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來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乳腺增生是正常乳腺小葉生理性增生與復舊不全,乳腺結構出現紊亂,屬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癥又非腫瘤的一類病,多發于30-50歲女性,發病高峰為35-40歲。目前,治療乳腺增生的西藥主要有激素類、碘制劑及其他對癥治療藥物,這些藥物雖然短期見效快,治愈率高,但容易復發,并且長期服用容易產生副作用,尤其是使用激素類藥物,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肝臟損傷、頭暈、惡心等癥狀。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服藥時間短且治愈后不易復發的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的中藥制成:山慈菇1-3g、蔗蟲6-9g、水蛭3-9g、降香3-6g、半枝蓮12-15g、片姜黃3-10g、牡蠣25-30g、赤芍9-12g、郁金6-9g、三棱9-15g、桂枝3-9g、蒲公英15-30g。所述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組合物的煎服方法:將上述中藥置于砂鍋內,并加水沒過藥面,浸泡60-90min,再用文火煎煮,煮沸后續煮15-20min,靜置,溶液過濾即得藥液;每劑煎兩次,每次煎煮藥液200ml。所述治療乳腺增生的中藥組合物的煎服方法:將上述中藥和占中藥總重0.5%的促提劑置于砂鍋內,并加水沒過藥面,浸泡60-90min,再用文火煎煮,煮沸后續煮15-20min,靜置,溶液過濾即得藥液;每劑煎兩次,每次煎煮藥液200ml。所述促提劑由如下重量的原料混合而成:殼寡糖/聚天門冬氨酸3g、泊洛沙姆/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1g、預糊化淀粉0.3g、羥丙甲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酯0.1g、甘草酸二鉀0.1g、酪朊酸鈉0.05g。所述殼寡糖/聚天門冬氨酸的制備方法為:向15g水中加入2g聚天門冬氨酸和0.05g田菁膠,攪拌溶解完全后于微波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700w下微波處理3min,再加入2g殼寡糖和0.05g茶油,攪拌溶解完全后繼續微波處理5min,并轉入0~5℃環境中靜置30min,隨后再次微波處理5min,所得混合液自然冷卻至室溫,最后送入噴霧干燥機中,干燥所得顆粒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得殼寡糖/聚天門冬氨酸。所述泊洛沙姆/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的制備方法為:將1g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和0.05g甘露醇升溫至110~115℃保溫混合10min,再加入1g泊洛沙姆和0.05g檸檬酸鈉,繼續在110~115℃保溫混合15min,所得混合物轉入-5~0℃環境中密封靜置1h,最后利用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得泊洛沙姆/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上述所制促提劑能顯著加快藥材藥效成分的浸出速度,增加所制藥液中藥效成分的有效含量,從而使所制藥液具有起效快、治愈時間短的優勢;并且該促提劑經靜置后以沉淀形式沉降到藥材表面,經過濾后僅有微量促提劑殘留在藥液中,殘留在藥液中的少量促提劑也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作用機理:山慈菇、半枝蓮、蒲公英對乳房腫痛有獨到之功效,疏通乳腺管,祛除結節;降香、片姜黃、郁金行氣解郁,活血定痛;牡蠣,軟堅散結消痰核;蔗蟲、水蛭,破血散結、消癓瘕腫塊;桂枝,溫氣通脈、擴血管、促進血運;赤芍、三棱祛瘀消腫通雍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發明所述中藥組合物經常規煎煮制得的藥液用于治療乳腺增生,每天服用兩次,3周為一個療程,臨床應用10余年,服用2個療程后治愈率達到89%、顯效率達到93%、有效率達到97%;并且添加促提劑煎煮制得的藥液服用后起效更快,從而更有效地利用了藥材的藥效成分;同時經該中藥組合物治愈后的患者隨訪2年未見復發,同時患者服藥期間沒有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癥狀,使用安全性高,副作用極小。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實施例1將2g山慈菇、8g蔗蟲、5g水蛭、5g降香、12g半枝蓮、5g片姜黃、25g牡蠣、12g赤芍、8g郁金、10g三棱、5g桂枝、20g蒲公英置于砂鍋內,并加水沒過藥面,浸泡90min,再用文火煎煮,煮沸后續煮15min,靜置,溶液過濾即得藥液;每劑煎兩次,每次煎煮藥液200ml。實施例2將3g山慈菇、6g蔗蟲、7g水蛭、3g降香、15g半枝蓮、8g片姜黃、30g牡蠣、9g赤芍、6g郁金、15g三棱、7g桂枝、25g蒲公英置于砂鍋內,并加水沒過藥面,浸泡90min,再用文火煎煮,煮沸后續煮15min,靜置,溶液過濾即得藥液;每劑煎兩次,每次煎煮藥液200ml。實施例3將3g山慈菇、6g蔗蟲、7g水蛭、3g降香、15g半枝蓮、8g片姜黃、30g牡蠣、9g赤芍、6g郁金、15g三棱、7g桂枝、25g蒲公英和占中藥總重0.5%的促提劑置于砂鍋內,并加水沒過藥面,浸泡90min,再用文火煎煮,煮沸后續煮15min,靜置,溶液過濾即得藥液;每劑煎兩次,每次煎煮藥液200ml。促提劑的制備:由3g殼寡糖/聚天門冬氨酸、1g泊洛沙姆/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0.3g預糊化淀粉、0.1g羥丙甲纖維素鄰苯二甲酸酯、0.1g甘草酸二鉀和0.05g酪朊酸鈉混合而成。殼寡糖/聚天門冬氨酸的制備:向15g水中加入2g聚天門冬氨酸和0.05g田菁膠,攪拌溶解完全后于微波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700w下微波處理3min,再加入2g殼寡糖和0.05g茶油,攪拌溶解完全后繼續微波處理5min,并轉入0~5℃環境中靜置30min,隨后再次微波處理5min,所得混合液自然冷卻至室溫,最后送入噴霧干燥機中,干燥所得顆粒經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得殼寡糖/聚天門冬氨酸。泊洛沙姆/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的制備:將1g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和0.05g甘露醇升溫至110~115℃保溫混合10min,再加入1g泊洛沙姆和0.05g檸檬酸鈉,繼續在110~115℃保溫混合15min,所得混合物轉入-5~0℃環境中密封靜置1h,最后利用超微粉碎機制成微粉,即得泊洛沙姆/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實施例4(1)動物急性毒性試驗試驗對象:小白鼠,體重18-22g,雌雄各半;試驗方法:取小白鼠130只,隨機選取10只作為空白組,其余平均分為試驗一組、試驗二組、試驗三組,每個試驗組再平均分為4個小組,每個小組10只,試驗組給藥前禁食12h,將實施例1、實施例2和實施例3所制藥液分別灌喂試驗一組、試驗二組、試驗三組小白鼠,每只每次灌喂10ml,24h內分別灌喂1、2、3、4次,具體給藥組別和給藥時間見表1,灌喂后觀察7天;表1給藥組別和給藥時間表試驗結果:試驗小白鼠活動正常,無毒性反應,無死亡。(2)動物長期毒性試驗試驗對象:大白鼠,體重120-150g,雌雄各半;試驗方法:取大白鼠80只,分成4組,每組20只,其中一組為空白組,其余為試驗一組、試驗二組、試驗三組,將實施例1、實施例2和實施例3所制藥液分別灌喂試驗一組、試驗二組、試驗三組大白鼠,試驗組每日分別灌喂兩次,每天灌喂50ml,連續灌喂90天,監測體重,于最后一次給藥后24h斷頭處死,測血、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取心、腎等內臟,觀察組織形態的變化;試驗結果:試驗組活動正常,無毒性反應,無死亡,處死后的各項檢查與空白組無任何區別。(3)臨床研究研究對象:隨機選取150名乳腺增生患者,平均分成三組,每組50人。服用方法:每人每天服用兩次,每次服用藥液200ml,3周為一個療程。療效測定:記錄患者治療情況,結果如表2所示。表2乳腺增生治療情況項目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1個療程治愈率/%7273811個療程顯效率/%8182881個療程有效率/%8989922個療程治愈率/%8889922個療程顯效率/%9293952個療程有效率/%969798(4)典型病例劉某,女,36歲,河南沈丘人,到多家醫院彩超檢查診斷為乳腺小葉增生,查體示雙側乳腺多處腫塊,觸痛顯著,服本方1療程,腫塊縮小接近正常,疼痛消失。耿某,女,42歲,安徽臨泉人,患雙側乳腺小葉增生,疼痛伴乳腺結塊,服本方1療程,病癥和體征基本消失。司某,女,37歲,安徽太和人,患雙側乳腺小葉增生伴疼痛,服本方1療程,病癥消失。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