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臨床護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臨床護理氣墊床。
背景技術:
外科手術后,許多病人不能移動,需要臥床休養,特別是對于一些長期臥床的患者,由于不能翻身或移動,身體局部長時間不能接觸空氣,血液循環不流暢,從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爛,而且現有的臨床護理床墊占用空間,海綿褥吸水性強,容易潮濕。
氣墊圈雖然對病人的褥瘡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防治面積較小,作用部位局限;現有的臨床護理氣墊床一般是靜止不動的,對病人的護理效果較差。
在公布號CN205126657U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臨床護理氣墊,屬于臨床護理器械領域;臨床護理氣墊包括床墊和氣墊,氣墊通過粘膠連接在床墊上方,床墊面積大于氣墊面積,床墊頂部設有具有升降結構的靠枕,氣墊外表面設有一個及一個以上凸起,氣墊由左氣墊和右氣墊組成,左氣墊與右氣墊內側邊設有相互匹配的套接裝置,左氣墊和右氣墊內部設有氣囊柱,氣囊柱分別通過左氣墊和右氣墊外側邊的導氣管連接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連接氣源裝置;該實用新型能夠節約成本;能夠保持接觸部位的干燥,緩解了褥瘡的發生;能夠對身體部分進行按摩并且對產生的褥瘡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能夠對靠枕進行升降,增強患者的舒適度;但該氣墊內充滿氣體后,仍然是靜止的,對病人的護理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臨床護理氣墊床,結構簡單,通過氣體的不斷流動,達到增強對病人的護理效果。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臨床護理氣墊床,包括床體和消音盒;床體上鋪設有氣墊,氣墊一端設有頭枕;消音盒內設有氣泵和與氣泵連接控制器;氣泵還連接有導氣管,導氣管從氣墊另一端開始在氣墊上S形彎折直到穿過頭枕與排氣裝置連接,導氣管高于氣墊,排氣裝置與外界相通。
優選地,氣墊與導氣管為一體式連接。
優選地,氣墊在相鄰兩段導氣管的中間還設有凸起。
優選地,凸起整齊分布在氣墊上。
優選地,導氣管的高度比氣墊的高度大1~1.5cm。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臨床護理氣墊床,結構簡單,氣體可在導氣管內S形不斷流動,能對病人的后身和頭部進行輕微振動按摩,增強臨床護理的效果;排氣裝置能將氣體排到外界;凸起的作用是對病人的局部部位進行按摩;導氣管的高度比氣墊的高度大1~1.5cm,這能較佳的保證按摩護理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氣墊和導氣管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臨床護理氣墊床,包括床體1和消音盒5;床體1上鋪設有氣墊2,氣墊2一端設有頭枕11;消音盒5內設有氣泵6和與氣泵6連接控制器7;氣泵6還連接有導氣管3,導氣管3從氣墊2另一端開始在氣墊2上S形彎折直到穿過頭枕11與排氣裝置4連接,導氣管3高于氣墊2,排氣裝置4與外界相通。
本實施例中,氣墊2與導氣管3為一體式連接。氣墊2在相鄰兩段導氣管3的中間還設有凸起21。凸起21整齊分布在氣墊2上。導氣管3的高度比氣墊2的高度大1~1.5cm。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