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人造板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防止木料在預蒸煮罐中搭橋架空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中纖板制造過程中,熱磨預蒸煮的目的是提前軟化木片,并使木片的水分均勻,為節能、提產做準備。原有的技術就是在預蒸煮罐下部做一個十字鋼架,在十字鋼架中間有個錐形蝸帽。預蒸煮罐外壁裝有震動器,當發現有搭橋架空時手動開啟震動器,使木片落入螺旋進料口。這種設計單一為標準原木片設計,對于現在中纖板原料大部分使用加工剩余物而言,預蒸煮罐經常搭橋架空,蒸煮缸反噴,導致其不能正常使用,從而降低產品產量和質量,能耗增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密度纖維板熱磨預蒸煮防架空裝置,其能通過攪拌結構防止預蒸煮罐中出現木料搭橋架空的情況,避免蒸煮缸反噴,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中密度纖維板熱磨預蒸煮防架空裝置,包括預蒸煮罐,所述預蒸煮罐的底部設有螺旋進料口;所述預蒸煮罐的下部設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部設有軸套,預蒸煮罐內設有豎直布置的主軸,所述主軸的下端與所述軸套連接,主軸的上端連接有能使其繞自身軸線旋轉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固定在預蒸煮罐的頂部,主軸上設有能夠隨其共同轉動的攪拌結構。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依次與所述主軸的上端連接的減速機和電機,其結構簡單,容易安裝在預蒸煮罐上。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攪拌結構為連接在所述主軸的下部的攪拌管,所述攪拌管與主軸相互垂直布置。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攪拌管的數量為至少兩根,各攪拌管沿所述主軸的軸向間隔布置,且相鄰兩根攪拌管之間為異面垂直結構。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攪拌管的中部與所述主軸連接。
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中密度纖維板熱磨預蒸煮防架空裝置有以下優點:
1、主軸上的攪拌結構隨主軸持續轉動,預蒸煮罐內的木料在落入螺旋進料口前,攪拌結構能夠防止預蒸煮罐內的木料出現搭橋架空或使蒸煮缸出現反噴的情況,從而達到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目的;
2、攪拌結構為與主軸相互垂直布置攪拌管,結構簡單實用,生產難度小,制作成本低;
3、單一一根攪拌管對木料的攪拌效果不佳,木料在通過該攪拌管后仍可能出現搭橋架空的情況,因此,攪拌管的數量為至少兩根,各攪拌管間隔布置,以實現在不同高度對木料進行攪拌;相鄰兩根攪拌管之間為異面垂直結構,以增加木料在下落的過程中與攪拌管接觸的幾率,從而進一步加強攪拌效果;
4、攪拌管的中部與主軸連接,保證主軸旋轉的穩定性,減少部件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
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發明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發明的實施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中密度纖維板熱磨預蒸煮防架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預蒸煮罐;2、螺旋進料口;3、固定架;4、主軸;5、電機;6、減速機;7、主軸;8、第一攪拌管;9、第二攪拌管。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
實施例1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中密度纖維板熱磨預蒸煮防架空裝置,包括預蒸煮罐1,預蒸煮罐1的底部設有螺旋進料口2。預蒸煮罐1的下部設有固定架3,固定架3為十字架結構,其與預蒸煮罐1的內壁為固定連接。固定架3的中部設有軸套7。預蒸煮罐1內設有豎直布置的主軸4。主軸4的下端與軸套7連接,主軸7的上端連接有能使其繞自身軸線旋轉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固定在預蒸煮罐1的頂部。主軸4上設有能夠隨其共同轉動的攪拌結構。
主軸4上的攪拌結構隨主軸4持續轉動,預蒸煮罐1內的木料在落入螺旋進料口2前,攪拌結構能夠防止預蒸煮罐1內的木料出現搭橋架空或使蒸煮缸出現反噴的情況,從而達到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目的。
驅動裝置包括依次與主軸7的上端連接的減速機6和電機5。減速機6和電機5安裝在位于預蒸煮罐1頂部的固定基座上,其結構簡單,方便安裝。
攪拌結構為連接在主軸4的下部的攪拌管,攪拌管與主軸4相互垂直布置,其結構簡單實用,生產難度小,制作成本低。
單一一根攪拌管對木料的攪拌效果不佳,木料在通過該攪拌管后仍可能出現搭橋架空的情況。因此,攪拌管的數量為至少兩根,各攪拌管沿主軸4的軸向間隔布置,以實現在不同高度對木料進行攪拌。相鄰兩根攪拌管之間為異面垂直結構,以增加木料在下落的過程中與攪拌管接觸的幾率,從而進一步加強攪拌效果。本實施例中,攪拌管的數量為兩根,其包括第一攪拌管8和第二攪拌管9,其中,第一攪拌管8位于第二攪拌管9的上方。第一攪拌管8和第二攪拌管9均為直管,攪拌管的兩端靠近預蒸煮罐1的內壁。
第一攪拌管8和第二攪拌管9的中部與主軸4連接,使攪拌管在主軸4四周的質量分布均勻,保證主軸4旋轉的穩定性,減少部件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
上述實施例中,驅動裝置還可以采用皮帶輪與燃氣機聯動的結構。攪拌結構還可以為葉片式結構。攪拌管的數量可以為三根或以上,相鄰兩根攪拌管之間為異面結構。
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發明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