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氣管切開薄壁透明塑料防污罩。
背景技術:
氣管切開術是臨床搶救和治療呼吸道梗塞、呼吸困難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氣管切開后在病人咳嗽、咳痰時會使痰液四處噴濺而出,污染病衣、被服及周圍環境,同時痰液中帶有細菌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雖然現有技術中有氣管切開防護罩,可是這些防護罩都是采取在氣管套管上加一網柵,網柵上覆蓋紗布來減少痰液噴出,但是還是會有部分痰液外漏,造成環境污染,同時如果被污染的紗布未及時更換,痰污封閉紗布網孔,有可能引起套管口堵塞,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了一種氣管切開薄壁透明塑料防污罩。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氣管切開薄壁透明塑料防污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污罩倉、氣管套管、吸痰通道,所述防污罩倉上設置有開放性套管、調節門;所述防污罩倉下部與氣管套管連接,上部正對著吸痰通道;所述開放性套管與所述氣管套管相連并伸入氣管套管內,位于所述防護罩倉的一端;所述調節門位于所述防污罩倉的另一端;所述吸痰通道中設置有可伸縮套管,所述可伸縮套管能夠伸入到氣管套管內。
進一步的,所述防污罩倉與所述氣管套管的接口稍高于防污罩倉底部,可保證吸入防污罩倉內痰液不會倒流到氣管套管內。
進一步的,所述調所述調節門連接有開門大小可調節的調節機構,通過調節門開合情況來調節防污罩倉內CO2的濃度,以防止過度換氣,從而防止呼吸性堿中毒。
進一步的,所述吸痰通道的端部設有對其封堵的端蓋。
進一步所述吸痰通道及開放性套管作為吸氧加霧化的通道,使霧化后氧氣在管中進一步均勻分散后吸入氣管套管,提高霧化效率,同時防止氧氣浪費。
進一步所述吸痰通道對氣管套管吸痰,防止氣管套管中遺留痰液。
進一步所述吸痰通道作為射頻呼吸機送氣通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氣管切開薄壁透明塑料防污罩,設計巧妙、結構合理,采取防污罩倉結構能夠徹底解決痰液外漏的問題,保護環境,防止交叉感染;采取可伸縮的套管通過吸痰通道進入所述氣管套管內結構,使霧化后氧氣在倉中進一步均勻分散后吸入氣管套管,提高霧化效率,同時防止氧氣浪費;采取可調節的調節門結構,能夠調節防污罩倉內CO2的濃度,以防止過度換氣,從而防止呼吸性堿中毒;同時增加了開放敞口能夠實現藥物與其它液體進入氣管套管,增加了救治的方法。該實用新型具有顯著的實用性,很容易被市場接受推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防污罩倉2.吸痰通道3.可伸縮套管4.氣管套管5.開放性套管6.調節門。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氣管切開薄壁透明塑料防污罩,包括防污罩倉1、氣管套管4、吸痰通道2,所述防污罩倉1上設置有開放性套管5、調節門6;所述防污罩倉1下部與氣管套管4連接,上部正對著吸痰通道2;所述開放性套管5與所述氣管套管4相連并伸入氣管套管4內,位于所述防護罩倉1的一端;所述調節門6位于所述防污罩倉1的另一端;所述吸痰通道2中設置有可伸縮套管3,端部具有端蓋,所述可伸縮套管3能夠伸入到氣管套管4內。
所述調所述調節門6連接有開門大小可調節的調節機構,可以通過調節門6開合情況來調節防污罩倉內CO2的濃度,以防止過度換氣,從而防止呼吸性堿中毒。
使用時,防污罩倉1與氣管套管4連接,當病人咳嗽時痰液被吸入防污罩倉1內;病人需要加氧加霧化時,可以調節可伸縮套管3通過吸痰通道2進入氣管套管4內,不用時吸痰通道2用螺栓擰緊封閉;病人需要加藥液或其他液體時,可以通過所述開放性套管5或吸痰通道2打入氣管套管4中;使用期間可以根據防污罩倉1中氣體混合情況,調節調節門6大小,從而改變CO2的濃度,以防止過度換氣,從而防止呼吸性堿中毒。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內容均為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