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按摩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多功能按摩機芯。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可搖擺揉捏的按摩機芯一般支撐本體、驅動電機、可產生搖擺動作的按摩組件,按摩組件包括偏擺輪、按摩頭、擺臂和滑座,擺臂活動套設在偏擺輪,并配合在偏擺輪的偏擺面上,擺臂的一端設置按摩頭,擺臂的另一端與滑座滑動配合。由于擺臂另一端的滑動方向與偏擺輪的軸線平行,使得按摩頭的按摩動作僅僅為沿著偏擺輪的軸線方向擺動形成揉捏效果。這就使得這種按摩機芯的按摩形式單一、按摩效果欠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按摩機芯,其增加按摩頭繞軸線運動的按摩形式,提高按摩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按摩機芯,包括支撐本體、驅動電機、可產生搖擺動作的按摩組件,按摩組件包括偏擺輪、按摩頭、擺臂和滑座,驅動電機和滑座固定在支撐本體,偏擺輪轉動安裝在支撐本體,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偏擺輪傳動連接;擺臂活動套設在偏擺輪,并配合在偏擺輪的偏擺面上,擺臂的一端設置按摩頭,擺臂的另一端與滑座滑動配合;所述擺臂另一端的滑動方向與偏擺輪的軸線不平行且不垂直。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按摩組件中,其擺臂、滑座的數量均為兩個,兩擺臂分別活動套設在偏擺輪,所述偏擺輪具有兩偏擺面,與兩擺臂一一配合;兩擺臂的一端分別設有按摩頭,兩擺臂的另一端與兩滑座一一滑動配合。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按摩組件的數量為兩組,該兩組按摩組件的偏擺輪通過同一轉軸轉動安裝在所述支撐本體,所述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偏擺輪傳動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蝸輪、蝸桿、錐齒輪組,蝸桿設在驅動電機的電機軸上,蝸輪轉動安裝在支撐本體,并與蝸桿相嚙合;所述轉軸通過錐齒輪組與蝸輪傳動連接。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滑座設有長條形滑槽,所述擺臂的另一端滑動插接在滑槽中,并在滑槽中的滑動方向與偏擺輪的軸線之間具有所述夾角。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本體包括機芯上蓋和機芯下蓋,二者上下固定,所述驅動電機、傳動機構位于機芯上蓋和機芯下蓋圍成的空腔中,所述按摩頭、偏擺輪、擺臂配合在機芯上蓋外,所述滑座固定在機芯下蓋上。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擺臂另一端的滑動方向與偏擺輪的軸線之間具有夾角,該夾角大于0°,小于90°。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擺臂的一端設有一個或若干個所述按摩頭。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擺臂另一端的滑動方向與偏擺輪的軸線不平行且不垂直,使得按摩頭不僅可以沿偏擺輪的軸線方向發生擺動,還可以繞偏擺輪的軸線運動,從中增加按摩頭的按摩功能,增強按摩動作,提高按摩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按摩機芯不局限于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的按摩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一擺臂另一端的滑動方向與偏擺輪的軸線之間的夾角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一按摩組件的其中一擺臂及按摩頭的搖擺動作變化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一按摩組件的其中一擺臂及按摩頭繞軸線運動的動作變化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一按摩組件的兩擺臂及按摩頭的搖擺動作變化示意圖;
圖8是實施例一按摩組件的其中一擺臂及按摩頭繞軸線運動的動作變化示意圖;
圖9是實施例二本實用新型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請參見圖1-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按摩機芯,包括支撐本體1、驅動電機6、可產生搖擺動作的按摩組件,按摩組件包括偏擺輪2、按摩頭4、擺臂3和滑座5,驅動電機6和滑座5固定在支撐本體1,偏擺輪2轉動安裝在支撐本體1,驅動電機6的電機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偏擺輪2傳動連接;擺臂3活動套設在偏擺輪2,并配合在偏擺輪2的偏擺面上,擺臂3的一端設置按摩頭4,擺臂3的另一端與滑座5滑動配合。具體,滑座5上設有長條形滑槽51,所述擺臂3的另一端滑動插接在滑槽51中。所述擺臂3另一端在滑座5的滑槽51中的滑動方向與偏擺輪2的軸線不平行且不垂直。本實施例中,所述擺臂3另一端的滑動方向與偏擺輪2的軸線之間具有夾角β,該夾角β大于0°,小于90°。
所述按摩組件中,其擺臂3、滑座5的數量均為兩個,兩擺臂3分別活動套設在偏擺輪2,所述偏擺輪2具有兩偏擺面,與兩擺臂3一一配合。具體,兩擺臂3配合在偏擺輪2的左右兩端,并分別用一個套設在偏擺輪2上的壓片21進行限位,避免擺臂3脫離偏擺輪2。兩擺臂3的一端分別設有按摩頭4,且其中一擺臂3的一端設置一個按摩頭4,另一個擺臂3的一端設置兩個按摩頭4,該兩個按摩頭4同軸設置。兩擺臂3的另一端與兩滑座5一一滑動配合。
本實施例中,所述按摩組件的數量為兩組,該兩組按摩組件的偏擺輪2通過同一轉軸7轉動安裝在所述支撐本體1,并構成左右關系。所述驅動電機6的電機軸通過傳動機構與偏擺輪2傳動連接。該傳動機構包括蝸輪9、蝸桿8、錐齒輪組10,蝸桿8設在驅動電機6的電機軸上,蝸輪9轉動安裝在支撐本體1,并與蝸桿8相嚙合;所述轉軸7通過錐齒輪組10與蝸輪9傳動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本體1包括機芯上蓋11和機芯下蓋12,二者上下固定,所述驅動電機6、傳動機構位于機芯上蓋11和機芯下蓋12圍成的空腔中,所述按摩頭4、偏擺輪2、擺臂3配合在機芯上蓋11外,所述滑座5固定在機芯下蓋12上。
工作時,電機啟動,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帶動偏擺輪2旋轉,偏擺輪2旋轉時,通過其偏擺面驅動擺臂3搖擺運動,由于擺臂3另一端在滑座5的滑槽51中的滑動方向與偏擺輪2的軸線之間具有夾β角,該夾角β大于0°,小于90°,使得擺臂3一方面帶動按摩頭4沿偏擺輪2的軸線方向搖擺運動,形成揉捏動作,另一方面帶動按摩頭4繞偏擺輪2的軸線方向運動。擺臂3及按摩頭4的運動狀態如圖5-圖8所示,圖5示出了單個擺臂3及其上的按摩頭4進行搖擺揉捏的動作變化示意圖,圖6示出了單個擺臂3及其上的按摩頭4繞偏擺輪2的軸線方向運動的動作變化示意圖,圖7示出了按摩組件的兩擺臂3及按摩頭4進行搖擺揉捏的動作變化示意圖,圖8示出了按摩組件的兩擺臂3及按摩頭4繞偏擺輪2的軸線方向運動的動作變化示意圖,兩擺臂3上的按摩頭4之間的距離從小到大往復變化,實現按摩頭4揉捏的同時實現夾揉的功能。
實施例二
請參見圖9所示,其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按摩組件中,擺臂3和滑座5的數量均為一個。工作時,隨著偏擺輪2旋轉,擺臂3及其上的按摩頭4在偏擺輪2的偏擺面的驅使下,一方面沿偏擺輪2的軸線方向搖擺運動實現揉捏按摩,另一方面繞偏擺輪2的軸線方向運動實現指壓按摩。
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按摩機芯,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實施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