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阿膠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蒸球進料口封閉裝置。
背景技術:
阿膠作為一種補品,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是具有很高營養價值的補品。
蒸球是一種回轉式間歇蒸煮制漿設備,本身為球形,主要由球體、機座、傳動裝置等部分組成。球體由鋼板焊接或鉚接制成,在球體垂直中心線位置開有裝料孔,供裝料及送入蒸煮藥液用,從空心軸頸通入蒸煮加熱用的蒸汽和排出冷凝水。蒸球工作時,首先要將驢皮通過進料口投入到蒸球內,因為蒸球在工作中要不停地旋轉,因此要將進料口封閉好,防止蒸球內的藥液外泄。
傳統的蒸球封閉裝置只是用一個蓋子蓋上,封閉效果不好,會有藥液漏出,而且蓋子在安裝和拆卸時費時費力,不容易打開。
所以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裝置來解決此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蒸球進料口封閉裝置,有效的解決了傳統的蒸球封閉裝置費時費力,不容易打開、管蓋容易丟失的問題。
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蒸球本體,蒸球本體上設有進料管,進料管經螺紋配合連接有管蓋,管蓋內底面設有封閉墊片,密封墊片的兩端伸出進料管內壁,且緊貼進料管管口內壁設有與密封墊片一體連接的弧形密封擋塊,構成封閉墊片將進料管口完全密封的結構,管蓋的外壁上一體連接有固定軸,固定軸一體連接有傳動閥,進料管的一側固定有置于蒸球本體上的支架,支架轉動連接有L形轉桿,L形轉桿的橫向桿上設有通孔,構成固定軸穿過通孔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強,管蓋內加設了一層墊片,能更好的保證蒸球內的藥液不會外泄,旋轉支架的設計使操作人員在打開和安裝管蓋的時候,不用消耗太大的體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給出,本實用新型包括蒸球本體1,蒸球本體1上設有進料管2,進料管2經螺紋3配合連接有管蓋4,管蓋4內底面設有封閉墊片5,密封墊片5的兩端伸出進料管2內壁,且緊貼進料管2管口內壁設有與密封墊片5一體連接的弧形密封擋塊51,構成封閉墊片5將進料管2口完全密封的結構,管蓋4的外壁上一體連接有固定軸6,固定軸6一體連接有傳動閥7,進料管2的一側固定有置于蒸球本體1上的支架8,支架8轉動連接有L形轉桿9,L形轉桿9的橫向桿上設有通孔10,構成固定軸6穿過通孔10的結構。
所述的支架8的端頭設有軸承座11,軸承座11轉動固定連接有轉桿9。
所述的L形轉桿9的橫向桿和豎向桿呈90°。
所述的支架8的長度大于進料管2和管蓋4長度的總和。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
將藥液經進料管2送入到蒸球本體1內,通過旋轉傳動閥7,將管蓋4經螺紋3配合旋轉到進料管2上,進料管2內的封閉墊片5可以精密的對管口進行密封,保證蒸球在轉動時,藥液不會從管口流出。
進一步的,為了保證密封墊片5的密封性,把密封墊片5的兩端伸出進料管2內壁,并且在進料管2口與進料管2內壁的交接處設有密封墊擋塊51,同時通過旋轉傳動閥7來代替直接旋轉管蓋4,大大方便了管蓋4的擰緊和松動,省時省力。
進一步的,在方便旋動管蓋4的同時,還要保證方便進料,使得固定軸6不影響進料,并且保證管蓋4不易丟失,在進料管2的一側設有支架8,支架8的長度最好大于進料管2和管蓋4長度之和,這樣,L行轉桿9在旋轉的時候,才能置于進料管2的上方,旋轉L形轉桿9,把L形轉桿9置于進料管2的正上方,而固定軸6置于L形轉桿9上的通孔10內,此時旋轉傳動閥7,把管蓋4旋轉到進料管2上。
需要打開時,旋轉傳動閥7把管蓋4打開,然后旋轉L形轉桿9,把管蓋4一并旋轉到一側,可以保證管蓋4不容易丟失,也不會影響藥液進料。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強,管蓋內加設了一層墊片,能更好的保證蒸球內的藥液不會外泄,旋轉支架的設計使操作人員在打開和安裝管蓋的時候,不用消耗太大的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