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訓練靶體,屬體育用品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腳靶包括腳靶本體和設置在腳靶本體上的握持柄、上粘帶和下粘帶等,上、下粘帶用于將腳靶本體固定在陪練人員的手臂上,或是固定在其他訓練器械上。如授權公告號CN 203736819 U,名稱為“一種腳靶”的中國實用新型中,公開了一種腳靶,包括腳靶本體和設置在所述腳靶本體上的握持柄、上粘帶和下粘帶,所述上粘帶和所述下粘帶為將所述腳靶本體固定在陪練人員手臂上或其他器械上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腳靶本體是在外罩中襯墊有成疊層設置的海綿墊、乳膠發泡體和橡膠發泡體,所述乳膠發泡體和所述橡膠發泡體成上下前突、中部凹陷的V形體,所述V形夾角的角度范圍為145°至150°,所述外罩的罩體面罩與罩體側幫在所述腳靶本體側面的對接處呈與上述V形夾角相同的V形接縫,在所述腳靶本體的后背的中部設置有襯墊手臂用的緩沖墊。
手靶是一種拿在手中,供搏擊者擊打,練習拳擊攻擊技巧的輔助道具,類似于沙袋,對從事專業拳擊訓練的運動員來說,手靶練習可以說是每堂課的必訓內容。正是由于其作為拳擊訓練的特殊手段,需要手靶能夠最大程度的緩解搏擊者的沖擊能量,杜絕產生訓練中的負面因素,并把握好拳擊手靶練習。為此,在授權公告號CN 203469424 U,名稱為“一種拳擊手靶”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拳擊手靶,其包括底部和上部,所述的上部安裝在底部上,所述上部包括手背部分和調節部分,所述調節部分位于手背部分的下方,所述底部和手背部分均安裝有內膽,且底部為弧形。再如,授權公告號CN 302123817 S,名稱為“手靶”的外觀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手靶,其包括用以供訓練者擊打的靶體部和用以限制手掌從靶體部滑離的限位機構,該限位機構為固定在靶體部上手套體,該靶體部包括靶套和設置在靶套內的柔性墊。
目前的這類訓練靶體,無論時手靶還是腳靶,其為了提高靶體的緩沖性能,保護抓靶者,外罩/靶套中襯墊有成疊層設置的海綿墊、乳膠發泡體和橡膠發泡體,其整體結構較為復雜,加工較為麻煩。
鑒于此,本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易、加工方便、減震效果好的新型訓練靶體。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訓練靶體,包括靶體和固定裝置,靶體的一面為擊打面,相對的一面為抓持面,固定裝置設置在抓持面上,所述靶體包括復合在一起的上靶體和下靶體,所述抓持面設置在上靶體上,所述擊打面設置在下靶體上,上靶體和下靶體均由柔性材料一體成型,上靶體與下靶體之間設有緩沖空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上靶體與所述抓持面相對的一面為第一復合面,所述下靶體與所述擊打面相對的一面為第二復合面,第一復合面的周沿設有第一粘貼部,第二復合面的周沿設有第二粘貼部,所述緩沖空間包括設置在所述上靶體上的第一緩沖空間和設置在所述下靶體上的第二緩沖空間,第一粘貼部與第二粘貼部貼合在一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第一緩沖空間內布設有多條第一加強筋,所述第二緩沖空間內布設有多條第二加強筋,第一加強筋與第二加強筋抵靠在一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柔性材料為EVA、橡膠或者聚氨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靶體為腳靶本體,所述抓持面上設有沿腳靶本體長度方向的支撐座,支撐座上設有供手臂抵靠的支撐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支撐座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孔,安裝孔包括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以及第三安裝孔,第一安裝孔、第二安裝孔以及第三安裝孔沿所述腳靶本體的長度方向布設,還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裝孔中的握持帶、連接在第二安裝孔中的第一粘帶以及連接在第三安裝孔的第二粘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靶體為手靶本體,所述抓持面上設有供手掌的手心部抓靠的第一凸起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抓持面上設有供手腕抵靠的第二凸起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抓持面上對應手指設有多個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中穿設有第一限位帶,第一限位帶與所述抓持面之間形成供手指穿置的第一穿孔,所述抓持面還設有兩個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中穿設有第二限位帶,第二限位帶與所述抓持面之間設有供手腕穿置的第二穿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以所述手靶本體對應手腕的位置為后,對應手指的位置為前,在所述抓持面的前部的周沿設有防護帽,防護帽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抓持面上,另一端向所述手靶本體的后部延伸。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后,所述靶體包括復合在一起的上靶體和下靶體,上靶體和下靶體均由柔性材料一體成型,無需像現有技術那樣設置層疊的海綿墊、乳膠發泡體和橡膠發泡體,其具有結構簡易的優點,同時上靶體和下靶體直接復合在一起,相比現有技術的縫接方式,本實用新型加工更加快捷,在上靶體與下靶體之間設有緩沖空間,其能夠吸納靶體的形變,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更好地保護抓靶者。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固定裝置未示出);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中上靶體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固定裝置未示出);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中下靶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固定裝置未示出);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固定裝置未示出);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的使用狀態圖;
圖中:
10-上靶體 11-第一安裝孔
12-第二安裝孔 13-第三安裝孔
14-第一粘貼部 15-擊打面
16-抓持面 20-下靶體
21-第二粘貼部 30-支撐座
31-支撐槽 41-第一緩沖空間
42-第二緩沖空間 43-第一加強筋
44-第二加強筋 51-第一凸起部
52-第二凸起部 53-第一固定孔
54-第二固定孔 55-第一限位帶
56-第二限位帶 60-防護帽
70-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進行詳細闡述。
參照圖1至圖6,一種新型訓練靶體,包括靶體和固定裝置,靶體的一面為擊打面15,相對的一面為抓持面16,固定裝置設置在抓持面16上,固定裝置主要用來將靶體固定在抓靶者的手部上或訓練器械上。所述靶體包括復合在一起的上靶體10和下靶體20,所述抓持面16設置在上靶體10上,所述擊打面15設置在下靶體20上,上靶體10和下靶體20均由柔性材料一體成型,上靶體10與下靶體20之間設有緩沖空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上靶體10與所述抓持面16相對的一面為第一復合面,所述下靶體20與所述擊打面15相對的一面為第二復合面,第一復合面的周沿設有第一粘貼部14,第二復合面的周沿設有第二粘貼部21,所述緩沖空間包括設置在所述上靶體10上的第一緩沖空間41和設置在所述下靶體20上的第二緩沖空間42,第一粘貼部14與第二粘貼部21貼合在一起。第一緩沖空間41由第一復合面向抓持面16延伸,第二緩沖空間由第二復合面向擊打面15延伸。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第一緩沖空間41內布設有多條第一加強筋43,所述第二緩沖空間43內布設有多條第二加強筋44,第一加強筋43與第二加強筋44抵靠在一起。通過第一加強筋43和第二加強筋44提升整個靶體的強度,避免靶體過渡形變而影響訓練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柔性材料為EVA、橡膠或者聚氨酯。相比傳統的成疊層設置的海綿墊、乳膠發泡體和橡膠發泡體,本實用新型的上靶體10和下靶體20直接發泡一體成型或者通過注塑機一體成型,其能夠保證整個靶體的強度和使用壽命,上靶體10與下靶體20直接通過膠黏劑固定在一起或者通過熱壓固定在一起。
參照圖1至圖3,在圖1至圖3中,固定裝置未示出,其可以采用常規的固定裝置,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靶體為腳靶本體,所述抓持面16上設有沿腳靶本體長度方向的支撐座30,支撐座30上設有供手臂抵靠的支撐槽31。采用這種結構,在抓靶時,手臂能夠舒適地貼合在支撐槽31中,避免手臂打滑,保證穩定抓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支撐座30的兩側分別設有安裝孔,安裝孔包括第一安裝孔11、第二安裝孔12以及第三安裝孔13,第一安裝孔11、第二安裝孔12以及第三安裝孔13沿所述腳靶本體的長度方向布設,在該實施例中,第一安裝孔11、第二安裝孔12以及第三安裝孔13均為兩個,還包括固定在第一安裝孔11中的握持帶、連接在第二安裝孔12中的第一粘帶以及連接在第三安裝孔13的第二粘帶。在實施例中,第一安裝孔11、第二安裝孔12以及第三安裝孔13均從抓持面16貫穿至緩沖空間,在加工制造時,握持帶、第一粘帶以及第二粘帶通過第一安裝孔11、第二安裝孔12以及第三安裝孔13安裝到上靶體10上后,再將上靶體10和下靶體固定在一起。握持帶、第一粘帶以及第二粘帶構成了本實用新型中的固定裝置,握持帶、第一粘帶以及第二粘帶均可以采用常規結構。
參照圖4至圖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靶體為手靶本體,所述抓持面16上設有供手掌的手心部抓靠的第一凸起部51。在使用時,手70的手心部略微向內收攏包持住第一凸起部51,通過第一凸起部51配合固定裝置限制手掌在各個方向的移動,保證穩定抓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抓持面16上設有供手腕抵靠的第二凸起部52。該第二凸起部52與抓靶時手腕的拱起程度相對應,從而使得手腕部位能夠穩定貼合在第二凸起部52上,保證抓靶時手腕部位的舒適。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抓持面16上對應手指設有多個第一固定孔53,第一固定孔53中穿設有第一限位帶55,第一限位帶55與所述抓持面16之間形成供手指穿置的第一穿孔,所述抓持面16還設有兩個第二固定孔54,第二固定孔54中穿設有第二限位帶56,第二限位帶56與所述抓持面16之間設有供手腕穿置的第二穿孔。其中,第一限位帶55和第二限位帶56可以采用松緊帶或者設置魔術貼結構,從而將手掌和手腕束縛在抓持面16上,保證穩定抓靶。采用這種結構,在保證手掌透氣的同時,通過防護帽60能夠對手指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以所述手靶本體對應手腕的位置為后,對應手指的位置為前,在所述抓持面16的前部的周沿設有防護帽60,防護帽6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抓持面16上,另一端向所述手靶本體的后部延伸。
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圖示和實施例,任何人對其進行類似思路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