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腦癱兒童用下肢姿勢矯正裝置。
背景技術:
腦癱是指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導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長期的姿勢異常使得關節維持在異常位,最終導致全身各骨關節形成不可逆性畸形損害,其中以下肢關節中的髖、膝、踝關節受損為主。因此,控制姿勢異常是腦癱患兒治療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腦癱兒童髖、膝、踝常見的姿勢異常為:髖關節內收內旋,膝關節屈曲,足外翻或足內翻。本發明可同時矯正上述三個關節的姿勢異常,使髖關節維持在外展中立位、膝關節維持在伸直位、踝關節維持在正常功能位,防止并治療下肢骨關節畸形。
兒童生長發育較快,每年需重新量身定做矯形器。本矯形器可通過調節連接桿固定位置,來改變各零部件間的距離,根據患者情況定期調整,做到動態持續牽伸。
腦癱兒童夜間白天均需不同的矯形器矯正姿勢異常。本發明不僅可在夜間使用,而且可拆卸后在白天使用,實現一器多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腦癱兒童用下肢姿勢矯正裝置,可對腦癱兒童下肢異常的姿勢進行矯正,從而預防并治療下肢髖、膝、踝關節的畸形損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腦癱兒童用下肢姿勢矯正裝置,包括:
兩個膝關節上部的環形固定裝置,
位于兩個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之間的連接裝置,
兩個膝關節下部的環形固定裝置,
連接同側膝關節上、下部環形固定裝置的長條形連接桿,
兩個腳托,
連接同側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與腳托之間的圓柱形連接桿。
優選地,所述膝關節上部的環形固定裝置,包括:外側半環形塑料托,固定于塑料托內的黏貼條,與黏貼條粘貼的塑料托內軟墊內襯,軟墊內襯延續的可相互黏貼的長條,用于固定膝關節上部;塑料托底部有固定連接桿的扁方形金屬裝置,中間有凹槽,容納并固定長條形連接桿;塑料托外側方有圓柱形金屬固定裝置,內有凹槽,用于容納并固定圓柱形連接桿。
優選地,所述位于兩個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之間的連接裝置,包括兩個金屬長條,兩個金屬長條上都有數個小孔,孔徑相同,內有螺紋,配有螺釘和螺栓。
優選地,所述膝關節下部的環形固定裝置,包括:外側半環形塑料托,固定于塑料托內的黏貼條,與黏貼條粘貼的軟墊內襯,軟墊內襯延續的可相互黏貼的長條,用于固定膝關節上部;塑料托底部有固定連接桿的扁方形金屬裝置,中間有凹槽,容納并固定長條形連接桿。
優選地,所述連接同側膝關節上、下部環形固定裝置的長條形連接桿,有數個小孔,相鄰兩個小孔間隔1cm,配有螺釘,可通過改變螺釘插入的小孔來調控上、下部環形固定裝置之間的距離。
優選地,所述兩個腳托,下方為直線形,可防止足內、外翻,腳托整體類似平行四邊形結構,均向身體外側偏斜,通過控制踝關節外展使得整個下肢外旋,從而糾正髖關節內旋;正面包含兩個彈力帶,用以固定足部;側方有圓柱形金屬固定裝置,內有凹槽,用于容納并固定圓柱形連接桿。
優選地,連接同側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與腳托之間的圓柱形連接桿,軀體近端側有數個小孔,配有螺釘,每個小孔間隔1cm;將連接桿插入塑料托外側圓柱形金屬固定裝置內的小孔內后,選擇連接桿上不同位置的小孔,予以螺釘固定,可調節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與腳托之間的距離。
優選地,將連接同側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與腳托之間的圓柱形連接桿與腳托一起卸除后,余下的矯形器可用于白天維持腦癱兒童髖關節外展位站立,使得髖關節在負重位頭臼同心,促進髖關節正常發育。
本發明的有益成果在于:提供一種腦癱兒童用下肢姿勢矯正裝置,將腦癱兒童下肢姿勢維持在正常功能位,防止并治療下肢骨關節畸形。
本發明具有如下特點:
1、本發明可同時控制髖、膝、踝三個關節的姿勢異常,使髖關節維持在外展中立位、膝關節維持在伸直位、踝關節維持在正常功能位,防止并治療下肢骨關節畸形。
2、本發明可通過調節連接桿固定位置,來改變各零部件間的距離,根據患者生長狀況及治療效果定期調整,做到動態持續牽伸。
3、本發明不僅可在夜間使用,而且可拆卸后在白天使用,實現一器多用,經濟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示意圖;
圖2為兩個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之間的連接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塑料托外側圓柱形金屬固定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如下: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腦癱兒童用下肢姿勢矯正裝置,包括:
兩個膝關節上部的環形固定裝置1,
位于兩個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之間的連接裝置6,
兩個膝關節下部的環形固定裝置2,
連接同側膝關節上、下部環形固定裝置的長條形連接桿3,
兩個腳托5,
連接同側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與腳托之間的圓柱形連接桿4。
所述膝關節上部的環形固定裝置,包括:外側半環形塑料托8,固定于塑料托內的黏貼條,與黏貼條粘貼的塑料托內軟墊內襯,軟墊內襯延續的可相互黏貼的長條9,用于固定膝關節上部;塑料托底部有固定連接桿的扁方形金屬裝置,中間有凹槽,容納并固定長條形連接桿3;塑料托外側方有圓柱形金屬固定裝置7,內有凹槽,用于容納并固定圓柱形連接桿4。
所述位于兩個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之間的連接裝置,包括兩個金屬長條10和11,兩個金屬長條上都有數個小孔12,孔徑相同,內有螺紋,配有螺釘和螺栓。將不同的小孔配對,予以螺釘和螺栓固定,實現根據患者生長狀況及治療效果定期調整,做到動態持續牽伸股內收肌。
所述膝關節下部的環形固定裝置,包括:外側半環形塑料托13,固定于塑料托內的黏貼條,與黏貼條粘貼的軟墊內襯,軟墊內襯延續的可相互黏貼的長條14,用于固定膝關節上部;塑料托底部有固定連接桿的扁方形金屬裝置,中間有凹槽,容納并固定長條形連接桿3。
所述連接同側膝關節上、下部環形固定裝置的長條形連接桿3,有數個小孔,相鄰兩個小孔間隔1cm,配有螺釘,可通過改變螺釘插入的小孔來調控上、下部環形固定裝置之間的距離。此長條形連接桿牽伸屈曲的膝關節,使得膝關節保持在伸直位,同時可依據個人情況調節長度。
所述兩個腳托5,下方為直線形,可防止足內、外翻;腳托整體類似平行四邊形結構,均向身體外側偏斜,進而控制踝關節外展,使得整個下肢外旋,達到糾正髖關節內旋的目的;正面包含兩個彈力帶14,用以固定足部;側方有圓柱形金屬固定裝置15,內有凹槽,用于容納并固定圓柱形連接桿。
連接同側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1與腳托5之間的圓柱形連接桿4,軀體近端側有數個小孔16,配有螺釘,每個小孔間隔1cm;將連接桿4插入塑料托外側圓柱形金屬固定裝置7內的小孔17內后,選擇連接桿上不同位置的小孔,予以螺釘18固定,可調節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與腳托之間的距離,因此,可實現隨腦癱兒童生長發育而增加長度。
將連接同側膝關節上部環形固定裝置與腳托之間的圓柱形連接桿4與腳托5一起卸除后,余下的矯形器可用于白天維持腦癱兒童髖關節外展位站立,使得髖關節在負重位頭臼同心,促進腦癱兒童髖關節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