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涉及白藜蘆醇寡聚體Dip G在制備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藥物中的應用,屬于藥學領域。
背景技術:
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種惡性血液系統疾病,表現為骨髓細胞異常增殖,正常造血細胞分化的能力受到抑制。目前AML的常規治療方法是使用細胞毒性藥物靶向迅速增殖的細胞從而控制疾病的發展,但是這種治療方法效果有限且具有較大的副作用。全反式維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通過促進白血病細胞分化,在治療AML的亞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提出了分化療法的新觀點。然而,ATRA介導的細胞分化療法在其他類型的AML中并沒有效果。因此目前急需新型、低毒性的治療藥物,可以打破白血病細胞的分化障礙,為AML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法。
Diptoindonesin G(Dip G)是白藜蘆醇(resveratrol,Rev)的非整倍體,可從熱帶植物如狹葉坡壘(Hopea chinensis)的樹皮中分離獲得或人工合成。目前尚未發現關于Dip G對治療AML作用的報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白藜蘆醇寡聚體Dip G在制備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首次發現白藜蘆醇寡聚體Dip G可以通過促進白血病細胞分化和成熟,并抑制細胞增殖,從而達到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作用,為急性髓性白血病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附圖說明
圖1為Dip G的結構式。
圖2為Dip G對AML細胞增殖的影響。
圖3為Dip G對AML細胞形態的影響。
圖4為Dip G對AML細胞分化標記分子CD11b和CD14表達的影響。
圖5為給予Dip G對小鼠AML異種移植模型中移植瘤生長的影響。
圖6為給予Dip G對小鼠AML異種移植模型中移植瘤重量的影響。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Dip G的藥理試驗
1、細胞培養
人源AML細胞株HL-60、U937來自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用RPMI 1640培養基(含10%FBS)培養于37℃、5%CO2飽和濕度的培養箱中。
2、細胞增殖實驗
取HL-60和U937細胞種于96孔板中,每個孔種5×103個細胞,分別用0、1.875、3.75、7.5、15μM的Dip G或50μM的Rev處理0、24、48、72、96小時后,進行臺盼藍染色,用血細胞計數器對細胞進行計數。
3、細胞形態分析
在24孔板內放上圓形蓋玻片,用HL-60和U937細胞制作細胞爬片,分別用0、3.75、7.5、15μM的Dip G或50μM的Rev處理72小時。使用瑞氏-姬姆薩染色試劑盒對細胞進行染色,然后在光學顯微鏡下放大200倍進行拍照。
4、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分化
取HL-60和U937細胞種于六孔板,分別用0、3.75、7.5、15μM的Dip G或50μM的Rev處理。72小時后收集細胞,用預冷的PBS洗滌2次,然后用100μL結合緩沖液重懸,加入CD11b和CD14的抗體后輕輕混勻,室溫避光孵育40分鐘,然后再加入500μL結合緩沖液,轉至流式管中并立即進行流式檢測,每個樣品收集l×104個細胞,使用FACScan軟件(Becton Dickinson,USA)進行分析。
5、NOD/SCID小鼠AML異種移植模型建立及給藥
收集對數生長期的HL-60細胞,用預冷的PBS洗滌和重懸,使細胞濃度為1×108個/mL,每只NOD/SCID小鼠在右翼部位皮下注射100μL(1×107個細胞)的細胞懸液。接種兩周后,腫瘤平均大小約為50mm3,將小鼠隨機分為四組:PBS對照組、Dip G 10mg/kg組、Dip G 20mg/kg組、ATRA 5mg/kg組,每組8-10只。腹腔注射給藥,每天一次,持續12天。分組后每兩天用游標卡尺測量腫瘤的大小。腫瘤體積計算公式:V=0.5236×L1×(L2)2(L1是腫瘤的長度,L2是腫瘤的寬度)。第13天時脫頸處死小鼠,剝離腫瘤,稱重并拍照。
6、統計分析
數據以mean±MED表示。各組間的比較采用Student’s t test和one-way ANOVA。所有的統計學分析是運用SPSS軟件(版本10.0)。*代表P<0.05,**代表P<0.01。P<0.05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Dip G的體外與體內藥理試驗結果及分析
如圖2所示,細胞增殖實驗結果表明Dip G(1.875-15μM)可以劑量且時間依賴性地抑制AML細胞株HL-60和U937的增殖,15μM的Dip G與50μM的Rev效果相當。
如圖3所示,瑞氏-姬姆薩染色結果表明在Dip G(3.75-15μM)處理72小時后,AML細胞中胞漿/核的比例上升,染色質凝聚增加,顯示出更加成熟的細胞形態。而ReV(50μM)的效果不明顯。提示Dip G可以促進AML細胞的分化和成熟。
如圖4所示,流式細胞術結果表明,AML細胞經Dip G(3.75-15μM)處理72小時后,反映AML細胞分化程度的細胞表面標記分子CD11b和CD14的表達明顯增加。進一步證明Dip G可以促進AML細胞的分化。
如圖5和圖6所示,在小鼠異種移植模型中,與PBS對照組相比,10mg/kg和20mg/kg的Dip G均能夠顯著抑制腫瘤的生長(*P<0.05),在治療終點(給藥后第13天)其腫瘤的平均重量比PBS對照組小2倍左右(**P<0.01)。而5mg/kg的ATRA對小鼠腫瘤生長的抑制作用并不明顯。這些體內實驗數據說明Dip G可以有效地抑制AML的發展。
采用白藜蘆醇寡聚體Diptoindonesin G來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體外實驗發現Dip G能夠顯著抑制人源AML細胞株的增殖,并促進細胞的分化與成熟。在NOD/SCID小鼠異種移植實驗中發現給予Dip G可以顯著抑制腫瘤的生長,腫瘤的平均重量也明顯下降。DipG處理后腫瘤組織中CD11b陽性的細胞明顯增加,表明Dip G可以通過促進AML細胞的分化,從而抑制其體內生長。
以上結果表明Dip G可以通過抑制AML細胞的增殖,促進AML細胞的分化與成熟,從而抑制AML的發展,可用于制備治療AML的新型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