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護理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收納纜線的床單。
背景技術:
目前,醫院的重癥監護病房(ICU)電源插座的位置均安裝在床頭的功能架上。由于ICU病人病情危重,監測的項目多,需要連接許多纜線或電源線,使用的醫療設備或儀器也比普通病房多很多,有時甚至需要在床尾或床身兩側擺放儀器設備,比如:血濾機、輸液泵、控溫儀等。因此,病房內存在諸多電線或纜線,有時電線或纜線裸露在床單上或者凌亂地散布在地面上。這樣,很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電線或纜線散落在床護欄夾內或地面上,極易因遭受床護欄夾壓或人員重復踩踏而損壞,從而產生損壞或漏電危險;
(2)放在床尾或床身兩側的儀器設備的電線散布在地面上,出入病房的病人、醫護人員或者家屬極易被絆倒,存在安全隱患;
(3)散布在病床上的纜線極易被壓于病人身體下面,從而導致病人不舒適或者皮膚異常的情況發生;
(4)影響病房環境的整潔、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設計獨特的床單,其可以避免電線或纜線凌亂地散布在病床或者地面上,不僅消除了諸多安全隱患,而且降低了因纜線損壞造成的損失,同時也有利于保持病房環境的整潔美觀。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按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用于收納纜線的床單,包括有床單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單的單面上固定設置有多個用于收納纜線的收納環;所述床單的平鋪于床墊上的部分設為第一區域,所述床單的位于所述床墊外的部分設為第二區域,多個所述收納環均處于所述第二區域內。
進一步的,所述床單設為長方形,所述收納環的數量為10個;其中,所述床單長度方向的兩側各分布有5個所述收納環,處于所述床單兩側的兩排所述收納環之間呈平行分布。
進一步的,處于所述床單的每一側的5個所述收納環呈直線等距分布。
進一步的,各個所述收納環與所述第一區域長度方向的邊緣的距離均為2~4cm。
進一步的,所述收納環的寬度為1~3cm,所述收納環的高度為8~12cm,與所述床單連接的所述收納環的兩端之間的距離為4~6cm。
進一步的,所述床單和所述收納環均由純棉材質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床單、所述收納環的純棉密度均為(88~108)×(38~58)。
進一步的,各個所述收納環均通過縫制工藝固定設置在所述床單的單面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1)對于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床單的單面上固定設置有多個收納環,病房內的電線或纜線可以穿過收納環而被集中收納,因此:①電線或纜線不輕易遭受床護欄夾壓或人員踩踏而出現損壞,有效減少了電線漏電危險,同時也降低了因纜線損壞造成的損失;②病人、醫護人員或者家屬出入病房時不容易被電線或纜線絆倒,極大減少了安全隱患;③極大地減少了纜線被病人壓于身體下面而導致病人不舒適或者皮膚異常等不良情況發生;④很好地保證病房整體環境的整潔和美觀。
(2)本實用新型設計獨特,結構簡單,易于制造,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尤其適用于重癥監護病房(ICU),因此,本實用新型在醫療護理用品技術領域中具有很高的市場價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收納纜線的床單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收納纜線的床單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收納纜線的床單的左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收納纜線的床單的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附圖說明:
1、床單;11、第一區域;12、第二區域;13、床單的中線;2、收納環;3、電線或纜線;4、設備或儀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用于收納纜線的床單,如圖1~4所示,包括有床單1本體,床單1的單面上固定設置有多個用于收納纜線的收納環2;床單1的平鋪于床墊上的部分設為第一區域11,床單1的位于床墊外的部分設為第二區域12,多個收納環2均處于第二區域12內,以避免各個收納環2對病人造成干涉。
在本實施例中,更具體的,床單1設為長方形,收納環2的數量為10個。其中,床單1長度方向的兩側各分布有5個收納環2,處于床單1兩側的兩排收納環2之間呈平行分布。而且,處于床單1的每一側的5個收納環2呈直線等距分布,便于電線或者纜線3穿過各個收納環2。
其中,各個收納環2與第一區域11長度方向的邊緣的距離均為2~4cm,有效地保證各個收納環2不對病人造成干涉。在本實施例中,該距離設為3cm。
其中:收納環2的寬度為1~3cm,在本實施例中,該寬度設為2cm;收納環2的高度為8~12cm,在本實施例中,該高度設為10cm;與床單1連接的收納環2的兩端之間的距離為4~6cm,在本實施例中,該距離設為5cm。收納環2的這一結構尺寸的設計,既可以滿足病房內正常數量的電線或者纜線3的使用需求,又能夠保證收納環2足夠小巧。
在本實施例中,床單1和收納環2均由純棉材質制成,二者的純棉密度均為(88~108)×(38~58)。而且,更具體的,各個收納環2均通過縫制工藝固定設置在床單1的單面上,當然還可以使用其它固定方式,均為等效保護范圍。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接下來,對上述實施例1公開的一種用于收納纜線的床單的一種使用過程進行闡述(如圖4所示):
(1)床單1的尺寸選擇為250cm×150cm,床單1的第一區域11的面積大小為200cm×90cm(即床墊的面積大小為200cm×90cm)。
(2)將床單1平鋪到床墊上,使得床單1的第一區域11對應地平鋪到床墊上,收納環2的內側與床單1的中線13的距離為48cm,收納環2的外側與床單1長度方向的邊緣的距離為22cm,距離床單1寬度方向的邊緣處最近的4個收納環與距各自最近的床單1寬度方向的邊緣的距離均為60cm(則處于床單1同一側的收納環2相鄰之間的距離均為30cm),此時床單1的第二區域12處于床墊外,當床單1平鋪好后,各個收納環2自然分布于床墊兩側,床單1的余長部分和余寬部分均塞到床墊下以對床單1進行固定。
(3)將病人放置到床單1的第一區域11(即床墊)上,連接好各需要使用的設備或儀器4,然后將各條電線或者纜線3穿過各個收納環2即可,如圖4所示。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收納纜線的床單的其它結構同現有技術。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