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年老體弱病人鍛煉行走裝置。
背景技術:
年老體弱病人,特別是一些行走困難恢復走步鍛煉的老年病人,自己拄著拐杖或由別人攙扶行走,由于肌肉力量和骨骼強度不夠,他們不是由于被絆倒,而是很容易打軟腿造成摔倒,此問題防不勝防成了年老體弱病人鍛煉走步的絆腳石。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年老體弱病人鍛煉行走裝置。它的技術方案為:下側面架、左側面架和上側面架上分別固定有支撐側板,下側面架、左側面架和上側面架固定組成框架,在框架的底部上分別設置有四個萬向輪,右支撐插放在下側面架和上側面架之間,兩個螺栓分別穿過下側面架和上側面架并擰在右支撐插管的兩端內,前系帶的上端固定在左側面架上,其下端與預防摔倒座椅的左端固定連接;后系帶的上端固定在右支撐插管上,其下端與預防摔倒座椅的右端固定連接。該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此年老體弱病人鍛煉行走裝置結構設計合理,構思巧妙新穎,讓鍛煉走步的年老體弱病人兩腿跨在預防摔倒座椅的兩側,將右支撐插管放在下側面架和上側面架之間,并用兩個螺栓分別穿過下側面架和上側面架并擰在右支撐插管的兩端內固定牢固,病人自己或在陪護人員保護下可通過四個萬向輪鍛煉走步,當病人打軟腿時,可自然防御性的坐在預防摔倒座椅上以防其摔倒。使用它操作簡單方便可很好的保護年老體弱病人鍛煉行走,該裝置制造成本低可在醫院或家庭普及推廣。
附圖說明
圖1主視圖,圖2俯視圖。附圖中:1、框架,2、下側面架,3、左側面架,4、上側面架,5、預防摔倒座椅,6、前系帶,7、后系帶,8、右支撐插管,9、螺栓,10、萬向輪,11、支撐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側面架2、左側面架3和上側面架4上分別固定有支撐側板11,下側面架2、左側面架3和上側面架4固定組成框架1,在框架1的底部上分別設置有四個萬向輪10,右支撐插8放在下側面架2和上側面架4之間,兩個螺栓9分別穿過下側面架2和上側面架4并擰在右支撐插管8的兩端內,前系帶6的上端固定在左側面架3上,其下端與預防摔倒座椅5的左端固定連接;后系帶7的上端固定在右支撐插管8上,其下端與預防摔倒座椅5的右端固定連接。讓鍛煉走步的年老體弱病人兩腿跨在預防摔倒座椅5的兩側,將右支撐插管8放在下側面架2和上側面架4之間,并用兩個螺栓9分別穿過下側面架2和上側面架4并擰在右支撐插管8的兩端內固定牢固,病人自己或在陪護人員保護下可通過四個萬向輪10鍛煉走步,當病人打軟腿時,可自然防御性的坐在預防摔倒座椅5上以防其摔倒。它設計巧妙,構思新穎,使用它操作簡單方便可很好的保護年老體弱病人鍛煉行走,該裝置制造成本低可在醫院或家庭普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