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芭蕉葉處理,尤其涉及一種芭蕉葉剝皮機。
背景技術:
1、芭蕉葉,中藥名。為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葉片入藥,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熱,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熱病,中暑,腳氣,癰腫熱毒,燙傷。
2、芭蕉葉的外表皮含有較多的纖維和其他雜質,破開外表皮可以減少這些雜質的影響,提高芭蕉葉的質量和純度。破開外表皮可以增加芭蕉葉的表面面積,提高其對水分、藥液和其他物質的吸收力,從而提高芭蕉葉在藥用、造紙等領域的應用效果。破開外表皮可以使芭蕉葉更容易進行加工和處理,例如沖洗、切割、研磨等操作變得更加簡單和高效。一些芭蕉葉的有效成分,如芭蕉堿等,主要存在于葉子的內層,破開外表皮可以釋放這些有效成分,提高芭蕉葉的藥效。總之,破開芭蕉葉的外表皮可以提高芭蕉葉的質量、吸收力、加工效率和藥效,從而提高芭蕉葉在各種應用領域的應用效果。而目前,一般是通過人工破開外表皮,但這使得效率很低,還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從而解決上述缺陷。
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3、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包括:
4、第一機架,所述第一機架上轉動設置有剝皮轉籠,所述剝皮轉籠的出料端設置有提升出料機構;所述剝皮轉籠內設置有若干破皮組件,通過破皮組件將芭蕉葉的表皮進行破碎;所述剝皮轉籠通過驅動機構進行驅動;所述剝皮轉籠的進料口設置有進料斗。
5、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機架的上側一端具有擋板,所述擋板位于剝皮轉籠的進料口的外側,所述第一機架的上側另一端固定有門框架,所述門框架的上端內側豎直固定有固定桿,所述擋板內嵌設安裝有第一軸承座,所述固定桿的下側固定有第二軸承座,所述第一軸承座與第二軸承座之間通過軸承安裝有轉軸,所述剝皮轉籠固定于轉軸上并跟隨轉動。
6、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轉軸上固定有若干固定套,所述剝皮轉籠內側固定有若干內固定圈,所述固定套與對應的內固定圈之間固定有連接桿。
7、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剝皮轉籠包括若干外固定圈,所述外固定圈與內固定圈之間固定有若干圓柱桿,若干所述圓柱桿圍成橫向的圓柱形結構。
8、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破皮組件為若干破皮釘,所述破皮釘旋接于圓柱桿上。
9、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于第一機架外側的驅動電機和齒輪箱,所述齒輪箱的輸出端與轉軸進行軸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固定有驅動輪,所述齒輪箱的輸入端固定有同步輪,所述驅動輪與同步輪上套設有同步皮帶。
10、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提升出料機構包括第二機架,所述第二機架上傾斜固定有矩形架,所述矩形架的下側固定有弧形殼,所述矩形架內通過軸承座固定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外側旋設有若干螺旋條,所述旋轉軸外固定有若干圓桿,所述圓桿用于固定螺旋條;所述弧形殼的下側端延伸至剝皮轉籠的出料端的下側,所述第一機架下側固定有提升電機,所述提升電機的輸出端與旋轉軸進行軸連接。
11、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所述弧形殼的長度小于矩形架的長度,使弧形殼與矩形架的末端形成出料口;所述第一機架呈傾斜設置。
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芭蕉葉剝皮機通過將芭蕉皮放到剝皮轉籠內,通過轉動,使得芭蕉皮在內部摩擦,使得表面外皮破損,通過破皮組件的設置,使得外皮破壞的更加高效,將外皮破壞后,其內部葉肉才能更加充分的與水混合,使得便于后續加工,通過該機器代替人工,使得不僅提高加工效率還降低了人工成本。
1.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芭蕉葉剝皮機,其特征在于: