香、麥冬、五味子、木香、薤白、三七、水蛭、甘草,加減后為9味中藥,黨參、丹參、川芎、麥冬、五味子、木香、降香、薤白、元胡9味藥物組成。由于丹參、川芎、三七和水蛭均為活血化瘀之藥,又由于三七和水蛭藥物價格較高,考慮到藥物的使用費用,將同類藥物且價格較貴的三七和水蛭減去,增加了元胡,具有活血散瘀,行氣開郁之功效,而甘草容易出現雍補現象,作為使藥,利用薤白可引藥上達胸中而兼為使藥。本發明以黨參、丹參為君,黨參性平,味甘、微酸,既可甘平益氣,中陽充則胸陽振,且健脾胃而助化生之源;又可酸甘化陰,以補陰血虧虛。丹參苦而微寒,入心、脾、肝、腎,《本草匯言》云:“丹參,善治血分,去滯生新,調經順脈之藥也”。方中以其活血通絡,散瘀止痛之功以通血分脈絡之阻;并可養血補血,以充養陰血。二藥合用,既可益氣養陰以治其本,又可活血通絡以治其標。臣藥以麥冬、五味子滋陰生津,既補氣陰虧虛,又可防止行氣傷陰之弊。配以血中之氣藥川芎,活血祛瘀,行氣開郁;元胡活血散瘀,利氣止痛;降香、木香同用,調達肝脾之氣,肝氣條暢則氣順血行,脾氣條暢則生化有源;薤白通陽寬胸,散結止痛,以解胸中痹阻之證。五藥共助丹參順暢氣血,寬胸通絡,通陽止痛,均為佐藥。薤白又可引藥上達胸中而兼為使藥。綜觀全方,攻補兼施,標本兼顧,補而不滯,攻而不虧,且有側重;全方選藥性味平和,不溫不燥、不偏寒涼,相互配合,達到氣陰雙補、溫陽通脈、行氣止痛之功。甚切冠心病病機要點。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屬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實施例1稱取黨參10kg,丹參25kg,川芎10kg,麥冬10kg,五味子10kg,木香5kg,降香6kg,薤白10kg,元胡8kg,取上述9味原料藥總重量為94克,在室溫下將9味原料藥加凈化水300毫升,浸泡5-6小時,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100-120分鐘左右,去渣得濾液200毫升,藥渣再加水300毫升,煎熬30-40分鐘,去渣得濾液100毫升,共得300毫升藥汁,即制得本發明水煎劑,每日一服藥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50ml。實施例2稱取黨參15kg,丹參30kg,川芎10kg,麥冬10kg,五味子10kg,木香8kg,降香8kg,薤白10kg,元胡10kg,取上述9味原料藥總重量為101克,在室溫下將9味原料藥加凈化水300毫升,浸泡5-6小時,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100-120分鐘左右,去渣得濾液200毫升,藥渣再加水300毫升,煎熬30-40分鐘,去渣得濾液100毫升,共得300毫升藥汁,即制得本發明水煎劑,每日一服藥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50ml。實施例3稱取黨參10kg,丹參25kg,川芎10kg,麥冬10kg,五味子10kg,木香5kg,降香6kg,薤白10kg,元胡8kg;1、黨參8倍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5小時,煎液與第一次煎液合并,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5%,攪拌,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適宜的稠膏,備用;2、丹參、五味子、降香、元胡分別加8倍90%乙醇加熱回流1.5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1.1g/ml,備用;藥渣加50%乙醇加熱回流1.5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1.1g/ml,備用;藥渣加水煎煮2小時,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1.1g/ml,與上述各濃縮液合并,噴霧干燥,制成干膏粉;3、川芎、麥冬、木香、薤白四味中藥分別加8倍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l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至適量,濃縮液噴霧干燥,制成浸膏粉,備用;4、將上述步驟稠膏和膏粉進行混合,加入蔗糖、糊精,干燥,混勻,制成顆粒。實施例4稱取黨參15kg,丹參30kg,川芎10kg,麥冬10kg,五味子10kg,木香8kg,降香8kg,薤白10kg,元胡10kg。1、黨參8倍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1.5小時,煎液與第一次煎液合并,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5%,攪拌,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適宜的稠膏,備用;2、丹參、五味子、降香、元胡分別加8倍90%乙醇加熱回流1.5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1.1g/ml,備用;藥渣加50%乙醇加熱回流1.5小時,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至1.1g/ml,備用;藥渣加水煎煮2小時,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1.1g/ml,與上述各濃縮液合并,噴霧干燥,制成干膏粉;3、川芎、麥冬、木香、薤白四味中藥分別加8倍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時,第二次l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與上述水溶液合并,濃縮至適量,濃縮液噴霧干燥,制成浸膏粉,備用;4、將上述步驟稠膏和膏粉進行混合,加入蔗糖、糊精,干燥,混勻,制成顆粒。實驗例1本發明中藥復方對大鼠實驗性心肌缺血的影響1、實驗材料1.1受試藥物: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批號:001、002);對照藥物復方丹參:上海第一制藥廠生產;垂體后葉素,上海生物化學制藥廠提供。1.2實驗動物:SD大鼠,由吉林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1.3儀器LMS-ZB型二導生理記錄儀,成都儀器廠生產;722型分光光度計,上海分析儀器廠生產;JN-A型精密扭力天平,上海第二天平儀器廠生產。2、實驗方法與結果對腦垂體后葉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響取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體重180~220克,隨機分為模型組、復方丹參組2g/kg,實施例1組1.75g/kg,實施例2組1.75g/kg,實施例3組1.75g/kg,實施例4組1.75g/kg,每組10只老鼠。復方丹參組和實施例組每天灌胃給藥1次,模型組給與等容量的生理鹽水,連續10天。末次給藥后1h,記錄標I導聯心電圖,由舌下iv腦垂體后葉素lu/kg,容量為Iml/kg,于15S注射完畢,然后立即描記5S、15S、30S、1min、2min、3min和5min的心電圖變化,測量比較給垂體后葉素前后ST段抬高的變化,以組間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實驗結果見表1所示。表1中藥復方和復方丹參對垂體后葉素致大鼠心肌缺血ST段位移的影響組別給藥劑量(g/kg)ST位移(mv)()模型組/0.071復方丹參組20.041*實施例1組1.75g/kg0.022**實施例2組1.75g/kg0.020**實施例3組1.75g/kg0.023**實施例4組1.75g/kg0.019**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結論:由表1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均能有效降低大鼠心肌缺血ST段位移,表明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對心肌缺血具有很好的改善和保護作用,且效果優于復方丹參組。實驗例2本發明中藥復方對高脂血癥大鼠的影響1、實驗材料:中藥復方;血清總膽固醇試劑盒、血清甘油三酯試劑盒、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試劑盒、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試劑盒均由南京建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所生產;通脈降脂片,吉林百姓堂藥業有限公司;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體重140~160g,由吉林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儀器:LBY-N6型自動血液流變儀,北京普利生儀器公司生產。2、實驗方法SD大鼠60只,食用適應性飼料1周后,禁食(不禁水)12h,眼眶取血,測血清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分組為: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通脈降脂片陽性對照組每天給藥0.6g/kg;實施例1組1.75g/kg,實施例2組1.75g/kg,實施例3組1.75g/kg,實施例4組1.75g/kg,分籠飼養。對照組喂普通飼料,其余組喂高脂飼料,配方2.0%膽固醇、10%豬油、0.1%甲基硫氧嘧啶、0.25膽酸鈉、87.7%基礎飼料:每日每只喂食20g,待吃完后,再添加基礎飼料。在給高脂飼料的同時,各組給予上述劑量的藥物,對照組和模型組給蒸餾水,均采用經口灌胃,容量為1ml/100g,每天1次,連續8周。于給藥4周和8周、停藥后10天各測大鼠血脂水平。末次頸動脈取血,做血液流變學檢查。表2給藥8周后各實驗組的TC、TG、HDL-C、LDL-C和血粘度值()組別動物數TCTGHDL-CLDL-C血粘度模型組106.835.530.293.22.15通脈降脂片組102.181.75*0.39*1.95*1.48實施例1組101.491.380.781.321.05實施例2組101.420.18**1.320.881.25**0.95實施例3組101.511.300.75**1.28**1.1**實施例4組01.45**1.39**0.84**1.33**0.98**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結果:表明高脂血癥模型成立后,檢測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模型組全血黏度、血黏度均高于正常組,中藥復方各指標均顯著低于模型組,且效果優于通脈降脂片,具體實驗結果如表2所示。以上實驗結果表明中藥復方能調節脂代謝,能明顯降低高脂血癥大鼠血TC、TG、LDL-C水平,改善高脂血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又能顯著地升高HDL-C水平,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能明顯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漿黏度,從而有效地防止血液處于高黏、高凝狀態,改善血液流變學。實驗例3本發明中藥復方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研究1、臨床資料選擇符合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及世界衛生組織臨床命名診斷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報告《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并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辨證標準)的冠心病患者50例,其中住院病人42例,門診病人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其中治療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46~75歲,平均(58.2±8.7)歲,病程1~20年,平均(8.0±3.3)年;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43~70歲,平均(49.7±7.0)歲,病程1~20年,平均(8.9±2.5)年。心絞痛發作程度:治療組,輕度21例,中度1例,較重度3例;對照組,輕度21例,中度3例,較重度1例。西醫分型:治療組,穩定型20例,不穩定型5例;對照組,穩定型17例,不穩定型8例。2組患者之間在性別、年齡、病程、心絞痛發作程度及分型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2、治療方法和觀察指標2.1治療方法治療組: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顆粒劑,口服每次2包(每包含生藥10g),每日2次。對照組:冠心生脈丸,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口服,每次4克,每日2次。以上2組觀察病例療程均為4周。給藥前停服一切抗心絞痛、降脂及影響血小板活性的藥物1周以上。若心絞痛不能控制停服確有困難者給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2組病例于試驗期間除硝酸甘油外不再加服其他同類中西藥物。2.2觀察指標(1)心絞痛發作的變化:觀察心絞痛發作時間、程度、次數、持續時間、誘發原因。(2)治療前后心電圖變化。3、治療結果3.1抗心絞痛結果:具體實驗結果如表3所示:表3抗心絞痛療效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加重顯效率(%)總有效率(%)中藥復方組25177106896對照組251041014056結論:由表3可知,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具有明顯抗心絞痛的作用,和對照組相比,中藥復方組的抗心絞痛總有效率和顯效率均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3.2心電圖療效:具體實驗結果如表4所示:表4心電圖療效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加重顯效率(%)總有效率(%)中藥復方組25107804068對照組25911323640結論:由表4可知,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能有效改善心電圖,且效果優于對照組,進一步證明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具有較好的抗心絞痛作用。當前第1頁1 2 3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抚州市| 元朗区| 泽普县| 五华县| 惠安县| 宕昌县| 临邑县| 前郭尔| 宝兴县| 浑源县| 海伦市| 光山县| 长武县| 塘沽区| 崇阳县| 前郭尔| 丰镇市| 九江市| 华蓥市| 白河县| 连山| 乳源| 屯留县| 分宜县| 宿州市| 广饶县| 德令哈市| 棋牌| 连云港市| 滨海县| 虹口区| 富裕县| 民权县| 铜山县| 岢岚县| 临西县| 普定县| 双流县| 南澳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