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組織閉合夾,尤其涉及一種采用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制成的組織閉合夾。本發明的組織閉合夾,用于組織穿孔、肛瘺內口、消化道出血的閉合以及息肉組織的切除。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組織閉合器,是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消化道閉合器作為輔助器械,如在做肛瘺內口閉合時采用不銹鋼釘將切口吻合,或采用荷包縫合方法對肛瘺內口進行閉合。該裝置為創傷性手術器械,病人要承受極大的痛苦,且不銹鋼釘將長期滯留在人體內,甚至造成手術失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組織閉合夾,其利用了鈦鎳基記憶合金的形狀記憶特性和超彈性,在低于設定溫度或在外力作用下打開,在高于設定溫度或外力卸載后自動閉合,對病灶進行持續自動加壓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組織閉合夾,由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制成,其特殊之處是,包括由閉合的帶材構成的閉合夾主體;所述閉合的帶材由交錯排列的至少三個外弧段和相同數量的內弧段首尾依次圓滑連接;所述閉合夾主體為平面狀布局、碟狀布局或碗狀布局。
為保證閉合效果,上述閉合夾還包括設置在每個內弧段頂部且指向閉合夾中心的齒狀凸起。
上述閉合夾的外弧段的數量可為3、4、5、6或8個。
為進一步增強閉合效果,上述閉合夾還可包括與外弧段數量相同且一一對應的平行夾;所述平行夾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個夾體;所述兩個夾體的固定端分別與外弧段的兩端固連,其非固定端位于該外弧段所圍成的區域內。
為防止閉合過程中意外脫落,上述兩個夾體相對的側邊分別設置有嚙合裝置;所述嚙合裝置包括外凸的至少一個尖齒且所述尖齒與相對夾體的尖齒位置錯開,或者包括外凸的至少一個尖齒以及內凹的凹槽且所述凹槽與相對夾體的尖齒的數量形狀相匹配,或者包括外凸的至少一個圓滑突起以及內凹的圓滑槽且所述圓滑槽與相對夾體的圓滑突起的數量形狀相匹配。
上述所有外弧段的頂部所在圓的直徑為10-20mm,所有內弧段的頂部或頂部齒狀凸起所在圓的直徑為1-4mm;所述閉合夾主體的圓錐角為120-180°,所述兩個夾體的間距為0.5-2mm。
上述所有外弧段的頂部所在圓的直徑為12-16mm,所有內弧段的頂部或頂部齒狀凸起所在圓的直徑為1-3mm;所述閉合的帶材的圓錐角為160°。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閉合夾為封閉帶狀,由交錯排列多個外弧段和內弧段首尾相連而成,結構十分簡單。
2、本發明閉合夾用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板材或管材切割成封閉帶材,經記憶處理即可使用,加工工藝簡單。
3、為了增強閉合效果,本發明閉合夾采用了四級防脫落裝置:
第一級是閉合夾本體,其采用高于記憶溫度時具有超彈性的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制成,設定材料的記憶溫度低于體溫,當閉合夾進入人體內時,材料表現出超彈性,向內收縮,持續對組織進行加壓;
第二級是設置在每個內弧段頂部且指向閉合夾中心的齒狀凸起,其可刺入組織內部,防止閉合夾脫落;
第三級是設置平行夾,全方位夾緊組織,提高閉合效果;
第四級是在平行夾上設置嚙合裝置,通過平行夾上相對設置的嚙合裝置,可進一步夾緊組織,可以最大限度防止閉合夾的意外脫落。
4、本發明手術過程簡單。本發明用于組織閉合時,將閉合夾夾在組織穿孔內口外周組織上,閉合夾的內弧段或內弧段上的齒狀凸起在體溫作用下對待吻合組織內口外周組織進行自動加壓,組織內口外周組織不形成新的創傷,在克服組織張力的同時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促使了組織穿孔內口的閉合,手術效果好。
5、本發明閉合夾在夾住組織的一端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促使了組織穿孔口愈合的同時,夾住的另一端因組織缺血造成的組織壞死使組織閉合夾自動脫落,最終可做到體內不留異物。
6、本發明閉合夾在特殊情況下組織閉合夾也可用工具拆除,也可長期植入體內。
7、本發明有組織切除和組織吻合的雙重功能。
8、本發明采用向心型閉合模式,可實現全方位閉合,比現有的平行閉合模式的閉合效果好。
9、本發明為非創傷性手術器械。
附圖說明
圖1至圖4是包括3個外弧段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1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2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3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4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5至圖8是包括3個外弧段且內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5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6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7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8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9至圖12是包括4個外弧段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9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10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11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12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13至圖16是包括4個外弧段且內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13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14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15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16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17至圖20是包括5個外弧段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17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18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19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20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21至圖24是包括5個外弧段且內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21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22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23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24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25至圖28是包括6個外弧段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25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26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27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28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29至圖32是包括6個外弧段且內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29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30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31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32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33至圖36是包括8個外弧段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33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34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35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36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37至圖40是包括8個外弧段且內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其中:
圖37是記憶形變前的主視圖;
圖38是記憶形變前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帶材位于同一平面;
圖39是記憶形變后的仰視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40是記憶形變后的立體效果圖,可以看出內弧段向一側偏移;
圖41是包括4個外弧段、內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帶4個平行夾且平行夾上設置有齒狀凸起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
圖42是包括4個外弧段、內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帶4個平行夾且平行夾上設置有齒狀凸起和凹槽的組織閉合夾的示意圖;
圖43是包括4個外弧段、內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帶4個平行夾且平行夾上設置有圓滑突起和圓滑槽的組織穿孔內口閉合夾的示意圖;
圖44是包括3個外弧段、內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帶3個平行夾且平行夾上設置有圓滑突起和圓滑槽的組織穿孔內口閉合夾的的打開狀態示意圖;
圖45是包括3個外弧段、內3弧段頂部帶齒狀凸起、帶3個平行夾且平行夾上設置有圓滑突起和圓滑槽的組織穿孔內口閉合夾的示意圖;
圖46是圖45中組織穿孔內口閉合夾的立體效果示意圖;
附圖標記:91-外弧段,92-內弧段,93-齒狀凸起,94-夾體,941-尖齒,942-V形槽,943-圓滑突起,944-圓滑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組織閉合夾,包括閉合夾主體,閉合夾主體是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制成的閉合的帶材,帶材由交錯排列的至少三個外弧段和相同數量的內弧段首尾依次連接而成平面狀布局、碟狀布局或碗狀布局;該碟狀布局或碗狀布局的閉合的帶材的圓錐角范圍為120-180°,最佳為160°。閉合帶材由高于記憶溫度時具有超彈性的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加工為臨床上需要的記憶性狀。當外力作用或低于記憶溫度時可改變其形狀,外力卸載后或者再次高于記憶溫度時恢復記憶形狀。外弧段的最佳數量為3個或4個,特殊需求時,也可以采用5個、6個或8個。
帶材為鈦鎳基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其記憶溫度下為具有超彈性,外力作用下可改變其形狀,外力消失后恢復其記憶形狀。
為達到最佳手術效果,在記憶溫度條件下設定記憶形狀,所有內弧段的頂部所在圓的直徑為1-4mm,所有外弧段的頂部所在圓的直徑為10-20mm;在低于記憶溫度條件下且受到外力內弧段的頂部所在圓的直徑可發生改變,與外弧尺寸相同。達到或超過記憶溫度時且外力卸載后,所有內弧段的頂部向帶材中心靠攏后所在圓的直徑恢復為1-4mm。
為防止閉合夾意外脫落,同時能達到更好的閉合效果,還可在每個內弧段頂部設置齒狀凸起,齒狀凸起均朝向閉合夾中心。
為進一步增強閉合效果,閉合夾還可包括與外弧段數量一致的平行夾;每個平行夾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個夾體;兩個夾體的固定端分別與外弧段的兩端固連,其非固定端位于該外弧段所圍成的區域內。
為防止閉合過程中意外脫落,還可在兩個夾體相對的側邊分別設置有嚙合裝置。嚙合裝置可以有多種結構形式,主要的三種結構是:
1、嚙合裝置包括外凸的至少一個尖齒,且尖齒與相對夾體的尖齒位置錯開;圖41中,每個夾體包括兩個尖齒,每個閉合夾的4個尖齒交錯排列。
2、嚙合裝置包括外凸的至少一個尖齒以及內凹的凹槽,且凹槽與相對夾體的尖齒的數量形狀相匹配,例如凹槽可以是圓滑槽,也可以是V形槽;圖42中,每個夾體包括2個尖齒和2個圓滑槽,尖齒與相對夾體上的圓滑槽對應設置。
3、嚙合裝置包括外凸的至少一個圓滑突起以及內凹的圓滑槽且所述圓滑槽與相對夾體的圓滑突起的數量形狀相匹配;圖43中,每個夾體包括一個圓滑突起和一個圓滑槽。
閉合夾夾在組織穿孔內口外周組織上,具有超彈性的閉合夾的內弧段或者內弧段和齒狀凸起共同對待吻合組織內口進行自動加壓,在加壓的同時,血液循環良好一側的組織瘢痕增生,使內口愈合,達到了無創傷和體內不留異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